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沂蒙革命老区为例
2023-10-04夏加亮
夏加亮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8)
1 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红色旅游的研究背景
1.1 乡村振兴战略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对“三农”工作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红色旅游作为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既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业态,也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种有效手段。红色旅游的本质是将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旅游市场有机结合起来。红色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精神价值。在我国,红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几十年前就有关于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描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实践。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 GDP达到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渴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不仅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还需大力发展以红色旅游为主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生态环境产业。
1.2 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
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旅游类型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红色旅游具有经济带动效应。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可以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并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系列红色文化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可通过展示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精神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旅游是一种资源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产业形式,它具有极强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通过挖掘、整合和开发各类红色资源,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1.3 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2021年2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意见》明确指出:“要弘扬传承红色文化,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围绕革命历史创作一批文艺作品。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中央和地方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
沂蒙革命老区作为山东境内最早建立的根据地,曾经有“中国革命的摇篮”“抗日的圣地”和“解放的前哨”等美誉,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扬沂蒙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2 沂蒙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2.1 保护和传承革命历史遗产和文化
2.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以加快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加强红色教育宣传为手段,以带动当地居民就业致富为目标,将红色旅游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同时政府也可通过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文化展示平台等方式来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展红色旅游是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红色旅游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老区观光体验、感受革命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此外,在此过程中也有助于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导游、饭店、交通运输等产业,进一步带动当地居民就业致富。
2.3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红色旅游是具有国家认可、精神内涵的旅游形式,其承载着革命先烈为祖国和民族牺牲奉献的精神,也包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崇高精神。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活动,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历史,使人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因此红色旅游既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精神载体。红色旅游保护着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崇高精神,也具有革命先烈为祖国和民族牺牲奉献的精神。这些崇高精神和价值观念可以通过红色旅游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宣扬,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沂蒙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分析
3.1 资源优势:种类多样,内涵丰富
3.1.1 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沂蒙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以沂蒙山区为中心,涵盖临沂、枣庄、济宁、泰安、莱芜等地区。在历史上,沂蒙革命老区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丰富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孟良崮战役”“临沂大捷”等著名战役,在这里涌现出了沂蒙六姐妹、孟良崮战役英雄群体、沂蒙红嫂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据统计,沂蒙革命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54处(含遗址);拥有革命旧址603处(含遗址);拥有革命文物1780处;有各类纪念馆、陈列馆等474个。其中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馆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沂蒙地区革命文物资源数量众多,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此外还有大量的历史人物故居、遗址等人文资源。沂蒙革命老区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和红色旅游资源,可为游客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
3.1.2 优美的自然风光
沂蒙山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南部为山地和丘陵地带,中部为平原地带。境内主要山脉有沂山、蒙山、蒙山前山等。境内河流主要有沂河、沭河等,其中沂河为最大的河流。沂河由西北向东南蜿蜒流经沂水县境。境内最大的湖泊为泗水湖。沂河沿岸的自然景观优美,沂蒙山瀑布群和沂蒙八景之一的“孟良崮夕照”都是值得一看的风景。
出租车来到一个街口,蒋大伟问:告诉我,往哪走?郑馨还在抵抗:我不知道!蒋大伟不耐烦地:咱不是说好了吗?要了钱就去兰江大桥。郑馨道:我说过,他不会给你钱的。蒋大伟不信她:那可不一定,他现在傍上了富姐,有的是钱,还在乎那一点?郑馨说:有钱的人没良心,你去了也白搭!蒋大伟说:凭什么呀?你曾经是他的恋人,他就得替你买单!郑馨一哼:我就是告诉你他在哪儿,你也找不到他。蒋大伟自信地:你这话说错了,这几年我开出租,哪没去过?他就是在老鼠洞里,我也能把车开进去!郑馨说:他呆的地你就开不进去。蒋大伟:胡说!你说出来试试?郑馨道:他在十八层地狱里!
3.1.3 优良的生态环境
沂蒙革命老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2℃~13℃之间,无霜期200~250天,年日照时数可达218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年平均风速为2.5米/秒;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沂蒙革命老区森林覆盖率为41.6%,植被覆盖率为91.5%,有“天然氧吧”之称。目前已形成以蒙山为龙头、以沂水和平邑为两翼、以沭河和泗水为纽带的“一核两翼三带四区”的生态旅游格局。
3.2 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条件优越
沂蒙革命老区地处鲁中山区腹地,南接日照、西邻临沂、北连济南、东靠青岛,地理位置优越。据统计,境内有铁路里程473公里;公路里程1929公里;航运里程377公里。沂河、沂南河及与其平行的诸多河流穿境而过,京杭大运河纵贯沂蒙革命老区南北,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水陆交通体系。此外,这里还有发达的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网络。公路方面,京沪高速公路、205国道、327省道穿境而过。航空方面,沂蒙革命老区内拥有临沂市民用机场、滕州市通用机场等运输机场。在这里,不仅能够形成较强的物资集散能力和集散功能,也能快速地进行区域间人员流动和物资交流;而且在这里还能够形成较为便捷的信息交流与传播体系。
3.3 政策优势:特色鲜明,各方支持
沂蒙革命老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东方人类文明之母”之称,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主题形象鲜明突出。沂蒙革命老区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能够为游客提供缅怀革命先辈、学习先进经验、接受教育等多种教育主题。地方党委和政府尤其重视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以管辖其主要区域的临沂市委、市政府为例,临沂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对全市红色旅游的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宣传营销、人才培养、服务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2017年9月28日,临沂市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从国家到地方都给予了沂蒙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极大支持与鼓励。
4 沂蒙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4.1 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沂蒙革命老区在红色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首先,一些景区缺少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其次,部分景区缺乏解说系统,部分导游人员素质不高,对红色历史背景知识了解不够全面,甚至出现导游讲解与游客认知脱节、游客体验不佳等情况。此外,一些景区内部交通不够便利。比如革命烈士陵园内道路狭窄且坑洼不平,景区内无公共交通;革命博物馆内缺乏交通工具和导览讲解设备;老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内的交通工具和导览讲解设备落后。在日常生活中,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沂蒙革命老区没有公交线路;很多游客反映到沂蒙革命老区时只能徒步行走,或者乘坐三轮车或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4.2 缺乏统一规划,景区管理混乱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但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没有形成合力,景区管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景区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开发理念,加之部分景区存在经营方式粗放、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都没有达到期望值。如部分红色旅游景区没有设立专门的旅游部门,或者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导致景区内出现服务不到位、购物场所杂乱、导游素质差等问题,不仅会降低游客的体验,而且还会对游客产生不良影响。
4.3 发展理念滞后,红色文化挖掘不够
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对红色文化挖掘不够,导致当地的红色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存在着“重场馆、轻讲解”的现象,红色文化挖掘缺乏深度和广度。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和区域代表性,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场馆为主,缺乏深入、全面地进行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与研究。虽然老区政府加大了对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力度,但在旅游发展中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老区红色旅游文化内涵不深、挖掘不充分,没有将革命文化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使红色旅游缺少了生机和活力。
4.4 红色旅游产品缺乏特色
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多年来,人们对沂蒙革命老区的认知停留在“红色”二字,对其产生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挖掘不足,游客到红色旅游景区后大多只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缺乏体验。当前,沂蒙革命老区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以“红色”为主,缺乏“红色”与“绿色”相结合、“红色”与“古色”相融合的旅游产品。这类旅游产品主要集中于革命旧址、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等物质资源的展示,缺少对革命精神内涵的展示,也缺乏对其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挖掘。沂蒙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如沂蒙精神、沂蒙红嫂精神、沂蒙六姐妹精神、沂蒙母亲精神、沂水将军文化等。但目前,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产品中没有体现出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与当地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缺少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使得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产品缺少个性和特色。
5 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5.1 加强资金扶持与人才队伍培养建设
地方政府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针对红色旅游制定出相应政策,比如财政资金、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优惠等,持续增加对红色旅游的建设投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要解决红色旅游业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应采取政策导向、制度规范等措施,在加强宣传、健全教育体系的前提下,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使其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并培养一批拥有深厚红色文化知识背景的人才和支撑团队;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红色旅游复合型人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旅游人才团队,可通过开展红色旅游专题培训班、邀请红色旅游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组织红色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参观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促进红色旅游发展。
5.2 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整合开发
要使红色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为此,各地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意识和关注度,促进红色旅游良性发展。
沂蒙革命发展红色旅游不能一味地“跟风”,而是要从发展出发,把自己的旅游产品设计得更有特色,提高产品吸引力,从而“走出去”。例如,沂蒙革命老区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可将多种类型的旅游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把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与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相结合,突出“绿色沂蒙”的自然风光游、“红色风情”的红色圣地游、“古色书香”的文化怀旧游三个主题,把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使红色旅游成为沂蒙革命老区的一项重要特色产业。应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加强与泰安、济宁、枣庄和日照等城市的联系;在省外,应积极开展与连云港、徐州和淮阴等地的合作,探索开发“南征北战之地之行”和“淮海战役前后之行”等跨省红色旅游路线。
5.3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和构建产业体系
文化是旅游业的精神与灵魂,旅游业是文化的外在形态。红色旅游的发展要符合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为载体来继承和传播。要对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和学习,对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和研究,增强自身的吸引力。英国经济学者凯恩斯指出,“符号经济决定实物经济,比拥有工厂更重要的是拥有市场,而拥有市场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有竞争力的品牌。”旅游产品讲究的是质,而不是量,在沂蒙革命老区,其红色旅游资源比较集中,有利于发挥整合效应。应该把涉及沂蒙革命老区的历史事件、战场遗址、纪念建筑、革命精神和革命文献作为主题,根据这些主题进行系列发展,形成具有个性化和精品化特点的红色旅游品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整个红色旅游的产业生态系统。
红色旅游是一个系统性产业,涉及各行各业,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才能产生运营效益。所以,在发展红色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健全的产业链上,加速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同时还要加大协作和创新力度,使红色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结合。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要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主,“绿色”和“古色”旅游资源为辅,采取红色精神、红色人物、红色文献“三合一”的发展方式,将生态旅游与节庆旅游、农业旅游、民俗文化等活动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综合优势,打造出沂蒙革命老区独特的红色旅游产品。
5.4 创新宣传和营销方式
宣传和营销是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手段。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对沂蒙地区的红色旅游进行市场推广是必然选择。除了组织各种红色展览会、旅游推介会和在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介上做宣传外,还需要强化红色文化的软植入。红色电影和红色电视剧的价值,除了其自身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因此电影和电视剧可以充当很好的红色文化媒介,应加大通过电影和电视剧等艺术形式来对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进行推广的力度。
此外,我们还应关注到网络营销。21世纪是网络媒体时代,网络自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宣传成本低、覆盖面广且见效快的优点,完善且成熟的网络营销体系是在激烈的文化品牌竞争中赢得胜利的关键。可通过与传统社交网站如微博、微信和贴吧等各种社交平台以及携程、途牛等旅游网站合作进行宣传;借助新媒体,发展O2O、B2B、B2C等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并结合其线上与线下的推广方式,拓宽市场的途径与渠道;发展移动应用,研制路线、地图、餐厅等内容丰富的掌上App;以沂蒙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山水风光及风土人情为背景,借助各类短视频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并鼓励游客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最终促进发展红色旅游和带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