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研究
2023-09-29马梦雪李亚林
马梦雪 李亚林 孙 剑
(1.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2.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3.河北大学党委办公室,河北保定 071000)
引言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红色文化是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其正确保护与传承十分有必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众多学者对红色文化内涵展开了持续论述和探索,这为人们深入理解红色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在此背景下,了解河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适时提出红色旅游的发展建议,借助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创新发展方式,打造河北文旅发展新品牌尤为重要。
一、基本概念
(一)红色文化概念
红色文化汲取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文明成果,继承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精髓,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保障。
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其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形态。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着重强调其物化形态特征,即必须依托于一定的载体,通常包括革命会议遗址、革命战场旧址、伟人故居、革命英雄纪念馆、革命旧物等存在的物质载体。红色文化的非物质形态偏重于意识层面,如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指导人们互动与解决困难,并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相关精神、制度、信仰及规范等,如《地道战》《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歌曲,以及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各具特点与历史内涵的革命精神。
(二)红色旅游概念
红色旅游依托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活动。2004 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于红色旅游给出了如下定义:“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1]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红色旅游这种集学习教育与放松身心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迅速走红,并深受群众喜爱。广义的红色旅游主要包含3 个层次:一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到成立后的伟大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历史进程;二是爱国主义教育;三是“中国红”。在红色旅游中,“红色”是内涵与本质,“旅游”是承载形式,现代红色旅游与革命精神教育的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更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新力量。
二、河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梳理
河北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内环京津,其凭借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中华文明之先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相关数据显示,河北省内共有800 多处红色旅游资源、160 余处红色旅游景点[2]。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种类齐全、连贯性强的特点。无论是有形红色文化资源还是无形红色文化资源都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一)有形资源
有形红色文化资源以物质形式为依托和载体,如革命遗址、伟人故居及革命英雄纪念馆等。有形红色文化资源最大的特点是直观、真实,其能将革命前辈的精神和意志以最为形象、逼真的形态展现出来。现选取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有形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介绍如下。
1.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
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馆、石刻园、纪念碑、五位书记铜铸像等景点。景区内主体建筑依山而建,分为上、中、下三层,阶梯式四合院,四周走廊环绕,设置有革命遗址复原陈列和纪念馆辅助陈列,展览主题根据史实发展而被确定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展览通过对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的陈列形象系统地还原了历史场景,重现了昔日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3],是河北省内最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保定市阜平县城南20 km 处的城南庄镇,这里完整保留了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机关旧址。该纪念馆分为展览区、室外雕塑区和后山旧址区,展馆内展出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物等,充分展示了晋察冀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创下的光辉业绩[3]。
3.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烈士纪念塔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烈士纪念塔位于张家口市桥东区东山路。纪念塔为混凝土结构,六棱柱形,塔高13 m,塔身留有冯玉祥将军亲笔书写的塔名。纪念塔共有六面,分别刻有阵亡官兵官职姓名和名人题词,塔顶刹尖斜指东北方向,表达了抗日同盟军誓志抗日救国收复东北失地的决心。该纪念塔记录了历史的烽火硝烟,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面对外来侵略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抗争精神。
除此之外,河北省还有狼牙山景区、安新县白洋淀景区、野三坡平西抗日根据地旧址、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开滦矿山博物馆、马本斋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景区。
(二)无形资源
无形红色文化资源蕴藏在包含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诗歌、故事等衍生作品中,无形红色文化资源并不依托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时刻指引和激励着人们前去探索和学习。
河北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红色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了素材。例如,河北省拥有《小兵张嘎》《荷花淀》《狼牙山五壮士》等一批质量好、知名度高的文艺作品,同时也保留了党在革命和战争时期领导人的著作、党组织上传下达的各种文件,以及发挥宣传喉舌作用的报刊等珍贵史料,如《抗敌报》《张家口日报》《前线音乐》创刊号合订本等,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都向世人展现了革命人物不屈不挠的英雄品质和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具有珍贵的价值。
三、河北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现状
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形势总体向好的时代背景下,河北省红色旅游产业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近年来,河北省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人数与旅游收入正在稳步提升,综合效益得到了提升。
河北位于全国交通线较为密集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出行便利,是北方交通大动脉。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旅游发展规划的政策指导下,地方政府部门更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加大了对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河北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高标准的道路支持。
但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发展经验、资源地位与旅游强省差距过大、科技创新助力有限等,河北省在保护传承红色文化与发展旅游方面遇到了瓶颈,存在一些制约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河北省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但省内红色文化资源分布散乱,保护难度较大。同时,省内红色文旅专业人才不足,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第二,河北省虽然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但由于质量不高、利润空间小,并未充分转换为经济效益,因此河北省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带动省内经济发展的功效并不显著。第三,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推动,但由于政府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持续性低、可操作性低,红色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够顺畅,难以保障健康可持续发展。第四,当前河北红色旅游产业单一,尚未形成专业化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缺少与其他产业的合作配合,因此吸引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第五,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河北省并不擅长应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传推广,旅游景区文创产品新意较低、纪念价值不够都导致了红色旅游产业的营销特色不突出,无法吸引游客的注意力。第六,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发展应将教育功能放在首位,但目前河北红色旅游发展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对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挖掘不够,并未深入理解红色文化内涵。
如何在红色旅游全国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抓住机遇,在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打造旅游强省,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河北省政府和全体人民面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四、河北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路径
(一)加大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战争时期历史的遗留物和见证者,意义重大且不可再生。在开发过程中,河北省要始终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开发前,邀请专业人士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使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开发过程中,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保护性修复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尽量保证红色文化资源的“原汁原味”;在开发后,文旅相关部门应该实行“一地一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勾勒红色故事发展细节,让更多游客感悟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
(二)完善周边配套设施
红色旅游不仅为当前红色教育提供了重要基地,还为快节奏生活下的都市人群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机会。因此,河北省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也应注意完善周边配套设施。首先,应加强交通道路建设,河北红色资源多散落于乡镇及村落,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建设从城市直达红色景区的宽阔、快速道路,减少游客因交通产生的疲惫感,对于河北红色旅游发展十分重要。其次,在注重旅游质量的同时,也应关注景区周边餐饮和住宿问题,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消费环境,融入景区特色,提供优质的人文服务,为游客打造良好的度假康养环境。再次,完善景区建设,在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3D 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入其中,打造互动式展览,增强游客游览红色景区的体验感。最后,规范景区预约和讲解制度,科学规划人流密度,为游客提供适宜的研学和游览环境。
(三)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我国第一本红色旅游蓝皮书《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1)》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其指出,目前,红色旅游市场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主动自愿地参与到红色旅游活动之中[4]。
多年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并多次提倡将其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青少年群体积极响应,对参加红色旅游持有极高的兴趣,并充满憧憬。相关数据显示,红色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从2004 年到2019 年,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量从1.4 亿人次增长到14.1 亿人次。近年来,红色旅游接待游客年均增长率超过11%。同时,红色旅游游客类型日益多样化,游客结构不断优化,并呈现出“青年化”特点。2020 年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中,25 岁及以下的中青年群体约占50%。由此可见,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群体外出研学旅行、参加社会实践及接受学习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层面已形成对参观红色景区和打卡红色景点的追求潮流。
针对红色旅游市场日趋“青年化”,在红色旅游宣传方面,河北要借助网络营销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市场。首先,景区应加大自身网站的建设力度,丰富网站内容,及时更新动态。其次,提高网站服务质量,完善网站板块,建设专业咨询点。再次,加强网站技术投入,凭借科学技术动态展示景点内容。同时,要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培育优质青年网络主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拉近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吸引更多人群的注意力,努力将河北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成为旅游必去打卡地。
(四)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从其他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人才的引入对其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平高、专业性强、紧跟时代潮流的专业人才引进对于当前河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意义重大。相关景区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同行发展的优秀经验,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以此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河北地区拥有众多知名高校,如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省委省政府应加强与高校的对接,将专业合适、兴趣在此的学生纳入红色资源人才库,投入师资,重点培养,加强联系,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建设红色文化保护和旅游持续发展保障队伍,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使更多青年争做河北红色旅游宣传的代言人。
(五)红色景观与绿色生态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考察调研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5]。河北省在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同时,也要将红色景观与绿色生态相融合。河北省红色文化资源分布较广,部分景点远离市区,和周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环环相绕,氛围幽静。这种“红+绿”的融合相衬,使得自然和教育融为一体,能够让人们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同时,放松身体,愉悦心情。同时,河北省多数红色文化资源位于乡村地区,红色景观与绿色生态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对于拉动当地就业、促进乡村振兴和加快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语
红色旅游是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旅游热潮的形成,能够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更多华夏儿女牢记革命传统与精神。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了红色文化遗产和乡村生态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了经济建设发展,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同时,红色旅游也是我国居民满足休闲旅游需要的途径,能够有效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
河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种类众多,在全国红色文化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也存在发展水平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同质化程度高、宣传效果差、保护力度有待加大等问题。要想在对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河北省要积极借鉴国内成功案例,不断反思,与时俱进,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