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旅游审美研究综述

2023-09-29刘永飞

旅游纵览 2023年7期
关键词:旅游文化研究

刘永飞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引言

在学者对于旅游本质的探讨中,审美作为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概念备受关注。无论是自然山水观光,还是文化体验,抑或艺术宗教欣赏,都离不开审美的重要作用。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旅游活动浸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旅游活动中对美感的体验也就尤为重要,审美已成为解释当代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

近几十年,国内学者加强对旅游审美的深化研究,主要涉及对旅游审美的本质探讨、在文化视角下对旅游审美对象与精神的解析,以及旅游审美文化观念的变迁,如“史前的山水崇拜”“先秦时期的‘君子比德’”“魏晋时期的‘畅神说’”,再者就是从哲学心理学视角进行定性研究,包括旅游体验精神境界与层次的划分、旅游审美经验的心理结构维度等。

本文首先指出旅游本质及旅游审美的内涵,其次追溯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旅游审美研究概况,再次总结现有国内旅游审美研究的特征,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一、旅游本质及旅游审美的内涵

在学者对于旅游活动的持续研究中,旅游的本质已渐趋清晰[1]。沈长智以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文字为视角,基于训诂法中“形训”的方法探讨旅游的本质,认为旅游活动是一种基于自然山水审美的修身养性活动[2]。王宁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认为旅游是为了更好地回归[3]。龙江智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探讨了旅游的本质[4],其后的研究已经深入旅游体验的内在机理、结构、类型,建构了旅游体验生成途径的理论模型[5]。而关于旅游本质的诸多探讨最终回归于旅游活动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侧重分析旅游的本质和内涵,对旅游进行“元思考”[6]。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是一种视角、一种态度和一种思维方式,其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旅游审美是游客基于旅游实践活动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从心理学视角来说这是一种无功利的满足主体情感需求的美。旅游审美具有独特性,与其他审美活动不同,一般审美活动的审美对象都是确定的,而旅游审美的对象是一种审美化的生活,涉及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正如王柯平所说:“旅游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之大成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活动。”[7]无论是山水观光,还是休闲娱乐,抑或文化体验、艺术鉴赏,几乎每一种旅游活动都是在寻求美的感受,从而实现身心愉悦。旅游审美活动是旅游者出于非功利目的,在旅行、游览中体验到一种审美愉悦,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的一项活动[8]。旅游的真正本质是体现、丰富、发展和完善人的自由生命活动的审美活动,而美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自由表现[9]。

但要进一步认识旅游审美的内涵,还需从旅游活动的哲学文化角度进行探讨。早些年的研究多数是从自然景观视角研究审美的思想与境界,而对于哲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等更深层次的研究在近些年才逐渐深入,诸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使旅游审美研究获得崭新的视角。

二、不同视角下国内旅游审美研究进展

(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旅游审美思想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旅游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旅游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文化美为一体的综合性审美活动[10]。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旅游审美文化[1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旅游审美心理,王蓓阐释了古代旅游及其审美过程,揭示了现代旅游存在观念误区,需要从传统文化里汲取审美精髓,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感受力,引导审美行为,提高旅游者的审美素质;提倡身心合一,自由本真,与自然和谐相处[12]。

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学有一半是旅游文学,而山水诗又在古代诗歌中享有重要地位,这些山水诗既是文人墨客游览山川的印记,也是其审美心理的表现,通过这些山水诗可以进一步研究诗人的旅游审美活动,揭示诗人的旅游审美心理变化历程。周敏慧,陈荣富剖析了古代山水诗中诗人的旅游审美活动,指出旅游审美心理层次和影响因素[13]。王明居通过对文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分析,探讨其所提出的游观论,介绍了游观的审美效应,认为游中有观、观中有游,游观是一种审美意识,也是一种审美行为,游观具有选择性,有不同的品类和方式;游观的价值取向在审美观照中,视、听、感、知一统于心[14]。陈昌茂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旅游审美思想,认为历史文化具有实用美、形式美和形象美[15]。刘少虎对晚明市民文化进行分析,揭示了在反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下的新文化现象,以及在此背景下所形成的新的旅游风尚[16]。许源、陶卓民、荣慧芳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挖掘古代人文墨客诗词中的景观信息,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庐山诗词中的审美思想,对于当下研究古人的旅游审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17]。

(二)现代社会生活美学的感性回归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追求越发迫切。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在外出活动时也越来越关注旅游审美需要的满足,基于审美的旅游体验逐渐成为新的旅游动机。

现代旅游审美趣味呈现多元化与世俗化,旅游不仅是一种休闲活动,而且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丰富性和多样性造就了审美的丰富性与多元化,也造就了旅游审美文化的典型性。蒋光辉认为旅游审美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关系构成,认为旅游审美包括“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三个心理层次,并从自然、社会与艺术三个方面阐释了旅游审美文化的层次。

吴海伦认为旅游活动本质上是审美活动,审美对象为“物”,精神自由是旅游主体的最高追求[18]。“观物”“体物”和“感物”是旅游审美的内在逻辑,以物观物、借怡于物与超然物外是实现旅游审美的路径。

生活美学视野中的旅游是生活感性之美的集中表现。观光旅游是感性认识,是对惯常生活的疏离;休闲度假是感性存在,是体验、反思和创造。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观光到休闲是审美感性超越的过程,审美必须与大众紧密相连,生活美学植根于大众,又超越大众。潘海颖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感性的回归,是旅游审美的发展,旅游之美在于天人合一,在于能动超越;生活美学视角的旅游审美是激发、是唤醒、是重新发现;旅游审美本质上是对生命归属和文化价值的寻觅,其本体意义在于成就审美的人[19]。

目前的城乡存在割裂与对立,城乡审美也存在异同,即居于城市回望乡村,居于乡野渴望城市[20]。大众旅游的热潮主要涌向城市与乡村,感受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诗意。无论是城市旅游还是乡村旅游,其审美心理要素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体现在游客旅游活动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21]。旅游文化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对自然观光、文化体验的追求,依然是现代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22]。张帆从经典美学理论出发,分析旅游者的审美过程,认为旅游者与旅游从业者推动旅游行业的持续进步,有助于优化旅游审美体验[23]。张文祥认为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向深受现代传媒的深刻影响,在市场文化的影响下当代旅游审美文化具有多元化和商品化的趋向,理性与审美都趋于浅化[24]。相关地区应该通过旅游审美文化,在满足旅游者审美需求的同时,创新性传承与发展日渐衰微的传统文化与艺术。

(三)消费主义下审美异化与生态审美的应运而生

现代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其不再满足简单的生存需要,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品位,这也为旅游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增值空间。大众对旅游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自然观光游为主的消费与视觉观赏的非自觉意识阶段;以文化旅游为主消费与视觉观赏的自觉阶段;以城市商品为主的视觉消费与观赏的主体意识丧失阶段,体现在受旅游广告的影响,部分旅游者逐渐被误导[25]。这反映了在实用美学广为流行的当下,旅游活动逐渐演变为消费活动,旅游过程演变为体验过程,旅游审美逐渐趋于世俗化,这是旅游审美的解放,同样也是旅游审美的异化[26]。现代社会商业与文化互渗,价值观念更新,消费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行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美就是生活”等观念流行的时代,形成了消费时代的独特风尚。旅游走向大众,并逐渐发展为大众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求,旅游审美文化演变为旅游消费文化,出现审美目的世俗化、审美标准模糊化、审美趣味符号化。

赵敏指出,文化旅游审美观念的变迁始于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政府资本与网络媒体的影响下,消费者对旅游审美的态度与品位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投资,把控文化旅游方向;资本迎合消费者心理,也在通过媒体运作影响塑造着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而消费者的审美行为既受制于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也受到政府和资本的影响[27-28]。这一过程显示了人们在产业资本的运作下,个体的旅游消费与行为意识被现代传播媒介捆绑,先期的文化自觉性追求被牵引入强大的商业逻辑链条中,成为非主体性、个体性的消费行为。而作为旅游主体的人只有摆脱当前被操控的状态,改变“看的方式”,才能在旅游活动中真正实现生命的充盈与完满[27]。

在对消费主义的反思中生态旅游应运而生,旅游审美观念也转向生态审美。生态旅游倡导可持续发展,生态审美追求回归自然,体验“天人合一”。生态审美的最终目标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旅游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文化美于一体的综合性审美活动[29]。旅游的美学本质就是追求和谐,这与传统“和合文化”思想的内涵是相同的,“和合”主要是人在自然、社会、身心层面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天人和合”的辩证思想,它包括“天人合一”“社会和合”和“自我和合”,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旅游活动中的“和合”思想有助于增强旅游审美体验,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使人变得更积极豁达,生命也更加具有活力。在旅游活动中,只有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内心的和谐,旅游才真正成为人生的美学,这对于今天化解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等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哲学、人类学呼唤诗意的栖居

从审美视角来说,旅游生活是较容易进入的艺术生活。旅游活动上升为审美活动,能够成为真正有意义、有活力的活动。从本质上讲,审美是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和一种思维方式,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关于旅游审美的人类学思考,从生命与人类栖居大地间的关系层面,在人类生存的艺术感悟或诗化哲学中也许能阐释旅游和旅游审美的存在及其意义[30]。

国内关于旅游审美的哲学研究以思辨为主,中国传统哲学深受儒释道文化思想的影响,在数千年的旅游审美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审美思想,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旅游审美观。曹诗图、孙天胜、周德清论述了中国道家逍遥说、儒家比德说、佛家随缘人生观与西方主体间性观点的异同,认为旅游审美是主客融合的诗意的对话[31]。

旅游审美关照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是旅游审美主体与客体相联系而达至审美境界的阶段或过程,旅游主体置身于审美场景中,在非功利无目的的心态下,经由审美观照,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32]。旅游审美观照的发生条件与形成过程,对人们优化旅游体验、获得旅游审美有着重要意义[33]。

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旅游审美是一种美的和谐,是“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是生活的艺术化和审美化。诗意的栖居代表着旅游审美从生活美学走向生命美学,是情感、审美的需求,一种更加真实、生动,更加贴近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34]。“美学都将力求‘看护’那与审美体验和审美沟通相关的人生中诗意的东西,并努力去阐释它,从而使我们的存在在此过程中变得明朗起来。”[35]旅游应该且必然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唯此,人们才会真正去欣赏、去体会、去领悟旅游的真谛[22]。

(五)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审美建构

实际生活与旅游审美存在距离,旅游者离开惯常生活,开始旅游活动的过程,就是由生活世界进入旅游世界的过程,便与日常生活设置了一个距离。这里的“距离”,并非只是人们所熟知的时间距离或者空间距离,而是一种“心理距离”。旅游审美与日常生活存在距离,有助于旅游者获得具有美感的体验。

英国心理学家布洛指出,“心理距离”是产生美与美感的根源。他认为“心理距离”可以解释一切审美现象,只有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审美才能够进行[36]。距离的概念,本来是针对时间和空间的,而布洛的距离说既不是时间距离也不是空间距离,而是一种“心理距离”,是一种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特殊的心理态度或看法。这种态度的产生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客体相分离而得到的。这种距离之下所产生的“美”是一种无功利的满足主体情感需求的美[37]。正如朱光潜所说:“近而熟悉的事物往往显得平常、庸俗甚至丑陋。但把它们放在一定距离之外,以超然的精神看待它们,则可能变得奇特、动人甚至美丽。”[37]

审美心理学视角下,旅游体验具有主体性、浸入性、互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属性和特征,是融合实践与感悟的审美愉悦,是身心交融的审美化合。审美蕴含在旅游体验之中,从而造就了“审美的人”。从旅游的审美感知、情感与想象来看,旅游是一种身心共融的审美体验,追寻“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

吴恒、何文俊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探讨旅游体验的审美心理形成机制,通过《徐霞客游记》论证了旅游审美体验的心理结构维度,是对传统“审美心理四要素”的继承和发展[38]。肖俭伟、邱美玲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旅游主体的旅游审美,认为旅游产生于“逸”的心理需要,是旅游者对追寻自我心理的感知[39]。

对于旅游个体来说,旅游体验是一个审美过程,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其所体现的审美精神是独立的、本真的人性;旅游体验所追寻的审美境界是自由的、升华的、解放的审美人生[40]。

三、国内旅游审美研究的特征

(一)研究视角多样化

国内旅游审美研究往往是多学科交叉、多视角分析。旅游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使得国内学者对其研究需要多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审美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并不局限于旅游领域,与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符号学等诸多学科的结合,进一步扩大了研究视野。

(二)研究方法综合化

国内学者对于旅游审美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定性研究方法上,从旅游审美的构成、审美心理、审美文化等角度探讨旅游本质,从艺术感悟或诗化哲学中阐释旅游审美的存在及其意义,研究旅游审美主客体构成关系,分析旅游审美心理因素及层次等。量化研究涉及使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景观审美多尺度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从而实现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三)研究对象本土化

关于旅游审美的理论研究开始转向从传统文化里面汲取审美精髓,进行旅游审美的建构。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之间进行平衡和融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借鉴了现代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旅游审美思想上,在古代山水文学作品中找寻审美意蕴,提倡身心合一、自由本真、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现代消费主义社会提倡生态审美,在旅游活动中达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四、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国内目前关于旅游审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从文学和哲学角度分析旅游审美的过程、作用与机制。再者就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审美心理结构与维度,但是与前沿心理学理论结合的研究较少。不少学者在尝试创新,从其他视角研究旅游审美,如传统美学、旅游美学、生活美学和生态美学,或从审美经验、旅游体验分析审美的感知机制。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如张朝枝、邓曾采用自愿拍摄法进行旅游审美研究[41];胡田借助索亚的“第三空间”分析旅游审美体验价值和审美享受[42]。

(二)展望

1.推进文化与旅游审美的进一步研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于旅游活动的典籍记载浩如烟海,文化与旅游审美的结合仍需深入研究。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得旅游者在外出途中更加关注审美需要的满足。基于审美的旅游体验逐渐成为人们新的旅游动机,基于文化视角的旅游审美研究仍然大有可为。

2.结合最前沿的心理学理论

学者从心理学视角论述旅游审美的产生机制,提出旅游审美的产生条件,解构旅游审美的心理结构维度,是对传统“审美心理四要素”,即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继承与发展,不过在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欠缺,前沿心理学理论与旅游审美结合不够紧密,因此未来旅游审美研究应结合最前沿的心理学理论。

3.加强对旅游审美的定量研究

目前,通过定量方法对旅游审美进行研究的文章还较少。许源、陶卓民、荣慧芳尝试从人地关系视角挖掘古代诗词中的景观信息,使用地理探测器研究庐山诗词景观的审美思想,丰富了旅游审美的定量研究成果,未来学者也可以尝试利用不同学科和领域内的研究方法对旅游审美进行定量研究。

猜你喜欢

旅游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