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现状及模式创新

2023-10-02鲁普及

设计 2023年17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模式

鲁普及

摘要: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于设计类专业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本文梳理了大学生设计学科竞赛的特点,归纳了设计类学科竞赛的基本模式,并结合针对参赛主体的问卷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大赛育人的角度给出了“评价内容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为内容的模式创新,为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设计 学科竞赛 模式 创新 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7-0092-04

Abstract:Discipline-based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route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as well a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design. This article has sorte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ign-discipline competitions of undergraduates,summarized the basic mode of design-discipline competitions,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targeted to the major participating entities,and finally provided the innovation mode which focuses on “project-based evaluation contents”,“process-oriente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ors and standards”,all embar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w a competition can better cultivate talents. The article ends with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 development of design-discipline competition of undergraduates.

Keywords:Design Discipline-based competition Mode Innovation 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y

引言

设计是“一种策略性解决问题的创新活动”[1],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学科竞赛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科竞赛的育人功能,总结其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方法和路径得失,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自身良性发展,也有利于激发高校设计教育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助力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我国设计类学科竞赛的特点

设计学是一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学科,长期以来一直是在文学门类下设的一个专业(艺术设计学),直到《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发布后才成为一个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如今设计学下设了12个设计类专业。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也随着学科的逐渐成熟而蓬勃发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开赛历史较短,发展迅速

198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就开始举办了,而包含视觉传达设计内容的“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1999年才创办,较为综合的设计类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则直到2007年才正式开赛,设计学类赛事相对而言起步较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年版)》显示,我国高校的专业数为771个,其中设计类专业数为12个,占比仅为1.68%。然而,在《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内的84项大赛中,与设计学相关的比赛就有10项(见表1),占比高达11.9%,而且在此报告中的观察目录内设计类竞赛项目也占到11.7%。相对于专业数量而言,两个目录中设计类竞赛数量占比均显著高于其他学科,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发展迅速,且发展水平较高。

(二)办赛主体多元,办赛动机多样

伴随着设计类学科竞赛的蓬勃发展,其办赛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参与的设计类学科竞赛,依照主办方的差异可以分为:教育部及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学科竞赛,如教育部和《人民日报》等联合主办的“全国公益广告大赛”;国家或地方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会、协会主办的赛事,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牵头主办的“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国内各级政府机构牵头主办的大赛,如江苏省委宣传部等18个部门联合主办的“‘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高校或研究机构主办的大赛,如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此外,还有各种企业主办的大赛,如“上海电气杯”产品设计大奖赛。不同的办赛主体,其出发点、宗旨自然也不尽相同,有的以大赛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促进我国教育内涵式发展;有的将大赛作为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技能提升的手段;有的将大赛视为履行城市管理职能的抓手,作为地方产业、地方形象推广的助力;还有的使大赛服务于企业形象的塑造甚至是產品的开发与销售等。

(三)参赛数量庞大,奖项设置方式各异

设计类学科竞赛除了赛事多,办赛主体多元以外,还具有参赛数量庞大的特点,这也显著区别于其他的学科竞赛。例如“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2022年就收到了来自全国1472所高校的136460件参赛作品,同一年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更是有1869所高校的近75万组作品参与角逐。这既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相关,也是广大师生参赛热情高涨、重视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体现。在奖项设置方面,设计类学科竞赛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入围作品的绝对数量是300件(含170件等级奖),分别设置了特等奖、金银铜奖、优秀奖、入围奖等奖项,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而“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则是设置了一定的获奖比例,如国赛获等级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入围国赛作品总数的10%,获奖数量与参赛数量正相关。不同的奖项设置方式也决定了获奖数量的巨大差异,获奖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二、我国设计类学科竞赛的现有模式

学科竞赛模式是“解决竞赛问题所采取的方法[3]”,是对如何进行竞赛、竞赛主体如何运营赛事的结构化表述,能为我们提供学科竞赛活动的基本认识框架。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模式主要包含了“赛什么”“怎么赛”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可以从命题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3个最基本的维度来梳理。

(一)从命题方式来看,可以分成指定主题、自由选题和混合命题三种模式。不同的命题方式对于征集作品类型、数量,对于评审方式、评审标准、评委构成等竞赛要素都有着较大的制约,也体现着不同的办赛目标、办赛理念。指定主题,即“大家同做一道题”,参赛作品属于“定制型”,更便于横向比较、优选出某一具体设计问题独到的解决方案。主题来源一般是地方政府、商业企业或机构的真实需求,往往评委中也有大量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而且竞赛提供了更多、更明确的对于设计变量的限制,设计更能体现面向真实复杂生活世界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由选题是广大师生较为喜闻乐见的参赛方式,学校期间的任何课程作业、课外练习、毕业设计作品均可投稿,虚拟的题目甚至是弱化主题的纯粹设计语言实验都可以,虽然这种“假题假做”的竞赛方式常受业界专家诟病,但因其足够自由,可发挥其超越市场、彰显探索性、实验性方面的优势,而且在反映各个高校的教学状态和实践教学水平方面还有一定积极作用。混合命题即在同一个设计竞赛中,指定主题和自由选题兼而有之,寄希望兩者优势互补。

(二)在评价内容的设定上,以设计类专业为本体并根据参赛专业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专业竞赛、专业大类竞赛、其他综合性竞赛。专业竞赛是指聚焦于某一个或少数几个相近的专业展开的设计大赛,针对性和专业性都很强,如“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就是聚焦于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这两个相近专业的赛事。专业大类竞赛是指几乎或全部覆盖设计学这个一级学科下设的所有专业的大赛,如“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就囊括了所有设计类专业,从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公共艺术,到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甚至还包含艺术设计学(论文赛道),真正做到了全覆盖。综合性竞赛是指主要针对其他学科的赛事,涉及设计类专业的内容仅占竞赛内容的小部分,如“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就是计算机类的综合竞赛,除了征集信息可视化、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等与设计学有关的内容以外,还包含了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计算机音乐创作等诸多内容。

(三)从评价方法来看,设计类学科竞赛可以分成“作品评价”与“过程评价”两种常见模式。“作品评价”是以学生提交的设计作品作为唯一评价内容,仅以设计作品作为评定获奖与否和获奖等级高低的依据。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在征集和评审环节应对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的参赛作品,为大多数竞赛主办方所采纳。“过程评价”是指除了设计作品以外,还注重对于设计思维、对于设计作品产生过程的考查,也为参赛学生创设了一个参与、互动的,体验式学习的平台,是以持续的过程关注导向最终设计结果的评价方式。以“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为例,其增加了网络海选、现场展秀、答辩评审、专家点评等诸多环节,部分赛项还结合现场实操方式进行,这样的过程评价贯穿设计活动的全过程,并通过与专家评委互动的方式不断为学生提供反馈、支持,不断挖掘学生设计潜力,切实起到了以赛促用、以赛促学的效果。回归到大赛育人的这一目标上来,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评价方法上尚有较大的优化发展空间。

三、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参赛主体的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设计类学科竞赛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状况,探寻该类竞赛模式创新的突破口,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了解了大学生群体对于学科竞赛及其模式的认知与反馈。在收回的1106份大学生有效问卷中,高职高专占25.59%、本科占64.47%、研究生及以上占9.94%,基本覆盖了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各个层面的大学生。通过梳理各项数据基本廓清了我国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基本面貌。

(一)榜单内赛事获得广泛的认可

在问卷调查中,了解过《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的学生占到74.69%,说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的这个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在大学生中有着相当高的知晓度,而当问及“大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大赛”(多选题)时,选择排行榜内的竞赛项目的高达75.23%,是唯一一个超过半数的压倒性比例的选项(图1),这说明榜单内的竞赛项目的知名度、美誉度均很高,是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实现实践育人,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最主要的平台,这也是本文讨论的赛事多以榜单内赛事为例的主要原因。

(二)大学生倾向于自由命题的赛道

在大学生倾向于参加哪类赛道的比赛方面(多选题),自由命题类有45.3%,远远超过了其他大赛主题,这说明将现有的各类课程作业、课外作业、毕业设计拿去参赛依然是大学生的首选。正是这个原因,很多设计类大赛中都出现了一件作品参加多个大赛的“一稿多投”现象,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众多赛事出于确保大赛投稿数量和提升大赛活跃度的考虑,在增加“指定主题”的同时,还依然保留了“自由选题”(图2中的15项大赛,仅有7项没有开放“自由命题”赛道)。值得指出的是,部分大赛虽指定了主题,大赛主办方也有考虑主题设计的发挥空间、主题的包容度、开放性等,默许了一些和指定主题关系不大的作品参赛,如“KTK设计奖-全球华人设计比赛”2022年的主题是“共筑设计同理心”,其获奖作品中就有《南华幼儿园纪念邮票》《傲慢与偏见》书籍设计、“文化断舍离”主题海报设计……从这些千差万别的主题来看,该赛事的命题方式归为自由选题也颇为恰当。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参与较多的“全国大学广告艺术大赛”,其每年的命题恰恰是由十多家企业或机构带来的,这与赛事具有与业界频繁互动的鲜明特色,历史悠久且最早进入榜单等因素都不无关系。

(三)赛事数量多,缺乏特色

在大学生群体对于国内设计类学科竞赛的整体感受方面,认为竞赛数量过多的竟达45.93%,而认为“大赛雷同,缺乏定位”的比例则过半了,高达55.33%(见图3),这显然是设计类学科竞赛数量多、缺乏特色给学生造成的较为负面的主观印象。首先,多项赛事都有贪多、求大的倾向,大赛征集范围高度重合,赛道设置上比较雷同。其次,命题方式上,众多赛事对于自由选题持欢迎态度,使得同一件作品可参加多项赛事,导致参赛作品无特色。最后,很多大赛评委构成也是相似的,除了少数几个赛事大量引入业界评审以外,评委基本还是集中在全国高校圈内专家学者,浏览一下各个学科竞赛的官网不难发现,有很多评委在不同大赛中频繁出现的现象,评委结构的雷同也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评审标准的雷同,这进一步加速了设计类学科竞赛特色的消弭。

(四)呼唤过程评价,完善评价方式

关于“设计能力该怎么评价”的多选题中,将设计的过程作为评价内容占到了56.51%的比重,已经超过了评价设计作品本身了。同时,选择“应该增加现场答辩环节”的有31.28%,“引入大众评价、注重社会反馈”的有42.77%。这些既表达了大学生群体对于目前设计类学科竞赛普遍实行的作品评价的质疑、反思,也反映了大学生渴望互动交流、接受作品反馈的心声。在单一的“作品评价”中,很多大学生即使获奖了,也未必真正明白个中缘由,很难保障学生在学科竞赛中成长的必然性,也就是说,大赛的这种评价方式使其“促学”“育人”功能相对有限。然而,榜单内的15项全国性的赛事中仅有三项大赛纳入了过程评价(见图4),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评价方式亟待改善。

四、建议与讨论

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经过一段时间高速发展之后,成果丰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亟需创新竞赛模式,进一步挖掘设计类学科竞赛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潜力,强化大赛实践育人功能。根据目前大赛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模式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评价内容项目化

“最有效的学习是产生于真实的[4]”,将学科竞赛的评价内容项目化,就是根据真实的社会需求来设定大赛主题,明确设计目标,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面向真实世界的、项目化的设计实践机会。李洋曾指出产品设计“如果脱离了需求产生的真实情景,产品设计就会流于形式,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一句空话[5]”,设计学科下的其他专业同样如此,对于设计形式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追寻固然重要,应对不确定的复杂世界、在诸多社会条件限制下策略性地解决问题才是设计能力的本质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活动的边界日益模糊,比如当下比较热门的文创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包装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的大学生都有参与,很难说一定是属于某一个具体的专业,也很难说仅仅以一个专业的知识、技能就能应对自如。项目化的实践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知识的全部复杂性,让学习基于项目自然生长[6]”,项目化要求学生根据目标任务自主积累知识和核心素养,使设计活动和评价都做到有的放矢,解决设计问题不再是固定在某一具体专业套路中,更加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更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评价方式过程化

大学生学科竞赛理应与其他设计类大赛相区别,其核心要旨便是为大学生服务,为大学的人才培养服务。在学科竞赛评价方式的选择上,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7],因此强调大赛评价的过程化、互动化是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必然选择。注重过程评价的大赛创设了一种情境化的学习氛围,大学生能够便利地与专家评委沟通、交流、争辩、讨论,不断检视自己思维盲点,收获实时的、多样的反馈,获得较为深入的知识理解和设计改进依据,这些恰恰是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回到设计活动本身上看,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与社会协商、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任何设计作品都绝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的艺术创造,只有回到设计活动展开的真实社会情境之中,回到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而不是局限于结果或是其视觉呈现上来,才能对设计品质给与公允的评判。过程评价能真正地让学科竞赛回归到大学生整体设计能力的培养上来。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再好的竞赛模式,最终都需要评价主体即评委来执行。不同的大赛,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如果所遴选的评委是大同小异的,那么赛事的定位和特色、竞赛模式的创新都是难以让人信服的,评委圈层话、固定于大学象牙塔内的做法更是不可取。注重育人功能的学科竞赛就是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营造“学习共同体”,使得学习“根植于共同体中异质个体之间获取知识的意义协商与分享合作之中[8]”。设计类学科竞赛中保障评价主体多元化,尤其是长期耕耘在设计一线的设计师的参与,就是保障大赛这一共同体中个体的异质化。一线设计师的参与,往往带来业界鲜活的设计实践经验,扩大大学师生的专业视野,也提供了迥异于大学教师的评价角度,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赵勇智提出“一线知名设计师应作为评审的主导,高校教师辅助[9]”。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的成长,而且也为参赛作品的评价提供了多维角度,更利于建立大赛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从而最终帮助大学生提升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实际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大学生设计能力的本质上是一种“知道怎么做的”默会知识,很难通過抽象的理论知识传授获得,更多的是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习得。设计类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和开展学科竞赛是我国高校设计教育的必然之举,而如何优化、创新竞赛模式,使其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是关键问题。大学生设计类学科竞赛的模式创新,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断推进评价内容项目化,虚化专业壁垒,提供基于知识复杂性的设计实践内容,明确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强化评价方式的过程性与互动性,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其在不断探究、反思、修正的实践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不断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构建健全的“学习共同体”,保障多维评价的完整执行,充分释放设计类学科竞赛的育人功能,才能实现以学科竞赛来促进我国设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资助一般性课题“大学生专业大赛的组织与评比制度研究”(22SJ0405)。

参考文献

[1]胡飞,赵佳琦.作为媒介的设计[J].装饰,2023(03):12-16.

[2]李忠玉,孙睿,郭阳勇.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11):199-203+214.

[3]陆国栋,陈临强,何钦铭等.高校学科竞赛评估:思路、方法和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02):63-68+74.

[4]叶海智,丁楠.关于情境学习理论与PBL的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11):118-119.

[5]李洋.产品设计专业真题真做实践教学探索:“全方位设计项目”教学个案研究[J].装饰,2016,(12):96-97.

[6]周振宇.项目学习,让学习自然生长[J].人民教育,2016,(11):70-73.

[7]米伟哲,李泽辉,肖刚.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03):70-71+117.

[8]严运锦.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学习型组织概念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9,(08):28-32+43.

[9]赵勇智.企业工业设计竞赛的可持续性[J].设计,2019,32(20):132-134.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模式
在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妙招”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永续债券探析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发现内化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