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评估指南》,促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2023-10-07泰州市东方明珠幼儿园陈爱华

山西教育·幼教 2023年9期
关键词:指南评估幼儿园

■文/泰州市东方明珠幼儿园 陈爱华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是引领我们重新认识儿童,聚焦保教质量,落实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指路明灯。对照《评估指南》,经历了对幼儿园课程多年的自主探索,我园教师带着诸多的困惑、问题与憧憬,踏上了践行之路。一场以儿童为主体,聚焦儿童的主动学习和发现的课程改革在我园拉开帷幕。我们从儿童出发支持儿童生活与游戏,进一步探索完善以儿童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开放性、多样态、个性化的一日生活课程,促进幼儿园课程向高质量发展。

一、理念重塑,认知迭代知标而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需要用游戏涵养儿童品质,将儿童发展的“生物密码”(自身需求)与教育目标(社会文化对人的需求)紧密结合,发现儿童的天生不同,成就儿童的与众不同。

1.更新儿童观——知“底”

保教一体化是保教质量提升的底盘。通过对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观基础以及当今儿童相关研究范式调整的梳理,愈加论证了在幼儿园课程质量中尊重儿童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性。对儿童怀有平常心、好奇心、敬畏心,学会放手、等待、支持,放弃高控、刻意安排、过度设计以及强制的教育和培养,投入更多的呵护和照料,让儿童从快乐玩耍到自主成长。

2.更新游戏观——知“魂”

游戏是什么?从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看游戏,游戏就是儿童的天性、权利,游戏等于儿童学习。我们不断反思是把游戏当成教育儿童的工具,还是发自内心地认同游戏,从而捍卫儿童游戏的权利,保障儿童自主游戏的机会,激活儿童生命的力量。我们倾听与观察,不断走近真实的儿童;我们退后与等待,看见不一样的儿童;我们回应与支持,发现了不起的儿童。

3.更新课程观——知“理”

“儿童立场”是幼儿园课程质量观的逻辑起点。坚定不移地相信儿童与生俱来的学习力,才会不断反思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合理性,平衡好教师发起的活动和儿童发起的活动。从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出发,思考如何提供环境、材料,如何组织集体分享,如何关注重点儿童,真正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二、活动重构,儿童生活游戏为媒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课程的灵魂与性质,即课程的结构化程度。落实《评估指南》应树立大课程观,将其视作不断变化、不断优化的系统,置于多方联动、主体多元的背景中来看待和建构。幼儿园课程既要葆有儿童立场和生成起点,又要充满爱与自由、思维进阶和文化质感。

1.环境先行,教育隐形支持

学习的本质就是人和环境的互动。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重复、探索,激起兴趣,对各种问题产生求知欲与好奇心。首先是心境营造。教师在尊重和接纳的基础上开启每一日与幼儿相关的生活与工作。不再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创设整齐美观仅供幼儿欣赏的环境,而是把班级的每一面墙还给幼儿,幼儿亲身参与,让环境可对话、能表达。其次是环境打造。进行室内外环境的改造及优化,户外环境提质增容,去除室内效能低下、形式主义的游戏区。积极增添各类游戏材料,让幼儿有机会将生活经验与游戏活动相联结。

2.有序生活,幼儿自主管理

落实落地“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大课程观。凡是儿童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能想的让他自己去想。放手给幼儿尝试练习、自我服务的机会,让幼儿在做事中感受到自主掌控和胜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协商解决。梳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要求,在示范与指导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形成自理自立、自主有序、自在自然的生活样态,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受到归属感、安全感、愉悦感、效能感、价值感。充分考虑“大自然、大社会”和幼儿生活的关系,梳理从幼儿入园到离园一日生活中每一个自然环节背后的教育价值,匹配相应的内容,通过每一个生活片段,见证幼儿递进式的成长。

3.放手游戏,幼儿主动学习

放手游戏、持续观察、投放材料、亲身参与体验幼儿游戏、落实一对一倾听后,我们发现游戏中幼儿是有思考的,游戏中的幼儿是会学习的,游戏中的经验是会迁移生长的,有些经验是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获得,而成人无法“教”会的。如,幼儿连续五天搭建同一条滑道,使用圆柱体当作小球滚动,不断调整滑道的高度与长度。同一条滑道搭建难度却在逐渐增大,通过静静观察和倾听,教师发现滑道搭建的同时也是对厚薄、长短、数量对等、数群目测等数学经验的运用。教师感叹儿童天生就会玩,比想象中更加能干。观察和倾听,就能发现精彩的儿童。

4.陪伴倾听,师幼关系重塑

《评估指南》将师幼互动视为教育过程的核心。通过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使幼儿的学习走向更高水平,最终让幼儿在教师的有效支持和自身的主动参与下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儿童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教师日复一日地陪伴,一对一地倾听、观察和记录,才能走近幼儿,认识幼儿,欣赏幼儿,才会从仅仅关注游戏中的安全转变为关注游戏本身,才能真正领悟倾听的真谛,领略到自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三、评价重建,自我评估反思相随

《评估指南》强调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坚持儿童立场,聚焦教育过程,抓住师幼互动和强化科学评估。我园倡导以反思和改进实践为导向的幼儿园自我评估,从质量视角发挥主观能动性,反馈教育方式,调整教育思想,改变教育行为。

1.将科学评估嵌入教育过程

园长要做到看见教师、相信教师、尊重教师、支持教师,陪伴教师共同走过每一段游戏变革的路程。园长要发挥课程领导力,帮助教师确立对自己认识和理解的课程的坚定信念。园部管理层要借半日活动观察、走班、访谈,了解班级工作质量,组织开展问题导向的园本教研,为教师提供对话反思的机会,体会美好教育的内涵。要不断为教师减负,减少不必要的事务性的文案工作,确保教师集中精力放在观察、倾听、对话、记录和日常的回溯性教案的研究上。要支持教师坚持通过观察记录、检核表、一对一倾听记录、作品分析、照片视频等调整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2.以回顾反思改进教育行为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思考并得到新的感悟,让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念。幼儿园聚焦保育教育过程,紧扣影响保育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在改革的路上排除万难,不断探索。在日常化自我评估机制下,教师主动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教育行为。每天幼儿离园后,班级两位教师和保育员围坐一起,对当天的各个环节、班级幼儿的整体表现和个别差异进行回顾反思,根据反思的结论调整第二天的一日活动计划,同时对各个空间的环境材料进行逐一的检查补充,使之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动力。通过日复一日有质量的陪伴、观察、记录、反思、计划,增进对幼儿的认识、理解,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达到走近儿童,读懂儿童,支持儿童的美好教育愿景。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自然生长,教育改革需要心无旁骛。教师要把落实《评估指南》,提升保教质量作为教育的专业追求,不忘初心、踔厉奋发,站在儿童视角,守护他们最美好的童年。

猜你喜欢

指南评估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