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种植活动焕发育人活力

2023-10-07连云港市和安幼儿园陈晓丹

山西教育·幼教 2023年9期
关键词:蚯蚓经验小麦

■文/连云港市和安幼儿园 陈晓丹

引导幼儿亲近自然,带领他们参与到园所种植实践活动中,认识花草、蔬菜,了解种植知识,学习劳动技能,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园立足儿童视角,挖掘种植活动在幼儿动手能力、个性品质、劳动素养中的积极优势,让幼儿在种植体验中增长劳动经验,收获种植成果,促进幼儿认知、经验等各方面发展。

一、基于儿童立场规划种植活动

种植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幼儿园要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和挖掘园本自然环境和资源,开辟蔬菜、果树、谷物等种植园地,让幼儿有机会参与种植体验,观察植物的发芽、生长,在收获季节能够自己动手,采摘成果。种植活动要想服务幼儿的学习与成长需要,需遵循以下三点要求。

(一)基于幼儿兴趣和需要设置种植活动

种植活动,要源于对幼儿探索自然兴趣的满足。组织种植活动前,教师要根据幼儿差异,征集幼儿的意见,了解幼儿的需要。

比如,在组织幼儿播种大蒜时,一些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土里的蚯蚓上,这时如果一味地强调种蒜,可能会抑制幼儿对蚯蚓的观察兴趣。为此,教师可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引导喜欢蚯蚓的幼儿去了解蚯蚓的习性,知道蚯蚓是益虫,能帮助植物松土,从而让蒜种更好地生长。这样就将“种蒜”与“照顾蚯蚓”联系起来,为种植活动增添了趣味。

(二)明确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在种植活动中,一些教师以“结果”为目标,蔬菜、果树、植物死了,活动随之终止,缺乏持续性和发展性。因此,幼儿园应将种植活动纳入园本课程体系,重视种植实践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度学习。

比如,在“凤仙花”种植活动中,大班幼儿提出质疑:“为什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比大棚花房的开花晚?”于是,幼儿围绕话题“影响凤仙花开花的原因”,从土壤、温度、浇水、管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猜测,得出结论,其探索与发现精神在问题的提出、分析、假设与验证中得到了良好发展。

(三)选择适宜方式开展种植活动

种植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小班幼儿以直觉思维为主,在自然探秘中更热衷于摆弄和探索,从中获得知识经验。在种植体验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帮助幼儿积累种植经验。中班幼儿好奇心更强,教师可通过动手种菜、搜集与种菜相关的知识、对比不同蔬菜的特点等途径,拓宽幼儿的活动视野,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动手实践、寻找答案。大班幼儿具备一定的种植经验,且富有探究精神,乐于竞争。教师可围绕种植任务,引导幼儿分组合作,交流分享种植经验,在竞争中达到课程育人目标。

二、种植活动要体现教育的综合性

种植活动不单单是种植实践,更要回归幼儿生活,有效挖掘利用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幼儿知识、经验、能力的有效建构。

(一)回归幼儿生活

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幼儿对农事活动知之甚少,不知道土豆长在地里,南瓜长在架子上,面包是用小麦做出来的。恰恰这些与生活相关的种植活动,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为此,大班开展了“种小麦”活动。幼儿参与土地平整,亲手用铲子挖垄,将小麦种子放入土里。一周的等待过后,小麦发芽了,露出了嫩绿的叶。渐渐地,小麦长高了,这时有幼儿将小麦误认为是“韭菜”,觉得小麦与韭菜长得很像。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小麦结出了麦穗。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分工合作,有的收割金黄的小麦,有的用擀面棒碾出小麦粒,有的利用磨面机将小麦制成了面粉。幼儿还将面粉和水、鸡蛋搅拌,利用蒸箱做成了面包。幼儿通过观察、亲历和体验,记录下种麦到制作面包的整个过程,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就感。

(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种植活动不仅要让幼儿体验种植,更要感受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雷起,万物生”“芒种忙种,有芒之谷可种”等谚语,均与二十四节气相关,能帮助幼儿从农事活动中懂知识、习文化。教师要深入挖掘种植活动的教育价值,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感受农耕文化。春耕时,认识不同种子,观察颜色、形状、大小,想象种子生长的样子,认识常用农具,了解耕作方法,学会松土,掌握点种、苗种的方法。夏长时,结合不同种植内容,引导幼儿参与浇水、施肥、拔草等体验活动。秋收时,带领幼儿走进菜地,采摘瓜果,学习挖土豆的本领,利用收获的果蔬开展不同的美食制作活动,如制作南瓜饼、蔬菜包子等。冬藏时,开展与农作物、冬储蔬菜相关的储存活动,如腌制大白菜,晾晒豆角、萝卜干等。

(三)发挥园所教育合力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要整合园所育人力量,充分发挥园所资源优势,共同搭建课程育人体系。如,幼儿园的一位保洁员曾是个种植好手,对果蔬粮食、花草树木拥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工作之余还负责各班级农场的日常管理。在幼儿遇到种植难题时,保洁员也会亲自示范,指导幼儿掌握种植本领。家长也是种植活动的重要支持者。幼儿园根据各个学段种植实际,邀请家长入园助教,收集整理与种植相关的图文资料,还会邀请生物学、园艺学方面的幼儿家长参与种植科普宣传活动,为种植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园长更是幼儿有求必应的“哆啦A梦”,在种植活动中,所需的材料、工具、设备,园长都会亲自组织采买,迅速安排发放到位。

虞永平教授的种植活动“全收获”理念,提出要增进幼儿对植物、土地、水,以及各类工具的认识和应用,并将种植活动上升到课程建设高度,将之作为综合性的实践教育载体,让广大幼儿参与种植劳动,观察植物生长,了解探索自然奥妙。在种植体验活动中,幼儿不仅收获了种植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在观察、交流、分工、合作等环节中促进了认知与经验的发展,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探究能力,懂得了合作与集体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蚯蚓经验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