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伯端美学思想及其美育价值探研

2023-09-27苏振宏

成功密码 2023年1期
关键词:氤氲美育美学

苏振宏

张伯端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哲学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对艺术创作的深刻认识和审美精神的总体把握,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与美学观念。在审美心理层面,张伯端讲求静极生动、自由无待的审美态度与艺术灵感;在艺术创作方面,他主张氤氲朦胧的审美趣味,追求恣意昂扬的艺术生命力。梳理研究张伯端的美学思想,有益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资源,在新时代做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工作。

一、清净无为:审美态度和艺术灵感之意涵

北宋张伯端宣扬哲学心性理论,提出使心虚静、返情归性的理论观点。映射到美学思维上,张伯端认为清净纯粹的心灵境界与至美至妙的艺术极境是相通相融的,其言“清净无为,自然现出百般妙用景象”。这一美学观反映了他对审美心理构建的双重深刻认识:一是“清净”,指明“静极则生动”的心理状态对内游神思、玄游畅想的重要意义;二是“无为”,强调审美主体自由的显身敞开以及审美对象以其所是的完整呈现诞育了“心物交融”的艺术灵感和审美境界。

“心”概念是中国传统哲学心性理论的核心,主张人的一切生命力在“心”的作用下以其可观察性和可体验性构成感性经验,故以心为思维之官。张伯端认为,“心唯静则不外驰,心唯静则和,心唯静则清。”从审美活动的展开来看,“静极”是诗性直观的前提,是在审美活动中人交付自身“去成為什么”的“去”得以开启的心理准备,给内游神思以广阔的场地;“生动”是审美心理中玄游畅想的依据,是人把自身摆出后彰明“去成为什么”的“成为”得以实现的心灵力量,是推动审美直观活动的动力。在“静极则生动”的过程中,纯粹清净的心理状态使人超出俗见,以一尘不染之心境虚照万物,为审美活动中的个体构建起涤除玄览、静观深照的精神高度,以摆脱一切经验和理性的遮蔽,从高视下,全而不偏,破除了所谓的规律性、合理性的审美障碍,最终落实到人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穿透力上,获得一种非生理的、非功利的审美快感,这种审美经验往往带有鲜明的直观性和强烈的豁然贯通之感。让个体在欣赏美、创造美的同时,领悟生命的自足感与完满感。

如果说“清净”是张伯端在内游神思层面对澄心遣欲的抑扬,那么“无为”则体现了他对艺术灵感自由意识的推崇。张伯端强调“无为”的审美取向,提出“但识无为为要妙”,阐述身心获得绝对自由的“无为”境界的重要性。“无为”在张伯端的美学思想中代表了一种超脱的感知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心灵运动被赋予了纯粹的自由本性,可以恣情发动、随意挥毫、自由超迈、率然而生,不依从人的意愿,不寻求特定的物象,不必从逻辑上应然地推出,可以是偶然的、突然的、无法预料的开展。这种自由风貌为艺术灵感的瞬间生成和美感经验的诗性直观提供了无限可能。它可以是一种情不自禁、不由自主的凝神观照,也可以是一种并非刻意封闭或拒绝干扰的心无旁骛,表现为人的一种彻底的、完全的、澄明的敞开。张伯端把这种身心敞开形容为“妙用无穷日慧”。“慧”蕴含着灵感激发、顿然妙悟的意味,表现人(主体)与物(客体)的瞬间契合。这种契合没有冲突和对立,多为一种愉悦幸福的提升。那突然而至的灵感不是使人失去自我,而是使人获得了超脱的体验,即在审美层面,当人以“无为”之心展现其生命活力之时,也正是人在向世界交付、摆出和敞开自己之时。在那一刻,所有意志、理性或利益都被排除在人的意识之外,相应地,周围的事物也就不会被人自身的主体性或主观性所扭曲,而能完美呈现。在这种双向运动中,人既显现或呈现了自身,也在自身呈现中让事物的本真得以呈现,体验到了平时无法体验的情感,触及了平时无法触及的境界,即艺术灵感的生成涌现最终使感受者无间隔地进入审美对象并瞬间洞见其完整本质,两者之间达成一种亲密无间的契合,形成一种内在生命的共鸣,处于一种统一的、浑然未分的整体状态——这种在心灵中诞育的“心物交融”的艺术灵感和审美境界,源自无为的心灵品格,饱蕴超脱自由的生命气象。

二、氤氲朦胧:艺术创作和情思构设之表征

从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感志趣和形象美的人格化内涵方面而言,审美并非只是单纯地接受外在对象或感受外在对象,而是表现自己与呈现对象同步发生的显现、赋形和言说活动。从张伯端的文艺作品来看,他在抒情和表现时更热衷于构设一些体悟式的、艺术化的、极具朦胧隐蕴意味的符号、形象和意境。这些艺术形象,以特定的极具生命力、表现力的符号作为指征,达成一种确定的、具有意义的形式凝聚。例如,他在诗文中塑造了“黄芽”“白雪”“玉芝”“日红”“月白”等诸多文学意象,就审美欣赏和创造的经验依据而言,这些艺术形象展现了张伯端对人的生命力的灵动、自由和绝对自主性的体验与放大——这些氤氲朦胧之“象”已经不再是事物意义上的对外在世界的构形。它的美学价值并不停留在呈现自然造物的水波光影、云气升腾或弥漫蔼然,而是旨在说明个体卷入了一场审美活动,与外在的山川大地、日月云霞、轻烟薄雾、火烛雪影等感官所把握的对象发生了审美关系,使自身的生机和生命力经由自然对象或欣赏对象获得外射和替代实现。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渴望逍遥的情感宣泄的力感,一种不屈服于压抑的生命力的昂扬,一种使人的绝对无待的逍遥人格显现出来的汪洋恣意的活力。

同时,张伯端还认为,氤氲朦胧所代表的“美”无法定义也没有疆界,它的涌流和漫溢不受任何主观想象的遮蔽,更不应该被客观形式所概括——它凭借超越必然性和自然的规律成就了无形式的、无限的自在性与完整性。基于这样的审美观,张伯端在作品中描绘了很多飘荡聚合、氤氲缭绕、自由自在的意象群,诸如“醺醺和气酿春风,一点阳生恍惚中”所描写的雨露升腾后,融入大地和蔼的春风,又化作轻柔细密的光芒,在不经意的瞬息之间洒向晴空万里,山泉林池,山川大地。这些氤氲意象群体现了张伯端对气韵的理解、意趣的营造及风致的追求,“聚散变化”作为一种概括表象获得了审美式、艺术化的诠释创造,其所展示的审美佳境,既不源于人的理性思维的焦点式透视,也不源于个体力量对自然存在的意志化征服,而表现为人的自由完整的本性得以完满揭示所产生的欢畅感。

三、价值意义:人格美育和生命美育之构建

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新时代美育工作更加需要关注传统审美观的传承教育。张伯端的美学思想内蕴清净纯粹的审美心理,高洁无为的品格意识,自由无拘的精神风尚和敞开畅意的人生态度。这些审美意识和美学观念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深度与理论厚度,还为当代美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宝贵的精神底蕴,对于开展新时代美育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一是丰富了“人格美育”基本内涵。人格概括为人的内在道德和情感品质。人格美育旨在培养个体良好的品性道德,形成真情美、气质美、境界美。张伯端美学思想为人格美育的基本内涵提供了有益的思辨路径,如在增强情感力方面,重视情感的自由表达,推崇内心的坦然和真挚的抒发;在提升审美直觉力方面,强调精神高洁,不受物质干扰和利益驱向;在发展想象力方面,主张对言外之意、象外之蕴的顿悟,加深自我认同等。这些观念都有益于陶冶情操,以美育德,涵养个体内在的思想道德、伦理观念和审美境界,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二是拓展了“生命美育”的话语体系。生命美育是以生命活动为审美对象的审美教育,强调美的本质应该从人的本质出发,而人的本质就是生命。张伯端美学思想围绕生命体验展开阐述,突出主体性和体验性,重视开发人的艺术感觉,提升人的审美趣味,实现人的自我审美需要,获得生命的现实意义。这些美学观念同人的生命教育密切关联,拓展了生命美育的话语体系,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和现实意义,能够促使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美化生命,最终达到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氤氲美育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氤氲豆角香
氤氲的诗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纯白美学
紫气氤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