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州宋城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教育功能

2023-09-27廖良平刘真

成功密码 2023年1期
关键词:宋城赣州理学

廖良平 刘真

学生陷于手机,迷于游戏,已是当下教育中学生真实现状之一。社会各界都在大声呼吁:“移动互联时代,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需要家长、学校、媒体、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共同努力。”怎么努力,谁来努力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课题。

一块荒地长满了杂草,根除杂草的最好办法是种上庄稼。同理,孩子沉迷于游戏,脑子里已长满杂念,根除杂念的最好办法是种上文化。然而,受应试教育的限制,孩子们的脑子里虽种了知识,却少种了点给精神奠基、给思想打底的文化。

近年来,国家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然而很多学校“播种文化”的方式不对,仅是空洞的说教、几场作秀的活动,学生很难受到文化的浸润。

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发现挖掘身边的优秀文化,开展体验式教学,用厚重的历史文化润泽学生心灵,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赣州的宋城文化就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教育功能。

一、赣州宋城文化的时代价值

赣州城历史悠久,繁荣于两宋时期,至今仍保存着数量众多且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宋代文物和文化遗址,有“江南宋城”和“宋城博物馆”之称。

1.赣州宋城文化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史载:“豫章理学节义,为海内师表,而赣郡尤著。”理学文化孕育于赣南,其创立者为理学祖师周敦颐。周敦颐于北宋庆历、嘉祐年间在赣州为官,兴办“濂溪书院”,宣扬理学。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就是在赣州拜周敦颐为师,长时间在赣州跟随周敦颐学习理学,成为一代宗师。歷代的理学家或官宦纷纷来到赣南,在周敦颐逗留过的地方寻访濂溪先生的足迹,汲取理学养分。因程颢、程颐师从周敦颐学理学,赣州被人夸耀为“二贤讲道之地,庶几与邹鲁并”,可见赣州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赣南理学发展到明代,空前繁荣,代表人物是王阳明。王阳明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心学。赣州是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实践地,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形成地。他在赣州兴办“阳明书院”,刻印儒学经典,教化百姓,传播他创立的“致良知”学说。

今天,赣州还保留“濂溪书院”“阳明书院”旧址,中心城区还有“濂溪路”“阳明路”,以纪念两位名人。

赣州还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文清路”以纪念著名诗人“陆游”的老师——曾几。曾几,北宋虔州赣县人,大观元年(1107)铨试第一,赐进士出身,历官敷文侍制、通奉大夫,为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老师。曾几因反对秦桧而被罢官。他为官清正廉明,不畏权贵,爱国爱民,去世后,谥号“文清”。

曾几一家出过4位进士,人称“虔州四曾”,位于赣州和平路口的“世臣坊”流传着曾几一家“耕读传家,家学渊博”的佳话。

“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的郁孤台,凝聚忧国忧民的民族精魂。当年辛弃疾登临郁孤台,面对滚滚而去的赣江水,面对逶迤东去的不尽青山,追忆“国破山河在”之旧事,怀着对世事、国事之强烈忧患,于郁孤台上,写下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其中传世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名噪天下,令郁孤台的地位登上了一个历史巅峰。

文天祥登临郁孤台也写下“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忧国诗篇,并在赣州拉起一支队伍,北上勤王,救国救民。

赣州类似“文清路”“世臣坊”等地名,类似“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爱国诗句还有很多。游览这些地方,品读这些诗句,忧国忧民、崇尚忠义等优秀人文精神自然深入人心。

2.赣州宋城文化是根植家国情怀的必要土壤

有一种情感叫作老乡,有一种情怀叫作家乡。我们这辈人,都有很深的家乡情结。在县城,以同村的人为圈子;在省城,以同县的人为圈子;在首都,以同省的人为圈子。因为同走过村前的那条小路,同饮过村里那口井水;同上过县城那所中学,同游过县里那座古庙;同吃过家乡那道特色菜,同玩过那个过家家游戏。有了家乡文化习俗的认同,才有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情感融合。

而今的孩子,在时间上除了待在家里就是学校,寒暑假也是家里或是参加各种培训班。在空间上往往是流连街道、商场、娱乐场。所到之处、所玩之事基本上是所有城市共有的、相似的,缺失了家乡的独特性与文化性。将来孩子长大了,在外地遇到老乡,怎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多也只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老乡而已。

如果你是赣州人,你对赣州知道多少?近期,因为开始做传播赣州文化的事情,我经常在一些讲座上提到赣州的名胜古迹、文化习俗、科技艺术,很多老师都不知道,就更不用说学生了。对家乡不了解,对家乡不热爱,怎么能产生爱家乡的情怀?不能爱家,怎能爱国?

我们很有必要向孩子介绍,赣州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很早就“商贾云集,货物如雨”,有“南方丝绸之路”美名的繁华历史。

向孩子介绍赣州的宋代古城墙比西安的明代城墙、北京的故宫城墙早了几百年。古城墙的护城河、墙垛、城楼、马面和炮城等古代设施齐全,保存了宋代以来数以万计的古城砖,是国家文物古迹的孤品。

向孩子介绍在北宋嘉祐年间州守刘彝设计并修建的城内排水系统福寿沟,历经近千年仍在发挥巨大作用。该项工程被称为“城市排水工程的奇迹”,被李克强同志誉为“良心工程”。

向孩子介绍宋代几任州守刘谨、洪迈、周必正先后修建了西河、东河、南河浮桥,为完善赣州城市交通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形若游龙的东河古浮桥是全国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浮桥。

向孩子介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东地区最大的石窟寺,堪称江西石窟艺术宝库的通天岩。向孩子介绍巍峨的慈云塔,规模宏大的七里镇古瓷窑,全省首屈一指的文庙,苏东坡与阳孝本彻夜长谈的夜话亭,客家风情浓郁的民居建筑群,“荷包胙”“酿豆腐”“粉笼床”“黄元米果”等赣州美食。

介绍赣州风光旖旎、古韵悠悠的“宋八景”“明清八景”;介绍赣州的古墙、古巷、古窑,赣州城的一切;介绍赣州静谧、安逸的山水,赣州源远流长、广博厚重的文化:赣州古有辛弃疾、文天祥,今有千万革命烈士的爱国精神。

让孩子爱上赣州,让孩子以生在赣州、长在赣州而自豪。让赣州的宋城文化成为孩子们根植家国情怀的土壤。

二、赣州宋城文化的教育功能

我们亟须发挥赣州宋城文化的教育功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孩子思想,健全孩子人格。

我倡导并设计“赣州宋城文化主题读写”课题研究,从以下两方面去挖掘赣州宋城文化的教育功能。

1.挖掘赣州宋城文化的育人功能

赣州民风淳朴,赣州人的知识并不全是通过学校教育得来的,不少是耳濡目染、代代相传获得的。孩子久处一个向上向善的环境,自然就养成向上向善的品质。

赣州有很多人文气息浓郁的名胜古迹,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如游览郁孤台历史文化古街,让孩子感受民族古风,穿越历史时空,感受精神文化的魅力;游览古浮桥、灶儿巷,感受幽静祥和的宁静;游览龟角尾公园,感受客家先民来之不易的开基创业。

赣州很多具有人文情怀的民风民俗、传统工艺,通过课程的方式引入课堂,既生动有趣,又有人文情怀的熏陶。

赣州宋城文化的开发不能仅局限在旅游、文物等方面,更要用于教育。搜集整理适于教育的素材,如名人轶事、名篇文章,从而编撰文化读本,开发宋城文化校本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在欣赏、评述、体验宋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宋文化所传达的历史价值、民族精神和文化象征。

2.挖掘赣州宋城文化的教学功能

把赣州宋城文化引入课堂,丰富语文教學资源是回归语文本性、回归教育本性的教学。利用丰富的宋城文化资源可以开发多种类型的语文课。

首先是阅读课。我们可以挖掘丰富的以赣州文化为素材的著名文章作为语文阅读教材。如诗词有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苏轼的《赣州八景组诗》《过虔州登郁孤台》《郁孤台·再过虔州和前韵》,文天祥的《题郁孤台》,王阳明的《通天岩》;文言短文有洪迈的《容斋随笔》;现代散文有徐南铁的《郁孤台之魂》、简心的《赣南血型》、彭世强的《郁孤台笑了》。文学大家描绘的正是孩子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生活,这样的阅读教学更贴近学生需求,更有实效性。

其次是写作课。赣州的文化古迹、风俗人情、名人轶事、地方精神都是写作的素材,只要老师善于整理、善于设计、善于引导,把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入课堂,就能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打开思路,写出热爱家乡之情、描绘家乡之景的好文章。

再次是研学体验课。201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研学旅行的文件以来,研学旅行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继承和发展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但目前远距离的研学活动组织起来还有难度,并且一学年一次的研学也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需要。赣州宋城文化有丰富的研学资源。目前郁孤台文化街、龟角尾公园、八境台、古城墙、古浮桥、灶儿巷、宋城文化建筑群、赣州自然博物馆、通天岩石窟寺、赣州文庙、马祖岩人文公园等地都是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研学基地,组织孩子到这些地方游览体验学习,既容易组织,又有意义。

让我们一起重视赣州宋城文化的时代价值,把赣州宋城文化引入课堂,让课本与生活一样丰富精彩,让孩子融入赣州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到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培育孩子核心素养,完善孩子健全人格。

猜你喜欢

宋城赣州理学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宋城千古情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赣州:“1+100”为青年办实事 做青年贴心人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理学
宋城演艺跨入视频社交 26亿并购六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