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装饰之美
2023-09-28李昭君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004
⊙李昭君[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江苏 常州 213004]
中国有很多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文保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艺术审美价值,能够让我们在欣赏古人高超艺术建筑技术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应该说,中国古建筑之所以具有审美功能,除了形状各异之外,建筑上的装饰物使我们感到惊艳和赞叹。中国古建筑上的装饰一方面具有物质性使用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满足人们对美的渴望,呈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浮现出许多的古建筑装饰现象,先人用精妙的装饰手法铸造了中国古建筑的外观之美,将独特的思想内涵运用于古建筑,更使其拥有了代表性的古建筑风格。可以说,古建筑的材料、经营空间、序列群组、建筑装饰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而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雕梁画栋,构成了中国古建筑之美的精髓所在,也是构成了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可谓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它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拥有光辉的成就。除此之外,古建筑上的木构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工匠们利用它的特点创造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和单檐、重檐等极具巧思的屋顶,又在屋顶上塑造出鸱吻、宝顶、走兽等奇特精妙的个体形象。而门窗也被赋予了千变万化的窗格花纹式样。在这些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的单幢房屋和群体空间形态中运用古建筑装饰,更让中国古建筑艺术具有了思想内涵和审美功能。
一、中国古建筑雕梁画栋之因
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彩画图集·序》中记载:“最初是为了实用,为了适应木结构上防腐防蠹的实际需要,普遍地用矿物原料的丹或朱,以及黑漆、桐油等涂料敷饰在木结构上;后来逐渐和美术上的要求统一起来,变得复杂丰富,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特有的一种方法。”①换言之,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雕梁画栋,最初的目的主要是防腐防虫的作用,这样可以有效保护木头,使建筑能够保存得更为长久、更为完好。不过,在上漆过程中,建造者可能觉得漆面过于单一,可以在上面画点装饰画,于是慢慢地漆面画色、画样就越来越丰富。再加上中国古建筑以土木构架为主,土木在质感上显得粗糙或驳杂,也需要色彩来装饰,从而让其表现得较为精致,提高古建筑的审美品位。所以中国古建筑不论是内部墙面、天棚、门窗、屋顶等都被涂上色彩、施以图案和纹样,增强了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二、中国古建筑装饰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建筑装饰可以建筑外形、外立面装饰、建筑用途的表达等方面,从审美角度来看,其主要体现在雕刻、彩绘、图案三个方面,所以我们要了解古建筑的装饰之美,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细细品鉴这三个方面的图案,从而感受其形式之美。
(一)中国古建筑的雕刻类别
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建筑形式,它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技艺水平和欣赏取向。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雕刻主要有木雕、石雕、砖雕三种,不同的材料,雕刻的形式、内容、风格,甚至耗费的时间也都各不相同。
1.木雕
雕梁,是将梁头或重点部位予以雕刻,雕琢出各种花纹供人们欣赏。古人云:“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而中国古建筑的雕刻装饰主要分为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每一种都令人拍案叫绝。其中的木雕多见于门窗,梁架、柱和室内装修上,几乎是建筑上能见到的木材部分都可以以木雕作装饰。
木雕装饰的技艺,在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李诫的《营造法式》一书中就有记载。明清时期,木雕技艺广泛用于建筑装饰,并逐渐在民间发扬光大,民间的规模远超过了朝廷的规定和限制。木雕在建筑构件,如梁架、牛腿、琴枋、斗拱到檀、雀替、撑木、荷包梁,以及门、窗、裙板和格扇的格花、花心、花结,屋脊、门边与床罩等都经过了精细的雕刻,巧妙的设计,华丽的装饰。常使用镂空雕结合半圆雕技法,风格鲜明,让人深刻体会到雕刻部件繁复的艺术美感效果。木雕不仅题材广泛,涵盖了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而且比砖雕、石雕更精致,人物的一颦一笑,鸟兽的一举一动,山水的棱角,花卉的枝茎,都被木雕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安徽黟县承志堂,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根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建筑的代表之作。其中著名的木雕作品“渔樵耕读”“百子闹元宵”“唐肃宗宴官图”和“董卓进京”“长坂坡”“三英战吕布”等京剧图案,不仅雕刻得细致入微,层次分明,线条清晰,极显匠心;而且构图宏大丰富,蔚为壮观。“承志堂”耗资白银六十万两,黄金一百万两,雕刻用时四年才完成,是整个黟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是徽派民居的巅峰之作,是徽派木雕中的极品作品,“承志堂”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和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古徽州的宝贵遗产。
2.石雕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石雕就已出现。历史的打磨使得石雕的创作不断进步。每个时期都涌现了在类型和样式风格上独一无二的石雕作品。建筑中的石雕有着独特的古朴风格,其雕刻装饰也极富情趣和寓意,讲究对称美、均衡美,以及波浪美,常给人一种宁静平稳又生动传神的感受。石雕质地坚硬,防雨防潮,主要运用于建筑外部空间以及建筑承重部分。故宫大石雕长16.57 米,宽3.07 米,厚1.78 米,重250 吨,被山崖、海水、飞云簇拥的9 条蛟龙,象征着真龙天子统一天下。故宫中的石栏杆及石雕龙头装饰的突出设计,实现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特点。排列在柱子下的龙头在下雨时会出现千龙吐水的奇观,传说它是龙生九子之一名叫鸱吻,天性好水是雨神坐下之物,在大殿的屋脊之上也有它。感叹古人的智慧,不仅解决了排水问题还把排水做成了奇观。古代柱子多为木造,亦有石柱。为防水、防潮,在主柱与地基间,建有柱础,并在木柱的柱础之上,垫以石櫍,石材表面也常伴随浮雕和莲花的造型设计,增添了美感。受材料限制,石雕题材不及砖雕,木雕复杂,多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书法。除了浮雕手法的作品外立体石雕卧狮子以威武的雄健的立体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常出现在大户人家的门前,左雄右雌,成为镇宅之宝。小狮前肢伏卧于石上,胸前拴铜铃,双目突出。用粗犷的刀刻将结构转折表现得棱角分明,显得刚健清新。
3.砖雕
又称砖刻,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至清代到达巅峰,多用在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砖雕是以砖作为雕刻对象的一种雕饰,它是模仿石雕而来,但比石雕更经济,省工,因而也较多被采用,特别是在民间建筑中。在民居建筑中,砖雕多用于大门门楼,山墙墀头,照壁等处,表现风格力求生动,活泼。在雕刻手法上,也与木,石雕饰相类,有剔地,隐雕,浮雕,透雕,圆雕,多层雕等。砖雕既有石雕的刚毅质感,又有木雕的精致柔润与平滑,呈现刚柔并济而又质朴清秀的风格。九狮图作品正中雕一大狮滚舞绣球,四周环绕八只小狮嬉戏玩耍,以连续不断的回纹作边框。九只狮子各具不同的神情动态,寄寓着人们希冀国泰民安的愿望。雕刻手法活泼生动,整件作品涌现出磅礴的气势,显示了作者娴熟的技艺门楼是建筑的门脸,也是建筑雕刻的重点所在,有浅雕、透雕、圆雕,捏塑等手法综合的体现灰瓦粉墙的掩映下光影变化很丰富,雕刻让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雕刻在风格上呈现南北区别:南方玲珑精细,风格细腻。北方粗犷豪放,写意不羁。山西就是其中的典范。
(二)中国古建筑的彩绘装饰
雕梁是雕刻艺术,那么画栋即彩画,敷彩于土木之上的装饰,是对建筑木构、墙面等的彩刷和涂抹,最早是为了对墙体进行保护。古代建筑彩画不仅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艺术水平和建筑技术状况而且还能映衬出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相关人文情况。彩绘主要应用檐下木结构部位以及木架结构中的裸露的表层、断面,连成一气,画后形成一个整体,其内容主要是固定程式的花纹。用色主要选用青、蓝、绿、黑、红、金、白等颜色,色彩的明度、纯度 都很高,这几种色彩的搭配对比强烈,有一种视觉跳跃感,门窗柱子这些部位主要是涂刷油漆,色彩处理方式也与檐下的彩画形成一简一繁的对比。传统古建筑都有一个硕大的屋顶,屋顶下方的木构件是彩画的重要部位,装饰手法主要是用同一纹样向四周不断地连续。
清式彩画有等级之别,最高“和玺彩画”多采用龙纹图案,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的主殿。沥粉贴金,有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及其地位。次一等“璇子彩画”一般会采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等装饰,应用范围较广,一般用于官衙、庙宇的主殿,或者是宫殿坛庙的次殿堂。“苏式彩画”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苏式彩画”一般会出现山水风景、花鸟虫鱼等图案,用于住宅、园林之类。
自古人们便有“南雕北画”之说。“南雕”指南方的湿润气候相较于彩画更适于雕刻,“北画”则指北方的干燥气候相较于雕刻更适合彩画。彩画虽有鲜艳丰富的色彩,但因风雨的侵蚀,每隔几年就要重新绘制。彩绘传统技艺需要被了解,技艺需要传承、需要被更多人共同来保护。让技艺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延续,增强中国的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殿堂室内顶棚的一种独特雕梁画栋的精彩还体现在建筑物的天花板上。做法,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形状各式各样,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井”的周围环绕着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和彩绘,“井”加上藻文饰样,所以由此得名藻井。藻井是一种具有神圣意义的象征,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如,天坛祈年殿藻井、沈阳故宫大政殿藻井、北京故宫太和殿藻井。
(三)中国古建筑的装饰图案
古建筑中的各种装饰,或雕刻或彩绘,都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美好的愿望化作一个一个吉祥图案与我们的砖雕、木雕、石雕,彩绘作品结合在一起,它由劳动人民而创造又回归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了民俗民风,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还出现在瓷器、年画、刺绣、剪纸等传统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善美的理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教育、诗书礼仪传家的国度,崇尚“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因而在建筑住宅时,在大门内外、院子前后、室内室外都悬挂对联、匾额,不仅是装饰也体现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祝福。常见的装饰图案的纹样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人物纹、器具图案、文字。有图必有意,寓意必吉祥,其映照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下面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动物纹:既有身份、地位的象征,如龙,虎等,也有美好寓意的寄托,如蝙蝠,蝠者,福也;还有的是希望保护或者保佑自己和家人,如狮子。中国古代不少建筑,左右两边是一对狮子,一公一母,有守门护家、防邪避恶之意。还有如鹿与仙鹤,亦是古建筑中常见的两种动物。鹿的谐音为“禄”,禄为古代官吏之就俸,高官厚禄,象征着发财致富。仙鹤细脖、尖嘴、长腿,亭亭玉立。如果鹤头顶皮肤裸露,呈丹红色,则称“丹顶鹤”,形象更为优美。鹤在百鸟中属长寿者,所以有称人之高寿为“鹤龄”的鹤与莲荷放在一起,取二者谐音有“和合美满”之意。
几何纹:所谓几何纹,就是指中国古代建筑上雕刻的有规律的纹饰,一般是由几何图案构成,如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一方面,这些图案一般构成建筑本身的形式美,另外一方面图案中也包含了古人的美好寓意、愿望和寄托。如回纹,寓意大吉大利,富贵不断;卐纹,是梵文的标志,佛经中的用语,是吉祥所集的寓意;八吉纹,所谓“八吉”,即“八结”之声,象征着源远流长,千秋万代。
人物纹:神仙崇拜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先人将对生命的信仰和自由的崇拜、对生的喜悦、对死的恐惧、对功名利禄的渴求,都寄托在未知的神灵身上。中国民间有神仙崇拜的习俗,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上经常可见神仙的画像。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人物题材是福、禄、寿三星的神仙画像,常常出现在砖雕门楼、砖雕照壁、木雕门板上,是广受大众欢迎的民间神。
古建筑就在我们身边探寻古建筑的装饰之美,主动开启探寻古建筑的装饰之旅吧,把目光多投向生活,我们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建筑是文化的载体,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家乡,唤起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① 林徽因:《中国建筑常识》,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年版,第3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