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背景视域下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提升路径研究

2023-10-03

山西青年 2023年12期
关键词:机会背景家庭

陈 军 王 维

吉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40400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修养,这不仅是一种传承,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基础力量。因此接受教育是必要的,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是人们所追求的。教育公平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随着教育政策的完善,高等教育公平得以大幅度改善。然而,家庭背景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背景会极大影响学生的个体成就,家长的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家庭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而学生的学习投入又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学生是否愿意自主投入学习、投入多少时间、投入多少精力以及学习的方向,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以家庭背景为研究视角,探索其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关系,从中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另一方面探究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及作用,从而提出提高学生学习投入的相关建议,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一、特征与内容

(一)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不同的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家庭背景的差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投入。家庭背景可以分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其中家庭社会资本是指家庭中的成员通过和外界发生的联系获得的社会资源,表现为家庭与学校关系的外部社会资本和父母与孩子的内社会资本等;家庭文化资本是指父母的知识水平、思想观念、为人处世等;家庭经济资本是指家庭的资金积累和收入,可以为孩子学习提供的物质条件。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中,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大多数拥有学习的自主性,然而也存在弱势家庭的大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自身的努力独自培养出了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弱势家庭背景下的大学生,父母知识缺乏、经济困难、社会资源欠缺,导致他们更知道生活的艰辛,更能明白学习的不易,更加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家庭背景既主观又客观,既显见又默化,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很大。

(二)学习投入

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消耗的精力和时间程度。包括学习认知投入、学习行为投入和学习情感投入三个方面。学习投入作为影响学习成果的关键因素,国家和高等院校对学习投入重视度提高。从学习认知投入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清楚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认知不仅仅是对自己学习能力和习惯的认知,还有对自我管控力的认知。学生有良好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使用学习策略,进行适当的自我调节;从学习行为投入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为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而做出的实践活动;从学习情感投入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挫败或是热忱的情绪。抑或是学生自身学习活动性较强,身处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丰富让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的状态。我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警示着我们,没有文化就会被时代淘汰。我们应一直保持学习的“特性”,不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又投身于学习。

(三)家庭背景和学习投入的关系

家庭背景和学习投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具有时间同步性。学生面临更好发展的时候,家庭背景因素就显得格外重要。若家庭没有良好的资本支持,学生的学习投入力就从客观上被削弱。在学生面临多种学习路径时,家庭没有良好的文化资本支持,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不起帮助作用。家庭作为孩子出生的第一场所,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各方面造成影响。如果家庭背景欠缺,会对学生造成不同方面的“缺憾”。因此,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

二、家庭背景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一)家庭背景对学习机会的影响

学习机会可以理解为学习者接受教育或者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最重要的可体现在入学机会和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入学机会和学习活动的质量却不尽相同,家庭背景的差异会造成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问题,父母拥有较高的文化和思想素养,社交范围普遍较广,这就意味着他们所拥有的关系和资源更多,能提供孩子更好的学习条件,能弥补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从而影响入学机会和学习活动的质量。

社会阶层的分化逐渐加深,让大学生家庭背景的差距也越发明显。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大学生可以选择的机会普遍较多,他们可以接触到更优质的教育,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从而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可以选择享誉中外的大学,学习机会多且优。而大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家庭,会受到经济和顽固思想的约束,大学生有能力获得较好的机会,但是与家庭条件相悖,从而与优质的大学学习机会失之交臂。

(二)家庭背景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家庭背景较优的学生更有机会较早接触优质的教育,家庭文化的环境和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异常重要,从而家庭背景对子女的学习投入会产生持续的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形成不同的性格、习惯和思维方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关系,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充满爱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可以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学习条件。通过调查分析,家庭的不和睦普遍会因为经济、婚姻、工作等因素造成,家庭缺少温暖会从孩子身上不同程度体现出性格缺陷。这些孩子会严重缺乏安全感,不愿意与老师建立交流,更无法安心学习。家庭和学校之间也有明显的脱节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若两者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时,问题只会堆积更多,会让孩子们的差距越发明显,有些孩子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影响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三)家庭背景对学习收获的影响

家庭背景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学习收获的间接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和户籍归属等都会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个人努力程度,进而影响学习收获。学习收获就是学有所获,通过学习让自身得到一定的收获,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需要去探索实践。

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的父母普遍学历和社会地位更高,见识更广,更可能得到社会需求和认可,会更重视对孩子的学习培养和发展,从而让孩子更有机会取得丰富的学习收获;而家庭经济较差的孩子普遍较努力,通常会去做兼职减轻家庭负担,可丰富阅历但也会导致投入学习的时间减少,进而影响学习。家庭中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普遍更大,他们的教育方式通常也会更科学、合理,且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会与孩子谈论更深层次的话题,引导孩子思考,孩子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收获的知识会更丰富、思维能力更强。

三、家庭背景视域下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提升路径

(一)重视教育公平,提供大学生补偿措施

教育公平是保证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要因素。教育过程的公平也会对教育结果公平造成影响,是我国当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应该重视教育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受家庭背景影响,弱势家庭学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普遍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制定了多种措施,例如出台了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帮助弱势家庭获得更多优质的教育机会。国家为保证学生尽可能获得教育机会,解决学生学费等问题,为大学生提供生源贷款。教育部和高校为鼓励学生学习、解决学生的经济问题,提供了奖学金等帮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高校为了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获得更优的教育资源,提供了留学和保研途径,让弱势家庭的学生也能获取多的教育资源,从整体竞争上来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

(二)建立家校沟通,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

高等学校与家庭之间明显脱节,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自主性日渐增强的结果[1]。家庭作为连接大学生和学校的桥梁,也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为让家庭育人方式和高校保持一致,加强学校和家庭的交流,学校应定期开展相关讲座,邀请父母到校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父母的育人方式,还可以让父母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提高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辅导员既是学生和家长的连接者,也是学校和家长的连接者,辅导员作为连接家长和学生的关键人物,在家校沟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辅导员应积极发挥自身作用,让父母充分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通过微信群聊,把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进行实时沟通,将进一步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家长和学生的联系,在家庭和学校教育观念趋向一致的同时,二者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利于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

(三)打破固有思想,提升大学生自主动机

家庭背景的差异导致家庭文化氛围不同。大学生受家庭文化的影响,面对学习机会形成了固有的看法,大多数弱势家庭面对课程的选择尤为明显,沿袭了传统思想知识改变命运,偏向于学习专业课,而大多数优势家庭更加注重于个性选择。相比之下,弱势家庭大学生自主动机更差。

从家庭背景整体上看,一是要让父母的思想发生转变,打破传统思维,学生和父母的改变是相互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需与父母多沟通,用新思想去影响父母,让父母改变对学生在校选课的看法,得到父母支持的学生普遍会提升对学习的主动性;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应提出客观建议,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思想上与时俱进,鼓励学生学习,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主动机。二是要发挥学校的作用,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学习场所,应对选修课进行科普宣传,展现该课程对学生学习的价值,改变受固有思想影响的家庭对选修课的看法。三是我国要出台相关教育政策,增加学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各个方面发展自己,提高学习动力。

(四)优化课程体验,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

课程体系是培养大学生的具体教育活动,课程体验感可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从老师的专业度、上课的形式以及学生对课程的认识等方面来影响大学生对学习投入的程度。因此,高校在对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学习需要。

首先,高校应该对老师进行培训和专业指导,增加老师对该课程的专业度,创新授课方式,改变只按照课本授课的一贯做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学有所获。其次,高校教师要对传统的上课形式进行调整,鼓励学生以自学为主,老师进行辅导,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动向,灵活对课程进行安排,增加课程体验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最后,要改变大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普遍的大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就是为了获得期末成绩,通过最后的考试来对该学期的学期成果进行考核,而忽视了学习该课程过程的重要性,课程老师要增加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这些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程的体验感。

(五)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大学生学习成效

从齐克林和盖姆森的结论可以发现,促进学习投入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师生之间进行频繁的互动[2],大多数学生对老师存在心理距离,缺少和老师的互动交流。学生和老师间良性的互动可为学生的学习起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是老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鼓励学生参加课堂活动,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消除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主动融入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改变课堂的严肃氛围,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二是老师为学生的学习指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性,减少无效学习,增加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同时在学习中让学生成为主体力量,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各种学习的机会,发现学习的乐趣,学会利用学习资源,提升自身能力;三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老师要用客观的方式进行合理评估,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凸显,还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巨大的收获,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师生也是朋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背景的分化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机会、学习过程和学习收获,对此,从国家、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出发,打破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带来的影响,提升家庭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期望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提高大学生的质量和水平,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猜你喜欢

机会背景家庭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给进步一个机会
家庭“煮”夫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恋练有词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