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奖:让“有教无类”成为社会共识
2023-09-30杨眉
杨眉
子曰:“有教无类。”其意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这在当时打破了“学在官府”由少数人垄断教育的状态,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平民教育的先河。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至今仍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共同的精神财富。
2500多年后的现代社会,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然而这项工作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孔子教育奖,主要用于表彰在教育,特别是在儿童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具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孔子教育奖的设立,充分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全民教育计划”和“提高能力的扫盲行动”的宗旨,更彰显出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教育理念。
设立孔子教育奖,是孔子故乡济宁人民和政府期望已久的心愿。山东省政府和济宁市政府多次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协商,并于2003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设立孔子教育奖的设想。而正是这一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03年到2012年的10年定为“联合国扫盲十年”,并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任协调员。这与孔子一直倡导的“有教无类”不谋而合。
几经努力,2005年10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次大会批准,正式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以中国政府的名义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每年評选一次。
2006年9月23日,首届孔子教育奖,这个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的颁奖盛典在济宁曲阜市举行。印度拉贾斯坦邦扫盲和继续教育办公室、摩洛哥教育部因在普及全民教育方面成绩卓著,成为首批获奖单位。
印度拉贾斯坦邦扫盲和继续教育办公室始终不渝地开展扫盲教育、培训,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的妇女、女童展开集中识字、生活生产技能培训等活动,取得了重大成就。摩洛哥教育部则推行非正规教育,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的辍学儿童特别是女童展开工作,通过“同等教育项目”,使辍学的儿童及时回归正规教育体系。在颁奖盛典上,两个获奖单位分别获得了2万美元的奖金和孔子雕塑。
“中国慷慨出资,以世界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命名的教育奖,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全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兑现了中国对全球扫盲运动的承诺,也体现了中国支持终身学习的立场。”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副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说道。
正如其所说,中国政府为推进世界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付诸不懈努力。孔子教育奖自2006年首次颁发以来,备受世人关注,被誉为世界教育界的“诺贝尔奖”。截至2022年,该奖项已颁出17届,来自31个国家的项目(或个人)获奖,扫盲和教育受益人群遍布世界各地,尤其集中在亚非美三大洲,为推动全民教育和2030年教育目标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扫盲工作还有很多困难,我们仍在继续努力。孔子曾说过,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以他名字命名的教育奖将使印度受到鼓舞,我希望孔子所倡导的全民教育理念能够在整个印度广泛传播。”
“我们相信这个奖将有助于确保我们工作的可持续性、实效性和我们组织的自主权,使我们可以继续努力满足目标人群的需要,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以及整个社区的各种需求。”
“当前,中国政府在促进扫盲教育的全球舞台上正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一奖项为世界搭建了一个平台,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和不同背景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全民教育事业。”
……
这些声音的发出者有的来自亚洲,有的来自非洲,有的来自美洲,他们在不同的国家和领域从事着不同的教育普及工作,在特别艰难的处境里竭尽全力,为普及教育、维护世界和平孜孜不倦地奋斗努力着。
孔子教育奖获奖项目会获得相关证书、奖章以及一定数额的奖金。“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需要获奖者和他们的团队去付出更多的力量,做更多的事,去扩大自己项目的影响力。”在第六届孔子教育奖颁奖现场,联合国高级官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代表萨伊达·拉曼这样说道。
时代在发展,孔子教育奖的奖项设置也在与时俱进,更趋优化。2009年,第四届孔子教育奖增设荣誉奖。2021年,孔子教育奖以“包容性远程学习和数字扫盲”为主题,将扫除功能性文盲和数字赋能作为重点。2022年,孔子教育奖以“变革扫盲学习空间”为主题,三个获奖项目分别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南非;项目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拓展学习空间,为不同学习群体在线接受教育、提升数字素养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教育包容和公平。
作为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舞台、联接四海的纽带、促进世界教育合作的平台,孔子教育奖为推进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繁荣、教育昌盛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扫盲挑战依然存在,如今全球至少有7.71亿名青少年和成年人不具备基本识字技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教科文组织,不断深化教育合作,充分发挥孔子教育奖的激励作用,推动构建教育共同体。
编辑/刁艳杰
Confucius Prize for Literacy: Making “No Social Distinctions in Teaching” a Social Consensus
In 2005, UNESCO set up the Confucius Prize for Literacy, with a chief aim to commend governmental agencie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 individuals with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hereto.
On September 23, 2006, the presentation ceremony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award named after a Chinese man—First Confucius Prize for Literacy, was held in Qufu, Jining. W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univers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Office of Literacy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Rajasthan, India)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rocco) were selected into the first batch of prize-winners.
Since its first holding in 2006, the prize has attracted tremendous attention, and has been reputed as the “Nobel Prize” in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ircle. As of 2022, the prize has been presented for 17 consecutive years, awarded to programs (or individuals) from 31 countries, and brought literacy and education benefits to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especially to Asia, Africa and America. It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realizing universal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goals for 2030.
In 2009, the Fourth Confucius Prize for Literacy was enhanced with the Honorary Award of Confucius Prize for Literacy. In 2021, with a theme of “inclusive distance learning and digital literacy”, the prize was focused on elimination of functional illiteracy and digital empowerment. In 2022, with a theme of “transforming literacy learning spaces”, the prize was awarded to three programs respectively from Brazil, Malaysia and South Africa. These programs have extended learning space by digital technology means, and set up a platform for different learning groups to receive education online and improve digital literacy, thereby promoting the inclusiveness and equity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