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9-28汤丽敏邹亚伟严青华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3年4期
关键词:控制率饮酒对象

李 佩,汤丽敏,吴 菲,陈 希,邹亚伟,俞 捷,严青华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疾病呈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2017 年中国有254 万人死于高血压,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疾病[2]。因此,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是有效降低心血管病发生、减少心血管病过早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3-5]。为了解此人群高血压防治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上海市黄浦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抽样调查,为制定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2019 年在黄浦区接受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的患者,共2 597 人。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择调查对象。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黄浦区3 个街道(五里桥、老西门、南京东路),在每个街道抽取10 个居委,每个居委抽取140 名(五里桥)或者70名患者(老西门和南京东路)。本项目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所有调查对象调查前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既往史和家族史、服降压药种类、慢性病自我管理效能评估、危险因素信息等,由专门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进行调查。

1.2.3 判定标准

高血压控制率[6]的标准为:在参加测量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者(SBP<140 mmHg并且DBP<90 mmHg)所占的比例。体质指数(BMI)的标准为:BMI<18.5 为低体重,18.5 ≤BMI<24 为正 常,24.0 ≤BMI<28.0 为 超 重,BMI ≥28.0 为 肥胖。服药依从性的标准为:本研究使用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7],测量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慢性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依据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患者教育研究中心的《自我效能测量表》及评分标准[8]。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Epi Data 3.1 录入数据,使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描述性分析采用率;计量资料的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共有2 591 例,其中男性有1 127 人(43.50%),女性有1 464(56.50%);平均年龄为(70.27±8.38)岁,60 岁及以上的研究对象占91.93%。不同性别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人均年收入、是否吸烟、是否饮酒以及BMI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吸烟率、饮酒率、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女性,而女性服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的服药率高于男性。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线情况[n(%)]

2.2 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61.87%,女性高于男性(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受教育水平以及是否吸烟、是否饮酒、不同BMI 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选项作为自变量,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饮酒、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调查对象血压控制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已经成为社区管理的重要项目。本次研究对象均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上海市黄浦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61.87%,高于2013 年上海市社区管理的血压控制率(36.58%)[9],高于我国2011 年城市35 岁及以上社区管理的血压控制率(49.77%)[10]。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上海市整体慢性病防控工作网络的构建,通过对患病人群实施有效干预,使得疾病得到了规范化管理[11];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上海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项目”的实施,居民自身的健康素养不断提高,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显著[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高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在70 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升高,高血压控制率降低,与田爱红[13]等研究一致;梁赤波[14]等研究表明高血压控制率随年龄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5~64 岁之间达到峰值。这提示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对70 岁以上老年和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要特别关注,加强管理。

本研究数据显示饮酒、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饮酒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是未饮酒的0.61 倍。张丙银[15]等、王增武[16]等的研究发现饮酒者的血压控制率是未饮酒的0.720倍和0.88 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超重和肥胖的血压控制率分别是低体重/正常的0.80 倍和0.60 倍,与曾新颖[10]等研究结果一致。在进行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时应关注患者的饮酒、体质指数及其变化趋势等情况并进行重点干预。

此外,本研究单因素分析表明吸烟是高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17-18]表明高盐饮食是高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但本研究中食用盐摄入量对高血压控制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调查中对高盐饮食的调查方式和定义不同有关。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示[19],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 g。社区高血压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倡导高血压患者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另外,由于本次研究对象仅限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社区,在外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因果关系论证强度较弱,但研究所提示高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可为下一步开展高血压精细化管理提供思路和方向。

猜你喜欢

控制率饮酒对象
神秘来电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陶渊明 饮酒》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与猫狗共饮酒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