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2023-10-07焦健孙凤敏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焦健 孙凤敏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探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价值意蕴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分析农业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实践现状,总结目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困境,力求探索出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实践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农业高职院校以服务“三农”为办学理念,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且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现代“三农”人才为着眼点,承担着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任,更承担着继承、传播、创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弘扬劳动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因而,农业高职院校更应结合时代发展,守好意识形式前沿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粘连性,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局限性,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引导他们成长为能够真正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价值意蕴

(一) 有助于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新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重在将教育内容与思想目标相统一,既要做好思想价值引导又要做好知识文化教授。农耕文化作为世界上最早、也是对人类影响最深远的文化之一,它的形成汇集了人类数千年的劳动智慧和农业生产经验,更是包含着农业思想、农业科技、饮食特色、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制度管理等诸多内容。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文化传统,守住文化根脉。中国自古重视农业发展,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精神内涵更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价值核心。农业类高职院校肩负强农兴农的重要使命,但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往往缺乏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和兴趣,甚至缺少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因而,挖掘农耕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将尊重自然、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诚信友善、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在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或其他课程中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了解传统农耕文化,增强学业认同感,建立起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既有利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也将进一步助力“新农人”承担起继承、传播和创新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历史使命。

(二) 有助于鄉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和发展

人才振兴一直都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关键,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至关重要。但当前很多乡村都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紧缺问题,农业高职院校是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更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人才“输出方”和“供应者”。针对当前农学院学生中存在“学农不爱农、知农不为农、懂农不兴农”的错误学习态度和不良思想观念,农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在思政课程中注重理论知识和农业相关政策的解读,在其他课程中重视农业农村榜样人物、农业农村先进技术、农业农村优秀文化等内容的讲述,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农村、了解农村、扎根农村,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时代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愿景和决心,激发学生回归家乡、建设美丽乡村的卓越品质和高尚情怀,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的乡村建设者和乡村精神文明传播者。这是农业高职院校全方位厚植学生“三农”情怀的重要体现,乡村振兴的进一步推进、发展和实施也将由此获得更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 有助于劳动教育体系的建设、丰富和完善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其本质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劳动品质,弘扬劳动精神,立德树人。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农业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重在服务“三农”,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和劳动行为将直接关系着学校的育人成果,更关系着社会大局的发展进步。思想决定行动,农业高职院校重视劳动教育必须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其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进一步拓宽了学校劳动思想教育的渠道,使学生不仅能从思政课程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等也将进一步展现“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特色劳动教育课堂、开展劳动教育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感受劳动的光荣、伟大、崇高和美丽。这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也增强了他们的劳动情感、创新了他们的劳动行为,农业高职院校也在无形中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定位、目标和内容,劳动教育体系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二、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真实现状,通过发布问卷星自编问卷调研链接,笔者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2021级、2022级的学生及教师进行了调研,有效回收问卷685份,其中有效学生问卷634份,包含2020级学生188份、2021级学生219份、2022级学生227份;有效教师问卷51份,包含思政课教师12份、辅导员教师14份、其他学科任课教师25份。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80.76%的学生表示听过“课程思政”这个名词,19.24%的学生表示没有听过,说明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整体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84.34%的学生表示在专业课程讲授中很有必要加入思政元素,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了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表示认同。对于“在思政素养、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的问题,有84.38%的学生选择思政课教师,73.82%的学生选择是专业课教师,54.89%的学生选择是辅导员,可见,除思政课教师外,专业课教师是学生心目中开展思政教育最重要的人选。研究还发现,在影响当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原因中,65.93%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教师只是在生硬添加思政教育元素,并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36.28%的学生认为是教师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还有44.48%和29.65%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学校未能整体规划”以及“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不仅如此,只有22.22%的教师认为自己可以结合专业知识点润物细无声地开展“课程思政”,而77.78%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很难找到切入点,55.56%的教师表示自己对于“课程思政”的实施是缺乏思政教育经验和能力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了学校当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科设置、育人模式、学生特点、师资培养等各方面有特殊性和特色型,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现状,总结当前取得的成效,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进一步发展的路径,这将为农业高职院校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方向和参考。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取得的成效

1、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落地生根。农业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体现,是实践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选择。只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思政教育持“无所谓”的偏见态度,他们不仅认为思政课都是无实际用处的课程,而且对于专业课引入的思政内容更是直接忽视,片面地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就是一切。还有很多老师也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认为思政课教师和非思政课教师二者之间各有分工而非融合协同。近年来,随着农业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开始被更多地了解和认可。调研显示,84.34%的学生认为在专业课中加入思政教育元素很有必要;73.8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是学校中对自己思想素养、价值观、道德观影响最重要的人;77.78%的老师表示非常认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开展模式。

在农业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开始打破思政课“孤岛化”的困境,师生过往对思政教育片面的认知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理念真正从萌芽发展为落地生根,“大思政”格局开始初步构建。

2、协同育人的内容结构清晰明确。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协同育人必须充分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发挥思政教育的内在价值,对学生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作为“一懂两爱”人才培养的摇篮,农业高职院校肩负强农兴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调研显示,91.48%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是协同育人最重要的内容;85.8%的学生认为协同育人应该关注学生对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融合培育的需求。除此之外,80%以上的教师表示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文化修养、社会热点问题、科学精神、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等都应该成为协同育人的教育内容。这表明,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育人已经开始从单纯地灌输思政课理论知识转向“思政课程”的统一构建;“课程思政”也逐渐结合课程特点、育人目标和时代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知识传授以及农耕文化、工匠精神、乡村振兴等层面的价值引领,协同育人工作在“因地制宜”中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3、协同育人的践行实效逐渐展现。随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践的深入开展,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开始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思政育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调查发现,86.59%的学生认为协同育人对自己的思想道德具有较大影响;82.37%的人认为协同育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个人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89.93%的学生表示自己非常渴望入党,并正在为此积极努力中。不仅如此,调查还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曾至少参加过“三下乡”活动、农耕文化节活动、各类技能大赛、志愿服务、青马工程等活动中的一项。思想上要求进步,行动上积极落实。作为中国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正在将个人理想积极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发展之中,在理论课程、实践活动、文化教育引领各个环节,进一步坚定个人政治立场、浸润红色基因,牢筑“三农”情怀,其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担当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加强。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思政教育显性育人与隐形育人的结合,它从整体上关注并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发展,坚定了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其践行育人实效未来还将不断彰显。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现存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1、部分学生认知不足,缺乏欲求。目前很多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不仅对所学专业缺乏学习兴趣和认同感,毕业后也往往不会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究其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有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宠爱之下逐渐缺失劳动精神和动手能力。学生选择报考农业相关专业也并非出自自愿,而是出于对成绩、学费等多种因素的考量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加之大众对农业、农村、农民固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认知,“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为农”最终成为他们的选择。二是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发展。当前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课上课下更是时时刷手机,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直播的兴起让很多学生认为做一名“网络主播”远比去搞農业要轻松得多。类似于这样的网络现象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思想消极、学习摆烂的情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动摇和改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正面临严峻挑战。目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多为“05后”,年龄小且社会经验不足,想要改变学生认知并抵制不良思想的冲击和腐蚀,家长和社会必须同学校一起在协同育人中发挥积极作用,帮助学生真正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农人”,否则,协同育人真正的实效性终将因缺乏外部动力而无法全面实现。

2、部分教师能力不足,缺乏经验。当前农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教师作为协同育人的中坚力量肩负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但根据调研数据,六成以上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只是对思政教育元素的生硬添加,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课教师教授思政课只是对书本知识的照本宣科和机械讲解,思政教育建设的形式逐渐大于实质,协同育人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出现此类情况,一是由于“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大多数农业类专业课教师并非思政专业出身,缺乏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知识背景,如何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使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对于这些问题,他们自己也往往不得要领,只能走形式硬宣讲。二是由于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欠缺沟通。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几乎都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的责任,专业课教师只负责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二者之间分工明确。正因如此,思政教师开展思政课程会忽视学生的专业需求和社会的现实需求,专业课教师教授专业课程会缺乏对学生思想和德育的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为“两张皮”,各自为政。若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不能摒弃认知偏差,不能主动加强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二者的育人能力和发展终将无法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任。

3、顶层设计仍不完善,缺乏保障。农业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需要学校从整体层面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支持,优化管理机制,保障育人开展成效。但当前农业高职院校中教务处、二级学院和公共素质教育中心之间缺少协同合作,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缺少有效联动,农业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更是存在内容衔接障碍,协同育人的开展实效也缺少考评和监督,“协同”育人的终端合力难以形成。而致使此类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即农业高职院校顶层设计不完善,协同育人在各个层面都缺乏强有力的保障。长期以来,农业高职院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但作为以培养农业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院校,学校习惯性地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农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层面,从而轻视了对学生思想价值层面的引导,更没能从政策导向、机制保障、运行实施等层面加强对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视,协同育人顶层设计缺失,问题重重。同时,由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在农业高职院校开展时间仍较短,学校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尚未总结形成出一套体系化的可行性经验,甚至协同过程时常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所以学校在协同育人层面还明显存在思路不清、行动不准的问题,顶层设计的全面完善也因此受限。但无论协同育人工作在农业高职院校整体规划发展层面还面临多少困难,为了实现“一懂两爱”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坚持改进并完善协同育人顶层设计势在必行。

4、评价机制仍不健全,缺乏支撑。调查显示,目前农业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考核要求和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经常会出现只“教书”不“育人”的情况,教师既不注重教材的选材也不重视思政元素的挖掘,更不在乎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样,学生认为学校只是注重纸面上的最终成绩,对日常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并没有专门的考核要求,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并不重视思政育人的环节,更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思政教师。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缺少扎实落实。目前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实践仍停留在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之中,学校对各学科思政育人的培养目标也经常只是用“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人才”等比较泛泛或抽象的词语一笔带过,对学生,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对教师,没有具体的育人要求。协同育人缺少关键支持和“抓手”。二是教师职称评定缺少育人层面的具体要求。当前学校对于教师职称评定更多侧重于科研层面,例如,主持过什么等级的课题、发表过多少篇高质量的核心期刊论文、编写过多少著作等。而且,学校也非常鼓励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参与职称评定,高质量的参赛成果甚至可以帮助教师破格实现职称评聘。在此背景下,虽然也有小部分评聘标准涉及到思政育人,但大多数教师仍会偏移工作重心,忽视对个人、对学生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视。评价机制缺失将很大程度影响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实施成效,必须高度重视。

三、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一)“以身正范”——提升协同育人教师素养

1、提升“思政课程”教师素养。思政课是农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課教师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思政育人经验,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顺利开展需要思政课教师把握好方向,树立好典范。具体来说,一要不断学习,坚定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但信仰信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于不断地学习。为保障农业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工作的正确方向和坚定立场,思政课教师要始终注重理论学习,时刻跟随党的发展脚步,不断深化、不断提高。唯有如此,农业高职院校的协同育人工作才能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获得真正的实践成效。二要打破传统,革新方式。紧盯课本且进行单调枯燥的纯理论灌输是目前各高校思政课程最常见的问题,也是学生对思政教育毫无兴趣的最大原因。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协同育人中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育人手段,逐步打破思政育人故步自封的发展局面,才能实现思政育人和协同育人的新发展。为此,思政课教师应因地制宜,重点关注农学院学生的实际专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导农学院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最终在增强学生思政课程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学农的自信心和专业认同感,提升系统育人开展实效。

2、提升“课程思政”教师素养。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思政育人”的意义和重要性,才能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涵,才能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深入挖掘与课程相关、与学生相关、与专业相关、与社会需求相关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最大化。一要增进理解,把握方向。一方面,“课程思政”教师需要主动与“思政课程”教师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向“思政课程”教师讨教思政育人经验,了解思政育人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而不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思政”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要求,通过参与各类思政专项培训或自学等方式,牢筑自身思政育人理论基础,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方式,形成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理想信念。二要知行合一,增强能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应避免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强化社会实践参与。其中校园农耕文化节、校园廉洁文化周、暑期“三下乡”、青马工程、道德讲堂、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各类活动虽不是常规化的课堂教学,却依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教师既要敢于参与其中指导学生,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思政育人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对此类活动的意见、建议、参与度和满意度。只有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能有针对性地上好每一堂课。这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课程思政”不断得到完善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二)“多位一体”——注重协同育人多方力量

农业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要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面对当前协同育人存在的困境,除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力量也不应被忽视。

1、学生家长承担思政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农业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构建。首先,家长要明确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和作用,要学会用自己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对孩子进行思想价值的正确引领。作为家长,日常生活中立场坚定,言传身教,时刻关心时事、关心“三农”、关注乡村振兴、关注自己孩子专业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联系,这些都对增强学生专业认知和专业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对激发学生的“三农”情怀、促进学生服务“三农”也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其次,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应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家庭是学生掌握动手能力的第一课堂,家长自身要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劳动观,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信心,培养学生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动手能力,既让学生获得劳动的体验,也要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不易,进而帮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且尊重劳动的正确价值观,这对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知农爱农懂农”的现代化农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大众创建健康积极的环境与氛围。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关注。而构建协同育人的社会支持系统需从以下层面着手:一要加强网络监督,创建健康环境。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已成为网络世界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和价值取向深受网络影响[2]。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网络法治建设,坚持正确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发展环境,引导学生走出虚拟世界,关心关注现实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和政策机制帮助学生抵御并减少网络负面信息的侵蚀和腐化。二要发挥榜样力量,弘扬青年担当。优秀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他们的成就和故事对学生具有直观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多农学院学生存在“学农就是种地”“干农业就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学农根本不会有前途”等错误认知,此时,搭建校友与学校联系的平台、邀请优秀校友为学生现身说法、构建优秀校友资源渠道、带领在校学生参与农业产业生产实践,这些措施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认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激励,成长为具有“三农”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三)“真抓实干”——完善协同育人顶层设计

1、坚持党委领导,发挥育人合力。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3]。农业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离不开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以及各部门各组织的积极配合与落实。首先,端正思想认识,强化意识形态。农业高职院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党委必须始终将端正个人主体责任意识、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积极融入到学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过程,准确把握农业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方向性和重要性,从上而下强化协同育人意识,扭转学校“思政课程”孤岛化及“课程思政”重专业轻党建的现实问题。其次,增强协同育人,发挥育人合力。学校各行政部门及二级院系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的重要助推力。例如,教务部门应主动搭建“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共同交流分享的育人平臺;宣传部门应在传达文件精神、组织思政培训、发挥新媒体育人力量等多层面营造学校思政育人氛围,内化思政育人力量;人力资源部优化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对学生和教师提出成效性的评价要求和标准。此外,二级院系应主动结合学院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协同育人工作。如,学院内部教师之间可以开展“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会,学院老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开展共同备课或研讨,以及共同参与学院专业课教材的编写与制定等。

2、制定相关政策,强化内部保障。“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农业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落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关键点。当前,虽然国家在宏观层面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提出了很多的文件要求和政策支撑,但具体到各高校的微观层面,很多内部支持与保障机制并不完善。因而,为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层面的内部保障,制定各项相关政策为其支撑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加强经费保障层面,学校应制定或出台协同育人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或文件,落实经费使用的管理部门,明确经费使用范畴,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经费使用的相关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保障学校协同育人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在教材使用审核层面,为保障教材选用的方向性和内容的正确性,避免因教师随意选择或编写教材给学生带来错误的思想引导,学校在教材管理层面也应给出明文规定,尤其保障“课程思政”相关课程优先选用“马工程”教材或国家级优秀教材等。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管理、教学工作考核、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涉及到协同育人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应以具体的文件或政策为规范和保障,这是将协同育人融入“全过程”教育教学的体现,更是强化协同育人内部保障机制的体现。

(四)“统筹兼顾”——优化协同育人成效评价

1、学生层面:做好过程评价,注重发展原则。一要重视课堂教学性评价。课堂是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及最终的成绩总评既能反映出学生的专业发展水平,也能反映出学生在课程中所受思政教育的情况。同时,由于农业高职院校协同育人重在对学生进行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农耕文化、“三农”精神等层面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及变化并非简单的量化考试成绩可以体现,所以应重视学生的课堂教学性评价,在学生的课堂签到、互动、讨论、作业、成绩等多方面进行监督和记录,进而对其思想素养进行分析和评判,最终得出更有参考价值的成效性评价结果。二要重视发展性评价。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开展成效并非是通过几门课程或者一段时间就能彻底实现,除了注重学生的课堂性评价结果以外,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同样重要。例如,应做好学生思想状态的跟踪评价,从入学到毕业工作后的一到两年,观察学生在校期间有无失范行为、在工作中有无失范行为、是否一直坚持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等。长期的追踪统计将为协同育人提供更深入有效的数据分析,有助于农业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在学生层面形成全面性成效评价。

2、教师层面:注重质性评价,完善考核制度。为检验农业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的教学成效,进一步保障协同育人工作开展的实效性,结合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现状,在优化成效评价中应重视:一是注重质性评价。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重在培养学生的“三农”精神和情怀,育人成效更具内隐性、体验性和价值型。因此,教师除了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考试成绩之外,还要在日常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中也留下相应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学痕迹。尤其是对“课程思政”教师而言,更应加强质性评价考核,而且要在学生评教、教师听课、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等多主体、多方式评价过程中,形成进一步的评价报告,这对提升“课程思政”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成效具有双重促进作用。二是完善考核制度。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在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奖评优等激励考核制度中,过分强调教师在科研或比赛中的成绩,导致很多教师出现“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重比赛却轻育人”的倾向,思政育人效果大大减弱。因此,增强教师思政育人成效性评价在学校激励考核制度中的占比,能有效激发教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进一步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建设和实施情况,二级院系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中也应重视协同育人的成效性评价,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和改进二级学院以及整个学校的协同育人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璐.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实现路径[J].中国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06):168-171.

[2]刘丹.工科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2,30(03):124-128.

[3]刘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以陕西

高校为例[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21.

基金项目:202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类型教育视域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22JDKTZD49;2022年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践的路径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SNDJSZ202206。

作者簡介:焦健(1992-),女,河南卫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职思政教育;孙凤敏(1992-),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责任编辑 王昕)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