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2023-09-28陈文梅兰淑
陈文梅 兰淑
[摘 要]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固基培智、发展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双减”政策持续推进,要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背景;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0-0055-04
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巩固知识、提高思维品质、形成能力和发展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强调: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怎样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设计出具有素养导向作业,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探索。
一、聚焦核心素养,落实目标,保证基础扎实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课堂教学共同指向教学目标。 作业设计应指向学习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将学科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融入其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应将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进行整体设计,课堂作业紧扣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核心内容;课后作业应立足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针对核心知识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数学概念、性质、法则、数量关系是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科学制订练习多维细目表,聚焦核心知识,明确教学目标。
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这一单元的练习多维细目表见表1。
教学目标中有一个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正确运算、理解算理、解决问题三个维度,对此可以围绕运算能力设计以下课堂作业。
1.老师买来52本书,平均分给两个班,每班分得几本?如果列竖式计算(如图1),那么虚线框内的计算过程表示( )。
A.每班分得2本,分掉了4本,余1本
B.每班分得20本,分掉了40本,余1本
C.每班分得20本,分掉了40本,余10本
D.每班分得2本,分掉了4本,余10本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式。
36÷3= 68÷2=
84÷4= 92÷4=
78÷2= 51÷3=
3. 王阿姨和张阿姨到商店购买同一种牛奶,牛奶每瓶6元,王阿姨带了35元,张阿姨带了50元, ?(提出能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二、联系生活,情境入题,在学以致用中提升关键能力
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作业设计应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際问题。作业设计要突出问题情境,将科技、现实热点、经济发展或传统文化等融入题目中,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如图2所示,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正以10米/秒的速度行驶,如果前方100米处有红灯,必须停车,汽车系统设定距离障碍物60米处开始减速。这辆车还要行驶多少秒才减速?
本题针对“路程”一课设计,出题者选取了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减速的情境,让学生运用路程模型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再如,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输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0时32分42秒,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从发射到分离,经过了( )分( )秒,合( )秒,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本题针对“时、分、秒”一课设计,内容与时代同步,目的是让学生求经过时间的同时,感受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无论是从学科角度,还是数学品质、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上看,都有先进性和时代意义。
三、加强关联,立足单元整体,注重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综合
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知识网络,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紧密相连。新课标强调通过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而学生在课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往往是单一、零散的知识,如果作业设计仅仅指向这些点状知识,那么“减负增效”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因此,作业设计要整合知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首先,教师要从单元整体视角来进行作业设计。以单元为整体,依据学情、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要素,以整合的思路来设计整个单元的课时作业、课后作业、单元整理作业,体现不同课时作业之间的衔接性、递进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单元知识,发展高阶思维。在单元教学结束时,要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其次,作业设计既要关注数学四大板块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生活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以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作业为例,可设置以下4题。
1.完成下表。
2.选一选。
(2)用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 ),周长(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变长
3.为了美观,现在有些地砖被设计成平行四边形。如图3所示,每一块平行四边形地砖的底是1.5分米,高是底的3倍,一块平行四边形地砖的面积是多少?
4.某小区有一块空地,空地上每个小格的面积是1m2(如图4-1),物业公司打算在这块空地上画停车位,每辆车的长度和宽度按图4-2给出的计算,请你帮忙设计,最多能画几个这样的车位。画一画,算一算。
以上作业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进行结构化设计,较好地帮助学生巩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模型意识、应用意识。
四、关注数学思考,凸显探索性、开放性、创新性,在运用中创新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问题,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发现问题、找到规律、得出结论,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关于以下两个运算定律,你还有更多的猜想吗?请解释说明。
(a+b)×c=? 猜想:
(a+b)÷c=? ; 猜想:
本题意在让学生从乘法的意义、生活举例、画图举例、面积模型等方面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利用迁移探究积累学习经验和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运用归纳和类比发现数学知识间的关系与规律,提出数学猜想,并加以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体现层次梯度,让学生体验成功,在运用中获得发展
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式都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作业,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计巩固类基础题、综合类提高题和拓展类探究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获得更多发展。
例如,教学“数与形”后,设计了以下三个层级的作业。
层级1:找规律,填一填。
1+3+5+7+9+11+13+15=( )²
1+3+5+7+…+29=( )²
=9²
层级2: 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完成下面各题。
(1)1+3+5+7+9+11+9+7+5+3+1=( )
(2)选一选。
2+4+6+8+10+12=( )
A.6² B.6²+6 C.7²
层级3:仔细观察图5中图形的规律,并补充完整。
层级1是直接利用在课堂上探索出的“从1起,连续几个奇数相加的和等于几的平方”的规律直接计算。
层级2利用当天学的知识解决,特别是第(2)题有变式,求从2起,连续6个偶数相加的和,可列式为2+4+6+8+10+12=1+3+5+7+9+11+1×6=62+6,需要学生结合算式62+6想象图形(如图6),用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找出规律。
层级3难度增加,让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探索正方形个数增加的规律,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模型意识等核心素养。作业难度逐渐增加,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教师鼓励学生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并肯定他们的进步,不断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六、以生为本 ,形式多样开放,在趣味作业中提高兴趣
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理念,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为培养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基于此,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业形式多样化,内容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作业的实效性。作业的类型可以是书面作业、阅读作业、口头表达、操作性作业、项目式作业等。
例如,在小学阶段有许多数学游戏,教师可借助拼七巧板、算24点、数独等数学游戏设计项目式作业:算24点游戏有什么诀窍?先和爸爸妈妈玩一玩,再试着自己总结出一些小诀窍,明天课上比赛,看看谁是班上的“算24点之王”。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统整知识后整体设计,不仅要体现基础性,还要凸显综合性、实践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创新性。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才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并增强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发展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宋煜阳.基于认知水平分析的习题选择与编制[J].小学教学参考,2022(5):14-15.
[3] 胡思懿.適量·适度·适情:“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新校园,2022(4):19-21.
[4] 赵美英.“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5):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