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2023-10-02胥昕延余欣欣
胥昕延,余欣欣,杨 湛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0)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 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被正式写入党的章程中,2020 年九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这是我们党在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和创新,突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其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让各族人民的精神凝聚,团结奋进,根据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在空间上、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学中做到全方面的嵌套和融入。由此可见,对民族心理的探索一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必将为其指明一条有效可行的新路径。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其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由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所塑造和继承,最终形成共同的基本生活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增强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认同和国家认同,需要心理学承担历史使命,抓住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心理因素,并且构筑起共有的民族心理基础。同时引导各民族在心理意识部分实现真正的平等、团结、和谐和互助,巩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
1 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
1.1 巩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础
马克思民族理论认为,在民族形成、生存与发展中,对之影响巨大且作用恒久的是统称为“民族性格”的文化心理因素。在对马克思民族理论不断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将民族特征总结为语言、地域、社会生活以及民族心理。而一个民族正是建立在这四个基本特征之上的历史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至今始终坚持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来处理民族问题,并始终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毛泽东提出以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和与国外各民族的联合两个理论维度,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理论;邓小平始终坚持用体制保证国家统一,注重缩小民族区域发展的差异,维护各族人民的基本权益;江泽民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三个离不开”思想。胡锦涛在民族工作中强调,推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这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厘清了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脉络,为处理民族工作奠定了基线。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民族平等推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维护民族平等提供了实践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提出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团结,在民族治理的实践中,坚持从各民族具体实际出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民族理论的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立足于解决民族问题传统、在正确把握时代发展局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的补充、丰富和发展。
1.2 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
民族心理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既对心理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提出挑战,又丰富了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民族文化和心理理论强调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形成发展中最稳定、最核心的因素,对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不断创新民族认同与民族融合的方法,挖掘心理学视角下民族交融的新资源、新方法,这些资源又进一步充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各民族增强民族心理自觉、培养更高层次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责任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它也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内涵。不断挖掘中华各民族的同一性与交互性,增强各族人民的心理认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意识,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结合民族心理来开展,有利于在传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之上打开新思路,探寻新目标。
从个人“认知”向群体“共知”的转变,这是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和开端,了解其中的心理机制有利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进行讨论。从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点出发,自上而下,从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再到个体习惯,总结归纳出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般性认知因素;自下而上,重视各民族发展的心理影响因素,着眼于各民族交往,并且构筑起的共有的民族心理基础,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扎根生长。引导各民族在身份认同、心理意识等部分实现真正的平等、团结、和谐和互助,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
1.3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方向
结合民族心理基础与心理理论,有助于从多角度理解民族文化,了解不同民族心理,更好地促进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和民族团结。民族认同的重要心理基础就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取向也与容器隐喻和差序格局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既存在容器隐喻,在容器中也存在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远近以及群体意识极强的社会结构。人与人、村与村、民族与民族之间,传统文化和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与习惯不同,因此在与族人或族外人交往时就有不同的对待他人的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面孔的识别和情绪表达的识别上具有族内优势和群体内优势[1]。也就是说,身为本民族的群体内成员,能够对群体内的族人更好地辨认和再认;当群体内成员表达情绪时,由于符合自身群体的表达习惯和方式,因此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辨别。因此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心理现象,能够更好地与之交流,族群之间能够更好的交融,减少冲突。这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更有利于“共同体”意识良好发展。
促进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要不断深化民族团结和发展,强化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这段话表达的就是容器隐喻。它十分恰当和生动地表达了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各族人民同属于一个大容器内的位置,即中华民族共同体。而根据差序格局的层层波纹,各民族同胞在同心圆的不同层次,但我们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手足兄弟”,同属于中华儿女,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繁衍则说明这是我们的物质文化家园;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精神文明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通过理解容器隐喻,我们能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中华民族统一的事情。要推动少数民族间互动,加强少数民族间沟通,实现少数民族间交流合作,让五十六个民族如石榴籽一般紧抱在一块,实现水乳交融,美满和谐,心心相印。通过共同努力,让全球各民族生活在其中的“容器”——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完美,使中华民族以更富裕、和睦、文明的状态,屹立在全球民族之林。
2 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突出问题
2.1 理论、方法上的结合与创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利用单一学科视角开展研究无疑是片面的,必须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的知识。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把握历史学回答“从哪来”、政治学回答“为何要”的内容基础上,更加需要参考借鉴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路,回归到“怎么办”的实践中。在理论的使用方面,心理学多是引用国外的理论,而缺乏本土的心理学理论。在21世纪初有学者通过对当时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逐渐提出民族心理研究对象应该界定得更加清晰,即具有特殊性和具体性[3]。而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应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和社会现状,并注重解决社会的民族冲突与和谐的问题。
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新时代背景,提出完善解决民族冲突、促进民族交融的新方向与可能。在方式、方法方面,新的民族工作要求需要创新开展民族工作主线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能力,改进思维,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更加坚实,从而提高理论和研究的系统性以及推广的范围性。
2.2 民族间的相对剥夺感
某些民族群体中存在的“相对剥夺感”心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产生影响。如果把一个与自己的社会属性接近的人或团体作为参考对象(reference group),那么当他们意识到他人所拥有的一切,自己得不到时,他们就会感到一种被剥夺的感觉[4]。由于我国人口、民族众多,分布广阔,各民族地区在地域、资源、经济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下,部分民族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资源等,主动抓住发展机遇,将先天优势与后天机遇巧妙结合,促进自身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相比之下,有的民族地区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动力支持,发展速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留下隐患。因此,探究消除这种相对剥夺心理对策,旨在维持社会和谐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始终存在,经济的差异和类比会使处于相对偏弱的民族群体或个人产生“相对剥夺心理”,借助现代的互联网手段,会在群体间进一步扩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凝聚力。不能在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同时,逐步缩小各民族间的差距,那么相对剥夺容易使部分少数民族倾向于不满、暴力等影响社会治安活动,影响社会长治久安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3 缺乏有效的教育宣传
绝大多数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都有所了解,但仍有部分地区的认知度较低。因此,要使各民族地区更有效地融入到中国梦的实现中来,必须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方面,涉及其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其的重要意义,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评价和认知的结果。而在基层和地区具体的“共同体”教育宣传工作中,一些内容仍是民族团结等教育内容,宣传内容没有跟紧新时代的步伐。
再者,一些政策和倡议内容比较抽象且理论性较强,这就造成了知识比较生硬以及宣传方式较为乏味等一系列问题。对各民族群众的宣传教育方式相对不适合,就会导致宣传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不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多种多样的形式活动相结合,渗透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力求取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效,各族人民之间团结友爱,深植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主义情怀。
3 民族心理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3.1 开展国家和民族心理、身份认同教育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各族人民增强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5]。因此,要以国家领土完整统一、民族统一、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分成两个部分来看待,首先是对属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其次,是对同属一个更大共同体的归属感意识。而其本质上来说是各民族成员对同属“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对其他民族的包容和归属。除了对归属于本民族的认同,中华各民族还存在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在对本民族的民族意识之上,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着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是对自身归属的认同和情感的依附[6]。
3.2 拓宽传播形式和媒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
有关文件提出,结合现代科技,将互联网空间打造为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7]。从这一方针的要求来看,我们必须把新技术和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特别是新媒体,在中华文化认同感中已形成了一种内涵化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媒体、现代媒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积极效应。同时,强化主流思想宣传,则要求政府的公权制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吸纳各种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如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传播,强化引导,必将推动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
群众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了解掌握首先主要来媒体宣传和传播,其次是社区宣传标语、各基层组织的文化宣传活动,还有,互联网平台上内容。要紧紧围绕意识形态教育,在活动开展中,要积极拓宽宣传新媒体方式,不管是微信公众号、官方QQ平台,还是网页、广播等,都要同步协调,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使得活动正常顺利开展,达到教育目的,对各民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3 加强心理学相关因素的研究
促进民族交往、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选择与有效途径。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促进各民族心理交融。通过民族精神的融合,可以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从而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多民族的社会结构中,民族心理的整合尤为重要,若没有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容易引发个体或亚群体感到被排斥或主动疏离的现象,而在民族和民族群体之间就很容易引发民族关系问题和矛盾,继而破坏多民族社会结构基础,危及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所以不仅要对“多数”民族宣传铸牢意识,更要靠少数与多数,少数与少数之间“互相铸牢”,互相认同[8]。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来看,多民族交融打破了民族间隔阂与壁垒,也推动了多民族的民族大团结,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宝贵经验。因此,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切实加强共同体意识的心理研究工作。
3.4 做好铸牢的社区心理体系研究工作
构建民族共同的心理根基,就要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过程中,促进民族心理与情绪、感情的融合,克服各种消极的文化偏见与障碍,尽可能地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差异。通过不同族群之间的相互影响,积极地进行自我的扬弃,寻找相互文化融合的最优途径。民族的交流交融对于增进各个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减少民族间的矛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积极意义。
4 结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心理,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做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是使各族人民在中国的大家庭里手足相依,互相帮助。要把中国的具体情况和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联系起来,对各民族思维方式、各地区历史、文化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挖掘滋养民族团结的文化基因,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