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中的钟声意象
2023-09-28周倩笑王芳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周倩笑 王芳[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达洛维夫人》被视为意识流小说的扛鼎之作。小说通过描写女主人公克拉丽莎一天的意识流动,追溯了她十八岁到五十二岁共三十四年的生活经历。在这短暂的一天中,钟声如影随形,出现次数多达十次,贯穿始终。因此,本文将以《达洛维夫人》中的“钟声”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象征意味,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主题。
一、钟声的叙事功能
意识流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互相交错,形成了《达罗威夫人》一书主要的结构骨架”①,钟声作为客观时间的象征,发挥了重要的叙事作用。
钟声有计时功能,它预示着不同的时间,而在不同的时间内,人类有着不同的活动安排。小说中,钟声第一次敲响是早上十点,此时克拉丽莎正出门采购;第六次敲响是下午一点半,休、理查德与布鲁顿夫人共进午餐;第八次敲响是傍晚六点,克拉丽莎的宴会开始。人物一天的活动按照钟声有序地开展,钟声成为人物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共同触点,促成叙述从一个人物的意识,转移到另一个人物的意识。当塞普蒂默斯沉浸在与死去的战友埃文斯的精神对话中时,“钟声敲响了:一刻钟——十二点差一刻了”②。此时,彼得从他们身旁走过,因看到塞普蒂默斯夫妇产生一连串的意识活动。塞普蒂默斯夫妇游走在哈利街上,“哈利街上钟声齐鸣……最后只剩下牛津街上一家商店上面的商业钟,亲切而友好地敲响一点半”③,叙述又自然地转移到了正在商店橱窗前闲逛的休。伴随着钟声的敲响,人物意识随之转变,使叙述显得自然而然,行云流水。
《达洛维夫人》中包含了两条平行的叙事线索,描述了克拉丽莎从早晨出门为宴会采购到晚宴结束的一天生活以及塞普蒂默斯在妻子的陪同下去医院治疗,傍晚回到家却跳楼自杀的故事。他们一个代表清醒思维,一个代表混乱思维,伍尔夫借钟声巧妙地将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物联系了起来。洪亮的钟声使克拉丽莎感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引发了她莫名的惆怅与伤感,由此她想到了死亡;同样的,钟声也触动了塞普蒂默斯的神经,使他想起了刚刚结束的世界大战,在焦虑和恐惧中他也想到了死亡。伍尔夫借钟声将克拉丽莎的意识流和塞普蒂默斯的意识流并置发展,互相对应,对生与死的共同思考使两人的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多维度展示。
伍尔夫在描写钟声时,采取了客观时间主观化的方式,“对于这本书中的人物而言,代表着客观时间的议院大楼的巨钟和圣玛格蕾特教堂的钟声,是拟人化的,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④。圣·玛格雷特教堂的钟声是充满生机的,“音波传来,宛如披着衣服,曳步而来,衣兜里装满了零零碎碎的小东西”⑤。它悄悄地钻入彼得的内心深处,给他带去“一阵幸福的颤抖”⑥。而大本钟的钟声则是沉重、深沉的,“沉重的音波在空中渐次消逝”⑦,“一圈圈沉重的音波融入空中”⑧,类似的句子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沉重的音波在城市上空回荡,给人一种压迫感,似乎在告诫着人们,世间的一切都逃不出客观时间的笼罩。此外,大本钟的钟声还是冷酷、威严的,它“铿锵有力”⑨“分秒不差”⑩地播报着时间,“犹如一个强壮、冷漠、不近人情的青年”⑪;“大本钟敲了三下,极其干脆,庄严得很,有一种威慑的力量”⑫。时钟对世间的一切漠不关心,它始终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快不慢、有条不紊地走动着,并在规定的时刻以洪亮的钟声撞击人物的心灵。
二、钟声与社会批判
伍尔夫在日记中写道:“在这本书里,我要表达的观念多极了,可谓文思泉涌。我要描述生与死、理智与疯狂;我要批判当今的社会制度,揭示其动态,而且是最本质的动态……”⑬钟声在小说中有深刻的象征意味,其中就蕴含着对社会的批判。
伍尔夫在小说中多次描绘大本钟和圣·玛格雷特教堂的钟声。大本钟的钟声“犹如一个强壮、冷漠、不近人情的青年正使劲地扯着哑铃,忽而扯向这边,忽而扯向那边”⑭,不容置疑地宣告着时间,带有男性理性、威严的气势。而圣·玛格雷特教堂的钟声“宛如披着衣服,曳步而来,衣兜里装满了零零碎碎的小东西,一股脑儿倒在地上,好像钟声认为,尽管威风凛凛的大本钟完全可以制订法律,那么严肃,那么公正,不过它得记住,人间还有形形色色的小东西呐”⑮,极具女性韵味。
大本钟及其钟声是时间的发布者。在现代城市文明中,人类根据时间安排社会生产生活,正是在时间的规范和统治下,社会变得井然有序,人类生活的运行轨迹有条不紊。因此,钟声实际上就是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象征。伍尔夫在小说中称大本钟是“威风凛凛的”,“完全可以制定法律”,大本钟的钟声则如“触角”一般“伸入平凡的事物中”⑯,化身为秩序和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在大本钟敲响之前克拉丽莎总会产生一种“提心吊胆之感”⑰。对面楼的“纤弱的老妇人”,她的生活作息完全“依附着那钟声,那条纽带”⑱。大本钟敲响时,伦敦各个角落的钟声随之附和,“哈利街上钟声齐鸣,把六月这一天又剁又切,分割又分割,仿佛在劝人驯服,维护权威,并齐声宣告平稳观念无比优越”⑲。大本钟的钟声不时地在城市上空敲响,统治阶级的威严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生活在权威的压迫下,无处可逃。而女性作为父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受到了尤为严重的迫害。
圣·玛格雷特教堂的钟声在诉说:“我没有来迟。没有来迟,她说,现在正是十一点半;然而,尽管她绝对正确,她的声音却不愿显示出个性……使她把个性隐藏。”⑳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在父权的压迫下,女性丧失了独立人格,只有依附于男性,她们才能在社会中生存。父权规定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就是成为母亲。他们禁止女性拥有独特的个性,试图反抗父权制的女性,最终只有悲哀的结局。年少时的萨利有着近乎放浪的性格,我行我素,毫无顾忌。她不甘成为依附男性的传统英国妇女,积极捍卫女性权利。然而身处父权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萨利的反叛使她陷入孤立状态,在父权力量的长期压制下,她最终选择妥协,成为妻子,成为母亲,满足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伍尔夫将大本钟和圣·玛格雷特教堂拟人化,反映西方传统认知观中男性与女性、理智与情感的二元对立,借此讽刺男性、理性的权威性和首要地位,以及女性、情感的次要性和从属地位。男女不平等的等级观念由时钟搭建,并像时钟报时一般,以讽刺的口吻不断地提醒着读者。
三、钟声与生死主题
钟声及其象征的“时间”与伍尔夫的生命观有着密切的联系。40 岁的伍尔夫有着强烈的生命焦虑感:“我觉得时光就像电影院里放映的电影一样飞跑着……我用自己的笔在推着它。”㉑她将40 岁看作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要么加速奋进,要么衰退枯萎。《达洛维夫人》便是她对有限的生命能否对抗与克服时光流逝的一次思考。
小说开头,克拉丽莎走在买花的路上,伦敦街头的人与景,使她不由地陷入对往事的回忆。这时她听到了大本钟发出的洪亮的钟声,钟声如同沉重的鼓槌,直击克拉丽莎的内心世界,使她感受到了“生之恐怖”㉒。钟声对克拉丽莎来说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减少,它触动着克拉丽莎的神经,引发了她对过往青春岁月的无限怀念和老年将至的种种恐慌,也引发她内心的生命空虚感和死亡意识。音波的渐次消逝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正在消亡,死亡步步逼近。
同样的,洪亮的钟声也触动了塞普蒂默斯的神经,唤起了他对战争和遇难战友的痛苦回忆:
“时间”这个词撕开了外壳,把它的财富泻在他身心中;从他唇边不由地吐出字字珠玑,坚贞、洁白、永不磨灭,仿佛贝壳,又似刨花,纷纷飘洒,组成一首时间的颂歌,一首不朽的时光颂。他放声歌唱。埃文斯在树背后应声而唱:死者在撒塞里,在兰花丛中,他们始终在那里期待,直到大战终止。此刻,死者,埃文斯本人,显灵了……㉓
时间在塞普蒂默斯的意识中具有神秘的色彩,既包含着他过去在战场上惊心动魄的经历,也无情地折射出他现在的焦虑和恐惧。“死者在撒塞里,在兰花丛中”㉔,于塞普蒂默斯而言,死者是自由的,死者超越了时间,脱离了客观时空的约束。塞普蒂默斯渴望死亡的到来,因为只有死才能让他摆脱痛苦的回忆,让受伤的灵魂得到彻底的解脱。
在小说结尾的高潮部分,伍尔夫安排布雷德肖太太将塞普蒂默斯自杀的消息带给克拉丽莎,使克拉丽莎陷入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此时的克拉丽莎仿佛与塞普蒂默斯融为了一体,她身临其境地体验到那个陌生青年死亡瞬间的感受,认为那青年的自杀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她的灾难、她的耻辱,并且是对她的惩罚。“大本钟报时了:一下、两下、三下……”㉕突然之间,克拉丽莎不再绝望,她在钟声中获得了对生命的顿悟。她不再怜悯那个自杀的年轻人,甚至为他敢于选择死亡而高兴。“他抛掉了生命,而她们照样活下去”㉖,就如同正在敲响的金属质的时钟,它所显示的非生命性代表了物理时间不可阻止的机械流程,与人类短促的生命形式相比,它获得了在空间上的延续。虽然塞普蒂默斯选择了死亡,但世界上还有千万个“克拉丽莎”和“塞普蒂默斯”还在继续生活。他们就如同报时的钟声一样,不会因为人类个体的死亡而停滞不前。无论是死去的人,还是活着的人,都曾经或者继续乃至永远都在钟声里栖息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命在融合中延续。
四、结语
回荡在城市上空的钟声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不时地在小说人物的心中引起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反应。它不仅为作者从一个人物的意识转入另一个人物的意识提供了一种媒介,同时还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承载着作者对父权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生命与死亡问题的思考。在钟声中,主人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生命是一种相互依赖的生存,“她感到自己与万物为一,不是在‘这里、这里、这里’,而是到处存在”㉗。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当所有的个体融合在一起时,万物的生命就是永恒的。
①④ 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120页,第131页。
②③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⑭⑮⑯⑰⑱⑲⑳㉒㉓㉔㉕㉖㉗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孙梁、苏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66页,第98页,第123页,第46页,第2页,第46页,第45页,第113页,第45页,第113页,第45页,第123页,第123页,第2页,第123页,第98页,第46页,第179页,第65页,第65页,第180页,第180页,第147页。
⑬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日记》,见孙梁、苏美译《〈达洛卫夫人〉译本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㉑ Lyndall Gordon:Virginia Woolf,A writer’s Lif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P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