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究

2023-10-03许鹏善

山西青年 2023年12期
关键词:工学教学模式专业

房 明 许鹏善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白银 730900

2009 年起,学校开始对部分专业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通过改革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认可,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该培养模式对推进校企融合、提质培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工学一体模式带来的转变

学院自2015 年开展工学一体化工作以来,进一步明确“五个一体化”主要工作任务,通过“五个一体化”建设,保证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的落地,提升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带来了积极的转变。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学院多次组织专家讲座,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采购一体化改革学习资料,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和教学改革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各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认识到了一体化教学就是努力实现从知识灌输到能力培养、从课堂教学到生产教学、从书本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变[1]。

(二)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

自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发生变化以来,专业课教师能够积极跟上教学改革步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主动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满堂灌”的纯理论教学模式逐步被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替代。

(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根本性变化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前是以学科体系构建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后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构建了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自2015 年3 月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启动以来,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各专业都进行了广泛的企业调研,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岗位需求,学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组织编写相应的课程标准,制定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教学设施场地发生了改变

由于一体化教学倡导的是“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因此传统的教室和实训割裂的情况已经不适应一体化教学。学院这几年也相应增加了一体化设施设备,部分专业能按照一体化教学标准,积极适应一体化教学需要,建设了一批完全能够适应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教室”,在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五)教师“角色”发生了改变

一体化教学改革各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都能够适应教学改革要求,积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单一的纯理论教学形式,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策划教学活动,让学生当主角,当“演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导演”,策划场景、策划人物、策划任务。

(六)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学生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通过担任“工作”角色,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逐步形成,学习中也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综合素质、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显著提升。

(七)教学效果逐步凸显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向课堂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各专业绝大多数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初步得到有效遏制,教学效果逐步凸显。

二、存在问题

(一)理解一体化教学的深度不够,部分专业教学改革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

通过调研交流,有的教师对一体化教学模式存有一定的疑问,提出“究竟什么样的课,是一体化课程?”;有的教师提出,学生的知识学习未形成系统性框架,学生的知识链可能断裂;有的教师提出,一体化教学的主体变为学生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传统课程教学的考核性好,考核变得复杂。工学一体化教学理念已经在技工院校教育领域受到了广泛认可和普及,但是部分专业教师由于理解深度不够,导致工学一体化课堂缺乏内涵。

(二)部分一体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实际脱节

工学一体化的任务基于专业覆盖的岗位群和职业技能的深入调研,分析设计出具有典型性的岗位工作任务,然后将其作为基本教学任务加以实施。目前,部分专业所采用典型工作任务,专业负责人没有做深入调研,制订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实际相脱节,甚至在第三年的岗位实习没有任何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造成学生对岗位实习误认为是离校就业,而不是教学的一个必须环节,偏离了一体化教学的初衷。

(三)一体化软、硬件配置不均衡

个别专业一体化教学资源配置不到位,一体化教室标准不统一,未达到教学资源最优化,未发挥出教学资源最大优势。教学资源库正在建设初期,资料区相对匮乏,无法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和工具书等,个别一体化教室只有专业设备,没有教学设施。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四)一体化教师数量和质量不达标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主要靠教师,要求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2]。目前,一体化教师主要是由传统的专业课教师经过培训转换而来,但是由于个别二级学院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提升计划,使得教师培训未及时跟上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步伐,导致符合一体化教学的教师缺乏。同时,部分教师存在惰性或惯性思维,不愿花更多的时间思考教学、策划教学,仅凭之前的一点经验,临时组织教学,教学手段缺乏,创新精神不足,没有精细化的教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严重影响了一体化教学效果。

(五)一体化教学环节缺失

一体化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组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工作过程能力[3]。在教学环节中,必须按照六个步骤完整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于教学环节,倡导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不同的一体化教学,反对千篇一律僵化教学,但必须遵循一体化教学的共同规律。

(六)一体化教学研究活动不充分

许多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甚至个别教研室以行政会议代替教研会议,很少坐下来潜心研究如何搞好一体化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对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未进行全面细致培训,造成一体化教学成为实训课或理论课,有形而无神的现象时有发生。

(七)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教育教学质量对于学院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学院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质量问题总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技工院校而言,由于班级与班级的不平衡、专业与专业的不可比性,使得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上缺乏统一、科学、完整的尺度。

(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技能大赛内容融入教学环节不够紧密

随着国务院于2015 年5 月印发《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不断深入,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解决产教融合、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大赛训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学校应该积极面对当今世界的技术发展,与国内一流企业对接,归纳总结历届技能大赛竞赛规程,制定更符合新形势下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一体化培养模式去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让教师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时思路更清晰,让学生进一步去了解、掌握新技术,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改进措施

(一)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体化教师对于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前提,是体现一体化教学特色的需要,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的保证。要对现有的专业课教师进行科学细致的培训,让一体化教师认识到“实训课上讲理论”≠“一体化教学”,并安排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这样有助于教师打破传统教育模式,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按照一体化教学法完成新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校期间逐步具备并掌握企业所要求的行为习惯和实操技能。

(二)完善能够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评价体系

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调动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应该和工学一体化改革相辅相成,评价过程中将学生评价和教务评价相结合,列出一体化评价机制的重要指标,使一体化建设更具目标性和系统性。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结合技工院校师生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学院处处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

(四)加强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

一体化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将教学融入企业生产模式之中,必须按企业生产的环境打造一体化教学的环境,既要有企业员工角色的情景建设,又要有教学场地企业化情景建设。一体化教学环境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因此需要加大教学环境的一体化建设,若实训室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需求,则要尽可能将授课教室安排在实训场地附近。为了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岗位体验感,通过实验场所创设与岗位实际相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4]。对于符合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教室,学院一定要努力完善设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质量。

(五)牢固树立一体化教学理念,坚定信心,加强培养,提高认识,增强转变意识

学院的教学改革必须坚定一体化教学模式,走一体化教学改革之路。技工院校也是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的素质,立足社会的本领,继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5]。一体化教学就是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即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同教育的宗旨吻合,又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继续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混合式教改。一体化教学改革今后的方向是必须把素质类教学改革纳入专业教学全过程,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采取多种手段努力探索混合式教学改革。

一体化教学中,必须要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实习车间、一体化教室为中心转变。

(六)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提供丰富教学资源

尽快完善一体化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建立教学资源库,进一步丰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具备一体化教学基本条件的要着力抓好教学资源配置,发挥教学设施设备、软硬件的最大效益,千方百计为教师创设一体化教学条件和环境;一体化教学条件和环境及设施设备不完善的要抓紧建设和完善,学院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需抓紧进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引进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学校资源库,帮助教师建设所授科目的专业课并提升一体化教学能力。

四、结语

进行工学一体化改革工作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是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职业教育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比普通教育要大得多,虽然在进行一体化改革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不能忽略在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职业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抓教学质量,抓内涵建设。总而言之,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整个教学过程,对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师资建设等细节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因此,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工学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盐工学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