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功能障碍与生存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3-09-28刘胜超刘盼盼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3年4期
关键词:医疗保险功能障碍困难

刘胜超,刘盼盼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内地≥60 岁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4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已进入更快速的老龄化期[1-2]。在增龄和自然生命周期中,老年人的机体患病率升高,器官衰老、抵抗力下降、生理功能衰退会导致老年人身体逐步出现功能障碍[3-6]。身体功能障碍不仅对本人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而且会对家庭、社会造成较大的压力[7-11]。有效的家庭关怀会对老年人心理给予慰藉,增强生活信心[12]。本研究根据2018 年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数据库(CHARLS)的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身体功能障碍现状及其与生存满意度的关联性,为制定中老年健康服务策略提供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 的CHARLS,并以此为基础,对缺失样本进行处理。根据研究目的,最终纳入研究的样本数为5 733 人。

1.2 相关定义

身体功能障碍评价通过CHARLS 中受访者对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是否有困难进行记录,如步行、提物品、穿衣、洗澡等。生存满意度评价的指标有生活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婚姻满意度、子女关系满意度和空气质量满意度。对满意度评价“极其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一点也不满意”的分别赋值“5、4、3、2、1”,对身体功能评价等级“没有困难、有困难但可以完成、有困难需要帮助、无法完成”的分别赋值“4、3、2、1”。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2.0 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F检验;运用线性回归及Pearson 相关检验分析身体功能障碍与老年人生存满意度的相关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纳入的样本中,男性有2 776 人(48.42%),女性有2 957 人(51.58%);60~80 岁者(54.54%)居多;现居农村者占比较大(72.02%);学历方面,小学及以下的占比最高(65.72%);婚姻方面,已婚比例最高(76.07%);79.91%的调查对象能领取退休金;96.69%的调查对象有医疗保险;5.67%的调查对象有债务;98.66%的调查对象有健在的子女;一个月内无子女探望的占55.66%;70.49%的调查对象能被长期照顾。身体功能障碍得分平均为(77.34±6.87)分;除“是否一个月内与子女有见面”状况不同的老年人身体功能障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不同特征老人的身体功能障碍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生存满意度得分平均为(16.10±2.81)分;不同亲人/朋友长期照顾和医疗保险情况老人的生存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身体功能障碍和生存满意度得分情况

2.2 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障碍现状

本研究中,老年人能慢跑1 km 的比例最低(44.06%);有51.14%的老年人能够没有困难地连续不停地爬几层楼;弯腰、屈膝或者下蹲毫无困难的占60.98%;在椅子上坐时间久了再站起来没有困难的占67.75%;其余指标能够没有困难完成的均在80%以上。见表2。

表2 我国老年人身体功能障碍的一般情况 [n(%)]

2.3 老年人的生存满意度现状

在本研究中,将“极其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归为“满意”,将“不太满意”“一点也不满意”归为“不满意”。研究发现,对生活、婚姻、子女关系、空气质量感到满意的占比均在80%以上;34.67%的老年人对健康不满意。

2.4 老年人生存满意度的多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生存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生存满意度调查量表得分总和为因变量,以是否有医疗保险、是否有亲人/朋友能长期照顾及身体功能障碍得分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是否有医疗保险、是否有亲人/朋友能长期照顾两个指标后,生存满意度的得分随着身体功能障碍得分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见表3。

表3 老年人生存满意度的多因素分析

2.5 老年人身体功能障碍与生存满意度的相关性

由于身体功能障碍和生存满意度均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对两者进行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身体功能障碍指标中的“自己吃饭是否有困难”“起床下床有没有困难”“上厕所是否有困难”“控制大小便是否有困难”“做家务活的时候是否有困难”“做饭是否有困难”“自己去商店买食品杂货是否有困难”“因为健康和记忆的原因自己吃药是否有困难”“因为健康和记忆的原因管钱是否有困难”与其满意度呈正相关(P<0.01);这些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越无困难,其满意度越高。见表4。

表4 老年人身体功能障碍与生存满意度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现状尚可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3]。调查结果显示,整体上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尚可;在21 个调查指标中,有17 个指标有80%以上的老年人能够没有困难地完成。这可能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取得长足进步而使老年人日常更加关注身体状况有关。研究还发现,年龄越轻身体功能越好。城市居住的老年人身体功能较好,可能是因为城市居民有较好的生活环境和医疗保障,因此应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其健康素养,加强其防病能力。学历越高,身体功能障碍的得分越高,与丁海峰[14]等研究一致。可能是因为高学历人群相较于低学历人群对疾病有更深的认知,也更加注重身体功能的保健,从而具有较好的身体功能。有医疗保险及退休金的老年人身体功能更好,这是因为医疗保险及退休金往往能够缓解老年人就诊的资金压力,身体一旦不适能够及时得到救治,从而保障了其身体功能。

在具体的指标中,能没有困难地完成跑或慢跑1 km 及连续爬几层楼的调查对象分别仅占44.06%和51.14%,显示老年人的高强度活动机能逐渐下降。在椅子上坐时间久了再站起来是否有困难、弯腰屈膝或者下蹲是否有困难两方面,能没有困难完成的占67.75%和60.98%,与帖小佳[15]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增龄关节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导致下蹲、屈膝困难。膝关节骨关节炎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的老年人疾病[16-17],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

3.2 老年人的生存满意度较好

调查显示,研究对象对生活、婚姻、子女关系、空气质量感到满意的占比均在80%以上,显示整体满意度较好。近年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环境的保护。国家层面加强了对环境资源的重视与保护[18],各地逐步对废气的排放加强管控和监测,空气质量获得较大的改善。在生活、婚姻及子女关系方面,老年人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侧面显示和谐的家庭生活对老年人的支持度较好。健康状况方面,有34.67%的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不满意,这与李忠莲[19]等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的研究结果一致。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亟需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有必要做好预防保健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做好老年人疾病的三级预防。

单因素分析方面,有亲人/朋友能长期照顾及有医疗保险的调查对象,其生存满意度得分要高于无人长期照顾、无医疗保险的对象。医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老年人的就医负担;有亲戚朋友能长期照顾则减少了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压力,从而为老年人减少了经济、照料的后顾之忧。

3.3 改善身体功能障碍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存满意度

随着增龄,老年人逐步回归到家庭生活[20-21]。身体功能障碍会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身体功能障碍评价指标中的自己吃饭、起床、上厕所、控制大小便等是否有困难与其生存满意度呈正相关,而这些指标均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身体功能越好,其生活的便利性就越高,越能切身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满意度。多元相关分析显示,生存满意度得分随着身体功能障碍得分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说明身体功能对生存满意度有预测力(P<0.05),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功能有助于其生存满意度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加强老年人的慢性病筛查,减少慢病的致残率;同时,利用现代媒体传播平台加大健康科普的覆盖率及可及性,通过提高健康素养来增强老年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力度,从而降低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障碍率、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存满意度。

猜你喜欢

医疗保险功能障碍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选择困难症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社会医疗保险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