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
2023-10-03龙绍列
龙绍列
(凯里市第一中学 贵州 凯里 556000)
数学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纯粹的数学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将德育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融合,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教育观念落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只重视学生的记忆力和计算力,而忽略了对学生思考和创造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公式”、“算术”上,而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数学的内涵与实质。教学方式落后,初中数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核心,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精神。教育内容单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上,而忽视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要求记忆和掌握知识点,而无法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评价不合理,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和提高。学生只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努力,而忽视了真正的学习效果和终身发展。
2.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能够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接受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可以相互促进。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坚韧不拔、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品质,这些品质都与德育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德育能使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可以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在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与实际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生仅仅是简单地掌握了数学知识,却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那么他们就很难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对他们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德育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
3.1 改革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育人目标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而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学生,而非仅仅是追求高分的“应试机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将德育目标融入到课程中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3.2 创新德育教学方式
德育教育和数学教育的融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缺少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关注,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流失。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例如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同时,德育教育也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情感智慧。例如,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道德情感,加深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和认知。
3.3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需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在德育教育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讲座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在评价学生表现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关注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以此来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3.4 落实立德树人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是实现德育教育和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重要任务。要落实立德树人工作,需要强化德育教育的导向,坚持以德育为先、以德育为根。要构建德育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机制,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科间的融通与交流。同时,也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具有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师。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地实施。落实立德树人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方面的参与。通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共同推进德育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5 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融入德育元素
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融入德育元素是实现初中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的关键之一。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将德育元素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例如,在初中数学的代数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另外,在初中数学的几何部分,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力,通过探究几何定理和图形的特征来引导学生思考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空间认知能力。通过将德育元素融入到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渗透,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3.6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而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偏重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计算技能的运用,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德育素养的考量。因此,改革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是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融合的重要一环。教学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数学教学的评价,可以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推理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实践,如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等,评价也应该囊括这些方面。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德育素养。德育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需要通过评价体系落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道德情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作为评价指标,同时评价结果也应该对学生的德育素养有所反映。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评价计划,评价结果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例如,除了笔试和口试外,还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提出的改革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并融入德育元素,以及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相信,在这些策略的指导下,初中数学教育将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富强民族、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