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单制下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3-09-28海南省农业学校
□海南省农业学校 张 帅
我国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更新,但是在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上始终未能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体系受学科性、知识性影响,注重的是学生信息基础知识框架的建立以及各种原理性、概念性知识的掌握,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直接目的,进而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忽略,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邯郸学步”, 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也未能与实际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相结合。如何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教育环境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这门公共基础课对各个专业信息化支撑作用和数据思维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工单制教学
立足我校财会专业、农业专业、养殖专业、计算机专业、烹饪专业、休闲农业等多学科现状,结合“三教改革”,以工单制教法改革创新为引导,推动活页式教材改革,促使教师教法学法创新,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客观原因,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的先进职教理念,以“工单制”教学为核心,以工单课堂平台为支撑,全面探索实施“平台”+“模式”的工单制教学新模式。
1.引入工单制教学
目前我校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上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与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背道而驰。
导入工单制教学可以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在工单制教学的课程设置中,课程类型分为“素质素养课程”“职业平台课”“职业核心课”“岗位链路课”“跨界融合课”,精准对标职业岗位的人员成长轨迹,由宏观到微观全面系统的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更符合建构主义的人才培养观。
此外,传统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岗位链路课”的缺失,很多课程的存在和定位似乎是为将来的就业打基础,因此很难说学好具体的哪门课程就能就业,能够胜任某一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而“岗位链路课”的设计初衷是对标企业的岗前培训,以综合实训的形式存在,通常设置为阶段性闯关课程,排布很多的岗位方向,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岗位方向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基础”“事务”“任务”“项目”等形式的工单由点到面强化学习者的职业关键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岗位链路课的设置成为学习者最终能够在自己预期的职业岗位上就业的重要保障。引入工单制教学后,使得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稳步提升,课堂有效学习率达到80%以上。
2.什么是工单制教学
“工单制”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在职业院校中逐步流行起来的一种职业教育新模式,源于我国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的“工单绩效管理机制”,其思路和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就业能力模式(MES)非常接近,但更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国情。工单制教学非常完美地解决了上述困扰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诸多问题,在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就业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价值,而且更为简单实效,易于实施推广。工单制教学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杜威的建构主义思想,其核心要义就是“做中学”,将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派单按照特定版式整合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微课(工单),由易到难,让学生在做工单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工单”是围绕一个工作任务的具体实施流程设计的教学资源集合,“工单制”教学是采用“工单”开展的教学,就具体的工作任务展开实操,这是一种新式的翻转课堂,是适合职业教育的、具备融媒体富媒体性质的“微课”。
工单总体来说分为四种类型的工单,分别如下。
第一:基础型工单,结合课程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通过工单进行强化、模块化,让学生真正学习和熟悉“工单制”教学的要求和过程。
第二:任务型工单,学生以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工作人员进行“工单制”的选择、学习和训练。工单通常由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根据企业真实的工作业务流程和提炼的典型案例来制订,对于公共基础课也可以结合企业实践,采用模拟化工位的工单。
第三:项目型工单,模拟企业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分组的方式组建多个团队,完成工单,这类工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也能让学生在完成工单中体验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历程,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第四:顶岗实习工单,按照调研的专业公司不同岗位对信息技术的岗位信息技能素养要求,学生到不同的真实公司不同的岗位进行实习。
二、工单制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工单制作
(1)基础型工单对应各章节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边做边学中以工作任务的方式学习知识点,掌握重难点。
(2)任务型工单:针对我校的财会专业、农业专业、养殖专业、计算机专业、烹饪专业、休闲农业,教授信息技术的教师和不同专业类型的企业人员一起,分别制作通用型岗位任务化工单、财会类岗位任务化工单、农业类岗位任务化工单、烹饪类岗位任务化工单、休闲农业岗位任务化工单。让各个专业的学生直接接触到与将来就业有关岗位训练。
(3)项目型工单: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项目化工单主要集中在神奇的e 空间—网络应用、文档创意与制作—图文编辑(WORD 和WPS 文字)、用数据说话—数据处理(EXCEL 和WPS 表格)、感受程序魅力—程序设计入门、创造动感体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五个方面。依据企业真实项目、真实文档和表格案例,以项目化方式、以“任务驱动”为线,构造制作项目化工单。
(4)顶岗实习工单:与顶岗实习的不同企业不同岗位指导人员合作,制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五个方面相关的不同公司不同岗位实习的工单,与最终的顶岗实习融为一体。
2.信息技术工单结构
一个完整的工单从企业实际到课堂教学,需要完成和解决四个环节的问题:
(1)做什么?就是工单任务书,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工单组成,学生先领取工单,明确任务书内容和要求,知道本工单要求“做什么”。
(2)怎么做?由各种学习资源集合组成,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怎么去做,才可以正确完成工单任务书。
(3)去哪里做?学生真正可以完成工单教学过程的情景训练场,例如可以是实训室,可以是实训企业,也可以是虚拟仿真实训或第三方线上资源平台。
(4)做到什么样?工单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整个学习环节和学习结果的测评,有过程评价表、结果评价表、自我评价、第三方评价等综合评价手段组成,每个工单做完后,各类评价结果也就出来了,便于老师和学生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工单设计,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工单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工单制下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1.彻底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采用工单制教学后,信息技术这门基础公共课从原来的“以老师为中心”完全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上课讲授转变为跟企业对接,精心设计工单,录制和搜集学习资源,规划学习场景和实训场景,观察每个完成工单的教学评测,及时修改工单设计和资源的准备;学生从毫无兴趣的听讲者,转变为在平台上领取任务,完成工单,在“做中学”中完成技能、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素养的提升。
2.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
工单内包含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引领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有别于这些目前在职业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法,工单引入时间限制,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工单任务和测试,并且在实施工单的全部过程和时间都记录在工单课堂平台上,完成学习和完成测试都会有相应的积分,学习者之间、小组之间每个工单都有积分统计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工单。
3.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显著
学生是工单制教学中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扮演监督、答疑、辅助、引导的角色。教师的精力更多在了解、观察每个学生的工单实施情况,更加有利于教师对不同学生实施精准教学。在一个班级工单教学中分成四个组,两个组采用工单制教学,另外两个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针对四种难度等级不同的工单类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对比如下:
4.实施“工单制”课堂教学实践对比
探索后,通过多批次、多分组,不同类型工单的数据对比,学生在工单制教学下知识点的掌握速度快、重难点理解力提升、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大多数学生在原水平上都上了一个台阶,优等生和中等生占比显著提升,差等生几乎接近清零,真正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上实现新教法改革的突破。
5.全方位的管理监控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诊断将成为现代化课堂的重要保障。现代化的课堂除具备传道授业的基本功能外,还应该满足“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理念现代化”基本特征,基于工单制教学管理平台可以全方位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全方位管理和监控教师的教学过程,除了能提升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外,对于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个人素质素养的养成都能发挥重要效果。
四、结束语
“三教”改革、双师培养、双优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其中的核心是教法改革,带动教师和教材的改革。在工单制教学模式中,通过工单将教师提升和基于工单的教材改革融合到一起。让学习者与教师建立沟通、让教师与实际企业建立联系、让工单与教材项目化任务驱动化改革建立关联,完美实现了“教、学、做三者合一”的教学理论。
在“工单课堂”平台开展“工单组课”“选单教学”“派单学习”“按单评价”的特色工单制教学模式,有助于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职业能力训练、课内外活动管理、职业发展管理等各项工作。通过工单制教学实践探索,可以我校全面实现“教师(工匠型教师)”“教材(工单开发业务系统享有“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教材一键生成)”“教法(“工单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一体化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