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中蕴含的审美观与哲学观

2023-10-03陈璐

河北画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文人画画作山水画

陈璐

(中国日报网国际传播部)

中国画即“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常使用毛笔蘸墨在宣纸或者绢上绘制。按照题材分类大致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个类别的绘画中人物画最早诞生,山水画位列第二,花鸟画出现最晚但技法成熟度却是最高的,此类别中出现了众多优秀作品及画家。按照绘画形式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画于中唐时期趋于成熟,写意画于明清时期趋于成熟。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特点区别明显,中国画以线造型,通过线条的疏密变化、粗细转换、明暗对比进行画面的构图,通常画作以写意居多,画面更多注重形、神、意、气,灵动而细腻,拥有一种淡雅凝重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不论写实还是写意,都很具有艺术张力和视觉表现力,画作中注入的神韵和气韵使中国画在世界艺术范围内具有独特的神秘气息;画作中作者常通过景、物来传达意境、性情、胸襟和抱负甚至天道、社会百态等具有哲学逻辑的思想;西方油画则注重块面感,以写实居多。中国画从写实逐渐转向写意是从北宋时期“文人画”的诞生开始的,文人画将中国画的价值提升,成为在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之间的一个纽带,以此可以检视自身、洞悉社会及探索宇宙的奥秘,因此中国画除了具有欣赏价值外,同时具有极高的教化价值。

说起中国画的渊源,早期的中国画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于1949年在长沙陈家大山的一座楚墓里出土两幅在殡葬礼仪中具有旌幡性质的帛画,即《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二者均线条流畅,笔墨简洁,但描绘的画面丰富、生动有内涵,前者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妇人灵魂升天的场景,后者则描绘了墓主人为一位蓄须男子佩戴着长剑驾驭一条气势非凡的巨龙升天的场景,巨龙昂首向天,神态潇洒自得;二者所绘内容及其实际作用即人们平常所说的招魂风俗,虚幻但又有中国人祖先征服自然的一种浪漫主义的体现;两幅帛画内容丰富翔实,表现张力突出,也理所应当成为战国时期极富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也为后人研究先秦绘画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历史依据。秦汉封建礼教盛行,绘画艺术风格多为统治者主导的宣扬王权和功绩的艺术活动,此阶段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分别有墓室壁画、寺观壁画、帛画、画像石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主要为政教服务,具有对人民的教化功能,因此绘画题材以人物画为主,尤其是佛教人物画为主,同时佛教人物画比走兽图更突出,此时期顾恺之《洛神赋图》背景中首次出现了山水画,虽然只是处于画作的次要地位,但是它却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直到南北朝中后期山水画才从中独立发展开来。隋朝绘画承前启后,在中国封建社会属于绘画巅峰时期,题材方面从宗教到贵族生活日常再到山水均有涉及,山水画方面开始注重比例和空间的关系,在方寸画作之间出现“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山水画正式独立成为一个新的绘画系统。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图》被公认为山水画的最早期作品,也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纸本设色图。唐朝绘画发展更加全面,山水画沿袭隋朝风格,人物画发展最盛,如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他比较擅长绘政治人物;花鸟画出现少量名家,宗教绘画的世俗倾向明显增多。五代十国绘画于唐代与宋代之间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地位,此时期各类绘画均在前一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尤以黄荃精致的花鸟画为发展之首。北宋的宋徽宗赵佶建立宫廷画院,“绘画”被囊括在科举之中,也因此推动了绘画的发展以及培育了大批绘画人才,宋画达到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史的高峰。北宋时期可以说是中国书画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山水画采用全景或半景构图,气势磅礴,崇尚对真实生活中山水的描摹;有“宋代三大家”之称的董源、李成、范宽开启了绘画新风格;除建立书画院外,北宋还存在一个特殊的绘画群体,他们都是在北宋政坛拥有一定官职的文人学士,虽然并不是专业绘画人员,但是他们对于绘画的创作及实践理论探讨的专业程度不亚于专业绘画人员,并且长期以来的发展使其自成系统,造就了一个专业的绘画种类,苏轼将其命名为“士夫画”,或“文人画”“文人士大夫画”,他们甚至寻找了文人画在前朝的发展脉络,最终确认唐朝的王维和东晋的顾恺之均为文人画体系的创始人,强调文人画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素有“南宋四家”称号的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均在继承前代的成果上进行新的尝试和创造,其中后两者更具独创性,合称“马夏”,马夏擅长“边角之景”,用留白的手法,半景式构图,使景物更加简洁,主体突出。辽代由于环境及少数民族统治的原因,汉文化的绘画并没有得到太多发展,绘画素材仅仅是一些本民族生活及马匹的描绘,花鸟画则带有浓郁的装饰性质,山水画也没有大幅度发展,只是上述几方面仅仅受到一些潜移默化的汉文化影响。金代由于对中原地区部分文化的保留使其绘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直到元代取消画院制度,士大夫画家大多选择隐居远离仕途,文人画继承前几代的特点后继续盛行,并且文学性的表达超过笔墨本身,将诗、书、画有效结合起来,舍弃外形追求神韵,开始在绘画中注入作者的感情或者说作者的情绪;山水植物题材画作数量超过人物题材画作数量,由于社会环境的整体变革,绘画的思想更加追求“古意”“士气”,摒弃南宋院体风格,主张师法唐、五代和北宋,绘画理论得到极大的发展,追求神韵、简逸,重视主观意志的抒发,与院体画形成鲜明对比。明代绘画是一个重要阶段,随着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逐渐稳定,艺术在宋元的基础上进行演变发展,出现了很多艺术流派。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绘画艺术延续前朝趋势,文人画占主导地位,山水画及水墨写意画流行,艺术发展迅速,派系林立,竞争激烈,艺术繁荣场面前所未有。之后到达近现代,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画中糅合了更多的外来元素及手法,出现了海上画派以及岭南画派等多个新的艺术画派,为中国画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新的面貌,期间出现了大量的名画家,比如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林风眠等等,中国画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中国画与西方画更重要的区别还在于中国画中蕴含的一些中国特有的美学观、哲学观以及一些中国画所特有的品评标准。通达笔墨的精神内蕴才可称之为好的中国画,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论”,是中国书画作品品评和创作的最高准则,六法分别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中“气韵生动”为第一条品评标准,指作品中主体的人或物具有的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富有生命的活力。原为衡量画中人物形象,后扩至其他题材作品,乃至某一绘画形式因素。古人作画讲究“逸”字;逸,是超凡脱俗的意思,符合古代画家的渴望脱离浮躁、喧嚣,追求雅致、清净的出世态度。这个描述正出自《唐朝名画录》中所提出的书画品评理论的相关内容;《唐朝名画录》是由唐代朱景玄所编撰的中国最早的一部断代画史,品评画作理论里以“神、妙、能、逸”四品来品评名家名作,其中“神、妙、能”又分上、中、下三等,也由于前面这些标准,中国画才被先人们做出客观理性的品评为后人所膜拜和欣赏。以下即为罗列的关于中国画的审美观及哲学观,正是因为这些独有的观点存在,使得中国画在世界艺术里拥有特殊的、唯一的艺术思想和地位。

一、中国画中的透视规则

西方画中通常使用焦点透视法,是符合人眼实际看到景象的规律的,但是中国画中的主流透视方法是散点透视,又称“移步换影”,因此中国才能有长卷绘画形式;另外一种是“以大观小”也就是把大的景物缩小到极小的空间内,让人对画面的景物与人物尽收眼底,同时也会缩小多个对象在透视上的大小区别。宋代郭熙著作《林泉高致》中提出关于透视法的观点“高远”“深远”“平远”,这也是最接近现代标准透视的一个透视观点,此时绘画理论上也出现了一批佳作,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再如郭熙晚年创作的《窠石平远图》等等。

二、禅宗思想

禅宗是最突出的一个将中国画审美观念提升很大层次的思想,甚至超过佛家思想。在画家群体里有一支独具特色的画家队伍,尤其在这方面体现得较为直观,他们就是僧侣画家。宋代僧侣画家巨然的巨作《秋山问道图》景观表现手法细腻,层叠的高山蔚为壮观,溪流潺潺若有声,置于山涧与河涧树木郁郁葱葱,时隐时现的小茅屋又为画面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灵动自然,画作也通过笔墨的深浅、笔画的虚实营造出极强的空间感,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他绝佳的绘画技艺甚至被元好问大加赞赏。明末清初时期被后人合称为“四僧”的四位僧侣画家,分别是石涛、朱耷、髡残、弘仁;石涛和朱耷为明朝皇室后裔,因为拥有强烈的民族意志毅然出家,他们的画作中体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以及自身抑郁的心志。

三、似与不似的把握

齐白石描述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中国画本质更注重形似的掌握,一如齐白石的虾,他笔下虾的眼睛尤其传神,实际上齐白石并没有一味地追求眼睛的写实描绘,而是以一条直线代替,反而凸显出虾在水中游动时的闪光感,比写实更灵动真实。鲁迅先生曾提出:“两点是眼,不知是鹰是雁”即中国文人画不顾及“形”。

四、以善为美

中国画的千年流传与沉淀,已然成为一个具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存在,它不仅有外秀的美,更具内秀的美,因此它本身所包含的审美观与价值观都极具欣赏价值与教化价值,“以善为美,善以示后”是中国画所拥有的气质。中国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审美功用,在中国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中,无不蕴含与传达着画家崇高的道德情操、人格理想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真善美。

五、以物比德

中国文人画的题材相对比较具体,比如具体的植物、动物等,然而它又不仅仅与西方静物画一样仅限于实物写实效果,中国画中的题材都被融入了一定的隐喻,古人说“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因此文人画中作者常常以物比德,梅兰竹菊在中国画中是君子的化身,不再是单纯的植物。梅花孤傲高洁,严寒中怡然昂首;兰花空灵雅静,娴静自得;竹子清雅淡泊,刚正不阿,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所以古代君子院落中总少不了一株竹子来抒意,以示人以高风亮节和高尚的品质;菊花特立独行,不趋炎附势。元代画家倪瓒的作品《六君子图》以画中水边的六棵树来寓意远离世俗生活的“六君子”,以此来透露出士大夫崇高的人格理想。再如齐白石先生的画作《三世清白图》中,以白菜比喻清白,三个柿子寓意三世,综合在一起有“三世清白”之意,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以物比德”的作品案例。

六、书画同源,以书入画

元代是首次出现“以书入画”的朝代,赵孟頫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首次提出以书入画,这源于书法与绘画两者在用笔上如出一辙,用诗词加强绘画的立意,更以绘画渲染出诗词的意境,二者相辅相成,也是在本朝代,印章在书画中也开始应用,诗词与印章使绘画本身的文人气质与韵味更加突出浓烈,书画一体也更具抽象和深沉之感,也以此确定了后面朝代对国画审美标准的制定,使中国画傲然立于艺术之林。

七、大道至简,留白的运用

大道至简或许可以用来解释“留白”所蕴含的哲理,中国画中经常使用“留白”这一手法,不着点墨,但却突出画中主体,给观者提供的欣赏价值远大于满篇皆墨的画作,因为“留白”会使整体出现强烈的视觉对比感,“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此则使“此处无墨胜有墨”,如张大千的《泛舟图》,整张画纸中只有三处实体——远景的山、中景的树以及近景的人和舟,舟本该在水中,但是画中却不见水的笔墨,但是让人啧啧称奇的是没有代表水的笔墨却满篇皆水,这就归功于张大千对“留白”的运用,因为有小舟的漂浮,留白处反转为舒缓的河流,彷佛小舟正随着清波微微飘动,鱼竿前的鱼线下一秒就会抖动起来,画面充满了互动性,又透出不尽的禅意。留白的运用不仅使画家更准确地表达画面意境,同时也因为留白所产生的“空”使观者的思想更为开阔,视觉感更加放松。其实中国从古至今的画家们对“留白”这一表现手法都运用自如,尤其是南宋画家马远,他“留白”的手法首屈一指,比如最经典的《寒江独钓图》,完美诠释了大道至简,寥寥几笔波纹却反衬出大片水域无边无际,其间一叶扁舟、一位老翁,使画面充满艺术趣味性,让观者拥有无限想象空间。

八、结语

中国画与哲学的渊源由来已久,中国画与儒家思想、禅宗思想、中国古典哲学关系密切。中国画处处体现着背后的东方哲学,画家的思想高度与深度完美契合在画作中,作为一种古老的东方思想传承代代相传,既显示了中国祖先的古老智慧,也展示了中国人对美的定义,对审美的追求,更凝聚了千年来中国人深藏于心的思想与智慧,继承和发展中国画是以后千万年中华儿女更光荣的使命,相信中国画中的思想精髓会随着一代一代后辈思想的发展得到更宽更广的延续。

猜你喜欢

文人画画作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学生画作欣赏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廿一世纪的文人画——观白德松画展有感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