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2023-10-07魏航黄宁库珊珊
魏航 黄宁 库珊珊
摘要:“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使推广变得更便捷高效,给农业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概念切入,分析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性及存在问题,从5 个方面剖析了“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阐述了“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前景。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作用;发展前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面积大,农业发展对我国整体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各领域,互联网的应用已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占据重要作用,它使推广变得更便捷高效,给农业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必要手段,能更好地提升农业水平,解决“三农”问题[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确保农业朝着绿色化、生态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农技推广模式效率低,不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促进并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转型,必须要明确“互联网+”作用,发揮“互联网+”的价值,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一、“互联网+”与农业
“互联网+”是创新2.0推动下由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指“互联网+”传统行业,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传统行业升级优化并促进社会发展。“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实现产业的开放、变革、创新等功能。“互联网+”农业指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2]。基于互联网技术带领下,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新路径,促进传统农业朝着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型。“互联网+”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利用便利化、智能化手段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实现农业产业模式创新,正式开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二、“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一) 提升农产品质量与产量
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大数据技术运用广泛,人人都利用该技术来获取信息并传播信息,实现了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提升。“互联网+”在农业领域有以下几方面作用:一是“互联网+”技术快捷高效,应用于农业技术推广中能实现远程监控,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诸如湛江市农药残留、海南毒豇豆等农药残留事件。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而更多人开始关注农产品质量[3]。“互联网+”可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种植、生产、养殖全方位监管,严格控制产品市场流通过程;依托互联网开展针对性调查,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二是“互联网+”让农业生产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产品质量和产量明显优于传统模式。
(二) 为农业发展提供可靠数据
首先,互联网下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详实数据,如,关于农业生产详情、作物具体状况、农业投资、生产资金、金融资产等。整理数据后能及时分析其中信息,便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农业技术推广的趋势。互联网下不仅能安全保存上述数据,还便于人们及时查询及运用。其次,“互联网+”时代下,各种传输设备层出不穷,电脑、手机不仅能传递农业技术、生产有关信息,还能用数据库统计分析,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常见病虫害、土壤土层环境、动植物等情况[4]。将搜集到的信息参数进行云传输、云存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三) 开拓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有效缓解小农户、大市场间的矛盾,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速度和价值。当前社会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也要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打通线上线下存在的销售难点。第一,当前“助农直播”是打开农产品销路的新渠道,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互联网技术下搭建平台,与各大电商企业、网络平台对接,并在政府牵线下实现对各种优秀农产品的销售对接,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第二,采取双线结合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加大对“互联网+”农产品销售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的硬件体系,扩大农产品供求信息的辐射范围,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第三,“互联网+”的应用能实现更理想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它能整合信息后运用网络平台来展示,清晰直观,更易得到农民群众接受及认可,促进农产品大力推广。
(四) 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发展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还能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搭建“互联网+”信息联动结构,利用计算机终端控制生产流程,能保障整个过程的科技水平。以精准种田为例,“互联网+”时代下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实时监测、环境感知,来掌控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可进行精细化作业、智能化作业,如“智慧灌溉”“科学施肥”等,推动未来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发展,为农业技术推广创造有利条件[5]。此过程中农民可借助于手机、平板或是电脑等智能终端来学习并调整现有的生产方式。了解农作物生长水平、生产方案及产品价格波动,实现对市场走向的合理预估。技术推广人员则通过在线教育来为农民传递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实现实时指导,让农业生产和技术间实现衔接,解决农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
三、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推广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传统农业推广体系由政府自上而下建立,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各种新农业生产技术不了解,学习难,提升难,信息获取渠道不通畅。二是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由于基层条件差,部分技术人员不愿意扎根到农村进行技术推广,专业人才脱离实践,知识更新慢,应用不合实际,无法与农民达成一致,导致推广难。三是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少,推广人员激励机制不够,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二)“互联网+”农业推广面临的困难
一是“互联网+”农业模式需要农民学会智能信息系统,能够辨别信息。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导致“互联网+”农业推广基础薄弱。二是科研推广平台建设信息化程度较低,平台建设不完善,导致许多技术平台建设浮于表面,未解决农民真正需要的问题。三是涉农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人数偏少,对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带动力度不够,乡村农企发展受限较大,从而限制带动周边发展能力。
四、促进“互联网+”农业推广的对策
(一)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与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完善“互联网+”技术技能平台建设,提升继续教育平台涉农课程数量与质量,增大新技术、新知识的受众面积。通过农业推广体系政府的政策性引导,加大对农业继续教育培训力度,如,高素质农民短期培训班及长期培养班、基层农村培训学校等,提升农民对互联网的应用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引导农民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能够主动寻找相关的农业有效信息,为农业发展提供持续性动力。
(二) 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互联网+”新技术的推广,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引导,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应通过一定程度的補贴,鼓励农民参与,鼓励银行低息贴息贷款,提高农民的贷款通过率,以此鼓励农业新技术的使用和发展。
五、“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前景
(一) 实现技术、科研与推广融合
“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要顺应“互联网科技、高新技术”发展新趋势,让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生态和技术推广间融合,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促使我国农业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农业工作者可广泛搜集和整理关于农业实践的有关数据和信息,随后再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其及时传递给专业的科研人员;科技人员负责对农业生产中的各项新技术研究和开发,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提供助推力。然后,再利用“互联网+”下的信息技术将各种先进技术方案推广给农民群众,渗透到其日常生产实践中,让更多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技术、科研、推广三者的有效融合,获得理想经济效益。
(二) 打造农产品网络化销售平台
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可借助“互联网+”中的云数据平台来管理。整理不同农作物种植生产数据,用直观的图文或是视频展示在平台上,消费者能借助于该平台快速地对农产品进行了解,并感受到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推广人员要积极利用通讯软件、手机App、网页、抖音短视频等手段强化推广,利用图片、科普文章、动画等方式提升公众对不同农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认识程度。打造网络化销售平台后,技术人员还要借助于互联网下的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当前客源及客户需求,落实有针对性的销售模式,有效提升农产品在网络平台上的销售量。利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来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购买渠道,并在销售平台及时为消费者解答疑惑。
(三) 强化网络化服务能力建设
伴随着“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还要强化网络化服务能力建设。第一,将农业信息和监测系统结合,高效防范农业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检测耕地质量等农业生产实践;分析当前市场变化情形,帮助农业经营者作出科学化的决策。第二,落实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丰富教育形式和手段。当农民群众在实际种植、生产实践中遇到技术层面的难题时,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拍摄下来上传,及时得到来自专家、技术推广人员的指导,确保后续服务。第三,还要针对消费者搭建农产品专项服务系统。除做好日常消费者的维护外,在传统节日来临时还可设计产品优惠活动,以提高新老客户购买的兴趣,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汪文杰,佘世洲,张东,等.互联网安全技术在智慧农业灌溉用电系统
中的应用研究:评《智慧农业实践》[J].灌溉排水学报,2022,41(10):149.
[2]安岗,张云勇,王金石,等.5G引领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互联网快速发展
[J].电信科学,2022,38(11):136-142.
[3]邵倩.“互联网+”助力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做强做优[J].中国农业资
源与区划,2022,43(05):250+261.
[4]白洁.“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农村电商转型升级路径探索[J].核农
学报,2022,36(05):1072-1073.
[5]吴捷,成忠厚,黄小勇.“互联网+”驱动传统农业创新发展的效应研
究[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08):37-49.
作者简介:魏航(1985-),女,河南唐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黄宁(1985-),女,河南郑州人,实验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库珊珊(1992-),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助讲,研究方向:农林经济。
(责任编辑 曹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