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精品创作的“挑”“等”“磨”
——以德州日报三篇获奖作品为例
2023-09-28王志强
王志强
创精品,出佳作,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精品创作并不容易,但却有规律可循。笔者结合德州日报部分获奖作品,分析新闻精品创作的“方法论”,总结“挑”“等”“磨”三字诀,与媒体同行探讨创作体会,以期创作出更多有情怀、有温度、接地气的报道,打造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挑”字诀:精挑细选,平衡时度效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记者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哪个方面不报道哪个方面,既考验着记者的眼力,也考验着记者的脑力,如何做好“挑”字诀,取决于记者自身的知识储备。
分析德州日报的获奖作品,挑字诀包含三个方面:一方面,挑选要报道的内容;另一方面,挑选报道的角度,第三方面,还要挑选报道的时机。
(一)挑内容。德州日报记者长期关注京杭大运河,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先后报道了多篇大运河题材的报道,如《九龙十八弯“喊”来百鸟栖》《45篇群众建言写进德州大运河保护利用规划》《守护原真古貌 绽放时代华彩》《德州:万亩留白“复活”千年大运河》等,其中《德州:万亩留白“复活”千年大运河》一稿影响最大,在2022年度山东新闻奖评选中,获评消息类一等奖。
德州日报记者之所以持续关注大运河方面的素材,是因为该题材上接天线,下接地面。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运河德州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见证了德州的发展,德州人民在开凿运河、利用运河、管理运河中,形成了德州运河文化。德州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中颇具特色,德州拥有大运河沿线城市中最具原生态、保存最好的古运河河道风貌,呈现“九龙十八弯”的特征。
(二)挑角度。千年京杭大运河,在德州穿城而过,关于大运河保护的素材有很多,从哪一个角度来报道,是对记者眼力的考验。通过综合分析,深入研究,德州日报记者最终决定选取德州运河两岸留白万亩“不开发区”来入手,因为这个角度比较新颖、以小见大,体现着德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最终以《万亩留白“复活”千年大运河》为题刊发,在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大背景下,生动地展现了德州的经验做法。
此新闻以小见大,折射出德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同时,标题中的“万亩”和“千年”形成对比,“复活”一词又形成冲击力,让这则消息更吸引人。
(三)挑时机。德州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作出了“东靠新区引领、西靠运河引爆,打造有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的战略安排,更大力度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擦亮“大德之州 好运之河”名片。德州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组建标志着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工作的全面启动。值此时机,推出该报道,既落实了上级精神,又宣传了德州经验,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等”字诀:耐心守候,静待花开
《“吨半粮”开场战首季报捷》获得2022年度山东新闻奖系列报道类一等奖。好新闻可遇而不可求,这个系列报道能够获奖,充分体现了德州日报人的精品意识和等待的功夫。
等是为了等待最佳时机,既包括采访的最佳时机,也包括刊发的最佳时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良好的策划能力、预判能力、持续追踪能力。
2021年秋种,德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吨半粮”刚一提出,报社的一次例行编前会上,德州日报社一位领导“打招呼”,关注下“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因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德州此举很有意义,叮嘱德州“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取得成绩时,报社将组织精干力量深入采写,准备以此推出精品力作。
听闻报社领导的叮嘱,德州日报记者便将这个线索养了起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大家并没有闲着,而是不断采访、挖掘。2022年“三夏”生产期间,德州日报派出多路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丰收现场、干部群众间,进行多角度、全景式采访,从体制机制创新、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等方面,深入剖析面对严重秋涝等不利形势,德州如何实现粮食高产稳产。
2022年是“吨半粮”产能建设开场战,德州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120万亩“吨半粮”产能创建核心区逾六成地块超创建目标(650公斤/亩),小麦单产再创新高。
报道刊出后,德州探索可持续的粮食高产创建模式再次登上热搜。不少央媒、省媒记者纷纷跟进,到德州实地采访,推出相关主题融媒体产品,形成报道热潮。
系列报道主题重大,采访深入,以问题导向、方法导向,通过深入挖掘,全面探析了德州粮食多年高产稳产的原因所在,提振了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工作的信心,提供了方法借鉴。
从开始关注,到刊发此系列报道,等了一年,详细报道了德州“吨半粮”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磨”字诀:精雕细琢,打磨精品
在一些人认为新闻是易碎品时,一些新闻佳作走进了教科书,成为经典,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事实证明,好的新闻作品不仅记录着历史,其产生的影响力也是历久弥新。呼唤新闻精品,这是时代的需要、受众的期盼,也是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新闻精品的创作过程,打磨环节尤为重要。以德州日报获得2022年度山东新闻奖二等奖的《“红心一号”故事有新篇》为例,看一件新闻精品是如何从一个胚胎打磨而成的。
德州日报记者采访“红心一号”舞台剧时,敏锐地发现,从“红心一号”吸泥船,到“红心一号”舞台剧,再到“红心一号”精神的传承,仿佛是一场2022年和1970年的对话:时代变了红心未变。针对这个主题,记者展开深入采访。
1970年,黄河上首艘机淤固堤吸泥船建成,取名“红心一号”,意为向党献出的一颗红心。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黄河治理的手段不断提档升级,但是“艰苦奋斗、爱岗奉献、敢为人先”的“红心一号”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的黄河人保持着这颗红心共护母亲河永续发展。
《“红心一号”故事有新篇》一稿见报后,很多人反馈说,看到此文眼前一亮,读来感觉一气呵成。殊不知稿件采写编几经反复,每一稿的采写和修改过程都颇费周章。
为了做好报道,该作品对于用哪些素材,如何确定角度,怎样提炼主题,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都进行了精心打磨。
在文字报道方面,记者对大量信息资源进行反复筛选,淘沙取金,以突出报道主题,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挖掘实现新闻资源增值。冗余都可删去,不单纯追求生动,初稿写了1万多字,记者坚持做减法,有时候难免敝帚自珍、难以下手。逼着自己围绕“红心一号”的主线,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度统一,删繁就简,再补充、再返工、再构建,几度忍痛割爱,几番推倒重来,最初搜罗到的大量细节和故事几乎被精减到极致,但故事的主题恰恰就是在删减冗余后淬炼出来的。
在报社领导的帮助下,题目几经修改,最后定为《“红心一号”故事有新篇》,让故事主题更加突出。稿件围绕着“‘砸’出来的壮烈 自制吸泥船放淤固堤、‘演’出来的感动 尘封50年的历史再现舞台、‘守’出来的安澜 共护母亲河永续发展”这三个角度展开详尽叙述,生动感人。
《“红心一号”故事有新篇》《德州:万亩留白“复活”千年大运河》是德州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一线行”调研采访活动中发现的线索,《“吨半粮”开场战首季报捷》是报社领导布置的作业,正是德州日报社长、总编辑率先垂范,践行“四力”,日常工作强化精品意识,提前策划,紧紧抓住编前会、采前会等学习机会,发扬工匠精神打磨新闻精品,才引导记者诚心用心真心面对每一篇报道,在新闻实践中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努力突出问题的针对性、人物的典型性、报道的可读性,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持续不断地创作精品。
结语:
作为地方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应践行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好“挑”“等”“磨”三字诀,挑选好题材好角度好时机,等待最佳节点,以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提升新闻稿件的生命力,打造精品力作,讲好时代故事,在时代答卷中展现媒体人的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