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2023-10-03

今天 2023年1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物理

景 鹏

(灵台县第一中学 甘肃 灵台 744400)

引言

高中物理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精神,在实验教学中要不断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牢牢掌握所学过的物理知识与实验操作技巧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验科学探究意识与思维,从而不但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阶段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了兴趣的驱使,学生在面对学习困难的时候更有压力,能够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奋不顾身。另一方面,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苦中作乐,及时的排遣心中的苦闷与烦恼,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继续学习和探究。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总有一定的目标和信仰,这样才不会在学习过程中碌碌无为,每天很累但是毫无收获可言[1]。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描述”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常情况下,学生对那些未知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此的了解甚少,能够从中探寻到一定前所未有的知识。除此之外,学生还会对一些实践性的操作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体系了,他们需要一定的平台来帮助他们实现实践锻炼,而实验教学往往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2.善用物理实验,理解课程知识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具有较高的难度,较为显著的抽象性,学生往往难以凭借自身努力,实现对于课程知识的全面化把握、深入化认识。因此,学生在物理知识的探讨与学习过程之中,往往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实现对于学科知识的全面深化理解。而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日常授课与教学活动时,就可以灵活借助物理实验,来帮助学生实现对于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通过物理实验来简化知识讲解方式,优化知识呈现形式,推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这一部分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考虑到,这一部分学科知识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难以仅从听教师的语言性讲解,就实现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同时,学生更难以将“电”与“磁”这两大物理概念建立起联系,即便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学生能够把握理论知识,他们也难以实现对于这一部分课程知识的灵活应用。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实验教学环节,带领学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体会电与磁之间的关系,真切感受电磁感应,从而增进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认识。比如,在开展实际授课与教学活动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带领学生亲自观察“磁生电”与“电生磁”这两大经典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电”与“磁”的综合化认识。在物理实验的帮助之下,学生将能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实现对于课程知识的全面化掌握,增进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物理实验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或者电子白板等技术,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和演示。通过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的内容和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2]。以 “光的折射与反射”为例, 首先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并展示一些相关的视频或动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和定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数字显微镜或相机等设备,将实验现场的图像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实验现象,并在投影屏幕上标注和绘制实验结果。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软件制作一些实验演示和模拟程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的规律。例如,可以制作一些三维模型,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或者制作一些交互式模拟程序,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行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物理实验更加生动、直观和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概念和定律,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独立实验

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独立实验能力,引导其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探究物理规律等,才会有效提升其核心素养。要让高中生积极进行实验探索,教师要注重激发其探索动力,布置实验任务后,要引导高中生通过独立自主探索的方式完成实验操作,才能够有效提升其实验动力。例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节实验课,教师可以在为高中生准备小车、砝码等实验器材后,立足教学目标布置实验任务:“猜测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分别有几种测量方法?怎样才能准确地收录数据、获取结论?”。指导高中生自主阅读、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图文后,经历设计、操作、分析及探索的全过程,最后生成实验报告上交给教师。教师在分析高中生的实验反馈后进行整体剖析,展开系统的实验教学。引导高中生对比自身的实验过程、对实验步骤、思路的认知等,就会使其快速发现自身实验中的不足,促使其及时调整对实验的错误理解。与此同时,也会让其灵活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促使其自主实验能力及数据分析、处理等能力明显提高。

5.探索多样化的实验教学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通过实验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浓厚的探究氛围中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3]。比如,在“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掌握程度。在对学生的能力和基础进行分析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设计,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交流观点,制定出多样化的实验方案,并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评价,通过师生合作制定科学的实验流程。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验证实验设计,验证实验结果。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深度融合,加深了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

6.设计分组实验,提高学习能力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干扰下,许多教师会一味追求学生的“书面成绩”,而缩短实验教学的时间,即使开展了力学实验活动,也都是演示为主,学生很少有动手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实验兴趣会彻底消失,容易应付学习,甚至敷衍,同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所做的教学设计如下: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们分组实验,需要展示动画视频和各种图片,让学生对于力学实验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实验成功的关键有着正确的认识。其次,需要鼓励学生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如何高效地完成力学实验?”等问题,从而专注于力学实验,以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无形中脱离教师引导。最后,需要评价每名学生在分组实验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需要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缺点,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的实验探究有着更多的收获,且综合性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

7.引入生活素材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倡导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并帮助学生寻找思路,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自主思考与探究。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那我们一线从教者就必须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帮助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并为学生提供研究实验方案的机会,在关注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先驱动力,物理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氛围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为了能够弥补这一教学缺陷,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不妨将实验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元素有机融合到一起,以此拉近学生与课堂所学知识的距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比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询问学生如果一个人在摇苹果树的时候,当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在相同高度同时落下的时候,那哪个会先落地,为什么?那在下雨的时候,雨滴在高空落下的时候为什么不会伤到人?通过学生所熟知的生活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展开真空条件下的自由落体运动试验,或者是采用纸片以及纸团和皮球等进行对比实验,以此促进物理课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当前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必须要对此重视起来,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们在物理学中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们的实验能力,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立足于教材知识进行教学,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延伸,另外,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创新,激发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兴趣,为学生们物理学科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