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策略探析

2023-09-28刘婷

师道·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园本内涵特色

刘婷

幼儿园园本课程要符合本地文化特色,保证幼儿能够在道德品质得到培养的同时传承和发扬本土本方的文化内涵。在园本课程中融入客家文化就成为了客家地区幼儿园传承发扬客家文化和推进高水平幼儿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意义

客家文化集中呈現的是客家人最为美好、最为优质、最为传统的文化体系,是客家人的思想动态和精神文化,尤其是“爱国爱家”“文化传承”“尊师重道”以及“孝悌忠义”“礼义廉耻”等思想内涵,与现代社会主义教育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内容来看,现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仅需要开展启蒙教育、知识教育、技能传授、道德教育,还需要注重幼儿文化素养培养,保证幼儿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借助客家文化的融入,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园本课程陶冶幼儿情操,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启蒙学习过程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和学习品质。最为关键的是,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是现阶段幼儿教育过程中筑牢幼儿文化自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幼儿民族自信心的关键所在。

二、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策略

1.筛选客家文化元素,创新园本课程文化内涵

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是具备政策支持和理念支撑的,即“文化自信”“五育并举”“德育先行”“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为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做好了理念支撑。教师首先需要筛选客家文化中符合本园办园理念、教育思路、教学设计的文化元素,借助幼儿教育活动过程渗透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的相关元素,依托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进行客家文化传承、客家文化教学和客家文化熏陶,有效推动幼儿对于客家文化的认可,创新幼儿园园本课程文化内涵,让幼儿真正做到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比如,客家文化中“勤劳节俭”“忠孝仁爱”“清廉自律”“爱国爱家”等带有德育内涵、文化素养等元素较多。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借助于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为切入点,将客家传统文化的基础理论、文化知识和精神内涵融入到幼儿的实践活动、劳动活动、教育活动中进行呈现。这样,幼儿对于客家传统文化的认知加强之后,就能将客家文化中蕴含的“家风家训”“家规家传”“民风民俗”等融入自身文化素养、道德体系。

2.注重客家文化特色,赋予园本课程生活气息

究其本质,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是客家文化绽放、客家文化发展、幼儿教育转型、特色教育构建,其核心在于幼儿园园本课程中利用客家文化进行客家文化特色教育体系构建。因此,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要求幼儿园教师采取“依托客家文化特色,赋予园本课程生活气息”的思路,巧妙融合园本课程和客家文化,突出传统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幼儿园本课程本土教学特色、客家教学特色、幼儿启蒙特色的互动融合。

比如,客家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中融入客家文化,幼儿园教师可以借助“客家灯笼”“客家山歌”“客家采茶灯”“提线木偶”“客家童谣”“游大龙”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优秀文化内容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组织幼儿开展“客家花灯”“朗诵客家童谣”“客家歇后语比赛”等教育实践活动,并在教育实践课程活动过程中将“客家灯笼”“客家山歌”“客家采茶灯”“提线木偶”“客家童谣”“游大龙”中具备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传达给幼儿。

三、结语

客家文化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客家群体在日常生活、日常劳动、日常生产中构建的独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依托客家艺术、客家家族规训、客家诗词歌赋、客家名人故事等进行了展示。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是幼儿教育本土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幼儿教育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故而,客家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能够保证客家地区幼儿教师匹配本园幼儿行为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实施教学,借助凸显本土文化、本地文化的教育教学资料更为精准地开展幼儿启蒙教育和幼儿文化教育,推动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园本内涵特色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特色种植促增收
活出精致内涵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医的特色
挖掘习题的内涵
完美的特色党建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