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混合瘤甚高频超声特征分析
2023-09-28刘桂蓉夏宏生通信作者何丽君
刘桂蓉,夏宏生(通信作者),何丽君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特检科 浙江 杭州 310009)
皮肤混合瘤(mixed tumor of the skin,MTS)是一种少见的皮肤附属器来源的良性肿瘤,又叫软骨样汗管瘤和汗腺混合瘤[1-2]。1892 年由Nasse 首次报道,是一种由上皮及间质成分构成的肿瘤,上皮成分包括大汗腺、小汗腺、皮脂腺及毛发等多种细胞成分,由多角形或立方形细胞巢、细胞索组成,间质成分包括软骨、纤维及黏液基质[3]。皮肤混合瘤临床发病率低,皮损缺少特异性,临床易误诊,国外学者统计其发病率仅占原发性皮肤肿瘤的0.1%[4]。伴随人们健康意识和对疾病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皮肤小结节也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甚高频超声在皮肤小结节方面的推广应用,皮肤小结节常见病的超声特征也越来越被我们所熟知。本文对40 例皮肤混合瘤病例甚高频超声特征进行汇总分析,并从中获取皮肤混合瘤的超声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6 月—2023年2 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检查并有病理结果的40 例皮肤混合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25~73 岁,平均(46.60±6.44)岁。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术前均有高频超声检查资料,图像均包含二维及彩色血流分析;②40 例患者均因触及体表结节就诊,结节质地较硬,无明显压痛,病灶均在我院手术切除。排除标准:术前超声资料不完整者。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意大利百盛Esaote MyLab ClassC 超声诊断仪,SL3116 甚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10~22)MHz,选择小器官模式,对触及结节部位直接接触扫查,彩色增益调整至刚出现噪声之前。由2 名主治医师一起分析声像图,有异议时协商讨论达成一致。
使用甚高频超声从病灶的大小、形态、部位、边界、内部回声、累及层次、内部血流信号等方面分析。
根据Adler 半定量法对血流进行分级:0 级:肿块内无血流显示;Ⅰ级:少量血流,肿块内或周边见1~3个点状或细短条状血流;Ⅱ级:中量血流,肿块内见3个以上点状或短条状血流显示;Ⅲ级:丰富血流,肿瘤内可见多条彩色血流,呈网状或片状,或2 条管壁清晰的血管[5]。
2 结果
40 例皮肤混合瘤中,39 例为单发结节,1 例为多发结节[图1(a)],结节多位于颜面部,其中位于鼻部及鼻唇沟区14 例、唇周7 例、眼周部5 例、面颊部6 例、额部3 例、下颌部2 例,手臂2 例,臀部1 例。40 例皮肤混合瘤超声显示结节其中39 例位于真皮层内、真皮层及真皮层下的边界清楚的低回声结节,1 例位于上臂浅肌层,较大结节(0.5 cm 以上)边缘见纤细的包膜样高回声,部分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中13 例结节内伴点状强回声,点状增强回声后方无声影[图1(b)],1 例结节内见液性区[图1(c)];最大结节长径1.4 cm,最小结节长径0.4 cm;36 例结节形态规则,4 例结节形态不规则,其中一例呈分叶状[图1(a)];32 例结节后方回声增强[图1(d)],8例后方回声无增强;8 例病灶血流评级0 级[图2(a)],11例病灶血流评级为Ⅰ级[图2(b)],12 例病灶血流信号评级Ⅱ级[图2(c)],9 例病灶内血流评级为Ⅲ级[图2(d)]。40 例皮肤混合瘤超声特征见表1。
图1 患者结节影像表现
图2 不同血流评级影像表现
表1 40 例皮肤混合瘤超声特征
3 讨论
皮肤混合瘤是汗腺中罕见的皮肤附属器的肿瘤之一[6]。一般认为是良性的,通常长径0.5~3.0 cm,其中小部分可表现为巨大肿块,文献报道一位韩国老年妇女的肿块最大直径达10.5 cm[7],该病无家族发病倾向,极少发生恶变,但也有恶变的报道,恶性的皮肤混合瘤男女比例约为1:2,一般好发于女性患者的肢端,有别于良性多发于男性头面颈部[3],手术切除是本病治疗的主要方式。皮肤混合瘤通常生长缓慢、无痛,质地实且较硬,结节边界清楚,皮肤改变缺少明显特异性,易与其他类型皮肤病变相混淆,组织病理学检查被认为是其诊断的金标准。皮肤混合瘤多见于头面颈部,面部以鼻、上唇、颊部多见,偶尔见于腋窝、躯干和四肢,阴囊受累更少见[3]。
本组40 例病灶均位于多位于颜面部,其中鼻部及鼻唇沟区14 例、唇周7 例、眼睑部5 例、面颊部6 例、额部3 例、下颌部2 例,手臂2 例,臀部1 例。这与以往文献报道的好发部位一致,男性病例略多于女性,40 例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25~37 岁,平均46.9 岁,最大长径1.5 cm,最小长径0.4 cm,发病年龄男性相对多见,性别比例及肿块大小与以往文献报道相仿。40 例患者中,其中1 例位于上肢的病例病理提示低度恶性,1例位于臀部的病例病理提示局部呈侵袭性生长,这也提示了皮肤混合瘤有恶变的风险。20 MHz 以上甚高频超声能清晰分辨表皮、真皮层、皮下组织层解剖结构,辨别皮肤小结节与皮肤层次的关系,观察结节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使得以皮肤小结节为特征的皮肤疾病的精准诊断成为可能。该组40 例皮肤混合瘤,为1.5 cm 以下的皮肤结节,甚高频超声显示所有结节边界清楚,回声表现为低回声,较大结节(0.5 cm 以上)周边见纤细的包膜样高回声,其中有30 例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回声不均中有13 例结节伴有点状强回声、1 例结节内有少许液性区,其余10 例结节内部回声较均匀。皮肤混合瘤病理上瘤体多位于真皮和/或皮下,这与超声观察到表现一致,可向大汗腺及小汗腺分化,以向大汗腺分化为主。大汗腺型以形态、大小不一的管状结构或囊腔状结构为特点,管壁上有两层上皮覆盖,而小汗腺型则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的管状结构,组织病理学显示皮肤混合瘤由上皮和间质组成,上皮成分包括大汗腺、小汗腺、皮脂腺及毛发等多种细胞成分,间质一般为纤维黏液、软骨样或透明变性的基质,可伴脂肪和骨样及软骨化生。皮肤混合瘤结节声像图特征与肿瘤成分密切相关。部分结节后方见增强效应,我们分析与其间质内见纤维黏液成分有关,骨样化生即对应了部分结节内可见钙化的声像图特征。
皮肤混合瘤因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认识不足时容易误诊,通常被误诊为表皮样囊肿、毛母质瘤、脂囊瘤及皮肤纤维瘤等,在超声上同样也因其发病率低,多数患者术前并无超声检查结果,声像图资料相对较缺乏,其声像图特征还在探索中,因此我们本组病例在术前大部分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毛母质瘤、表皮样囊肿、脂囊瘤等。本组40 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毛母质瘤的最多,其次是表皮样囊肿,有1 例被误诊为脂囊瘤,直接诊断皮肤混合瘤的仅2 例,部分结节未给出倾向性诊断。因此皮肤混合瘤需与以下皮肤结节性病变相鉴别:①毛母质瘤,也叫钙化上皮瘤,任何年龄可发病,青少年更多见,肿瘤通常位于头颈部区域,其次是上肢和躯干,多为单发,质地较皮肤混合瘤更硬,超声显示为真皮层及皮下脂肪层内的不均质低回声,边缘环状低回声,结节内可见细点状及片状强回声,部分结节后方伴回声衰减,部分结节内部及周边可见较丰富的点、线状血流信号[8],而本组伴钙化的13 例皮肤混合瘤,有10 例均表现为单一点状钙化,3 例可见多个点状钙化;②表皮样囊肿,又称角质囊肿、包涵囊肿、植入性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的囊性肿瘤,其壁由表皮构成,是最常见的皮下肿物之一,可发生于全身,常位于头颈、躯干等裸露部位。超声多表现为真皮及皮下层的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回声结构,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后方回声增强。病灶内部可均匀或不均匀,部分结节前缘可见“窦道”,还有部分结节能见到螺旋状或“葱皮样”特征样改变,当表皮样囊肿破裂时,会失去结节形态呈塌陷状态,结节内常无血流信号;表皮样囊肿合并感染时,结节周边可见血流信号[9-10]。③脂囊瘤,多发生于颈部、胸部、腋下、阴囊等,是另一种罕见的皮肤错构瘤,一般位于真皮中下部的囊肿,它是一种阻塞皮脂腺开口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超声表现具有多样性,多数表现为囊肿的超声特征,即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后方见增强效应,结节内无血流信号,但由于其成分复杂,内部回声表现也多变,可表现为无回声伴高回声,无回声部分为囊内的油脂状液体,高回声的则为囊内角质物及皮脂腺碎片,絮状高回声为主,也有一些可见团状高回声,超声还能显示囊内的毛发,表现为线状高回声。若破裂或伴感染时则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团块,团块内及周边出现血流[11]。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组40 例皮肤混合瘤回顾性分析发现,皮肤混合瘤中年人好发,男性相对多见,皮损多位于头面部,甚高频下声像图特征为真皮层内、真皮层及皮下实性低回声结节,较大结节(0.5 cm 以上)边缘见纤细的包膜样高回声,部分伴点状钙化,无声影,偶见少量液性区,结节内多数可见血流信号,少量及中量血流为主,位于肢端的结节也有恶变的风险。借助其声像图特征和发病部位能提高临床对皮肤混合瘤诊断。本文病例数有限,声像图特征尚有一定局限性,有待收集大量样本数据做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