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2023-10-03朱元科
朱元科
(平凉市灵台县新开中学 甘肃 平凉 744414)
作业是学生巩固学习的重要一环。在如今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提升作业的质量,创新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真正帮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知识,培养思维,让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充分的培养。为此,教师就需要摒弃以往一些枯燥、重复性的历史作业,真正地结合学生的需求去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在此,本文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于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究。
1.注重为初中生布置预习作业
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布置预习性的作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预习作业属于前置化的作业,有效的预习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提前的自主探究,让学生有效解决一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好学习的准备,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之后的历史课堂上获得更好的互动效果,同时也能够及时跟上教师教学的脚步去对于历史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因此,教师注重为初中生布置预习作业是非常必要的。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尽量避免让学生去枯燥的抄写、背诵,由此才能激发学生预习的自主性、主动性。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节课的时候,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过于依赖教师,教师在课前就应该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性的作业。对于秦汉时期这部分的知识来说,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的内容是比较多的,既需要让学生去了解秦统一中国、文景之治的内容,又需要让学生去了解丝绸之路、东汉的兴衰等相关的内容。在了解的过程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预习热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观看一些影视剧。关于秦汉这一历史时期的影视剧是非常多的,秦汉时期相关人物的影视剧也非常的丰富,教师可以要求初中生从网络上搜集一些相关的影视剧片段去进行充分的预习。这样的预习任务既不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又充满了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预习热情。此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通过微课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这也可以作为作业的一部分。通过学生记录的问题,教师考察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同时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对于之后的课堂教学进行一定的调整,由此充分发挥预习作业的前置性作用。
2.提升历史作业设计的针对性
在双减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既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要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效果,提升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设计初中历史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应该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作业,如此才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事实上,如果教师让学困生去完成和学优生一样要求的作业,就会对学困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同样,教师如果让学优生完成和学困生一样难度简单的作业,也难以促使学优生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说,在双减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还应该注重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为学生设计分层性的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这样才能提升作业的质量。在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分析学生的差异,可以根据学生的领悟力、逻辑力、记忆力、学习兴趣等不同方面将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根据分层来为学生设计一些作业。具体地,教师可以将历史作业按照难度和广度分成三个等级,也就是基础性的历史作业、扩展性的历史作业和特色性的历史作业。这三种作业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递进的关系。学生在完成能力范围内的作业之后可以向更高层次的作业发起挑战,由此既帮助学生巩固历史学习效果,又激发学生向上进步的动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学习基础一般、理解力有所不足的学困生设计基础性的历史作业,比如让学生去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以困惑的年代、觉醒的年代、创新的年代为三个分支去绘制相关的内容和影响,促使学困生能够对于知识进行充分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扩展性的历史作业,扩展性的历史作业是在基础性作业之上的进一步延伸。这项作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利用自己所学的一些历史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地,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对于当时的女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下收集一些资料,了解经历过新文化运动的女性的觉醒运动,并且进行相关的解读,让学生深化对于历史的认知。在扩展性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特色性的历史作业,促进学生能够更上一层楼。特色性的历史作业着重强调的是知识面的纵向加深以及横向扩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来设计特色性的历史作业,尤其是要满足学优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针对《新文化运动》这节课设计特色性历史作业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相关时期的一位特殊人物辜鸿铭。在孔孟之道被斥为迂腐、忠孝仁义被看为愚蠢的时代,辜鸿铭却潜心翻译儒家经典,传播中华文明与世界,那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思考辜鸿铭的做法是否正确,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以作文的形式写下来,由此充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完成这样的作业时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自身的史学思辨能力。在完成历史学科的分层作业之后,各层次的学生应该进行相关的总结,积极向更高层次的作业发起挑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3.有效设计趣味强的历史作业
历史上所发生的一切都不会存在于今天,所以历史很容易给人一种陌生感,而初中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正处于感性的阶段,所以他们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感觉历史是抽象的、复杂的,这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来说非常的不利。事实上,历史学习过程中兴趣有无或者兴趣怎么样,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在作业方面尤其如此。学生如果能够对于作业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完成作业。相反,学生如果不感兴趣的话,则很难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完成作业,由此作业的价值与意义就难以发挥出来。所以说兴趣的激发是至关重要的。在历史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趣味性。趣味性的历史作业可以保持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积极探究兴趣,避免学生失去作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积极地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作业。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原始的农耕生活》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如果自己是生活在原始社会的古人,假如只是依靠在野外采集野果、捕捉动物为生,可能会遇到哪些不便之处?由此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去自由的展开想象,进行作答。在这样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可以很好地体会到一定的趣味性。又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秦统一中国》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探究秦始皇的相关故事。关于秦始皇的故事有很多,比如秦始皇游湘山的故事讲的就是有一次秦始皇外出巡游的时候在湘山祠遇到大风,几乎无法渡河。他向身边的博士问道,湘君是什么神?他的随从回答道,湘君是帝王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死后埋葬在这里。秦始皇听完这个之后非常的生气,认为是湘君故意与自己作对,所以就派属下将湘山上的树木都砍光了,导致当地形成了红色土壤,湘山也就变成了红色的秃山。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去搜集类似的故事,之后在课堂上讲一讲,这样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可以在趣味性中完成相关的作业。
4.结合历史情感设计历史作业
在为学生设计历史作业的时候,教师还要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历史这门学科是一门情感性非常强烈的学科,在引导学生探究历史知识、体会历史人物的生平时,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尤其是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提升历史教学的高度,由此才能真正促使学生体会到历史这门学科的魅力。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也需要从情感性的角度出发,多为学生设计一些情感性的作业,帮助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升华对于历史的学习。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素材,为学生直观展示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道德意识启蒙方面的意义,促使学生由衷的感受到当时国人思想的文化与启蒙。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探究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区别与变化,让学生对比课外扩展的历史素材。在完成这样的历史作业时,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新旧文化更替的时代意义与国人情感,同时学生能够产生感同身受的历史情怀,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情感的目的,使思想情感的教育与历史教育实现有机的结合。又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鸦片战争》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还应该树立学生对于鸦片、毒品的愤慨之情。鸦片对于我国国人的身心产生了重创,在如今也是被国人所唾弃的存在。在进行历史作业的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探究鸦片等毒品的一些危害性,由此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抵御一些不良的思想,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同时,在历史作业的设计方面,教师还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走访一些历史遗迹,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之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心得,由此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一些历史人物的伟大之处,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5.注重设计探究性的历史作业
在历史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去进行探究,而不能总是让学生被动依靠教材去完成作业。在很多历史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这就导致他们缺乏一定的自主探究性。所以历史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该加强探究性的历史作业的设计,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以及所学习到的内容去开展实际的探究活动,这样可以真正落实作业的有效性。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究北魏政治的一些特点,以及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过程,通过作业让学生对于相关的知识进行充分的梳理,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生活去进行探索。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家乡探索三大改造有什么样的历史遗迹,人民公社在自己的家乡还有哪些痕迹等。由此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去探究历史作业,认识到历史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从而保持对于历史的积极探究态度。
6.结合跨学科理念来设计作业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是文科的基础课程。在为学生设计历史作业的时候,教师还应该融入跨学科的理念,跨学科的理念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种理念。结合跨学科理念来设计作业能够加强作业的综合性,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将各学科的学习充分联系起来,以此有效巩固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在为学生设计跨学科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历史和语文、地理、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结合起来,寻找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真正调动自己多方面的知识经验。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夏商周的更替》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将历史和地理联系起来为学生设计作业。《夏商周的更替》中“商汤灭夏”部分商朝多次迁都,涉及到环境地理知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地理去完成相关的作业。此外,在引导学生学习《秦统一中国》中“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分析秦始皇下令统一道路宽窄、开凿陵渠与当地地理环境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由此促使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有效结合起来。又如,教师还可以将历史和语文这门学科结合起来。历史和语文都属于人文学科。从历史学科的角度看,很多史料大多出于古书,用文言文的形式呈现,而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在语文课中进行。所以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做好历史题,就还需要锻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历史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史料分析的题目,为学生呈现一些文言文的材料,让学生去进行分析,从而将历史和语文这门学科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历史和道德法治学科间的联系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同时,历史和道德法治学科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同的是,历史涉及的是过去某一朝代,而道德与法治更多的涉及当代社会。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这两个学科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设计。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道德与法制教学的过程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去分析历史中中国古代史的中央集权制度等,由此帮助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
7.为学生设计单元性质的作业
在历史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单元性质的作业。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大概念、大单元等概念是比较新颖的概念,也是如今比较热门的趋势。教师可以根据大单元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设计教学过程及环节,组织一些教学活动,以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合理建构历史知识结构,避免学习的碎片化,拓宽学生认识历史的视野。而作业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运用大单元概念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所以,历史教师在设计历史作业的时候也应该注重整体化,以大单元为基本单位,关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结合实际的学情来进行作业的整体规划,由此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去完成作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时间轴来为学生布置单元性的作业,利用时间轴去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的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整合从1949 到2008 年相关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将历史事件记录到时间轴中的时间点或者时间段中,以此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巩固的任务。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单元思维导图”“单元知识表格”等形式来为学生设计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对于历史知识进行充分的巩固。
总而言之,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作业,从不同的角度来为学生设计作业,有效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巩固与延伸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升对于历史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