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德育,拓展初中课外实践活动

2023-09-28谭晓庆

学周刊 2023年29期
关键词:课外德育内容

谭晓庆

(甘肃省山丹县教育局,甘肃山丹 734100)

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阶段。从知识学习方面来看,他们需要在初中打好基础。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他们需要在青春期形成正确的三观,找到适合自己的为人处世方法。为此,教师在依托德育拓展课外实践活动时,可以充分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个人修养、综合素质等得到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磨炼自己,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另外,教师尝试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时,要寻找合适的方法,保证两者相互融合,促使教育活动和谐开展。特别是在教育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德育内容在实践活动中的实践性。

一、依托德育,拓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德育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寓教于乐

一般情况下,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都是根据教学开要设计不同的活动计划,如感恩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夏令营活动等等。不同的活动涉及的内容有所不同,教师会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为他们分配任务。此种情况导致活动过程过于形式化,学生很难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尤其在融入德育相关内容时,教师时常苦口婆心地为学生讲道理,导致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但是,当教师改变以往的活动开展方式,依托德育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两者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德育在实践活动中的呈现也不会太过突兀[1]。这样活动氛围会发生改变,学生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德育实践活动的乐趣,从而积极参与其中。

(二)德育实践活动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同时教育部门提倡教师在教学时以学生为主,要尊重学生,并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权。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课外实践活动涉及很多任务,初中生缺乏耐心,很难真正融入其中,所以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既定任务。这难以发挥活动的作用,更难体现德育的价值。但是,在依托德育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会注重从生活化角度出发,合理调整活动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活动任务,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节约用水、用电,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会逐渐改变教育理念,愿意放手,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凸显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不一样的情感,推动思想、品德全面发展。

(三)德育实践活动能够完善学生人格

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会增加与学生间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但是,单纯地开展实践活动并不能全面发挥活动的价值,在很多情况下只能帮助学生放松心情,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不能发挥实际教育作用。但是,依托德育拓展活动内容时,教师会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以及他们对待活动任务的态度,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合理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尤其在学生遇到与他人合作不顺利、沟通不全面的问题时,教师要通过引导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善良、乐于助人、勇敢、节俭、勤奋等优良品质。

(四)德育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全面育人

德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个人素养,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需要以此为目标,合理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并保证他们在参与活动时有所收获。为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调整活动开展方式,为学生布置长远任务,鼓励他们“日行一善”,通过实际行动养成好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做善事,通过活动将真善美的优良品质传递给学生,改善学校氛围,完善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会发现,学生在活动中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德育知识,并且容易将实践活动与自己的实际经历融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观念。由此可以看出,依托德育拓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全面育人。

二、依托德育,拓展初中课外实践活动遇到的问题

(一)活动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参与热情

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教育部门大力倡导教师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结合新课改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情况,并积极地将其与活动内容融合起来。即便如此,学生仍需要依靠自己的成绩考入理想学校,教师仍会将重心放在知识教学方面。这就导致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减少,久而久之教师的重视程度也会下降,他们会利用统一的方式开展活动,整个过程越来越形式化,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会逐渐被消耗。最终,教师无法依托德育开展相关活动,学生也很难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忽视内容选择,不符合初中生实际

教师要想依托德育拓展实践活动,首先需要重视的便是活动内容的选择。这些内容不仅要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要有实践意义,保证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有所收获。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同时,教师还要发挥德育的价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完善他们的思想品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内容的选择,并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导致活动内容与学生实际不相符,他们很难融入活动中,无法体会到教师开展实践活动的价值[2]。这还会导致教师设计活动的能力受到影响,不利于后续实践活动以及德育的发展。

(三)师生缺少沟通,学生缺少正确指导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对学生的态度,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不同教育活动的态度。这种方式方便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教学改革。但在依托德育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并没有重视师生沟通,导致活动内容偏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难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课外实践活动无法发挥其应用的价值,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也会随之降低。

三、依托德育,拓展初中课外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创新课外实践活动方式,吸引学生参与

以往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会将重点放在活动过程上,希望学生可以脱离课堂,释放学习压力,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但此种活动方式过于单调,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实践活动方式进行创新,融入德育内容,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喜欢上实践活动,愿意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所谓德育,重点在“德”,指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人文方面的教育。教师可以从这三方面出发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的期待,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调整活动开展方式。以“关爱老人”的实践活动为例,以往教师会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养老院做志愿者,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收拾东西。这些活动任务过于死板,并不能让学生得到直接的情绪反馈。基于此,教师可以对活动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节目,增加他们与老人接触的机会,并组织他们与老人交流,建立感情。这能够使实践活动更具人情味,更符合德育的标准。

其次,教师要在活动结束后了解学生对活动的看法,从学生口中了解实践活动的不足。这样教师可以得到最具价值的反馈信息,方便对实践活动进行进一步创新改革,不断提高活动质量,使活动开展方式更符合学生的标准,让他们愿意积极参与进来,从而达到预期活动目标,推动德育发展。

(二)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内容,重视德育渗透

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主要会从学习活动、参观活动、爱心活动这些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文艺活动、参观博物馆等。这些活动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师除了要融入教学内容外,还应该重视德育在其中的渗透。

从学习活动角度来说,此类活动是教师最重视的,这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息息相关,教师要从中挖掘德育相关的内容,合理引导学生[3]。大部分竞赛活动都与学科知识有关,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能力才能有资格参赛。所以说,竞赛活动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合组织所有学生参加,也很难将其与德育融合起来。但文艺活动不同,学生可以在锻炼文艺技能时提升自身的个人素养。对此,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与文艺活动相关的资料,组织学生练习,让学生接受不同艺术活动的熏陶,促使其个人素养得到发展,保证实践活动高效开展,提高德育效率。

从参观活动角度来说,教师的主要目标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的过程中感受历史、完善思想。尤其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可以借助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了解历史英雄人物的经历,为他们树立榜样,进而很好地将参观活动与德育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观不同的历史文物、文化产物,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其形成正确的爱国精神,并在保证活动高效开展的同时充分落实德育相关内容。

从爱心活动角度来说,此类活动有利于教师丰富活动内容,还有利于德育在活动中的渗透。无论是敬老活动还是志愿者活动,都能够让学生有所收获,并养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所以,教师在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时,要注重从活动本身出发进行分析,挖掘其中与德育相关的内容,保证活动高效开展。

(三)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活动质量

教师和学生是活动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教师负责设计、规划活动流程,学生则是完成活动任务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学生了解活动内容是否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积极影响,学生也需要认识到教师设计不同活动的目的和理念。为此,教师要注重与学生沟通,收集他们对课外实践活动的看法,总结有效信息,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调整,使活动更符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则需要在沟通中加强对活动的了解,改变自己的参与态度,认识到此种活动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要寻找合适的方法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不同活动内容的看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过于死板的活动比较抵触,比如学习类活动、竞赛类活动等。他们比较喜欢自由度高一些的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夏令营类的活动等。针对此,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实践活动开展方式,尽量将活动场地选在户外,给予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活动当中。

其次,教师还要在活动结束后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说一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些学生会提到安全问题,有些学生会提到活动项目不新颖等问题。对此,教师要做好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对于确实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此达到提高活动质量的目的。

(四)注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推动活动开展

时代在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也应该将其重视起来,并合理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辅助,改变活动的开展方式,为实践活动添加新元素。大部分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主要是搜集资料,丰富活动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挖掘信息技术的不同用法,实现活动改革,加强德育在其中的渗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经了解发现,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带领学生到户外开展实践活动。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不同的活动情境,让他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4]。以前在组织学生开展游览活动时,教师会与学校沟通,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名胜古迹、革命圣地进行参观。但如果学校不具备这些条件,教师则可以直接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引导他们融入情境中,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文字资料,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保证实践活动高效开展。

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任务。在课外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德育角度出发分析活动内容,总结自己的想法。为了完善自身想法,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不同的实际活动案例,从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加强对实践活动和德育的了解,增加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实践活动的开展有较强推动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将其重视起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依托德育拓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就需要先认识到开展教育活动的价值,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总结当前课外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最终,笔者从四个角度出发,对依托德育拓展课外实践活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加强广大教师对德育的重视,充分提高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效率。

猜你喜欢

课外德育内容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国德育》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主要内容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