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23-10-03马可萍
马可萍
(会宁县第七幼儿园 甘肃 会宁 730700)
引言
幼儿是幼儿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此时幼儿不具有独立意识,所以在教育中教师不能过多的开展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需要多样化的实践,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幼儿这个阶段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将游戏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能够充分的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也需要综合考虑游戏在课堂中的作用,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他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提高意识,还锻炼身体素质。
1.幼儿园游戏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将游戏融入幼儿教育中对幼儿的智力和身体都有着促进作用,在现实社会中对教育的重视使幼儿失去了良好的游戏环境,并让幼儿被迫学。首先,在幼儿园让幼儿教育更趋向小学化,随着现在竞争的激烈,有些幼儿园为了让幼儿的知识水平提升并适应家长的需要,对幼儿进行小学知识教育。虽然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这种使用小学知识进行教学的方式让幼儿的游戏时间被剥夺,虽然学习了更多知识,但是失去了游戏的权利,使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然而幼儿正在处于成长的阶段,机体都比较弱,如果长时间的将注意力集中到知识上,容易让大脑疲劳,且对神经造成损害,过早的导致幼儿近视,驼背等。然而幼儿的年龄和小学教育不符合,超越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学习会比较吃力,同时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其次,家长的功利性教育比较突出,许多家长逼迫自己的孩子放下玩具,剥夺他们的时间,去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过早的套上了学业的枷锁。不仅如此,幼儿的游戏时间被兴趣班占据,使幼儿的游戏需求得不到满足,损害了幼儿本来的快乐生活。最后,幼儿的自然和社会游戏空间缩小,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幼儿都远离自然。邻里之间的孩子沟通交流也较少,虽然社区中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但是幼儿设置的户外游戏运动比较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幼儿游戏的玩具进行科技化,巨大的商业利益让幼儿的玩具样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的简易玩具被制作成了高科技玩具,功能比较固定,减少了幼儿探索的过程,对幼儿的成长不利。
2.在幼儿教育中,利用游戏教学的意义
首先,利用游戏教学有利于教育课程的实施和开展,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很多事情比较陌生,当然对课程理解也会比较吃力,这时教师就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让两者相互影响轻松的学习知识。其次,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如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是教师要研究的内容,通过实践教师会发现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兴趣可以让幼儿想象力提升。在好奇心的引领下发挥自主性,探索游戏中的趣味,幼儿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探究,探索其中的奥秘,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运用游戏提高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后,还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并提高幼儿素质。游戏过程是综合发挥的过程,幼儿不仅可以从游戏中得到发展,还能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3.浅谈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3.1 落实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如果教师没有为幼儿构建游戏中心课程,那么将会让幼儿在童年过程中没有得到快乐。教师应该将游戏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保留幼儿游戏的权利,并将游戏纳入教学计划中,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能够满足需求。
例如,幼儿园要首先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充足的时间是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方面,游戏时间的多少也会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而幼儿童年是以游戏时间计算的,如果剥夺了幼儿的时间,就是剥夺了幼儿的童年,所以教育者一定要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游戏活动,学校还不能随意侵占幼儿的时间,要将环节更加丰富,提高幼儿游戏的有效性。其次,在幼儿园教师在游戏中的运用可以明确教师的角色,也应该满足幼儿的需要。发现幼儿的真实需要之后,利用多元化途径实施游戏。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幼儿的乐趣,鼓励他们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并保持学习的气氛,但是学习时一定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吸引幼儿参加活动时要为幼儿提供材料并有效的组织,探究更合适的计划促进幼儿学习,还要研究幼儿的心理活动,保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天生是喜欢玩游戏的,要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时就要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可以让课堂更加有趣,不能每次都使用同一种游戏,要根据不同的目标设置不同的游戏,站在引导者的位置鼓励幼儿积极探索。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校园中观察蚂蚁搬家的活动,然后让幼儿观察蚂蚁的过程懂得蚂蚁是勤劳勇敢的。幼儿要学习蚂蚁这种品质并进行人格塑造,不仅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2 将竞赛机制与游戏教学有机融合
游戏教学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够有效活跃幼儿的身心,又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因此为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作用,幼儿教师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略,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兴趣的有效提升,基于幼儿独特的个性特点,幼儿个体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好胜心较强的心理,教师可以适当的将竞赛机制引入到游戏教学环节过程中,构建游戏化竞赛活动,可以有效激发鼓舞幼儿的学习志趣,提升幼儿的主动参与激情。在竞赛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有效获得了愉悦的身心,还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竞争精神。
例如,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家长展开亲子游戏竞赛活动,游戏竞赛活动的主要规则内容为:幼儿教师首先为游戏活动提供富含丰富色彩的卡通图片的拼图作品,拼图作品事先被打乱,在引导每一家的父母和幼儿共同完成一个拼图作品,并且能够将完成的拼图作品装进相框,挂在墙壁上,哪家在最快的时间内拼好一张图片,完成相关的游戏步骤,便能够成为获胜者,并且多次排出名次,根据名次的高低为幼儿奖励相应幼儿相关的小奖品。除了有关于亲子活动的游戏竞赛活动外,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有关于知识竞赛抢答的游戏活动,教师首先为幼儿出示相关的科普知识,再向幼儿进行提问,引导幼儿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谁回答的最快速准确,则是班级中的学习之星,教师便可以为幼儿颁布奖状,并且表达对幼儿的激励和认可。由此使得幼儿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极大程度的激励鼓舞幼儿的身心,不仅有效的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合作竞争精神,又能够通过拼图游戏锻炼幼儿的耐心、细心、恒心和专心,并且增进幼儿园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效发展了幼儿的智力、创新思维、手脑协调能力。
3.3 促进游戏设计与知识教育的结合
对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本质在于通过游戏向幼儿传达相关的知识理念,促进幼儿能够明白更加深刻的哲理,由此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幼儿能够更加全面的感知这个多彩的世界,游戏教学应用除了为幼儿提供放松与娱乐的学习环境外,其初衷便是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在从中能够学到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理论知识。所以幼儿教师在游戏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积极结合幼儿所需要掌握学习的内容,进行游戏活动的有效设计规划,以此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让幼儿能够通过游戏活动充分掌握更多全面具体的知识。这一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游戏教学方式是有力促进素质教育的推动发展,以及符合幼儿课堂教学需求的重要途径。
例如,当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有关于动物植物相关知识和名称的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以下游戏形式:首先引导幼儿两两之间组成若干个的游戏小组,教师再通过从网络平台中获取的图片资源以及动画视频资源为幼儿展示有关于不同动物植物的图片和视频,比如“鸭子”,每个游戏小组中的一人进行小鸭子动作和声音的模仿,另一名幼儿便根据同伴展示表演的画面进行猜测是哪种动物,当其中一名幼儿表演出小鸭子行走的步伐动作和发出“嘎嘎”的声音时,另一位幼儿就能够猜出表演的动物是小鸭子,又比如幼儿教师为幼儿展示关于“棉花”的图片,每个游戏小组中的其中一名幼儿通过动作表演以及语言对话的两种形式的结合引导另一名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内容的猜测,幼儿这样形容棉花的“小小一团,像云朵一样,软软绵绵,白白净净,又好看又温暖…”由此促进另一名幼儿发散思维得出结果:是棉花! 在这之后教师再引领幼儿两两互相交换角色的表演,让幼儿共同认识更多有关于小动物和植物的知识概念,并且有效增进对其的印象记忆。在这之中不仅有效促进幼儿联想与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提升,又进一步拓宽发展了幼儿的文化底蕴,增长了幼儿的知识面,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3.4 强调幼儿在游戏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
幼儿教师在将游戏活动引入到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突出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对游戏形式加以控制,基于幼儿的发展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幼儿个体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化特征,针对性的幼儿设定的游戏活动。一方面进行游戏时间的有效控制,防止幼儿过于沉浸于游戏活动过程中而不顾知识内容的学习,另一方面进行游戏难度的控制,为幼儿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设计合理的游戏活动,并且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在这基础之上,幼儿教师便可以充分结合幼儿自身的喜好和特点进行游戏内容的创新设计,由此更加全面充分的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
例如,幼儿教师在充分把握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思维认知发展规律后,便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内容的创新设计,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核心,设置略有差异性、趣味性较强、形式丰富多样化、并且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游戏活动。比如男孩与女孩的个性发展特点和身体素质各有不同,对于男孩教师可以设置偏向球类运动打游戏活动,诸如篮球游戏、足球游戏、排球游戏等体育技能类游戏。对于女孩教师可以设置偏向于手工制作类的游戏活动、玩偶装扮、绘画以及各种过家家的游戏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幼儿年龄方面的差异进行设游戏活动的设计,根据幼儿不同层次年龄的大小设置相应强度的游戏规则与游戏内容,比如对于小班层次的幼儿,以智力开发的认识新物品为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样化的卡通图片和语言表情动作的形式来调动幼儿对游戏的好奇心,提升幼儿的感官效果。对于中大班层次的幼儿,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为主,教师可以为幼儿设置角色扮演类游戏活动、猜谜语游戏活动、搭积木、体育运动游戏活动等等。由此显得游戏内容更具针对性和适宜性,不仅有效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又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身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教育活动的热情,逐步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3.5 注重游戏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基于在这一阶段的幼儿年龄尚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事物还没有全面充分认识,自身的思维模式较为单一,大多偏向于形象化思维,观察力、理解力尚不成熟的特点,教师需要通过游戏活动与生活实际有机衔接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和培养。众所周知,生活是基础,唯有深入到生活实际当中,怎么能够构建富有意义的游戏活动,才能促进幼儿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所以为了促进幼儿培养良好的认知思维能力,以及观察理解能力,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全面具体的感知,教师需要在游戏设置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在各个环节融入与生活实际情景相符合、相契合的游戏内容,尤其对于低年龄段的幼儿,要适当的增加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联合的游戏活动,从而促进幼儿通过对生活中的感知来理解认识具体的事物,由此,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促进幼儿能够发展良好的思维和促进幼儿智力的有效开发。
例如,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创建更加生动直观具体的生活化游戏情境,比如在课堂当中搭建有关于做家务劳动的游戏情景,促进婴儿以自身的认知感受力,全身心的融入到生活情境化游戏环境中,在做家务劳动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分别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担任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在根据自身的认知和理解分配各自的任务,比如“爸爸”应该在家适合干拖地板、修理灯泡、晾衣服的家务劳动,“妈妈”适合担任洗衣服、炒菜做饭、养花种菜的家务劳动,而“孩子”适合叠被子、擦桌子、洗手帕的家务劳动。从而实现游戏中各个环节与幼儿实际生活的紧密相连,既能够有效发挥游戏教学的生活实践应用效果,又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有效改善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过促进幼儿感知能力、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3.6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加以有效合理的引导
游戏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幼儿教师的悉心指导,幼儿教师作为游戏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以及游戏活动的主导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显著的教学作用,在实际的游戏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各方面的表现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分析,再加以引导,每个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在游戏教学中的参与度也呈现出差异性特点,所以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接触水平,积极投入到幼儿游戏教学过程中,给予幼儿相应的指导点拨,以自身的感染力引领幼儿参与的游戏教学活动中,并且提前做好游戏设计规划,将不同难度的游戏活动加以充分了解,再进行对相关游戏动作规则的示范和演练,从而促进幼儿能够以平等的身份角色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帮助,让全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均衡发展,提升游戏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例如,教师在开展相关的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分析观测这一游戏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掌握相关的游戏规则、动作技能要领和需要注意防范的安全防护措施,再对幼儿加以进行亲身示范和耐心讲解游戏活动中的内容,这要适时引导幼儿积极融入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其中有的幼儿难免对游戏活动的兴趣不高,参与积极性不高,并且有的幼儿对游戏活动规则产生畏难心理,性格较为内向,此时幼儿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比如采取激励鼓舞的方式,用亲切的语言情感动作的表现形式悉心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以此打动幼儿的身心,促进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升自己对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消除畏难懈怠心理。在游戏参与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旁进行考察评价,及时对幼儿的综合表现能力加以引导点拨,并且以激励欣赏的方式表达对幼儿的认可和肯定,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自信心、成就感的提升,有效保障了幼儿游戏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束语
游戏和教学相结合是幼儿教学中基本的方式之一,这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意义,还能够让幼儿感受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合理的利用游戏能够发挥出游戏的积极作用,让教师在利用游戏为幼儿教学时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教师会遇到各种挑战,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寻求适合幼儿的策略,让幼儿拥有正确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