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路径分析

2023-10-03刘若鹏

今天 2023年1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探究

刘若鹏

(陇西县翠屏小学 甘肃 陇西 748000)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就应该全面贯彻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要帮助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基础,搭建学习数学知识的框架。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逐步延展并完善,驱动他们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综合发展自主学习及探究实践能力。由此,整个课程教学的效率便能得到切实的提升,能够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1.课前导入环节的生活化教学路径

1.1 以生活现象为引,调动学生思维

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应该借助各种生活现象,以此为引导,调动学生的多项思维,使得学生能够立足于生活化的观念,更为科学地审视教师教学与自身学习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活主体”的观念,帮助自己基于生活现象去解析数学知识,提升学习的效果。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辨认方向》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将这一知识所涉及到的生活现象进行充分地挖掘。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地图找各种方向的生活现象,激活他们的思考。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去描绘目标所在的方向,加深学生的感知与体会。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辨认方向,这样便能让学生获得一些较为感性的认知,能够让他们知道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进而尝试从生活的角度去解析数学知识,达成他们对这一内容的创造性理解。教师以这种生活现象为引导,可以激发并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确保整个课程教学活动更为顺利地开展。

1.2 以生活背景为导,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地引入与之相关的生活背景,为学生营造富有生活色彩的课堂气息。使得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并调动他们创新创造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兴趣。所以在实施课程教学时,教师就要以生活背景为导,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生活情境。让数学知识的呈现更为直观、具体、生动,加深学生的理解效度,驱动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数学学习活动,引发情感共鸣。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认识角》时,其中就涉及到了学生对角的初步认知。为了帮助学生真正地了解各个角的名称,感知角的大小,并且能够认知到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生活背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感知与体验。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给学生出示各个小朋友玩滑梯的情形。教师引入这一微课视频,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他们的感知力,让他们迅速地进入到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诱发学生的多元化思考。对此,教师就可以再一次引入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这个坡非常陡”这一生活背景,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概念去解析“陡”的含义。然而很多学生都无法将生活的经验转换为数学知识,对此,他们就会产生疑惑。那么教师就可以顺势地将学生带入到本节知识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以自己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滑梯为基础,展开对角的初步认识。并且能够根据产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对角各个度量的探究欲望,这样便能更好地展开课程教学,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2.课堂教学环节的生活化教学路径

2.1 挖掘生活素材,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与之相关的生活素材,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激活能动性,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最终来达成对他们的有效教育。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让学生探究“鸡兔同笼”这一数学问题时,就可以综合运用生活中的各项元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鸡、兔子头和脚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角度去解剖鸡和兔子身上所隐藏着的数量关系。当学生用数学的角度去分析了生活中的具体现象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开实践探究,给出学生一道“鸡兔同笼”的数学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己的方式去解答这一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尝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扮演兔子的学生两只手趴在地上,伪装成兔子,扮演鸡的学生则站立。而后组内各个成员之间根据彼此扮演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头和脚的关系来找到隐藏的数量关系,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答。如上,教师挖掘了生活化的素材,能够激活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逐渐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更好地展开解题实践,由此便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2 丰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内化知识

教师在建构生活化课堂的时候,就应该引入更加富有生活气息的元素,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探究,促使他们能够以长久的注意力和精力去展开课堂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加深自己对课堂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活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内容,形成对知识的创造性理解及感知。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买文具》时,其中就涉及到了学生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能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并且能够掌握到人民币换算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就可以调入学生现实生活中购物的生活元素,而后让学生展开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购物情境。让学生通过购买活动,对人民币的换算产生系统性的思考。比如,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扮演顾客、售货员及推销员,在展开角色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不同币值人民币的换算及加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驱动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知识的学习,创新他们的思考,更为有效地对所学的知识内容展开运用,最终达成对相关知识体系的全盘建构。而教师在让学生模拟了这样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之后,也更能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其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应用,实现对知识的内化。

3.课后实践环节的生活化教学路径

3.1 实施生活化练习,迁移应用数学知识

练习是课程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生活化教育”的理念中,“学以致用”是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所以教师在完成了生活化教学之后,就应该继续推行生活化的实践练习,改变传统的单一化书面作业练习形式,引入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展开生活化运用,达成对知识的有效迁移,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效率。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完《多边形的面积》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到现实生活中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者梯形的物品,而后展开测量,借助多边形图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这一物品的面积。借助这种实地考察的方式,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将自己在课堂中所学习的多边形面积公式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运用,达成有效学习的目的。又比如,教师在教学完《圆锥的体积》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调研,综合分析圆柱体及圆锥体的体积关系。对此,教师可以设计“等底等高圆柱体和圆锥体”这一背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综合分析二者之间的体积关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实现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创造性迁移及运用。这样便能帮助他们产生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实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3.2 完善生活化评价,贯彻落实减负增效

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效的评价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充分彰显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完善生活化评价模式,保证生活化的评价能够起到激励、引导学生的作用,贯彻落实“减负增效”的理念和原则,最终达成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实施生活化评价的时候,就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化学习体验。因为“生活化教学”重点强调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是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综合考量学生是否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去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及理解,以此为基础,对他们展开教学评价。并且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小组评价,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在生活经验理解及运用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为后续更好地展开生活化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应该以发展性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学生是不断变化的,生活也是前进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评价的时候,就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发展的眼光去评判学生。并且还要及时地调整生活化评价的方式,保证整个教学评价更为科学、合理;

最后,教师应该增强评价的激励性。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主要就是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迁移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在实施生活化评价的时候,就要综合分析学生对知识的生活化运用情况。根据他们应用的效度,来对他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表扬及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强生活化应用的效能,由此便能够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助力高效课堂的建构。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地认知到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生活化教育”的理念。在课前导入环节,引入生活现象及生活背景,调动学生的思维,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环节,挖掘生活素材,丰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内化;在课后实践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生活化练习,完善生活评价,帮助学生迁移应用所学知识,让整个课程贯彻落实“减负增效”的原则和理念。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课程能够得到及时的推进,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探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