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3-10-02

高校后勤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精准人工智能教学内容

林 春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林 春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思政课教学精准化是以精准思维视角,在教学全过程实现各要素各环节的精准对接,形成高效协同的教育新形态。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发展,为破解教学现实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内在机理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嵌入促进了思政课教学矛盾运动发展,驱动教学内部各要素有效协同,提升智能化育人实效。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实施路径包括实施科学精准的教学工作、推送个性化的精准教学内容、创新人机交互的精准教学方式、开展客观精准的教学评价。

人工智能;思政课;精准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 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1]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实施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索方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思政课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从智能化角度出发,以思政课精准教学为切入点,将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融入思政课教学,促进各教学要素整体协调发展,实现思政课教学系统顺畅运行,提升思政课教学精准化实施水平,发挥精准思政教学的实施价值,激活思政课精准教学生命力。

一、内涵与意义

人工智能时代,精准理念和精准模式的重要性深入人心。精准思政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素的全过程精准把握,以精准滴管的方式实现精准育人的目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思政课教学精准化水平的高低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学术界也因此以精准教学视域,关注研究思政课教学的精准化。综合学界主要观点,尝试作如下定义:思政课教学精准化是指采用精准思维模式,推行精准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各要素整体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精准育人目的的教学活动。具体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精准定位、对教学内容的精准供给、对教学方式的精准创设、对教学评价的精准开展。

思政课教学精细化顺应“人工智能+教学”的发展趋势,破解了思政课教学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广泛,学生对个性化和智能化教育方式诉求强烈。人工智能引擎下的思政课教学精准化,为教学个性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视角,也使教学供给与学生需求实现了精准匹配。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推行,是教学过程的精准化,也是育人过程的精准化,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

二、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内在机理

思政课教学精准化是教学实践各要素精准匹配、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学各要素矛盾运动实现优化的过程。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内嵌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各环节,有效促进思政课教学的矛盾运动发展,教师在精准掌握学生个性特征基础上,精准实施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思政课育人实效提升。

(一)精准把握学生特征是实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基础

教学对象存在复杂的多面性,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精准把握学生特征,施加针对性的教学影响,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思政课精准化的基础。思政课教师要精准把握学生个性特点、内在诉求和思想特质,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方法、环境和载体进行选择和匹配。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多模态分析功能,可以以虚拟方式精准刻画学生个体特征,将学生的多维特征加以呈现。多模态学习分析通过不同媒介获取多种形态数据信息,实现对学习数据全方位的收集和处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多种模态思想及行为的关联,通过影音、图像等创建映射关联,把学生模样特征以三维立体方式加以直观呈现。在多模态学习分析功能影响下,既在整体上把握学生群体思想状态,又实现对学生个体思想行为发展趋势的精准描绘。

(二)满足学生现实需要是实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需求,思政课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聚焦学生的话题热点、思想疑点、知识盲点和成长痛点[2],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科学供给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育人实效性。由于年龄和学段的差异,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成长需要也存在差异,不同原生家庭环境等因素,学生个体在心理特质、情感需求和思想认知等方面也有区别,思政课教学要充分考虑个体间的差异性,在精准分析学生诉求的基础上,提供差异化、分众化的教学内容,促进精准滴管教学模式发展,推动思政课教学的精准化实施。人工智能算法功能可以帮助教学内容实现精准供给。它通过计算机代码形式,将用户与信息进行关联,对用户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进行精准筛选,推送个性化教学内容和学习计划,对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等实施协同培养,向目标用户推送输出主体价值观,回应学生学习过程的内在诉求和期待。

(三)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是推动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前提

随着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普及应用,为思政课教学打造了虚实互渗的三维空间。对学习资源结构的重建、教育组织形式的重构和教育思维模式的重塑产生影响。思政课精准化的有效推行,可借助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功能。沉浸式教学场景具备情境感染、价值导向和意识强化等功能,营造奋发向上的良好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激发思想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强化自身道德修养。人工智能推动思政课教学理念、平台、载体、方法等技术层面的智能化升级转型,形成精准、个性、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3]从空间上看,人工智能可以突破现实物理空间的限制,构建沉浸式体验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感受高度拟真的学习体验,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场景加以呈现,提升理论认同感,强化思想感召力。从时间上看,学习智能化可以超越规定时间的局限,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供泛在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自主学习时间。

(四)以人的发展为评价导向是推动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保障

实施精准评价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导向,要充分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结合量化考核评价,以精准化视角,体现学生复杂的精神状态、思想动向和心理状况,科学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状态和成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模式。人工智能构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促进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为教学实现提质增效注入能量。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情绪波动观察,把握学生思想变化,再结合日常学习行为数据,对学生展开多维度评价,继而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设计符合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方案。二是强调教师要对学生倾注更多关心,在去中心化的教学新模式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教师借助人工智能教学工具,根据智能化学习数据反馈,以可视化观察为基础,以大数据视角分析个体的学习情况,根据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教学的精准评价。

三、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实现路径

(一)定位教育对象,实施科学精准的教学工作

思政课教学精准化要对教育对象实施精准定位,精准了解学生的个体诉求,以点带面形成精准思政工作的辐射效应,实现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方式的精准研判。思政课教学要得到学生的认可继而实现价值认同,要依托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实施多维度分析,精准识别多元化学生群体特征,为开展精准教学提供前提。多维聚类分析强调数据来源的多元化与定量化,能够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度。[4]高校要聚焦教育对象的行为特征和行为习惯,深度剖析学生的个体差异,细化个体知识结构层次。首先,借助大数据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构建数据联动模式,完善思政课教学数据系统,在设计数据闭环管理基础上,对教学数据精准整理,综合成绩记录、选课记录等数据,扎实教学实施基础。其次,依托算法机制对教学数据精准把握。高校根据分类的数据信息,挖掘内部之间关联要素,利用大数据技术发掘个性特征,精准锚定学生个体的内在诉求,锁定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教学精准化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二)整合信息资源,推送个性化的精准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学可以借助AI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和多模态数据处理功能,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建立完备的数字资源库和学情数据库,针对学生个性化学情,高效准确地匹配、推送精准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价值目标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材施教,启智润心。人工智能帮助思政课推送精准化教学内容,通过搜索与存储引擎,收集与教学内容精准匹配的时政新闻、教学案例、视频资源等信息,在智能算法的适配下自动生成知识信息库,通过网络关联和碎片维护实现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全面链接、主动提取和流程共享,在动态发展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多模态信息分析和语音、图像识别功能,在教学数据处理基础上,把教学内容进行分众化、差异化分发推送,有助于从根本上突破“供需失衡”这一瓶颈,推动教学内容的精准供给与差异化供给。[5]另外,综合学生工作、教务、后勤、图书馆等多方信息,建立学生的学情数据库,结合学生家庭情况、知识水平、阅读习惯等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分析,通过模型加以呈现, 勾画出学生画像,探知学生内心诉求,现实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加强多方联动,创新人机交互的精准教学方式

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人机协同成为精准化教学过程的重要形式,智能导师等线上虚拟角色和线下学习群体构成重要整体,为教学双方提供有益帮助。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实现教学情境的重构,帮助师生构建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学生、机器为主体,多元化地开展深度教学合作,对教学亲和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讲解,智能助教负责教学互动环节,对课堂节奏和氛围进行调整把握。智能助教在图像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基础上,在课前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考勤和自动化统计,协助发布个性化学习计划、重点难点知识预习、教学课件材料。在课中协助组织教学互动,进行教学平台视频、图文等内容的播放,依据教学需求,切换不同教学模式,对课堂讨论、发言等情况进行展示直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智能导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推送与之相匹配的测试,并进行习题批改、试卷分析和错题讲解等教学环节。在算法机制的作用下,智能导师成为学生辅导答疑的重要角色,智能导师结合智能知识数据库,以智能互动和语音交流的方式答疑解惑。

(四)摒除主观干扰,开展客观精准的教育教学评价

人工智能时代,AI智慧教学工具也在初步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AI智慧教学工具,学生学习的主观意愿和行为得以可视化呈现,学生思想行为、心理状态等特征实现数据化和模型化转换,教师能够直观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并进行科学评价。人工智能帮助教师、学生与机器实现三者协同机制,使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思想行为等得到精准评价,构建起科学智能的多维评价体系。一是人工智能人机协同对学生思想情感精准分析。人工智能可以观察、捕捉个体的生物性特征,教师在智能设备终端获取各项数据指标,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意愿和思想情绪等,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呈现可视化效果。二是人工智能人机协同对学生行为精准评价。行为方式是思想的外化表现,可以通过外化行为方式的变化,刻画个体内在思想的发展趋势。在实践教学中,人工智能人机协同可以对运动行为、运动姿态进行判定,从而评价学生的思想情绪的变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互动的方式和频次,能够直观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智能终端可以清晰反映学生出勤情况、互动讨论、作业测试等信息,从而为教师在整体上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提供数据基础。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J].人民教育,2019(05):7-10.

[2]于祥成,陈梦妮.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思政的特征、现状及路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3(05):8-16.

[3]周良发.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变革[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1(05):69-75.

[4]张琼,高盛楠,李玉纯.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重要价值与实践进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2(06):139-144.

[5]操菊华.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精准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图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 (04):141-147.

福建省2022年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两翼三维度’教学改革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FBJG20220117)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精准人工智能教学内容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精准的打铁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数读人工智能
精准扶贫二首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