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天
2023-10-02吴磊
吴磊
他忠于职守,是县教育界的杰出代表;他无私奉献,是困境儿童的“爸爸”;他用爱浇灌,使220多个困境儿童安心寄宿、快乐学习。他就是沁县定昌镇中心学校副校长、西关小学校长张宏伟。他多次荣获沁县“模范教师”、沁县“优秀教育工作者”、长治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是沁县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1994年,年仅20岁的张宏伟师范毕业后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张宏伟常说:“教师最大的能力就是责任,最大法宝就是奉献,做到了这两点,教学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工作29载,他的教学成绩常年位居年级前列。
张宏伟时时刻刻將“强师德、塑师表、铸师魂”作为自己教育事业的根基。任职班主任期间,他十分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地推行“进步卡”制度,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可视化,激励学生完成每天的成长任务。实践证明,一张张小小的“进步卡”满足了学生成长路上获得关注的心理需求,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和自我价值体现,班级里比学赶超蔚然成风。
2012年,张宏伟出任西关小学校长,当时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市读书,农村学校出现了严重的生源危机,办学举步维艰。临危受命的张宏伟清楚自己承载的期望和责任。在这之后的十多年,他大刀阔斧搞改革,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由原来的只有68名学生的小学校,变成了如今拥有220多名学生的沁县最大的乡村寄宿制小学。
张宏伟在学校营造了“像家庭一样的学校,像父母一样的老师,像兄弟一样的同学”的良好氛围。他办公桌上厚厚的档案里清楚地注明着每个困境儿童的特殊情况,根据这些信息落实扶贫助学及帮扶机制:实行“1+N”爱心教育,即1名教师帮扶1至10名困境儿童;建立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制度,每年春节组织召开返乡家长座谈会;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加入,形成关爱困境儿童的强大合力。
2020年9月,长期劳累的张宏伟病倒了,但身在病床上的张宏伟,心还在孩子们身上,每天都要问询学校的事情,关心他帮助的学生学习情况。同年12月,还未完全康复痊愈的他就回归学校,带领全校教职员工投入到教育教学中,继续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爱是相互的、传递的,也是博大的。
张宏伟对学校学生无私奉献爱的付出,受到学生家长社会认可,慕名前来学校做公益和奉献爱心的人很多。北京市慈善基金会、长治市爱心公益协会、上海海事大学、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先后于西关小学构建起了立体化关爱困境儿童的网络格局,为孩子们争取到大量的体育文化用品、课外图书及学校欠缺的资源。
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困境儿童存在胆怯、不自信等个性倾向问题,张宏伟从学生习惯养成入手,抓细节、抓日常。时间一长,孩子们养成食不语、寝不言,睡前洗脚,起床后整理内务,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习惯。书法绘画手工制作展评、演讲比赛和文艺汇演,拓宽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使孩子们积极思考、专注听讲、入室即静、静而思学。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张宏伟及全体教师的悉心教育下,许多困境儿童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去年,乘着县委“强教为先”战略的东风,张宏伟成功争取到了未成年人保护项目———益童成长中心,使128名困境儿童享受到了爱心人士的结对帮扶。同时,他还开展“寻亲之旅”活动,组织困境儿童探访在外父母;开展兴趣夏令营、联欢、减压疏导、敬老尊老等活动,举办关爱困境儿童活动60余次。在丰富的校内外活动的感染下,孩子们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充满自信地茁壮成长。
张宏伟感动了西关小学的每一位师生,感动了每一个困境家庭,他用心用爱在乡村寄宿制学校校长岗位上书写了自己别样的教育人生。
责任编辑郭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