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中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与优化对策

2023-10-03张书雅

山西青年 2023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张书雅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上倡导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这样做所获得的成效很大。但是将教学从线下转为线上留给教育工作者的反应时间、准备时间都太仓促,导致我国各个类型、各个阶段学校在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发展上都面临着不少问题。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上更具发言权。因此,本篇文章以高等教育为例,论述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状况。

一、高等教育中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论述高等教育中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时,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在2021 年4 月份发布的《2021 年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的解读,发现高等教育中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以下趋势[1]:

(一)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将会进一步增强

我国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标准出台很晚,在2001 年才有相关高等教育教育信息技术的标准出台,随后在2010 年又进一步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如今,各主体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政策促进高等教育中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且积极举办相应的活动,2021 年在线上举办了“2021 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一起向未来——引领新数字时代高等教育创新”。大会中,中国极力倡导加快优质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的建设;高校方面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根据自己学校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出标准化的在线教学模式;一些企业瞄准现如今教育市场的需要,不断开发出满足高校线上教育的各种信息技术产品。

(二)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

在以往高等教育教学中,教育信息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教学方式,它只出现在教育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更新换代,教育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环节。例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们利用一些线上学习软件进行专业课程的预习、高校老师会选择一些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层次互动的线上APP 进行授课、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完全采取线上的形式;在通识课程的教学中,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这一形式,将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及注意事项提前录制好视频,发送到班级群内供同学们进行预习,同时也可以将其作为课后的补充内容来进行反复观看[2]。

(三)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种类将会进一步增多

根据《2021 年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中的相关内容,可以了解到人工智能、学习分析、开放教育资源(OER)、混合课程模式、微型证书、优质在线教育,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六个关键技术。如今这些关键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类型开始“冲击式”的增多,其衍生软件层出不穷。

开放教育资源(OER)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实效性等特点,各个高等院校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提倡高校师生去不同的网站以及APP 中寻找优质资源。在寻找的过程中,MOOC、学习通、网易公开课等软件日益受到重视;一些企业洞察到了高等院校的需要,开始加大力度研发和推行各种高等教育的学习平台。

二、高等教育中教育信息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区域以及院校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程度不同,数字鸿沟进一步加剧

数字公平问题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3],如今教育信息技术的不均衡发展,则使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院校间的数字鸿沟进一步加剧。

这种不平等现象在我国的东部与西部地区表现最为明显。东部地区由于其对外开放较早且地理位置优越,它的教育信息技术资源相较于西部地区更为丰富且先进,这一点通过在线教育就能体现出来。例如,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在线教育软件设施与硬件设施有很大的不同、东部地区在线教育的质量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学生对在线教育的教学环境适应度与接受度高于西部地区的学生。种种差异无疑导致了我国东西部地区数字教育不公平加剧;这种不公平的数字教育现象,还体现同一区域内部不同的高校之间。一般而言,区域内部的一些重点院校,其教育信息技术很优越,但是普通院校其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就明显略低,由于这些不同高校其本身的实力就存在差别,继续使用现存的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进一步拉大院校之间的距离,导致出现“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现象。

(二)教育信息技术尚不成熟,导致其在高等教育使用上的不确定性

马丁· 特罗曾明确指出:“21 世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新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传统形式的冲击”,这句话中明确包含了教育信息在高等教育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4],本文将教育信息技术不够成熟归纳为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工作不够完善;二是指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工作不够熟练。

社会形势的突然变化,给教育信息技术部门留下的反应时间过于急促,导致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与生产部门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不能够及时提供出与高等教育现实发展状况相匹配的在线教育,出现了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供给不足的现象;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冲击,部分高校教师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欠佳。例如,不会开麦关麦、不会共享屏幕等,将一节课的时间都浪费在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上,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舒适度欠佳,同时会让老师感到自己是在“虚无讲课”,导致教师和学生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怀念以前的线下课程,从而使线上教学从突然兴起又迅速“走下神坛”。

(三)教师、学生及家长对教育信息技术缺乏信心以及缺少相应的技能训练

在高校教师方面,由于他们前期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使用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并且多数高校的管理层也未把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养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中,导致高教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在高校学生方面,由于之前学生自身的不重视以及学校方面也没有注重培养学生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致使学生在使用教育信息技术上课学习时不会熟练配合老师,学习获得感不高;在家长方面,他们对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满:首先,他们认为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线下学习的价值是不等的,线下学习更加具有情景感,可以增加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5];其次,他们认为,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缺乏学习氛围和老师的约束,本应该在大学中所逐渐提升的实践能力也无法得到保障。

教育信息技术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导致各个主体对其存在不满,这些不满与不信任,将会进一步导致教育信息技术无法在高等院校很好地开展。

三、高等教育中教育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的策略

(一)不断优化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教学模式,缩小日益加剧的数字鸿沟

为了缩小我国目前所存在的数字鸿沟,高等教育的相关主体应该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的模式,将数字鸿沟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致力于追求数字公平,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从政策上制定出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方案。由于我国独特的社会发展状况,我国东西部地区以及不同高校之间在教学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存在着差异,国家层面应该更加注意到这些差异,加大对西部地区以及普通高校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视,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它们各自的数字化教育方案,优化西部地区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缩小与东部高校数字化教育的差距。

其次,应该为教师采用、开发和创建教育信息技术提供相匹配的培训与服务。特别是对西部地区的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项目,要利用这些培训不断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使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优化教育教学的模式,使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更大效度地参与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并且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教育教学方式的变化,及时调整对教师考核评价的要求,这有利于西部地区的高校教师放下防备[6],积极运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二)政府方面加大资金和人才的投入,推动教育信息技术不断走向成熟

资金和人才是教育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最基本物资条件,为了在高等教育中更好地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政府方面必须加大投入力度:

首先,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资金投资力度,建立高等教育信息技术专用基金。高校可以利用这些基金吸引社会上的相关企业参与到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政府可以利用这些充足的资金,为需要扶持的高校添置信息化硬件和软件设备以及教育信息技术支持系统。

其次,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教育信息技术项目或者计划,积极组织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教育信息技术更好地在高等教育中应用提供正确的、科学的、高效的指导和保障[7],此外,还应加强相关人员引进与培养方面的力度,这些相关人员既要包括国内的优秀人才,也要包括国外的优秀人才,要坚持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思想。

(三)建立教育信息技术宣传机构,增强各个主体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同

为了增强各个主体对教学信息技术的认同,首先,在高校内部建立专门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机构,培养和提升高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增强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同感,转变高校教师把教育信息技术当成“可有可无”的辅助工具的思想;发展教师持续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的意愿,这一点可以从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入手,为在职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供基于工作的实效性以及持续性的支持[8]。

其次,培养高校学生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高校学生相较于教师,其接受和适应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但也需教师以及学校进行相应的引导。例如,高校教师在使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可以提前告知学生们应该怎样使用该技术,向同学们告知该技术的相关功能,以此提高学生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同感;学校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教育信息技术的通识课程和本土课程、建设专门培养学生教育信息技术的机构,切实提高学生们使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最后,转变家长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偏颇或不满看法。相关部门可以在权威网站、公众号以及一些短视频平台,推出相应的文章和视频,宣传教育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学校以及教师可以对不满意使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家长进行专门解读或辅导,如:一对一电话交流、家长沙龙等,让家长们明白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便捷性和必要性。

四、结语

相较于基础教育而言,高等学生之间的流动性较大,一个地区的高等院校可能汇集着世界各地的学生。因此,高等教育更加需要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参与,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授课不可或缺,极其重要。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