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合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03

今天 2023年16期
关键词:教师应知识点教材

杨 菁

(天水市秦州区石马坪中心小学 甘肃 天水 741000)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改革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教师观念方面,课改理念强调:教师应从教材忠实的执行者变为课本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尤其是在统编教材实施以来,教材知识体系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学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遵循“从低到高螺旋上升”的基本原则;同时,数学教材又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单元构成的。而单元整合策略是立足于知识的系统和连接性,从整体的角度设计教学流程,并充分发挥教材编写优势,“整合”单元整合策略的关键,它有融合,合成整体、一体化的含义。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树立数学教学的系统观,以数学教材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对每一课内容,练习内容、活动内容及课外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和融合,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同时,也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同类知识点的整合

纵观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基本上是“点线面”的结合体,每一课内容紧密联系,仔细研究每一课小标题与单元大标题,不难发现,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纵向联系,单元标题则可以看做是知识点的“关键词”。另外,单元之间的联系又是呈横向分布的,知识由浅入深的排列,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见,数学教材知识体系看似错综复杂,实则是环环相扣,这无疑为教师的教学思路提供了些许启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纵向对比,也要把握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为数学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以单元整合策略来展开教学。一方面,教师应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按照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依次展开,比如,“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与(二)之间的有着必然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一)为切入点,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初步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之后,教师再通过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尝试主动验证估算结果。最后,教师再进行引导,让学生以旧知识为基础,一步步的突破较难的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定的计算思维,使整合效果达到最佳。另一方面,教师应从教材的整体性出发,在对比中整合知识,比如,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举出具体的运算实例;之后,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做题中进一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定期对同类型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从而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数学思想方法的整合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所在,它揭示了事物中的普遍规律,是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教学的使命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文化知识,更要传授学生相应的思想方法。而于学生来说,掌握基础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让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透过数学现象了解知识的本质,做到举一反三,更加灵活的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有利背景下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师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放弃原有的教学思路,在具体案例中渗透思想方法,同时,也要创新思路与方法,利用数学思想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使其建立敏锐的数学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例如: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应以单元整合策略来精心设计教学,并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切入。一方面,教师应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支点,串联起多个知识点,而这个支点就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统计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等,以类比思想为例,让学生归纳总结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了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教师应创新思路,开展专项练习课,与学生共同将已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并设计综合性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学现练,进一步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有效指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3.学习策略的整合

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凭借,每个优秀的学生都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学习策略,它充分反映了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而单元整合策略虽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但从课外延伸的角度来看,单元整合也不失为一种学生的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仅仅依靠课前引导和课后激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让其会学,爱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以教法指导学法,让学生在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单元整合的思路,既要植根于教材内容,又要敢于突破教材,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把相关知识点整理为“单元”,以强化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真正让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节奏,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从教法与学法的角度入手,以单元整合策略贯穿其中。一方面,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法,比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这一块知识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由结为不同的小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验证等数学学习步骤,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由此思考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四边形面积的联系与区别,以让学生在思考中习得数学类比思想,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合作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策略入手,比如,在复习某一单元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制作知识点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将单元内的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绘制成图表的形式,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4.作业设计的整合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业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教师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弱。在双减政策引导下,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思路提出了更高水准。而单元整合策略作为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而且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也有其一席之地。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以单元中的每一课时的知识点为依据,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布置差异化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应有效整合作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能够体验不同的作业类型,从而在作业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上数学课时,为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教师应以单元整合为基本策略,并从作业设计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设计综合性较强的作业,将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能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将知识点主动整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思考。比如,设计计算类应用题,将加减乘除计算法则整合在一道题中,以培养学生系统思考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布置差异性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正确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通过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提高做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从作业中思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布置作业,在明确作业目标的基础上创新作业的形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提高其综合能力。

5.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师生进行情感沟通的重要环节。任何一节完整的课堂都应有相应的教学评价机制,它虽然不是教学的核心环节,但却规定着教学的后续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落实单元整合策略的同时,也要构建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评价中获得应有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巩固教学成果提供坚实的保障。

例如:在上数学课时,为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发展,教师应从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教师要采取积极性评价原则,在语言和行动上增强对学生的关心与呵护,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帮助、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在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比如,运用数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又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方式进行评价,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等。另外,在体系的构建上,还应该加强家校合作的力度,通过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为学生的学习加固一层保障。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对进一步落实课改理念,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对于课堂而言,单元整合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效率最优化。

猜你喜欢

教师应知识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