幼儿园民俗课程实施研究
——以“一片‘冰’心”为例
2023-10-07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幼儿园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幼儿园 唐 灵
文化适宜性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观,对儿童成长、成才来说,这是将儿童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重要遵循。因此,课程必须体现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必须让儿童在课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体现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要求。结合大班民俗课程,我从“一片‘冰’心”从“彰显儿童生命回归”“追求儿童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实现一元化与多元化的辩证统一”三个方面阐述课程文化适宜性的价值追求。
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出发,寻找课程文化适宜性的契合点
课程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回归儿童生活是课程文化适宜性的重要价值追求。通过观察发现,我班幼儿对幼儿园外面卖糖葫芦的叫卖声特别感兴趣,他们常常在游戏中体现出这一生活场景。作为一种街头小吃,幼儿对糖葫芦的态度如何呢?投票显示,大部分幼儿喜欢吃糖葫芦,但也有幼儿因为山楂本身的酸涩口味而持中立态度或表示不喜欢吃,不过他们愿意制作冰糖葫芦,期待用冰糖的甜来中和山楂的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课程生成应源于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结合离园后幼儿踊跃购买冰糖葫芦的行为以及投票所反映的态度,我们发现幼儿对冰糖葫芦这一中国传统美食兴趣十足,我们应追随幼儿的兴趣,引导、支持幼儿对冰糖葫芦的主要成分、制作流程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生成基于幼儿兴趣的课程,丰富和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实践能力。
幼儿生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因此形成了各自的学习模式。通过实物观察、咨询家长、网上查阅资料等方式,幼儿总结出制作冰糖葫芦所需要的材料包括山楂、糖、水、糯米纸、芝麻和竹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大班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糖葫芦调查表”所带来的反馈便是大班幼儿以上两方面能力的体现,教师要做的就是组织幼儿对调查结果进行合理的讨论、分析与总结,从而有效支持幼儿的下一步行为,保证课程活动的有序开展。
通过结果分析,幼儿发现除了“水”之外,制作冰糖葫芦还需要五种材料,于是便成立了五个项目小组,随后小组成员自主讨论并确定各自所需的材料数量。“去哪儿采购呢?”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雪风超市!”“该怎么走呢?”幼儿结合幼儿园资源地图,用小手在资源地图上不断尝试,最后绘画出了从幼儿园到雪风超市的路线图。
图1.糖葫芦调查表
图2.挑选山楂
一切准备就绪,幼儿步行出发!到达超市后,各组按计划行动。“山楂在这儿!”随着梓杰的一声大喊,山楂组的小家伙们围拢到跟前开始点数。芝麻组的小朋友转了两圈后一无所获,在向一位穿着红马褂的奶奶求助后,幼儿很快在大米旁边找到了芝麻。同时竹签组和冰糖组的小朋友也很快完成了任务。不过,糯米纸组遇到了困难——寻找过食品区、文具区,均是一无所获,询问超市的店员后得知雪风超市里没有糯米纸。怎么办?我将问题抛给幼儿,大家齐心协力出主意,最终幼儿拜托家委会从网上购买。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对本组购买的物品进行“定性”,先明确所需要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再到对应区域中进行有目的的寻找。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了旁观者和记录者的角色,当幼儿行为受阻时不过多干涉,而让幼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材料都配齐后,幼儿在阅读绘本和查阅资料后,运用思维导图绘制出制作冰糖葫芦的图示。由于制作冰糖葫芦的山楂必须是干的,放学前幼儿便卷起袖子将山楂搓洗干净。第二天,幼儿来到生活馆就分组行动——一组串山楂,另一组按比例配置糖水,并轮流用铲子搅拌。顿时,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糖浆味。幼儿迫不及待地把山楂串放在锅里滚一滚,穿上一层晶莹剔透的外衣,撒上白芝麻,再裹上一层薄薄的糯米纸……哇哦!还在外面好像都听到了幼儿咽口水的声音。文化适宜性课程的价值诉求就在于使课程不再是灌输,而是理解、体验、反思和探究,追求生命价值、生活意义和现实感,进而实现幼儿生命的解放与回归。
幼儿们期待的小眼神让人忍俊不禁。啊呜——啊呜——一口一口咬下去,真是妙不可言!有的幼儿被山楂酸得皱起眉头,有的幼儿被糖衣甜得咧开小嘴,一个个都是幸福的模样呢!冰糖葫芦仅仅是因为好吃才受欢迎吗?幼儿在调查中发现,原来冰糖葫芦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清热、消除疲劳等诸多药用价值。尽管幼儿的手法非常稚嫩,制作出的冰糖葫芦在形、色、味等方面都无法与外面卖的冰糖葫芦相比较,但是整个制作流程几乎还原了传统工艺下冰糖葫芦的制作流程,幼儿在“洗-串-熬-淋-撒-裹”的过程中感受着中国传统工艺下浸染的文化内涵,这是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校园生活交相辉映下幼儿计划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不断提升的体现,更是幼儿成功的真实写照。
图3.制作流程
图4.裹糖浆
从多领域的高度融合出发,寻找课程文化适宜性的着力点
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打破了传统幼儿园五大领域的目标局限,将幼儿的成长放在其熟悉的、适合的生活大环境中,从生活中寻找着力点。例如,关于如何叫卖糖葫芦,幼儿最想体验的还是传统方法——扛草把子叫卖。在运用传统工艺成功制作出冰糖葫芦后,幼儿便对冰糖葫芦的文化认同感愈发强烈,并逐渐延伸到与冰糖葫芦相关的事物上。于是,我们便追随幼儿的想法,构建一个以冰糖葫芦为圆心不断辐射的文化体系,将冰糖葫芦所体现的文化适宜性在课程中进一步渗透。经验丰富的保育老师说:“草把子就是把稻草捆绑在木棒上!”于是,幼儿带着稻草、木棒、绳子来到美术馆,在稻草的层层堆叠和绳子的圈圈环绕中,一个个形状迥异的草把子被扛回了教室。
一切准备就绪。基于之前的项目小组,各组组长根据成员特长制定叫卖计划——身强体壮的幼儿扛草把子,细心的幼儿端盘子,能说会道的幼儿和别人进行条件交换,如通过抱一抱、击个掌、握个手等方式换取冰糖葫芦。就这样,一串串火红的糖葫芦仿佛点燃了这个色彩略显单调的寒冬。幼儿扛着草把子将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带到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幼儿分享冰糖葫芦的过程不仅是物质传递的过程,还是一种文化的蔓延,在这一过程中,“冰糖葫芦”走出班级,走进整个幼儿园,其所代表的民俗文化在园所中全面开花,使得全园师幼近距离感受课程所体现的文化适宜性。
图6.制作草把子
图7.分享冰糖葫芦
图8.小小货郎
“老师,我们可以将自己做的冰糖葫芦拿到街上去卖吗?”梓杰的提议一下子勾起了全体幼儿的小心思,幼儿都想体验货郎沿街叫卖的生活。“货郎”作为人们记忆中一种传统商业民俗,现今已不常见,何不借此机会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毕竟课程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特征,实现课程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目标非常重要。
除了糖葫芦、草把子,卖糖葫芦还要做不少准备。“卖多少钱呢?”通过师幼合作,我们计算成本,最终定价1元/串;“如何叫卖呢?”课程文化适宜性主张在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前提下建构课程文化,彰显课程文化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于是,在欣赏过北京、天津等地不同方言的叫卖声后,幼儿自主创编歌词内容,再由教师谱曲,创编出独属于我们的叫卖声。“在哪里卖呢?”大街上、幼儿园门口……当然是哪里人多去哪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不管是计算成本,还是编创叫卖歌都是有难度的,远超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此时若再一味地谋求幼儿在课程中的主体性,只会阻碍课程的发展。而教师适时、适度地介入,帮助幼儿拓展了相关经验,搭建起链接下一环节的桥梁,体现了教师作为支持者的角色定位。
备好一套货郎的家当,幼儿来到繁忙的超市门口,一声声动听、热情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一位阿姨问道:“你们的冰糖葫芦好吃吗?”莹莹调皮地说:“那你要试过才知道呢!”就这样,小货郎们开张了!可在接下来一次次的主动询问中,很多爷爷奶奶只是对幼儿乐呵地笑一笑,然后就摇摇手走开了。一次次被拒绝,失望写在了幼儿稚嫩的小脸上。我顺势将现实问题抛给幼儿:“没有人购买该怎么办呢?”洋洋提议道:“不如我们去水果店附近叫卖,喜欢吃水果的人肯定也爱吃糖葫芦!”追随幼儿的想法,大家兵分两路,其中洋洋带一组幼儿前往水果店,另一组继续走街串巷。“躺平”绝不是大三班小朋友们的选择。面对不完美的现实,幼儿在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的支撑下,不仅赚到了钱,还收获了喜悦与成就感,同时也体会到货郎走街串巷的辛苦与不易。文化适宜性课程旨在以幼儿的真实生活为基础,重视幼儿所生活的文化背景,主张课程应该不断扩大个体的自我经验,同时也应类化个体特征,使课程在个体生命内部激起自主感觉,在精神上获得归属感,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变、重建和扩大其经验,进而突破个人固有的思维定势,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应变能力。
有了上午的叫卖经验,下午在幼儿园门口的行动便顺利了许多——在幼儿的自由买卖中,在一声声的叫卖吆喝中,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不仅让幼儿在园生活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还拆除了社会与幼儿园之间的“高墙”,将教育延伸到社会中去。
课程的出发点是幼儿对货郎叫卖的冰糖葫芦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的追寻,课程的落脚点是幼儿在这样的文化浸润中化身小货郎走街串巷售卖冰糖葫芦,将民俗文化引进校园,这一践行很好地体现了陈鹤琴先生“引进来,走出去”的教育理念。幼儿正是因为身处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才能在制作、分享、叫卖冰糖葫芦的过程中,对走街串巷的货郎背后所代表的精神文化属性产生深度的情感共鸣。
从全人教育的多价值引领出发,探求课程文化适宜性的生长点
图9.栽种山楂树苗
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独特生命力在于幼儿的发展,我们主张幼儿园课程应关注全人教育,即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当幼儿希望用赚到的钱买一株山楂树苗种在幼儿园里时,教师应倾力支持,期望我们大三班的“货郎精神”能在幼儿园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其实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幼儿的想法丰富多彩,如:买好吃的、买玩具、送给自己一个小礼物……可见幼儿最初的想法多以自我满足为主。于是,教师适时引导,抛出问题:“我们是怎么赚到钱的?”“我们是靠什么赚钱的?”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幼儿开始追根溯源,决定先用赚到的钱种下一棵山楂树苗。幼儿做出这个决定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教师的设计与安排,而是幼儿在课程中对冰糖葫芦的文化源头产生了感恩之情——他们愿意通过“种植山楂树”来寄托情怀。
文化适宜性课程就是要重视文化传承,让幼儿通过课程习得多元文化,进而理解和尊重文化。“山楂树种在哪里好呢?”实地考察之后,幼儿和园长妈妈通过商量决定将山楂树苗种在幼儿园种植园里——男孩子一组又一组接力挖土;女孩子有的冲营养水、有的放置小树苗、有的负责填土……在山楂树落地生根的过程中,幼儿全程参与。涵涵说:“我们给山楂树取一个名字吧!”“就叫盼盼吧!因为我们都盼着它快快长大!”于是,幼儿的一声声“盼盼”溢满了整个种植园。
“盼盼长大了会结出山楂,那你们长大了会做什么呢?”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幼儿开始描摹自己的梦想蓝图。“那就把你们的梦想和盼盼放在一起!”随着教师的提议,幼儿纷纷将自己画下的愿望放进“时间胶囊”,封好口后一起来到山楂树旁。幼儿聚在一起,有的说挖深一点,有的说挖浅点,还有的拿来尺子测量,记录梦想到地面的“距离”。“时间胶囊”从幼儿的手中一一传递而过,最后深埋进土里——愿幼儿多年后回到这里时都已心想事成!课程文化适宜性建构以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强调开发课程活动可以取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文化观点,注重多元生活方式,认同文化的多元价值。
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发出邀请,让我们接受邀请并融入生活,与幼儿一起在不知不觉中收获成长。一串串糖葫芦、一声声叫卖声、一簇簇不停奔波的脚步、一个个深埋树下却生生不息的梦想,这就是幼儿在乡村文化背景下邂逅冰糖葫芦的故事。
维果茨基认为:“人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人类历史就是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人的行为总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反映。”课程以冰糖葫芦为载体,幼儿在课程中不断感受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地域差异,不仅了解了北京、天津等冰糖葫芦的发源地所展现出来的文化特色,还结合幼儿园本土资源特点,创生出独特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链,不断丰富园所所在地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幼儿在课程中的收获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幼儿将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寄托在一株山楂树下,这株山楂树不仅是幼儿辛勤劳动所得的物质代表,还是幼儿坚定的“货郎精神”、崇高的理想信念的精神象征,更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感悟、继承和发展。真实的情境和问题推动着幼儿体验、思考和交流,同时也让教师看到了幼儿真正感兴趣的课程就藏在真实的生活中,藏在民俗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靠亲身体验达成的,这些事件虽微小,却能在幼儿心中留下深刻烙印。可以说,文化适宜性课程是幼儿的一种生命体验,更是幼儿与历史文化的相遇、与社会生活的相遇、与他人他物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