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文物价值论的文物鉴定与鉴赏探讨
2023-10-03孙辉
孙辉
(扬州博物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取得新的建设成果,我国的文化事业也逐渐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人类社会活动流传下来的物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物鉴定和鉴赏行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必须要看到,受到文物市场假冒伪劣产品横流等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文物鉴定与鉴赏的整体水平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对面向文物价值论的文物鉴定与鉴赏进行研究,显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文物与文物价值论概述
首先,要对文物进行了解。文物往往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历史而存留至今,其真实地反映着历史事件的变革与时代推移的过程,是历史留给后人得以一窥真相的机遇与可能。文物的存在给历史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支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对文物进行有效鉴定和深度鉴赏,是更准确地认识史实、更深刻地理解历史文化的必然选择。在文物鉴定与鉴赏过程中可以发现,文物的保存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文物被收藏在博物馆中,得到了妥善的管理和保护,其收藏价值得到了肯定,有的文物则在人们手中一代又一代进行传承,这些文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是其保存条件并不能尽如人意,往往存在明珠蒙尘的可能,还有一部分文物因墓葬、地质变迁等深埋在地下,在考古发掘中得以重见天日,这部分文物的鉴赏鉴定需要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后才能确定。不难看出,在漫长的时间中,文物本身的形态、材质和特征结构等都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完整而毫无变化地保存下来的文物可谓少之又少,想要对这些文物进行鉴定和鉴赏有一定难度,专家学者需要根据自身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掌握的鉴定技巧等,对高仿文物等假冒伪劣的产品进行识别,对具有保护鉴定和收藏的文物进行深度鉴赏,才能保证文物价值被充分地挖掘出来。除此之外,在文物价值得到人们认可和重视的今天,具有一定年代和历史价值的文物,其经济价值也是与日俱增,这让一些不法分子产生了造假冒充的想法,企图通过造假、做旧等方式获取不当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文物鉴定与鉴赏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要对文物价值论进行了解。所谓的价值论也可以称为“价值哲学”,其主要是针对价值的性质、标准、评价方法的一种理论,文物承载着漫长的岁月、记录着重要的历史节点,是古代璀璨文化的产物,无论是历史研究价值还是艺术欣赏价值,都十分可观,这正是文物价值论的内容。在鉴定和鉴赏文物的过程中,人们得以对其背后承载着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推断和验证,想要提升文物的价值,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妥善准确的鉴定与鉴赏,从而将其代表的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文明、文化等具体特征挖掘出来。从更简单的角度来说,文物价值论就是对文物价值进行分析的理论,文物本身作为物品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记录的人类实践活动和文化成果等,也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在进行文物鉴定与鉴赏的过程人们可以根据文物的风化情况、形制特征等,对其被制造出来的时间进行推断,再结合历史演进的过程即可判断其所具有的价值。不难看出,文物价值可以分成自身价值和承载价值,其中承载价值的重要性远高于其作为物品而具有的价值,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必须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文物鉴定与鉴赏的能力和水平,以便于对文物的价值进行更准确的把控。
二、面向文物价值论的文物鉴定与鉴赏方法
(一)文物藏品价值鉴定的一般方法
文物鉴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能够对其成型时代和保存条件等进行断定,在我国的文物价值鉴定工作中,文博专业鉴定师员往往接受过专业化教育,并拥有多年从业经验,对不同年代、不同材质、不同造型的文物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在观察文物的过程中,即可初步形成对文物的价值判断。随着时代的推移,我国的文物鉴定行业取得了新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文物鉴定与鉴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广大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同位素技术等技术手段的优越性,对文物进行准确断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文物价值鉴定和鉴赏效果。不难看出,面向文物价值论的文物鉴定与鉴赏工作,始终处在不断发展、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无论是鉴定与鉴赏手段,还是鉴定与鉴赏的准确性,都比过去有了巨大的进步。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看,目前面向文物价值论的文物鉴定方法主要如下:
第一,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常见的面向文物价值论的文物鉴定方法之一,其指的是工作人员通过对文物的观察,在综合考虑不同时代文物的显著特点的基础上,对文物的真假进行判断、对文物的年份进行分析、对文物的材质进行确认的方法。一般来说,观察法一般在接触到文物以后的初期鉴定中发挥作用,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程度、受教育水平等有极高的要求,在文物造假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赝品与真品的外观越来越相像,这给观察法识别文物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即便是拥有丰富经验的收藏家和鉴定师,也很难对高仿类的文物进行判断,特别是在文物本身材质形制都没有问题仅仅进行做旧处理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法进行文物鉴定的难度就会变得更大。另外,文物鉴定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鉴定师需要通过细致观察和仔细分析,才能从文物的锈蚀情况、使用痕迹、铸造方法等细节中找到鉴定要点并最终给出鉴定结果,但是在观察法进行鉴定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并没有长时间进行观察的机会,这也影响了应用观察法进行鉴定的准确性。不难看出,观察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物鉴定方法,但是在造假技术、观察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下,其仍然存在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因此随着文物鉴定工作的开展,观察法已经不再作为主要的鉴定方法进行使用。
第二,类比法。类比法也是文物鉴定工作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文物鉴定工作中,鉴定师往往需要通过对文物藏品进行筹划,确定其真伪、判断其年代等。类比法的类比内容主要可以分成两方面来理解:①结合对文物的观察结果,确定文物大致归属的年代和真伪,在此基础上将文物和已经确定真伪的同时期文物进行比对,从而得出准确的文物鉴定结果。②在对文物的材料、制造工艺、主要用途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挥看触听嗅等感官的作用,确定文物的具体情况。在文物鉴定工作中,类比法是最常见的鉴定方法之一,一些没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鉴定师可通过对大批量文物的观察和比对,在短时间内确定文物藏品的年份和用途,一些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鉴定师则可以在比对、观察的过程中,对文物的材质、纹饰、雕刻、笔法、文字、图案等进行更准确的判断,保证文物鉴定的准确性。以实用器为例,随着人类使用工具的能力不断提升,其制造出来的石器也不断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直至最后石器被完全淘汰而进入青铜器时代,在这个历史演进过程中,石器的特点是不断变化的,鉴定师可通过类比石器的大小、打磨的粗细程度等,确定文物的具体制作年代。另外,以书画作品为例,不同年代的文人墨客有着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对象,即使是同一个作者,其在不同年龄段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方法也迥然不同,有经验的鉴定师可在类比各时代作品的基础上,快速判断作品属于哪个创作时期,整体的鉴定准确率比较可观。
第三,归类法。归类法指的是对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鉴定方法。鉴定师可在对文物材质、工艺和年代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文物进行准确分类,从而达到提升文物藏品鉴定效率、有效避免鉴定结论错误的效果。归类法的根本与核心在于“类别”的划定方法和确认标准,比如在博物馆展览收藏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博物馆的性质或者布展方向对文物进行分类,在组织某个时期的文物展览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文物的年代对其进行归类,在组织某种用途的文物展览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文物的使用方法对其进行归类,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文物的材质、文物的制作方法、文物的作者等进行分类,分类标准不一而足、分类结果也千差万别。不难看出,归类法的应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物鉴定的效率和准确性,其应用价值可见一斑。
第四,科学法。顾名思义,科学法指的就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文物鉴定的方法,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同位素鉴定法、材质无损鉴定法和数码视频设备辅助法等技术手段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鉴定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利用加速器质谱C-14鉴定法进行文物鉴定的过程中,设备可通过对几毫克的样品进行分析,判断5万年内的骨骼、瓷器、纺织品和纸质品的年代,这解决了观察法等方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无损鉴定法更是具有应用价值,它能够在不损伤文物藏品结构的情况下,准确判断文物藏品的材质,在实际的文物鉴定工作中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难看出,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文物鉴定等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更是让文物鉴定效率和准确度更上一层楼,接受过人工智能多维度训练的机器人,能够在简单文物鉴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可以根据人们设定的标准,对批量文物进行归类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文物鉴定的效果和质量。
(二)文物藏品的鉴赏方法
基于文物价值论的文物鉴赏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相比于文物鉴定工作需要对文物真伪、年代、材质、用途等实质性要素进行判断,文物鉴赏工作更关注文物本身的文化美、历史美以及其能够带给人们的高级精神享受。文物的鉴赏价值不仅仅停留在带给人们以精神欢愉,还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等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感悟。从实际工作经验来看,面向文物价值论的文物鉴赏工作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文物藏品鉴赏的认知阶段。文物藏品的价值十分深厚,对其进行鉴赏的过程必然十分复杂,而认知阶段则是文物鉴赏的初级阶段,一些鉴赏者在认知阶段,甚至没有意识到自身正在对文物藏品进行鉴赏,比如在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过程中,人们会对兵马俑的身高、造型和面貌等进行直观的观察,并形成对兵马俑的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在讲解员的解说中形成对兵马俑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了解兵马俑的时代、历史等背景信息,最终形成对兵马俑这一文物的鉴赏体验。第二,文物藏品鉴赏的情感交融阶段。在认知阶段,人们会接受各种文物的基础信息,比如其年代、制造历史背景、材质、用途、结构特征等,而在情感交融阶段,人们开始对文物藏品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目前常见的文物都是古人生活中的用品或作品,具有十分突出的代入感和年代感,在了解文物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人们很快就能代入文物藏品所处的年代、创作的心境等,并与历史和创作者形成情感共鸣,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取得新发展的今天,一些博物馆开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立体投影技术等,将文物的使用场景、制造技法等直观地展示给鉴赏者,这更进一步优化了鉴赏者对文物背景文化的理解深度。第三,文物藏品鉴赏的情感感悟和经验积累阶段。在了解文物的年代、制造历史背景、材质、用途、结构特征等信息的基础上,与文物实现情感交融,是文物鉴赏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一些鉴赏者还能够实现情感感悟和经验积累,即重新审视和看待文物、发现文物过去未被发现和感悟的新价值,这是文物鉴赏的重中之重。在这个鉴赏阶段中,鉴赏者往往会进行大量的自我思考、自主学习,甚至需要围绕文物接触前所未闻的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对文物的深度认知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感悟和思考,并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等,这正是文物鉴赏的最高价值所在。不难看出,文物鉴赏过程更偏重于思想与精神方面的探索,想要保证文物鉴赏水平,有一定的复杂性。
三、结语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从文物价值论的角度来说,文物藏品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其作为物品的价值,还取决于其所承载的经济、艺术和社会文化价值,在对文物进行鉴定和鉴赏的基础上,使文物的传播和教育价值被充分发挥出来,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在今后的行业发展过程中,除了文中提到的观察法、类比法、归类法和科学法等鉴定与鉴赏方法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面向文物价值论的文物鉴定与鉴赏策略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