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市大学生电子烟知信行状况调查

2023-09-28刘益莛王馨晨李雅婷金庄娴王方刃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3年4期
关键词:福州市问卷情况

戴 玥,刘益莛,王馨晨,李雅婷,金庄娴,王方刃

近年来,电子烟凭借其时尚的外观、多样的口味、符合受众者猎奇心理等特点,在中国青少年人群中的使用逐渐形成流行趋势。电子烟含有多种有毒物质,长期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大学生作为电子烟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使其充分认识电子烟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对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施大学生电子烟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加强校园烟草防控措施刻不容缓。本研究旨在对福州市大学生对电子烟的认知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探索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电子烟控制措施、完善社会控烟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福州市本科院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等7 所本科院校,共调查837 人,其中有效问卷800 份,问卷有效率为95.58%。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调查内容

本调查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的《2019 年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并根据我国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修改与补充。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电子烟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以及对电子烟的态度。

1.3 质量控制

本研究在正式调查实施前进行小范围预调查,并对问卷的问题和答案进行优化和完善。电子问卷收集过程中,设置每个IP 地址仅能填写一次。问卷数据收集完毕后对不合格问卷进行剔除,将有效问卷纳入最终的数据分析中。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5.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构成比的比较运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电子烟的知晓及使用情况

2.1.1 电子烟的知晓情况

调查显示,大学生电子烟的知晓率为82.75%;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以及生活费不同、是否吸烟、父母是否吸烟的大学生对电子烟的知晓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2 电子烟的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大学生电子烟的使用率为7.38%,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电子烟的使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生活费水平、自身是否吸烟、父母是否吸烟的大学生对电子烟的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电子烟的认知情况

2.2.1 电子烟的认知情况

结果显示,有69.5%的被调查者不了解电子烟的成分;对于电子烟是否对使用者有害方面,有81.4%的大学生认为有害;对于电子烟是否对他人有害方面,有68.6%的大学生认为有害。不同吸烟状况的大学生对电子烟的成分以及对使用者有害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大学生是否吸烟(卷烟)对电子烟认知情况的比较

2.2.2 是否知晓对电子烟认知情况的比较

结果表明,不同电子烟知晓情况的大学生对电子烟的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大学生是否知晓电子烟对电子烟认知情况的比较

2.3 大学生对电子烟的态度和看法

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对电子烟的态度问题中,有57.2%的大学生对电子烟在社会上的普遍流行持不支持态度。有10.3%的大学生表示有电子烟的使用意愿,并愿意将电子烟推荐给他人(15.3%),有37.9%的大学生认为电子烟可以作为戒烟的方法。关于政府干预方面,有88.4%的大学生认为应当规范电子烟的使用。见表5。

表5 大学生对电子烟的态度和看法

2.4 大学生的电子烟获得渠道

本研究显示,在电子烟的获得渠道方面,有45.5%的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媒体(QQ、微信等)获得;有40.9%的人为朋友赠送或父母使用;有33.5%的大学生通过电子烟体验店或电子烟零售店获得。见表6。

表6 大学生电子烟的获得渠道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福州市大学生电子烟的知晓率为82.8%,高于无锡市(65.1%)[1]、武汉市(80.6%)[2]等地;福州市大学生电子烟使用率为11.1%,高于武汉市(3.8%)[2]、昆明市(5.6%)[3]。这提示福州市大学生对电子烟的知晓和使用程度相对较高。由此可知,目前电子烟在福州市大学生群体中呈现流行趋势,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学校应当对此现象提高重视程度。

研究发现,有45.5%的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渠道知晓电子烟,有33.5%的大学生通过超市、便利店、杂货店获得电子烟。这体现当前大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知晓电子烟、通过线下门店获取电子烟的情况普遍,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场对于电子烟宣传、销售渠道未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子烟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电子烟购买、宣传渠道的全程监管,拓宽电子烟虚假宣传的监督举报途径,强化对电子烟生产销售、包装标识、税收等方面的管制。比如禁止在互联网或在任何禁止销售传统香烟的场所销售电子烟[4],禁止任何形式的电子烟广告,提高烟税和烟价,减少大学生接触并获取电子烟的机会。

大学生对于电子烟的危害有所认知但仍不充分。有81.4%的大学生认为电子烟对使用者有害,有68.6%的大学生认为电子烟对他人有害,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电子烟的危害性存在一定认知。但仍有69.5%的大学生不了解电子烟的成分,体现了大学生对电子烟成分及其成瘾性的认知程度不足,并对电子烟产品存在错误的“无害”观念。这与戴珞佳[5]等的发现一致。为提升大学生对电子烟危害的认知,学校应当开展多样化控烟教育,如电子烟主题选修课、电子烟知识竞答活动等,并充分发挥同伴教育作用;家庭方面,家长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不吸第一口烟,共建“无烟家庭”[6];大学生自身应当做好“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自觉远离外在诱惑,做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积极承担社会控烟责任。

综上所述,电子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情况应当得到社会的重点关注。政府、学校及家庭应多方行动,加强对大学生控烟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预;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当树立正确的控烟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控烟环境。

猜你喜欢

福州市问卷情况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问卷网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