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论析

2023-10-02吴艳晖

南都学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南水北调移民精神

王 刚, 吴艳晖

(南阳师范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 b.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1]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信念支撑,是一个国家风华依旧、历久弥新的密钥所在。南水北调精神是党和人民在改造自然的治水实践中孕育的伟大精神,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生动的时代实践气息,体现着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着全体人民一致的价值认知,是新时代中国力量与中国精神的有力证明。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探索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意义重大。

一、南水北调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一)南水北调精神赓续了党的精神血脉

百年风雨兼程锻炼了中国共产党,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丝路精神,纵观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间形成的各种精神形态,它们虽带有不同的时代气息,但又具有互通互融的共性和一以贯之的共同理念,展示出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这些精神虽然承载主体不同、覆盖领域多样,但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下发展起来的,都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优良传统,融合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这一个庞大而完整的谱系之中,持续丰富着党的精神的时代内涵。南水北调精神是党带领人民在治水实践中创造的又一精神形态,集中体现了党坚定理想、心系人民的优良品质,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对于丰富党的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巩固红色文化、赓续党的精神血脉具有深远意义[2]。

(二)南水北调精神内含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改天换地、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新时代以来,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共圆中国梦。一代代共产党人的理想始终与不同时段的国情相一致,热爱祖国、忠诚祖国是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源地是地处中原地区的丹江水域,这里有丰厚的中原文化和楚汉风韵的积淀[3],人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撼天动地的精神伟力;革命战争时期,党带领人民在此开展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崇高的政治信仰、为国为民的革命气概,成为印刻在党员干部和普通民众骨子里的红色基因[4]。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实践中,面对浩大繁重的移民任务,广大党员干部毫不退却,主动请缨、带头搬迁,日夜奋战在迁安一线;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只为兑现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他们传承优良的革命传统,筑牢崇高的理想信念,心怀爱党爱国的赤诚之心,以昂扬奋发的精神姿态为新时代共产党人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了典范。

(三)南水北调精神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带领人民实现由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到美好生活的伟大飞跃。党的事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才能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南水北调精神中的“忠诚爱国、服务为民”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党员干部身上:他们视群众为父母,深入走访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关注群众所需,在心理层面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积极宣传移民政策,倾听移民群众想法,用真情打动群众;在后移民时期,党员干部心系群众,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将移民政策与新农村建设有效衔接,带动移民发家致富。南水北调精神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生动教材,其中体现的人民至上立场,有利于激励广大党员同志牢记为民初心、抵御“四大危险”,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忠诚为民、清廉做事。

(四)南水北调精神彰显了党的坚强领导

国之昌盛,在于政党。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等不同时期的坚强领导,是创造“四个成就”的根本保证。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人民利益,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南水北调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序推进的世纪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从系统谋划、安排部署到紧抓落实,各级党组织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始终发挥着协调各方、统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改组村党支部,成立移民临时党支部,由村支书带头,用基层党组织引领移民工作顺利展开;建立干部包保责任制,实行干部包保移民户,一包到底,分工明确[5];开展“五驻点”帮扶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6],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移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这是决定移民乃至整个水利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7]。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有利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抵御腐朽思想侵蚀,凝心聚力形成全国一条心的精神定力,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正风肃纪、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二、南水北调精神支撑了“四个自信”

(一)南水北调精神力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开辟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我国不同阶段的基本国情,实现了我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产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这一工程满足了人民对于优质水源的生活需求,促进了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注重后期水质保护与生态修复,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南水北调这一大型的跨流域水利工程,施工难度大、覆盖流域广、涉及人群多,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才能有效推进;南水北调工程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绿色工程,其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充分彰显了我国道路的正确[8]。由南水北调工程形塑的南水北调精神蕴含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南水北调精神中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及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与生机。在新时代弘扬南水北调精神这一鲜明的时代精神,可以进一步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和决心。

(二)南水北调精神申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而形成的宝贵财富,凝聚了全体人民共同的思想认知与政治信仰,是引领中华儿女接续奋进的精神旗帜。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这一理论的实践伟力。南水北调工程以人为本、均衡水源配置,满足了人民对于水资源的迫切需求,延续了华北地区的经济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和后续发展工作,通过惠民利民的帮扶政策,提高移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培育了关键的民生命脉;南水北调工程将节水、治污、生态环境保护当作有机衔接的统一整体,致力于水源保护和生态功能修复,润泽了沿线地区的生态线。南水北调工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造的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宗旨的水利工程,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对于坚定理论自信具有无与伦比的说服力。南水北调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为增强理论自信增添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三)南水北调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是体现国家性质、指引国家进步的命脉。南水北调工程作为规模大、范围广、难题多的系统工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移民干部、移民群众和工程建设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几代人跨世纪精心擘画、接续奋斗,各方力量综合研判、达成共识,政府着力运作解决资金、征地迁安、生态修复问题,技术专家和工程建设者全力突破技术壁垒,才有了“一泓清水润京津”的时代壮举。移民干部无私奉献、征地群众顾全大局、建设者攻坚克难,各方力量能够充分凝心聚力,在于有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核心始终发挥着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这是党的领导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团结协作精神的背后彰显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8]。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出色答卷,展示了大国的实力与智慧,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四)南水北调精神映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魅力

五千年历史积淀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催生了革命文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8]。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续发挥着强基固本、凝聚人心的精神引领作用。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党和国家秉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的思想;基层党员干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昼夜奋战在迁安一线,这反映了中国革命文化中共产党人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工程建设者和技术专家投身于南水北调伟大实践,攻坚克难、精益求精、求实创新,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建设精神。南水北调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载体。孕育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南水北调精神,凝聚了中国古代的民本精神、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以及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创新精神,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与独特魅力。在新时代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就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三、南水北调精神践行了新发展理念

(一)南水北调精神展现了“创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辛探索,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技术变革的不断推进,再到新时代我国科技成就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创新一直是贯穿其中的关键因素。南水北调工程是规模恢宏的跨世纪水利工程,是中国人民改造自然、开拓创新的时代注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世界级技术难题,攻破这些技术难题,因循守旧行不通,必须打开新思路、探索新出路[9]。于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与专家团队深入实践,反复勘探考察,经过日复一日的艰辛探索,最终实现了穿黄工程和膨胀土处理等关键技术突破,取得了新产品、新技术、新专利等多项成就[10],展现了工程建设者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此外,移民干部也积极有为,探索征迁移民、后期发展等工作的新思路,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移民工作,将移民政策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结合,提高了移民群众的后续生活质量。工程建设者和移民干部身上这种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精神构成了南水北调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

(二)南水北调精神表达了“协调发展”理念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看待问题时的整体性思维和辩证性智慧。基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客观实际,南水北调在工程布局阶段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禀赋差异,从保护生态完整性出发协调不同区域水资源,设东、中、西三条线进行总体布局;在力量部署上,党和国家宏观把控,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相关责任主体细化落实,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力量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凝聚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建设合力;在施工建设上,面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各方主体从整体性思维出发,开展工程建设、征迁移民、水质保护、生态修复等多方面工作,重点关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问题,协调人与自然、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和生态修复工作,集中解决经济发展背后的民生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最终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这种团结协作、统筹规划的“协调发展”理念,丰富了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为其他工程建设提供了智慧方案和有益范例。

(三)南水北调精神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南水北调工程既是民生水利工程,也是绿色生态工程。针对跨流域调水可能引发的土壤盐渍化、物种多样性锐减、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以满足人民对绿色健康生活的需求为初衷,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例如,加大生态环保力度,涵养南水北调沿线水源,保持南水北调水土稳定;严守调出区生态保护红线,关停高污染企业,治理河湖受损和地下水超采现象[11];打造“绿色长廊”,发展生态旅游[1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南水北调工程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双重需求,实现了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南水北调融入的深刻的“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伦理考量,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美丽中国理念的生动实践,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

(四)南水北调精神吸取了“开放发展”理念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路径,体现了以宽广视野谋划发展的新思路。当今世界国际合作与竞争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国家之间休戚与共、利益交融的关系日益增强。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繁荣发展,必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南水北调工程遵循“开放发展”理念,首先,跳出思维局限,与其他领域协同推进,统筹建设布局,做到了主动开放;其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水利建设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区域交流研究合作,同时宣传推广其精神、技术和经验,推动南水北调“走出去”,做到了双向开放;再次,南水北调资金来源广泛,管理主体多元,生态效益多样,做到了公平开放;最后,南水北调工程开放的区域和范围不受局限,允许开发水能资源、开展水权交易、联合调度水源,只要有益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予以支持[13]。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顺应时代潮流、开放发展的思想,为南水北调精神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为新时期对外开放工作提供了鲜明的时代脚本。

(五)南水北调精神蕴含了“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是党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人民谋幸福是其初衷和归宿。南水北调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次伟大实践,生动体现了以民为本、共享发展的精髓要义。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诸多关系,通过水质保护、生态补偿与修复,不仅满足了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需求,更是子孙后代绵延、生生不息的福祉与财富,让不同代际间的人们均受益于“共享发展”的硕果。在后移民时期,党和国家更是制定了科学的移民政策,将征迁移民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配备,盘活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增加水源区居民及移民收入来源,切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南水北调工程回应了以人为本、共享发展的社会要求,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是厚植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的题中之义。

四、南水北调精神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南水北调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阐明了社会整体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蕴含了时代发展要求,凝结着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南水北调精神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土壤中孕育而生的精神成果,唱响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折射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光辉[4],这些精神和品质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阐释和当代践行[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南水北调精神的价值引领,南水北调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体现,两者相互补益、共同促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就是植根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掷地有声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弘扬,以此来丰富和发展其时代性内涵。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融入南水北调精神内核,能够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提升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在爱国主义为基础的精神纽带下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二)南水北调精神契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南水北调工程及由此而生的南水北调精神与此若合符节。“富强”从经济层面要求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做支撑,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南水北调工程以国家日益强大的国力做基础,保证资金、技术、人力、物力各方面的良性运作,达到了造福于民的价值目标。“民主”从政治层面规定国家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无论是移民政策的制定,还是劝服移民搬迁的实践,都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的理念,倾听移民的心声和诉求,保障移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文明”从文化层面规定国家要不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南水北调精神中的移民群众顾全大局、为国为民的高尚品质有助于公民提高思想觉悟,自觉做出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行为选择,为新时期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谐”从社会和生态层面规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解决了人与自然在水源分布上的不和谐局面,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化解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问题,做到了社会层面的和谐。

(三)南水北调精神隐含“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诠释,是党和国家孜孜以求的价值理念。“自由”是指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公民享有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南水北调工程通过重构水网格局、均衡水资源分布,可以说是实现了华北地区人民对于水资源需求的自由。“平等”是指通过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保证公民共同享有权利和机会。南水北调工程中,不论是决策者还是管理者,不论是移民干部还是移民群众,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化解分歧,在移民政策上确保具有普遍适用性,避免厚此薄彼、前后不一。“公正”是调节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衡量尺度。南水北调工程对于征迁群众的征地补偿问题,秉持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处理移民群众后续发展问题上,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等适度倾斜手段弥补移民群众,以显示社会的公正与温暖。“法治”是治国理政、保证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南水北调建设中尤其是移民迁安工作中,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贯穿始终,党员干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依法行事,公正廉洁、服务人民,最终做到了“和谐、依法、稳定”搬迁。

(四)南水北调精神内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括了公民道德的具体要求,是公民行为的基本遵循。“大爱报国,忠诚奉献”是“爱国”的内在要求。国家为造福人民兴修水利,人民为国家分忧牺牲个人利益,移民群众顾全大局、为国奉献的爱国情怀,大爱报国的牺牲精神,构成了南水北调精神的核心内涵。“敬业”是指公民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移民干部忠诚为民、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迁安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这是敬业精神的体现;工程建设者精益求精、创新求实,科学求证、反复实践,本着高尚的职业操守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展现了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敬业与执著。“诚信”是维持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移民干群在处理搬迁问题上坦诚相待、信守承诺,工程建设与验收实事求是、不偷工减料、不偷报瞒报,都是诚信的具体体现。“友善”是公民之间团结互助、友爱相处的重要前提。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移民干部在处理征迁问题上用和风细雨的友善态度感化群众,移民群众与安置地人民友善相处,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的要求。

五、南水北调精神诠释新时代中国精神

(一)爱国主义是南水北调精神的鲜亮旗帜

首先,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在移民群众为国分忧的道义风范上。为了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库区民众挥别故土、远走他乡,以舍家为国、顾全大局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体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至诚大爱,以实际行动履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庄重承诺。其次,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在移民干部忠诚担当的行为选择上。南水北调工程覆盖范围广、涉及群体多、搬迁难度大,面对复杂而艰巨的移民工作,广大移民干部心怀国家、心系人民,牢固树立服务人民的公仆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战在迁安一线,深入了解群众呼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着力消除群众疑虑,最终四年任务两年完成,不伤不亡不漏一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出色的时代答卷。最后,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在工程建设者攻坚克难的工作态度上。南水北调工程的技术专家和建设施工人员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面对接踵而至的技术壁垒,本着为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初心,反复勘探、严密论证、精益求精、创新求实,不敢有丝毫懈怠,将测量误差缩小在50mm以内,击破“工程癌症”,创造“3毫米奇迹”[15],在这放心可靠的工程质量背后是建设者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

(二)改革创新是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印记

南水北调精神呈现出人们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首先,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在党和国家的统筹规划上。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与时俱进地贯穿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实现了工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其次,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在党员干部的移民工作上。在移民实践中,党员干部创新工作理念,由传统的强制行政命令变为和风化雨般的思想引导,既推进工作又赢得民心。党员干部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五驻点活动”,开创“六到户”“两制度”工作法,实行“五支笔”联审机制[16]。在后移民时期,党员干部更是创造性地融合移民政策和新农村建设实践,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打造生态、文旅品牌,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涵养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增强移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最后,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设实践上。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诸多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如穿黄工程、膨胀土、沙河渡槽等之前无经验可借鉴的工程施工难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10],为国家和人民呈上了世界一流的工程答卷,为南水北调工程注入了求实创新的精神内涵。

(三)南水北调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缩影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景,需要深入挖掘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精神,汇聚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建设祖国的精神力量。南水北调精神是党和国家在伟大的治水实践中树立的精神旗帜,回顾过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有着具体而生动的价值意蕴。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不仅从实践层面为移民工作和工程建设工作提供了思想遵循,更从精神层面汇聚起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合力。南水北调精神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发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核,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缩影。因此,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就是在弘扬具体生动的中国精神,这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激励、凝聚、感召作用。南水北调精神是底蕴深厚的中国精神的时代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历史节点上,要用具体生动的南水北调精神凝聚中华儿女勠力同心的精神合力,用心系祖国的爱国情怀和创新拼搏的时代风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四)南水北调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当代诠释

南水北调精神以生动性、时代性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内涵。民族精神体现在移民群众顾全大局的家国情怀里,体现在移民干部忠诚担当的奉献精神里。也体现在建设者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里。不同群体专注本职,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就是在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创新政策中,体现在党员干部的创新理念与方法中,也体现在建设者们的创新攻坚中。敢想敢试、勇于开拓进取,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化解难题,就是在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南水北调精神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缩影,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有力诠释,能够激励广大中华儿女厚植爱国情怀,广泛凝聚共识,紧握时代风向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强国复兴梦注入磅礴的精神伟力。南水北调精神赓续党和人民的精神血脉,凝聚生生不息的中国力量,展现奋勇拼搏的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走向美好未来续写了新的精神篇章。

猜你喜欢

南水北调移民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拿出精神
南水北调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