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公社”时期长岭乡的社会生活状态

2023-09-28王静邵云华

兰台内外 2023年25期
关键词:长岭人民公社

王静 邵云华

摘 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原长岭乡“人民公社”时期的档案,保存形式完整,涵盖内容丰富系统,几乎反映了人民公社时期长岭公社乡村社会的全貌,记载了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是集体化时期刻写的时代印记,具有珍贵的典藏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

关键词:长岭;档案研究;人民公社时期

2018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调研团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得以阅览原长岭乡1960年以来的档案。档案保存完整,独具个性、自成体系。由于长岭街道(原长岭乡)没有专职档案人员,档案没有做规范的分类和整理。经与办事处工作人员协商,2018年8月,中国农村研究院派出14人对这批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和数字化处理,使其得以抢救性保护和永久性保存。此项工作得到呼兰区长岭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本文就这批档案文献的保存状况、内容及其价值作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一、历史沿革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长岭街道,原名长岭乡。1956年3月,并村劃乡,设置长岭和平坊两个乡。1958年9月,“小乡并大社”,并入孟家人民公社。1961年5月,调整划分公社,设立长岭公社。1984年3月,政社分开,改为长岭乡,全乡共辖长岭、杨玉、吴堡、东八家、大王岗、小王岗、井堡、葛堡、新民、平坊、长胜、包井、庞堡、尹堡和王堡等15个村。1999年12月,撤乡设镇,镇政府驻长岭村。2014年6月,实施撤镇设街道,更名为哈尔滨市呼兰区长岭街道。

二、长岭乡历史档案的保存形式与概貌

从此批长岭乡历史档案文献的保存形式来看,档案的主体基本为装订规范的成册档案。最早为1960年,多为集体化时代档案,大致分为文本档案和账册两类。文本档案有涉及农民个人的档案,反映了当时农民活动面貌,有集体经济时期农村社会活动的各种成册的存根和登记表,如介绍信、婚姻登记等,还有完整的各级文件等。账册为长岭人民公社各生产队的财务档案,也是较为完整的成册账簿和票据凭证,有极为详细的各种经济活动的分类统计数据。

从档案内容上来看,基本以村庄(公社)档案为主,还有公社和供销合作社等文本和实物。档案内容以农民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为主,是了解当时日常活动背景下真实的农民生活和思想的重要史料。公社一级档案包括本公社各生产队的基本情况,各类表格和统计数据,更有宏观性和概括性,反映的信息内容也更全面。

从跨越年代来看,起于1960年,到调研当年的2018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档案可能由县级档案馆对档案资料的统一管理已经收回,没有留存。

三、长岭乡历史档案的类型与内容

1.文书档案

此批长岭历史档案多为“集体化时期”(1960~1982)的人民公社档案。长岭人民公社1960~1964年间的结婚申请介绍信489件,1961~1974年间的离婚登记115件;公社各种存根(迁移证明存根、介绍信存根等)561件;长岭公社15个大队阶级成分登记表3345件;“四清运动”材料(包括文件、个人材料)551件;工作队各种组织材料67件;社教运动党团材料236件。

2.财务档案

集体经济时期有比较完整的财务系统,是以工分制记账为运行基础的。长岭公社财务档案包括农村人民公社统计报表、基本核算单位收益分配决算汇总表、粮食户消余情况表以及综合台账5662件,各种报销单据和凭据1339件。

会计账簿共有1975、1977年人民公社农村统计综合台账共35册;1979长岭公社管理委员会农村人民公社统计综合台账164册;1980、1982年人民公社农村统计综合台账51册。每卷综合台账分别标注以下生产队:小王、井卜、大王、吴卜、长胜、平坊、相玉、八家、新民、老卜、色井和长岭。

数据表格有1962年公社大队生产计划落实情况种植面积计划统计,1966~1974年长岭公社各大队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统计年报表,1963~1975年长岭公社农作物产量预计报表,1968~1974年各大队秋收分配决算,1972~1980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收益分配决算汇总表(公社、吴卜、新民、平坊、长胜、长岭和老卜各大队),1972年各大队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查,1973 公社大牲畜半年报,1974年分配决算补充报表;1975、1976年农业统计年报基层综合报表,1977~1978年长岭公社管理委员会农村人民公社粮豆产消余情况表(公社、各大队),1979年存档的五年完成情况类型分析(公社、平坊、吴卜、新民、色井、小王、老卜、长胜和八家)。

另外,还有长岭公社,包括平坊、吴卜、新民、色井、小王、老卜、长胜和八家各大队的记账凭单票据326册。

3.其他类型

除上述档案类型,还有黑龙江省、专区关于水利工作、水利建设计划、农业生产的通知以及生产计划方案等。例如,黑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计划,以及林业生产、牧业生产和渔业生产的统计方法,1978年人民公社社办企业利润表,1978年订货合同,1978年定额工时记录表,1978年青年工资明细表,1979年的专业工具复制计划表,1979年社办工业独立核算企业财务成本主要指标表等。

四、档案资料文献研究价值述评

1.产生的背景

从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到1984年人民公社解体,中国农村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度过了整整26年。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都与公社制度直接相关。所以,公社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直到今天,在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组织体制和农民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仍不难看到公社的影子。公社也是理解当代中国农村的一把钥匙。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曾经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存在方式,伴随着数亿农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人民公社由一个个生产队组成,是公社得以存在的基础。1962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强调以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1962年9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颁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农业六十条”),也记载了以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这样,生产队就有了独立的财务和社会活动记录的档案,这就是长岭公社各生产队历史档案产生的背景。

2.长岭历史档案是人民公社时期乡村社会的详尽描述

长岭档案资料涵盖了集体化时期长岭公社15个生产队,农民有关经济生产、政治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的状况,记述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农民的思想活动,几乎映射了人民公社时期乡村社会的方方面面。

经济生产生活档案,记录了公社所辖各个生产队的耕地数量、粮食产量、农田水利以及生产收益等农业生产情况,各业生产计划、收支计划以及统计年报等,生产合作社基本情况的资料统计,公社固定财产的清点、财务收支预以及决算总汇等。这些资料从制订计划到具体实施,从农村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反映出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和集体时期农村的状况。

集体化时代党组织在农村广泛建立,档案资料中有关乡村政治生活档案,主要有党组织在基层的建立情况,如党员统计表、入党申请书、组织介绍信和上级审批文件等。有关农村组织的建立情况,如各大队革命委员会花名册、阶级成分统计表、社教运动摸底表、会议记录材料和农村干部选举材料等,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贫下中农逐步有了政治优势,反映了国家政权在农村的深度控制。

档案资料中的个人档案数量较多,有143册,1132余份,还有其他能反映整个事件的有完整记录的资料。个人档案中,涉及各个年代,有干部档案、群众档案以及最完整的阶级成分档案。个人档案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等内容,还涉及是否投机倒把、是否参加过国民党以及伪军等证明材料、检举揭发材料以及某某死亡报告记录等,对某个人或某个事件记录非常详尽。虽然现在看来,当时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往来文件的公文格式、语言欠规范,但个人档案的记录及存档,工作细节非常认真,档案内容客观真实。例如:

(1)呼兰县公安局关于刘淑文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

县委:

我局于1966年7月14日8时许,接长岭分团电话报告说:新民大队刘淑文投井自杀,并要求县局去人查处。我局接此报告后派出两名同志和一名法医赶往现场,在分团领导之下,在社教工作队参加下,对刘的死进行了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查死者刘淑文,女,40岁,汉族,家庭成分富农,本人出身尼姑,现无职业,现住长岭公社新民大队第五生产队。自幼参加大同佛教会,伪满时又出家于呼兰镇祥光庵为尼姑,新中国成立后回新民大队,由于其父为逃避群众斗争外逃(现下落不明)。所以先后去其叔父刘凤来、姨父侯德山家中暂居。

……身体多病久治不愈,想嫁人无人要,生活困难等原因,于7月14日3时投井自杀。

经法医对尸体检查,和我们调查队认定以及和群众、死者家属座谈,也一致认定刘是投井自杀无疑。

1966年7月19日

1966年7月14日,长岭公社新民大队妇女刘淑文投井自杀,县公安局接到长岭公社报告,立即来当地刑侦和调查,查清了死亡原因。档案资料不仅留存了死者刘淑文的个人档案和县公安局的调查报告,还保存了社教工作队与多人调查时的谈话记录、死者叔父刘凤来和姨父侯德山的谈话记录,翔实还原了事件的真相。

1963年四清运动开始,农村阶级成分重新划分,这个时期保留了数量众多的阶级成分档案。阶级成分档案以户为单位登记,记录了户主和家庭成员简历、家庭出身、人口数、土地面积和财产、家庭历史和政治表现等较多信息内容,详细记录了村民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圈子。可以了解不同阶级成分家庭土地的分配数量,农民的谋生方式、生存状况和变化。例如:

(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县长岭公社大王岗大队第三生产队档案

户主宫长荣,男,34,原籍呼兰县西沈公社郭堡大队,1958年2月迁至长岭公社大王崗。房子6间,土地12垧。2台车,12匹马。家庭47口人,劳动力24人。家庭出身富农。妻子于文侠,30岁。长子宫吉有,7岁,次子宫吉生,2岁,长女宫玉芹12岁,次女宫玉玲11岁。

(3)呼兰县西沈公社郭堡大队社教队证明材料

宫长荣在土改当时定为富农成分。土改前三年家庭经济状况:人口52口人,车2台,马9匹,驴1头,房子6间,土地15垧,全部租出,房子随地带着。另租入土地50垧,代15间房。长工1个,短工5个,本家劳动力(男)23人,当时定为富农。西沈公社郭堡大队张宝贵,高连华。1966年11月2日上述情况属实。社教工作队。

3.档案资料历史社会学研究价值

1960年至1982年,从人民公社的成立到人民公社解体,长岭乡档案资料每个年代均有涉及,档案内容的完整、连续和系统性,使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长岭档案内容有统计数据多之特点,通过对数量庞大的账册和统计表等统计数据的研究和解读,应用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并结合具体问题,如生产计划、工分和统购统销等关键词,对于各种来源不同的数据进行核对和比对,再结合相关村庄的田野调查,可探讨账册史料与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基层档案的特点有利于研究者采取自下而上的视角,能够更好地体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结合。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者除了阅读档案外,由于时间相隔不远,可以结合具体研究的对象,开展田野考察,对相关问题访谈,实现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结合,有助于理解档案,考证文献,发现问题。

集体化时代是研究传统乡村社会和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基层社会的重要连接点,探讨这一时段乡村治理和国家权力在乡村的实践和劳动力组织模式,以及乡村社会的分化等各个层面的状况和变化,具有溯前追后的学术价值。

4.长岭乡档案资料是传统农村社会的历史典藏

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的农村正在变化,正在消逝。长岭档案那些众多的印有红色的“毛主席语录”的文件、账册或重要凭证,都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长岭档案为消逝中的村庄记录下了真实的印迹,成为过往年代的一份生动记忆,成为传统农村社会的历史典藏。

五、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 以农业文明兴盛的中国,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在消失,传统农耕文化在日渐消失,农村内部也在迅速变化之中。若干年后,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农村了。我们怀揣着希望和欣喜,见证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对朴素的传统农村有着难以忘怀的情怀。之所以有对传统的珍惜和追忆,是因为这是祖祖辈辈共同刻写的时代印记。其中,所蕴藏的村落历史、生活智慧、生产知识和乡土人情都值得后人永远缅怀。

长岭历史档案真实记录了集体化时期农村的生活原貌,记载了农村变迁的历史使命,让我们看到在传统农村不同面貌的背后,都有着艰难岁月中的坚韧,值得世代怀念与遥想。

参考文献:

[1]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行 龙、马维强.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集体化时代农村基层档案”述略.[J].中国乡村发现,2007(00):273-289.

(作者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2.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猜你喜欢

长岭人民公社
毛主席来过的小山村
——舒城舒茶人民公社
一名导弹兵的战斗力
人民公社
在高考试题中重新理解历史知识——以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卷第39题“人民公社体制”为例
FOOD FIGHT
“极寒”冬捕
一条长岭到岩后
Food Fight
农村人民公社初期的媒介传播网络——以浙东地区为视点
长岭一号井综掘工作面控除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