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代企业征信数据报送系统建设探究

2023-09-28于海东

关键词:征信

于海东

【摘  要】征信已经影响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提高信用意识、调节经济结构、维护市场关系的平衡稳定都起着重要作用。论文首先介绍了人民银行二代企业征信标准,其次对征信数据采集规范进行了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征信数据信息采集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征信;数据报送;信息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8-0133-03

1 引言

征信是现代金融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推进信贷活动、平衡信息对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系逐渐完善,金融交易日渐频繁,这些都对征信服务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二代征信系统正式切换上线,这也是金融机构以二代标准报送企业征信数据的开始,为征信服务的系统化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

2 人行二代企业征信标准简介

2.1 企业征信的特点

征信是指专业化的机构,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向在经济活动中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帮助市场主体判断控制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1]。而对于企业征信来说,其主要目的在于收集企业征信信息以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履约能力、商业信誉等情况,并据此提供相关的资信评估等服务,来判断企业的守信意愿和能力,控制信用风险[2]。

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办理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并且针对企业信用信息开展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必须是合法的。即使在技术层面可以实现或有意义,但如果收集、存储、使用等层面本身会有法律限制,收集到的信用信息数据也属于非法范畴。除此之外,采集企业信用信息不能侵犯商业秘密[3]。

2.2 一代、二代企业征信的差异

经历过多年的升级演变,征信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善。不管在信息收集的数据量上,还是业务逻辑的抽象层次上,以及在数据信息的更新频率上,二代企业征信与一代企业征信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采集内容、业务结构、信息维度、数据时点等方面。

2.2.1 采集内容

机构基于一代征信标准的数据采集主要包含企业客户基本信息、信贷交易信息(如贷款业务信息、保理业务信息、票据贴现信息、垫款信息和欠息信息等)、财务报表信息及关注信息。二代征信标准有所不同,在采集内容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主要采集企业基本信息、企业财务报表信息、企业授信协议信息、企业借贷交易信息、企业担保交易信息,以及通用的抵(质)押物信息。

2.2.2 业务结构

在采集信息的业务结构方面,一代征信标准是按照具体业务类型进行采集和加工处理的,与实际业务强耦合。二代征信标准不再以这种方式采集,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抽象,设计出账户、授信协议、抵(质)押物这几个层次,分别在借贷信息、覆盖范围、担保状况等方面描述企业信贷情况,这里面账户层是抽象层次的核心和基础。

2.2.3 信息维度

一代征信标准以借据、合同的维度进行信息收集,二代征信标准弱化了具体业务类型的概念,而是统一基于账户层统计信息,借据与合同在账户层面的关系有具体对应的标准。机构进行切换上线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组织数据。

2.2.4 数据时点

一代征信根据业务类型采集,而二代征信设计出的账户层中不同账户包含不同的数据时点,而且采用数据时点T+1的方式采集数据,各层次的模块包含对应的数据段信息,也包含有不同的数据时点。每个数据时点有其对应的业务含义,各个数据段信息在不同数据时点下的采集要求也不尽相同。采集数据要按照数据时点的逻辑规则组织报送。

2.3 二代征信的优势

2.3.1 丰富的数据信息

二代征信数据采集的范围大幅提高,覆盖维度显著拓宽,不但在企业借贷交易信息中采集企业债、贷款、贸易融资、保理融资等信息数据,还在企业担保交易信息中采集融资担保、銀行保函、信用证等信息数据,借贷、担保的大类及业务种类细分等描述也很清晰,借贷情况除了要报送自营的业务,而且还要报送委托、信托、联合等多种经营类型的数据,总体上数据信息内容比较丰富。

2.3.2 较高的更新频率

由于二代征信采用T+1采集时点报送,能够在第一时间收集到企业在信贷层面的流动情况及健康状况,监管效能大大提升。由于采集频率的时效性强,信贷发生后账户信息会迅速更新,逾期发生时也会及时反馈,能够清晰准确地体现出债务人的还款状态。

2.3.3 优化的逻辑层次

二代征信对既有信贷信息的采集结构进行了整合,统一后的账户层将合同、借据等信息进行统一处理,账户层成为采集数据的组织核心,所有数据都要在账户的层面上进行提取报送。信贷数据也从原来的具体业务中解脱出来,转而抽象出更高的逻辑层次,例如,企业借贷交易信息是信贷的上层模块,实际发生不同种类的贷款都可以归入企业借贷交易信息中,具体类型在模块内部体现,共性信息聚焦度增强,上层模块也有更好的复用性。

3 二代企业征信数据采集规范

3.1 数据采集规范结构

二代企业征信数据采集规范一共包含6个部分,其中企业征信信息一共5个部分,还有一个部分为通用信息。企业数据采集信息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借贷交易信息、企业担保交易信息、企业财务报表信息、企业授信协议信息,通用数据采集信息为抵(质)押物信息。

3.2 数据采集规范内容

企业基本信息所采集的内容是企业信贷客户的基本资料信息。企业借贷交易信息所采集的内容是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借贷交易情况信息。企业担保交易信息所采集的内容是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担保交易情况信息。企业财务报表信息所采集的内容是金融机构所掌握的有信贷业务往来的客户财务信息。企业授信协议信息所采集的内容是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授信信息。抵(质)押物信息属于通用信息,所采集的内容是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发生信贷交易的抵押物信息和质物信息。

4 企业征信数据采集的实施策略

企业征信数据是以一个规模庞大的数据集呈现出来的,开展征信数据采集需要金融机构根据征信标准按照规范要求和业务层次实施推进。一般来说,采集信息的实施策略包括确定实施范围、制定采集计划、推进实施流程、系统上线报送等4个方面。

4.1 确定实施范围

首先机构应该根据领域特点确定实施范围,具体来说需要厘清业务实施范围、数据实施范围和技术实施范围。

4.1.1 业务实施范围

由于金融领域规模庞大,机构类型种类繁多,所有机构的征信体系实现都集中在征信数据上报这个环节,这也给实施工作带来很大压力。金融机构在开展企业征信数据采集初始,应详细了解所在领域的业务类型,分析机构信贷业务属性,根据机构从事的金融活动特点来定位数据报送工作的入口,推进征信工作的开展,这样后续流程才能顺畅和稳定。例如,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种类繁多、全面,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几乎覆盖了征信规范所涉及的所有业务;再如,担保类金融机构数据信息的集中性比较强,业务重点在企业担保交易信息等方面。

4.1.2 数据实施范围

数据是征信信息报送的主体,也是征信体系建设的核心,数据情况必然影响信息采集的具体实施。一方面,金融机构的数据与业务联系紧密,业务属性决定了数据的呈现方式,数据的规模特点又会反过来影响业务实施状况;另一方面,各个机构的数据信息又具有其自身特质,这是由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特点决定的。有的机构信息技术的系统化建设比较完备,核心系统数据独立稳定,数据资产健康完整,确定数据范围比较容易;也有的机构信息化建设正处于稳定提升过程中,数据信息层面跨度比较大,对数据范围的确认、框定信息边界、数据提取实现等工作也就需要多花些时间。

4.1.3 技术实施范围

征信数据报送的技术层面,需要准确确定技术实现方式和实施范围,根据技术范围核对信息脉络和采集流程,并提供成熟、完整、高效的技术方案和产品,以保证技术实施的顺利开展。技术实施范围涉及二代企业征信体系建设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及相关的软硬件设备。根据范围框定的各项技术需要具有兼容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技术实施过程中对应的软件与硬件设备配置需要提供开放平滑的规范接口,以保证与其他应用设备、软件和硬件平台的互通互联,保证未来技术的扩展应用。

4.2 制定采集计划

采集计划是推进和管理二代企业征信数据报送的基础,对征信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数据报送工作之前,需要设计好整个实施工作的推进策略,制定对应的采集实施计划。通过流程性的策划方案确保整个实施过程的有序展开,保证征信数据报送符合规范要求,保证信息报送工作顺利进行。

征信数据报送业务特点显著,在制定计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施工作开展的独特性和可行性。除了要完全理解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采集规范的指导要求之外,还要结合金融机构特点针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梳理,必要时候需要跨部门多方参与,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让数据从机构采集输出的过程高效快捷,信息报送才能稳定顺畅、游刃有余。

4.3 推进实施流程

根据对征信工作的充分了解归纳,制定出完备的推进计划,实施工作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总体上来说实施过程通过数据情况分析、数据差异性核对、采集系统设计、采集系统开发、采集系统测试等几个步骤来开展。

4.3.1 数据情况分析

机构需要结合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采集规范要求,分析目标数据情况、特点和组成部分,包括涉及所有数据的模块、结构、明细信息,以及对应的数据类型、数据是否必须出现、数据是否允许出现空值等。整个分析过程可以总结出采集规范对数据信息的具体要求,也能逐渐加深数据标准认识,构建出征信信息报送长效运行的基础。

4.3.2 数据差异性核对

数据差异性核对工作主要是针对核心系统数据与征信信息推送数据进行开展的。数据情况分析已经为目标建设规划了路线图,在此基础上核对数据的差异性就显得更加直观和平稳。差异性核对需要整理出数据信息的差异点,其中包括普通转换性字段、调整功能字段以及对应匹配的校验规则、增加功能字段以及对应匹配的校验规则、合并转换字段以及对应匹配的校验规则等。

4.3.3 采集系统设计

根据差异性核对工作比对整理出信息差异点,在此基础上机构需要设计制定征信数據报送系统详细方案,描述具体的需求定位、功能模块、功能实现、软件硬件依赖、系统测试等方案信息。

4.3.4 采集系统开发

采集系统开发需要针对前期数据差异性特点,根据采集系统设计制定出的技术方案,来开展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工作。系统开发的过程既要根据报送需求选择合适的采集方式和技术手段,确认核心系统的数据权限并框定信息范围,又要为系统开发搭建起技术框架和对应工具,建立系统平台结构并定位各模块归属,同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施进展把控开发动向,做好质量控制,整个开发流程才能有序地按计划执行。

4.3.5 采集系统测试

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工作完成将开始进行采集系统测试工作。采集系统测试是数据采集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采集信息的测试,能够让数据报送表现得更加准确、可靠,也能够保证系统构建的技术路线可控稳定,让后期使用采集数据进行的数据分析工作得到有力支撑,完整呈现出数据的真实特点。测试过程需要对各业务部分开展模块测试,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业务逻辑和取数规则;模块状态稳定后需要开展系统联合测试,对模块间的运行情况进行逐级校验,分析数据之间的依赖关系及相互影响,排除系统整体层面的逻辑障碍,提高数据系统的报送质量。

4.4 系统上线报送

采集规则符合人行规范标准而且系统测试工作达到数据检核要求,系统测试工作完毕,二代征信系统将开展上线工作。由于二代征信采用T+1模式报送数据,上线后每日数据仍然需要进行信息检核,确保数据精准逻辑正确,保证上线后数据报送工作的稳定。上线时机构还要开展数据上线推广工作,编制相关操作文档和用户手册,在机构内部进行征信工作的宣传贯彻,对相关人员开展征信建设工作培训。

5 结语

近年来社会经济突飞猛进,金融市场的信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征信管理制度将不断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也将建立起来[4],持续推动信贷业务向前迈进。二代企业征信数据内容清晰准确,覆盖层次丰富全面,让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征信体系建设及时调整授信额度,优化信贷策略,同时也使信贷市场变得更加清晰透明,能够通过金融科技把信贷风险限定在可控范围内,促进信贷业务乃至金融体系更加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现代征信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2】楼裕胜.征信技术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

【3】中国人民银行令〔2021〕第4号.征信业务管理办法[Z].

【4】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EB/OL].http://www.pbc.gov.cn/redianzhuanti/118742/4657542/4677461/index.html,2022-10-10.

猜你喜欢

征信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机遇探究
征信对县域金融的支撑作用研究
新型农村征信体系构建的探索
P2P融资中的信用风险与管理探析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互联网征信可行性研究
“互联网+信用”管理创新与风险防控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文献综述
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启示
浅析清末芜湖育婴堂之“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