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之光,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2023-09-30

走向世界 2023年35期
关键词:文明文化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除了高规格举办主旨演讲、高端访谈、高端对话、专题对话等主论坛学术交流活动外,还设置了古典文明论坛、艺术论坛、中外大学论坛、儒商文化论坛等多个平行分论坛,让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延伸至文艺、教育、经济等领域,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在文明之光的映照下,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不同的论坛主题,发表观点,交流对话,碰撞思想,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发出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多元之声,文明之光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韩国国立安东大学名誉教授 李润和

经历三年的新冠疫情,我对自己的存在和与世界紧密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更深体悟到“我”在世界中的存在并不是作为孤立个体而存在,而是存在于各种交织的关系中。因此,我想考察对于我来说实际存在的最基本的世界——生活世界的意义,以及日常生活中“关系”秩序相关规范的意义。特别是,在生活世界中被忘却的“克己复礼为仁”和“天下归仁”的儒学基本命题,也就是以自我为基础的个人道德价值实践,如何扩大为追求公共善的人类普遍价值。

自孔子以来,儒学始终没有脱离世人脚踏实地生活的“日用之间”的现实世界,强调即使谈论形而上学的真理,也和日常秩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儒学很早就认识到,探索真理是通过实践真理来完成的,日常实践道义的重要性不亚于探索真理。传统时代,儒学扎根于日常生活世界的衣食住行中,日常生活世界脱离了一切文化预设,它不仅仅是生物学中反复运动的世界。从《大学》所言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在反复和习惯方面看似没有变化,但其内在本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每天都会焕然一新。

儒学是指脚踏实地生活的个人,其自我修养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自我省察和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进而将自我的修养扩展到社会伦理,最终扩展到治国之道。在这个扩展过程中,“关系”被规范为“礼”,进而发展为“人伦”的形式。自古至今,家庭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实践“仁”的第一步。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最亲密的互动作用,对个体人性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是负责学习社会共同的行动特征和文化规范的社会化过程的最基本单位。因此,孔子强调,“仁”的实行从人的日常生活中最自然的关系——父母、子女、兄弟之间以及他们的生活空间——“家”开始,实践的出发点便是“孝悌”。

以“仁”的扩张为基础的“天下归仁”,其伦理实践可归纳为儒学提出的理想社会,即“大同社会”。因此,“克己复礼”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人类社会的和谐形成大同社会的前提条件。“克己复礼为仁”是基于孔子思维的道德省察和伦理行为,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可以成为确保和平幸福生活的最重要的实践依据。最终,“仁”超越人类内在的道德本性,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爱,从自己逐渐扩展到别人身上,人与人之间就会建立起紧密的道德联系。由这些人组成的社会和国家之间就没有怨恨,最终实现“平天下”。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研究员 李文娟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保持儒家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并将其与人工智能有机融合,以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和有益于社会的人工智能應用。当前,在传统文化领域,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文物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等方面,而儒家文化在这方面具有独特性和珍贵性。

首先,儒家文化强调人本主义价值观,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沉浸式儒家文化体验。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栩栩如生的儒家文化场景,像儒家学堂、儒家圣地、传统庭院等,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儒家文化的氛围和历史,还可以通过虚拟儒家礼仪场景,引导他们学习儒家生活和社交礼仪,以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降低学习成本。

其次,儒家文化注重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在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儒家大师对话可以成为一种方式,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角色与受众进行实时的儒家智慧对话。虚拟儒家大师可以回答受众提出的问题,解释经典著作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分享儒家思想的实践方法和技巧。同时,还可以引导受众进行思考、辩论和伦理决策,激发受众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儒家文化强调社会和谐与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开发儒家家庭教育平台成为可能。平台可以根据家庭特点和孩子的年龄与性格,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教育规划和建议,家长之间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互动学习和互助支持,分享教育心得和问题解决策略,共同成长并探索儒家家庭教育的实践路径。

综上所述,通过沉浸式儒家文化体验、虚拟儒家大师对话和儒家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人工智能在应用于儒家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场景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应用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与践行儒家思想,并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人工智能应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共同发展。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晓明

“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主题,现在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但是做到更加深入地探讨并且落实到文学创作实际,落实到文学研究实际,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我理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意在于召唤人类应该以和平、发展和合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愿景。文学在这样一个文明的愿景引导下,应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或者说能够推动人类真正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和平共融的共同体来面对严峻的挑战。当今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变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也是危机。我们的中国文学,在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思考文明的挑战这些大概念方面,涉猎比较少。虽说我们崇尚宏大叙事,但是世界性的眼光、人类文明的眼光、人类发展与互助的这样一种愿景的眼光,中国文学还是有所欠缺的。

我们的文学应该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沟通和尊重,对文化的多样性、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方面多下功夫。当然,文学始终是具象的、情感的、想象的,其表现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各种生活细节,意识到历史深度,还要和莎士比亚式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结合起来,才能产生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怎么去着眼于今天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以及人们之间的交流理解,当然也包括对那些误解、偏见、歧视的批判,我们的文学理应有新的作为。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包容性,对弱势群体、对弱小民族的关怀,对强权的抵抗,我觉得文学应该表现出更大勇气和更多智慧,作家要有更大的才能把握复杂的文明情境和当下语境。

另一点我觉得颇为重要的在于,文学还应该有一种超前性或前瞻性。人工智能无疑是未来文明发展的一个伦理学上的挑战,怎么理解机器人,怎么与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文明进行沟通,文学都应该要有一种新的主题。

如今科幻文学开始兴旺发达,科幻文学表达的观念就不只是地球的文明观了,甚至是宇宙的文明观,它试图想象不同星球(星际)之间的冲突和交流,科幻文学涉猎到很多这方面的东西,其实这都是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些新的方面。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文学是一个大的主题,确实需要文学承担更多的责任,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变动,对世界文明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做出我们的回应和努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启世界文学论坛,我觉得正当其时,其意义大矣!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瑞纳森学院文化语言研究系中文教研室主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李彦

文学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精神宝库的一扇窗口。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创造力和民族心理特征,也是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相互了解沟通的最佳方式。

人們常常感叹,中国文学尚未在世界上得到它应有的地位,也远未被世界人民所充分认知。不可否认,中国人对世界文学名著的了解,远远超过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学名著的了解。

如何解决焦大不爱林妹妹的问题,让中国文学进入“地球村村民”的视野呢?我们能呈现给世界人民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使他们在惊喜与讶异间品尝到一桌盛宴,并由此衍生出与那片古老大地的绵绵情缘呢?

初抵加拿大时,我在校园里遇到一位教授。他说,基督教已经衰败,走向灭亡,西方人正试图从其他文明中寻找人类的精神寄托。我介绍他阅读了英文版《红楼梦》后,感动他的,并非宝黛。提起身披大红斗篷的宝玉被一僧一道挟持着,在落雪的运河码头边与父亲诀别时,他感动不已地说:“也许我会写一部小说,女主人公来西方寻找生活真谛,而男主人公则奔向中国去探索灵魂的源头。”

人类的思想情感是相通的,面临的大问题是一致的,对真善美的认知标准也相同。不同文明各有千秋,谁也不可能取代他人文化,消除误解、求同存异才是目标。传播中华文化,是为了赢得理解和友谊,求得全人类和平共处。

来到加拿大,我成了少数族裔,浸染在当地英、法主流文化的包围中,体验到了从弱势文化的角度去观察强势文化,也学会了换位思考。只有正确解读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差别,才能正确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博采众长。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三重境界,概括了我在海外从事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从写熟悉的故园往事,到写移民生活的艰辛,再到比较与思索中西文化价值观、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我走过了三个写作阶段。近年来,我的一系列非虚构创作,通过对一批投身于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思想根源的挖掘分析,终于理清了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本质上同样是社会的平等公正。

十几年前,我的同事戴罗尔·勃兰特教授曾应邀出席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做了精彩演讲。这位哈佛毕业的学者身为《不列颠大百科全书》世界宗教条目的编审,学富五车。返回加拿大见到我后,他高度赞扬会议的组织者,为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提供了文明互鉴的良好契机。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文明互鉴。地球上不同村落的人民,也唯有摈弃偏见、面对事物本质,方能携手步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

曲阜师范大学伊朗籍教师 贾维德

通过对比中国和波斯这两大古典文明,我对文化统一主义(这个概念为我原创,意为可持续的文化融合)和多元文化主义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分析。

说到多元文化主义,波斯最著名的历史实例是居鲁士大帝的帝国,它在几千年前统治了一片幅员辽阔的土地,这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居鲁士的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宽容使他的人民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从不寻求创造一个统一的文化。

多元文化主义虽然在短期内促成了文化多样性和人民的忠诚感,但长期的结果是社会的分裂和这些土地与波斯领土的分离。波斯的多元文化特性使它易受到外国势力的滥用,帝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为外国势力利用内部差异来影响这些地区提供了可乘之机。

根据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统一的因素创造了社会认同和社会凝聚力。中国,特别是自秦朝以来,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民统一在一起,创造了一种连贯而融合的文化,创造了一种稳定的文化,这对文明的保存和延续至关重要。中国古代文化统一主义的特点是管理上的集权和文化上的融合。

这种制度旨在通过使用来自不同文化的元素,将帝国统一在一个连贯的“身份”下,从而创建足以持续数千年的帝国。文化融合可以通过培养民族认同感和减少种族或区域文化冲突来防止内部分裂。当一个中心文化框架得到扩展时,它可以作为一种统一的力量,克服内部分裂,促进社会凝聚力。

虽然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但我只将文化统一主义的概念应用于中国文明。因为这个概念的主题是持久性和稳定性,我认为中国文明是迄今为止唯一做到这一点的文明。

教育一个国家里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去了解文化统一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潜在结果,是件重要的事情,这能够促进知情决策和社会和谐的发展。分享历史实例、讨论社会价值观和促进对话,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治理方法的优缺点。教育还可以在加强同情、尊重和珍惜不同文化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扩大文化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并存的全包容社会。

很多文明都没有做到平衡文化统一性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国文明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中国哲学中关于平衡的讨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孔子之道在创造和扩展和谐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形成持久文化方面的作用,一直是中国文明生存的秘诀。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江林昌

“古典”一词在中国古代早就有了。《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正坐自讲,诸儒并听”。《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孔颖达索隐:“言古典残缺有年哉”。这些说的是汉代的情况。其实,就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可知,汉代以前的商周时期,中国就有上千年的“王官之学”,有用于贵族教育的“先王之政典”,春秋时期整理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至于解释“六经”的“传”“记”“说”以及诸子典籍,更是丰富多彩。这说明“古典”指的是经典文献,而且朝廷里面有经筵讲读的传统。这些与西方“古典”情形大致相同,而且更具有制度建构性与历史悠久性。

西方的“古典”,随学术的发展而有三个层次。首先是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形成的“古典文献”,这是就载体而言。其次是指古典文献所记载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历史文化,称为“古典时代”,这是就内容而言。其三是指研究“古典文献”与“古典时代”的专门学问,包括文献学、版本学、语言学、考古学、历史学、文艺学等,统称为“古典学”,这是就研究方法而言。

为了便于东西方文明比较互鉴,我们可以借用这三层涵义对中国古典学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必须指出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研究中国古典学具有比以往任何时代、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文明古国都更加优越的条件。

其一,材料上,百年考古提供了研究中华文明及其古典学丰富而系统的资料。这些资料填补了许多历史空白,揭示了许多文化谜团,印证了许多传世记载,真正“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其二,学科上,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小学”与“金石学”,另一方面又主动吸收引进西方文化人类学、神话原型批评等新方法新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材料作具体分析研究,形成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与总结。

其三,立场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为中国古典学的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

中国古典学迎来了黄金时代,不仅是因为有了这三方面的条件,我们还遇上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发展的时代机遇。

在世界文明史上,各古典学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古典学因特征不同而需要交流,因交流而产生互鉴,因互鉴而共同发展。坚信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为此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員会副主任 孟鸿声

历代优秀书法文化形态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在转化的路径中实现发展,因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新时代书法文化的发展方略,也是揭示书法文化转化发展规律的学术命题。与此相反的是,未实现这种转化发展的其他古国文字,均随着生命活力的逐渐丧失而自然消亡。

书法文化发轫于天人之际。中国古文字的审美内涵,开启了书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美的历程。8000多年前裴李岗文化的贾湖龟甲刻符,应该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雏形,经过漫长的审美“转化”和表意“发展”,在“问天卜雨”中形成了自然审美和天人表意的早期书法文化系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等观念,赋予了铭文书法审美的典雅与庄严。

书法文化同兴于轴心突破。“轴心时代”的圣贤们在原创哲学经典的书写中,创造了彰显人文精神的笔法系统,体现了轴心突破意义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書法文化超然于笔墨自觉。汉代“人副天数”与“天道自然无为”的互补,魏晋“有无之辨”的超迈,隋唐道统、法统之争的交融,实现了汉唐之际书法文化的全面自觉,转化和发展成为书体全面成熟、风格多样完备的“后轴心时代”连续性文明支撑的书法文化链带。

书法文化继绝于近世多元。大运河带动的文化贯通在宋代突破了南北的终点,与东南亚和西方形成了文化环流,促使包含书法在内的“东方的文艺复兴”在宋代发生,此时的中国具备了文艺复兴的近世化文化特征,书法文化实现了流派化、多元化、市井化、开放性、多重性的转化。

书法文化复兴于时代新风。近年来,书法传统文化呈现出强劲的复兴发展势头。然而,相对于“两创”发展方针的要求,我们还要认识到作者自身存在的不足,如先秦经典释读、分析思维、创造审美、批判精神等都需要强化。书法历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转化”和“发展”形态,新时代书法文化如何体现“两创”智慧,是我们书法工作者面对的时代课题。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这也是对书法文化“两创”发展的进一步阐明。

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主任、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范玉刚

一代有一代之精神,一代有一代之文艺。信息文明时代正在生成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媒介艺术,当然,对这个有着新质意味的文艺形态的命名尚未形成共识。科技赋能艺术所提升的不仅是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和表达力,更是一种艺术新形态和文化产业新业态的生成,新媒介艺术的成熟与经典化诉求是时代课题。信息化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媒介革命,其影响所及甚至重构了社会生活的肌理,使得媒介融合成为时代的一个表征。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新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扩展了人们的视觉和感性经验,以及大众感知世界的方式,有效增强了对艺术精神的表达力,强化了沉浸式审美体验的获得感。在媒介融合语境下,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家运用了表演性或互动性技术,其艺术创作也越来越依赖受众的参与和反应。

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增强其表现力上,还显现于对艺术思维的影响,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工作室,而是在开放空间中不断打破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感。此前,艺术家是站在舞台上为观众讲故事的演员,现在舞台没有了,演员融入大众之中,讲述大众自己的故事。网络文学的接龙创作、网络电视的角色转换、网络音乐表演的即兴参与,都体现了艺术家在虚拟世界的广泛交流。

历史地看,艺术表达的介质发生了从语言、文字、印刷到电子和比特的演进,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强有力地促进和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艺术表达力,最大限度彰显了艺术效果。当下,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融推动了电子游戏、线上社交、视频会议、VR/AR硬件等技术应用与革新,促使媒介之间跨界融合。

所谓媒介融合,既是指介质、载体的跨界,也指符号与空间形式的交互等多种形式的融合,是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驱动下各种介质、符号、载体与技术应用的混合与技术迭代下传媒机构的整体跃升。随着电视、电影、互联网艺术、数字化艺术等媒介不断进入大众日常生活,艺术家们探索以媒介融合表达新的感知经验、创造性思想与创意性思维。

近年来,很多爆款产品如《长安十二时辰》《王者荣耀》《唐宫夜宴》的破圈,都是媒介融合助力下人对世界感知力增强的产物。2021年央视春晚启用8K超高清视频和AI+VR裸眼3D演播室,在全息虚拟场景中,让表演者根据屏幕画面与身边的虚拟元素进行互动,辅之以电影特效技术、分镜头摄影技术、定向克隆技术的运用,与虚拟现实特效实现完美融合,让周杰伦开着粉色汽车上天下海般环游世界,让李宇春携手众模特穿梭“魔镜”,让云录制的刘德华毫无违和感。

全息技术使影像与音乐、舞蹈表演相结合,可以使节目的主角舞者时隐时现,一会儿是真实的躯体,一会儿又幻化为星点,在为受众带来新奇独特的体验中增强了艺术表达效果。媒介融合还在驱动文化与科技的交融中,推动了文艺新形态、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编辑/魏伟

Light of Civilizations Shines in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In addition to the high-standard holding of keynote speeches, high-end interviews, high-end dialogues, thematic dialogues and other academic exchange activities at the main forum, the Ninth Nishan Forum on World Civilizations is arranged with a number of parallel sub-forums, e.g. the Classical Civilization Forum, the Art Forum, the Sino-Foreign University Forum, and the Confucian Businessmen Culture Forum, extending the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civilizations to literature & art, education, economy and other fields.

Under the light of civilizations,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have expressed their views, carried out exchanges and dialogues, and given diversified voices to the forum, with a focus on different themes.

Some of these scholars’ speeches have been extracted as follows:

Lee Yun-hwa, a honorary professor at Andong National Universi- ty (South Korea): Confucians have recognized early that the search for truth is completed by practice, and daily practice is not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search for truth.

Li Wenjuan, a researcher at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nfucian Studies of the Shan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broad development room in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pecific scenarios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culture by means of immersive Confucian culture experience, virtual dialogues with Confucian masters, and Confucian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Chen Xiaoming,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 the Liberal Arts Program of Peking University, a Changjiang Scholar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a professor of library science at th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In terms of literature,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a big theme, which needs liter- ature to take more responsibility, and requires us to make a response to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oday’s society and the cris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world civilizations, and exert efforts therein.

Li Yan, director of the China Research Center, and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Office,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Studies, Renison University Colleg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Human thoughts and emotions are interlinked, faced with similar issues, and have the same cognitive criteria for truth, kindness and beauty. Human spiritual civilizations have their own merits, but none of them can replace another.

Javad Yaghout, an Iranian teacher at Qufu Normal University: The role of the teachings of Confucius in creating and extending the view of harmony, and in establishing enduring culture, has been the survival secret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猜你喜欢

文明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请文明演绎
多元文明,照鉴共同未来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漫说文明
谁远谁近?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