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应用

2023-10-05包懿

文理导航 2023年29期
关键词:错误资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包懿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错误蕴含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学生认知能力的真实反映。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将其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弥补学生的思维缺陷,直击知识的要领,真正将错误作为自我提升的起点。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应用错误资源进行积极的探索,引导学生透过错误发现知识的盲点,亲自找错、辨错、改错,更好地提高认知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课堂教学

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也不例外,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其实,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进行充分利用,挖掘错误背后的根源,直击知识的本质,建立正确的认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常常简单化处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更正,然后教师直接讲解正确的结论,很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错因,致使学生无法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错误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凸显,学生也未能从错误中获得锻炼和成长。而随着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融错教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为数学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首先要有包容之心,然后要有耐心,帮助学生剖析错误出现的原因,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更好地提高认知能力。

一、暴露错误,防患未然

小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些错误是具有共性的,也就是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相同的错误。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所教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掉入教师的“陷阱”中,故意暴露出错误,然后借力打力,让学生主动找出错误,修正错因。教学实践证明,对错误资源进行灵活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错在哪里,加深他们对错误的认知和印象,还可以从错误中获得启示,避免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在白板的格子图中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问学生:“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们通过数白板上面的方格,得出来结果。紧接着,此时教师隐去了白板上面的格子图,再次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们无法得出结果,此时有学生问道:“如果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好了,可以直接列式解答。”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想法,随即问道:“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学生们经过思考后,说出来自己的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邻边相乘的方式算出结果。”显然,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掉进了教师预设的“陷阱”中,出现了错误。此时,教师并没有一语道破,而是拿出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框架,然后向下压了一下,学生们还是坚信原先的想法,此时教师继续向下用力压,将邻边靠在了一起。此时,学生们发现了原先的错误,迫切想知道平行四边形正确的计算方法,驱使学生重新寻求探索的方向,得出准确的结论。

小學生年龄尚小,生活经验不足,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经常浮于知识的表面,出现错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巧设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故意暴露出错误,然后让其发现错误,重新寻求探究的方向,真正使错误成为学生思维的“爬坡台”,实现高效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比传统数学课堂中直白式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将错就错,引导探索

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错误,是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放慢授课的脚步,巧妙引导,不急于告诉学生错误所在,而是让学生沿着出错的思路继续前行,得出明显的错误,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症结,直击知识点要领,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所以,在数学课堂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做有心人,巧用学生的错误,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产生顿悟和升华,让他们摈弃错误思想的运行轨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拿出了一张正方形纸,告知学生这张纸的边长是13厘米,然后问学生这张正方形纸的周长是多少?学生们依据课堂中所学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列出这样的算式:13×4=52(厘米),得出了结果。紧接着,教师又拿了一张同样的正方形纸,将它和原先的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然后微笑着对学生们说:“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52×2=104(厘米)”学生们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问及原因时,学生们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个长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的边长拼成的,所以其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2倍。面对学生的认知错误,教师并没有直接予以纠正,而是向学生追问:“所拼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呢?”经过分析,学生们说出所拼长方形的长是26厘米,宽是13厘米,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课堂中所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将相关数据代入其中,然后计算出结果为78厘米。两次计算的结果并不一致,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思维过程,找出了错因:周长是平面图形外围一周的长度之和,图形内部就不能计算在内了。

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不可避免,作为教师不要忙于指出学生错误,更不能包办到底,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正确的学习方向,在顿悟中找到错误的根源,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其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利用错误,激活思维

一般看来,错误的形成是学生认知能力欠缺的表现,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习效果。实际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从模糊走向清晰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常会遇到阻碍,形成错误。因此,在新课标实施的当下,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变换看待错误的角度,将错误看作发散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走出思维定势,让他们的思维从单一走向多元,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走向更高层次的学习境界,助力高效数学课堂的建构。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沟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新阳光超市运来480箱苹果,已经卖了2天,共卖出80箱。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几天才能卖完?大多数学生会习惯于这样列式:(480-80)÷(80÷2),可见在这样的算式中,480-80计算的是还剩下多少箱,80÷2计算的是每天卖出的箱数,数量关系式非常明确,也容易理解,最终的结果是10天。而有的学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480÷80×2,算式的结果是12天,如果仅仅从结果上进行判断,显然是不对的。但教师并没有唯结果论,而是让学生表述自己这样列式的想法,先算480里面有几个80,有一个80就需要2天,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追问学生:“已经卖了的2天应该怎么处理?”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很快意识到了错误,进行了修正,然后回答说:“正确的算式应该是480÷80×2-2。”受到这个学生的启发,其他学生也想到了另外一种解答方法:(480-80)÷80×2,显得非常便捷。

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固然可惜,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学生的错误中有时也有“合理”的成分,教师应将其视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得出相应的结论。上述教学过程,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巧妙引导和点拨,在一步步的追问中,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验解题多样化的精彩。

四、反思错误,辨伪存真

反思是新课标重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思维活动的动力及核心。所谓“反思”,如果仅从字面上看,就是反过来、回头思考之意,而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再思考、再认识,实现认知能力的再提升。新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师应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习过程的有序展开。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将析错、改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比较、分析、辨别的过程中,意识到错误之所在,沟通知识点间的联系,形成完善的知识系统,实现辨伪存真,让数学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经历。

例如,教学运算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两道算式:(1)75+25×4 (2)80÷2+80÷8。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下面的错误:75+25×4=(25+75)×4=400;280÷2+80÷8=80÷(2+8)=8。不難发现,学生们出现了错误,于是教师紧紧抓住契机,向学生询问:“同学们,这样算正确吗?为什么?”然后教师选择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反思中进行

辨析:

生1:应用乘法分配律时,算式的特征应该符合:两道乘法算式的积相加或者相减,且乘法算式中要有一个因数相同,算式(1)不符合这样的条件。

生2:将算式75+25×4按照本来的运算顺序算出的结果是175,两次计算的结果并不一致,所以400是不对的。

生3:算式80÷2+80÷8,按照本来的计算顺序,算出的结果应该是50,两次算得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出入。

生4:280÷2+80÷8=80÷(2+8)=8,这样的算法是不对的,因为这是按照乘法分配律的样式解答的,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除法根本没有分配律,只有乘法才有。

反思性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释放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学思并行,在“头脑风暴”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完成思维的蜕变,学会模型背后所蕴含的结构性知识。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出现了表面化、肤浅化的情况,教师并没有进行简单化处理,也没有“大包大揽”,而是让学生进行反思,使错误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垫脚石,实现溯本求源,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

总之,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从惑走向不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以“错误”“不正确”等词语进行评价,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善待学生的错误资源,了解他们在建构知识体系过程中的实际障碍,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巧用错误资源,将其当作学生前进道路中的“垫脚石”,让学生在析错、改错的过程中,提升辨析力和思考力,实现思维品质的自由生长。

【参考文献】

[1]王志钦.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有效利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4):88-90.

[2]楼诗音.错误巧利用,产生大效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巧妙利用研究[J].新课程,2022,626(18):62-63.

[3]陈扣红.辨错融错  化错为宝——“化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名师在线,2021,176(31):69-70.

猜你喜欢

错误资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评价,让自己慢些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