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建异步学习共同体 深度应用促有效实施

2023-09-27李梅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校本研修融合创新国培计划

李梅

【摘 要】中国教师研修网联合项目学校承担了“国市培计划”——重庆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整校培训项目,按照“问题分析—解决策略—案例分析—方法指导”的思路为项目学校定制研修课程规划,启发教师开展技术和教学的融合创新,推进课堂教学转型,努力打造信息技术教育新生态。本文从实训前、实训中、实训后三阶段出发,阐述开展重庆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示范校整校推進项目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国培计划;课堂应用;校本研修;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9-048-03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的意见》要求,中国教师研修网在“国市培计划”——重庆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整校培训项目实施中,开创性地设计了“三学三段”的推进规划、“四位一体”的推进路径、“线上线下社群”的立体结构、“三能三会”的推进模式,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研修任务,使项目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下面就以本项目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整校培训项目的主要做法

1.结果导向为先,以“实际调研、实在进行、实效开展”为培训思路,为项目学校打造“三学”“三段”的推进规划

调研先行。我们对项目学校开展了分层调研活动,从管理者、培训者和一线教师层调研中分析需求,按照调研数据和整体设计上突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助推教育质量提升”的目标,定制基于“三学”“三段”的整校推进规划。其中,“三学”即前期预学、中期研学、后期践学。“三段”即对“三学”阶段根据学校需求设计:训前“预学”精确保障需求、训中“研学”创新实施路径、训后“践学”跟踪保障效果。

“前期预学”。预学在研修任务前一周进行。搭建项目学校研修社群,委派优秀编辑和专家进入社区,定时推送资源,调动教师训前研修积极性,通过提问、研讨、共享观点等活动进行。编辑每日总结前日热点,根据热点定制推送新资源、引导新话题,为能力提升工程2.0学习“预热”;从观测话题研修情况上,我们适时进行两次主题预学活动。一是个人规划,以集中线上培训的方法,培训教师设计个人研修规划;二是校本研修,组织专家细化指导校本研修的开展落实,确保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效果。

“训中研学”。观测教师培训情况,分次组织专家对热点问题在线答疑,指导教师开展深度校本研修;推送丰富的微讲座、云论坛等网络研修资源,整理答疑指导分类资料,助力教师自主研学;把工程推进经验和专家答疑解惑集结成册,为项目打样。

“训后践学”。以训助研,跟踪指导,巩固成果。训后和项目学校紧密合作,跟踪帮扶,以参与校本研修活动、专家研讨助力、经验交流分享和研修成果汇报等方法,帮助学校内化培训成果,稳固研修效果。

2.聚焦核心能力,以“明确主题、明确研修、明晰推进”为实施路径,推进“线上”“线下”“社群”的立体结构

线下深度交流。在积极配合项目学校做好培训需求设计和设计规划方案的同时,我们多次深入学校,与管理团队商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办法,与培训团队交流推进细节,调研一线教师所需,以“三全面一提升”的总体目标为每所项目学校定制项目实施规划,把“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作为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突破口,受到了学校的一致认可。

线上发挥优势。通过区域统筹与自主选课相结合,使用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搭建同步直播课程和异步实践课程资源,创建教师网络研修社群,组建项目学校交流平台,建设成“线上能学习、线下能实践、社区能交流”的立体培训模型,建成互联网学习生态,引入专家指导引领、网络自主研修、实践应用结合的研学方法,90%的学员达成一级水平,80%的学员达成二级能力水平,60%的学员达成三级水平。

3.“立足课堂”为核心,以“教学改进、教学应用、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为实施步骤,构建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四位一体”整校推进路径

在培训前期,项目组重点从“决策层—推进层—执行层”三个层面抓工作,以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为主线,以“立足课堂”为核心,制订项目校推进方案,树立“技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明确方向思路,在学中用、清晰任务,科学确定研修主题,加强校本研修,最终实现目标,让每一位老师的课堂都焕发与众不同的魅力,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

(1)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一是基于大数据的实证教研——有效教研的孵化器。项目校在教研中,通过挖掘学生学习大数据,制定高效合理的教学计划、找到最优教学途径。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集体教研——有效教研的助推器。在教研中,大胆尝试基于信息技术的集体教研,着力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及学科教学特色方面,提升教研教学能力。三是基于学情的大主题教研——有效教研的加速器。在教研中,结合项目校学情,尝试符合基础教育课改的“大主题”“大单元”“项目化”的教研模式。

(2)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一是运用数字教学资源:鼓励项目校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教研网等数字教学资源,教师积极运用这些数字教学资源进行高效而优质地备课。二是创新设计教学课件。三是优化设计与制作微课。将信息技术创新地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一是实行双师课堂: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直播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名师远程直播授课,项目校教师做线下答疑、辅导,随时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引导学生与线上名师讲解保持同步,进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二是信息化课堂教学:项目校教师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教师用云实验平台课堂进行多样化实验;用手机授课助手,完成学生实验的同屏展示;用交互式课件实现课堂练习PK,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取学生,体现公平、公正和增加课堂乐趣。

(4)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在各个环节中尝试应用新资源、新方式、新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研教学深度融合。如项目校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随时批改学生作业,并基于记录数据,对学生进行一般性和个别化指导;项目校教师使用新型网络阅卷工具进行阅卷留痕,利用其各小题答题情况的精准数据统计,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以此进行针对性评讲试卷,助力教师精准化教学。同时,项目组根据项目具体展开情况,将教师研修学习、教学教研实践应用等活动纳入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过程考核和成果测评。过程考核旨在进行诊断和干预;成果测评旨在检查实践能力,更加量化、真实、客观。

整校培训项目的创新举措

1.建设研修生态——组建异步学习合作体

我们组织专家深入项目学校指导校本研修和实践应用,有效提升了示范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4落实”充分帮助学校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修生态圈。

“1学”集中学:指导学科组将教研活动与能力点学习有效融合,落实学习任务,组内“青蓝帮扶”,组外专家指导。

“2练”集中练、个人练:指导学校开展分学科的能力点技术集中研练活动,鼓励教师个人自学自练,协助校级培训者团队跟踪练习。

“3用”备课用、课堂用、教研用:指导教师关注教学整个环节,针对所选能力点,学习网络实践、观察同组研修,用“同课异构”“一课多磨”等方式用好能力点,创新教学应用方法;帮助学科工作坊(学科教研组)开展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线下研修活动,指导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和实践应用,细化校本研修推进计划,精准实施,有效落实。

“4展”展说课、展技术、展课堂、展评价:在完成在线培训和校本研修的任务后,指导学校组织实践应用测评,开展基于能力提升工程2.0的赛教、晒课活动,以教学环节为考核点,形成说运用(微能力点)、展运用(微能力点)、用运用(微能力点)、评应用(微能力点)的应用测评体系。

2.助力成果积淀——组建交叉学习共享体

遵循问题导向式,我们紧密结合各区域学科教研指导、教科研课题项目、名师工作室对口帮扶等任务,制订可实施操作的统筹指导计划,基于教学研究专长优势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融合:融合经验—深度学习—实践运用。根据不同的学校需求和场景,充分融合现有技术经验,鼓励学校进行研修创新,不断开拓实践运用。持续深入指导项目学校融合校本研修学习经验,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并为其提供自主学习环境和实践操作平台,让学员可以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提高兴趣,使教学更加有趣,使课堂更加活跃。

循环:区内指导—实践运用—交叉辐射。挖掘本地专家,为区域建设专家团队。项目组从优秀的示范校学员中遴选出10名优秀教师,采用分区域交叉入校指导的方式,定点指导能力点应用、实时收集问题反馈,更加有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能够非常清晰地知道“怎么做”,使学员真正学有所获。

应用:校本研修—创新教学—引领变革。信息技术融合于学科课程绝不是简单的纳入或功能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工具或技术手段层面的应用,而是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融合”的核心,是用技术去创新教学,引领教育体系变革。项目学校抓住“国市培”之东风,握住“学习”的主线,积极践行“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将信息技术当成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翅膀。在整体应用实践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信息应用能手培养的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以个人辐射集体,以团队辐射全校。该模式让技术应用多了一份理性和深度,让教师从技术操作能力提升转向了信息素养提升。

整校培训项目的实施成效

1. 前置性资源先导学习,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

以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需求创设培训情境,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培训要从改变思维开始,进而把培训的外生变量改变为内生变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

2. 嵌入式在线培训,真实情境学习,实现“三会”

示范校项目实施中根据项目实施方案阶段性任务安排,围绕学校“一划一案”的整校推进策略,通过专家引领讲座、案例展示、专家点评指导、学员互动交流、云论坛,设立现场直播:展示校本研修、能力点成果、课堂教学示范观摩等形式,让老师们会讲2.0、会用2.0、会评2.0,彻底解决过去信息技术支持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助推学校教研工作向标准化、灵活化、开放化、融合化转变。

3. 全程陪伴式学习,依托引导工具,精细管理,实现“三能”

按照“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基本原则,培训全程陪伴式学习,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引导工具,精细管理,可以实现“三能”,即“能力提升、运用转化、知识创新”。专业的专家团队可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和支持,以帮助学员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和技能;依托引导工具可以加速知识传输,帮助学员更快地消化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借助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学员的学习状态、知识掌握度、应用能力等进行监测和评估,以及定期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这样被培训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并且做好知识转化与知识创新。垫江实验学校老师这样说:“一场云端2.0培训,一生浓浓研修情。”

经过前期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以精准培训为特征的能力提升工程2.0取得了一些成果,教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正在形成,中国教师研修网重庆项目组同步及异步持续跟踪指导,争做“三能”“三会”培训,为推动教育范式的变革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型而努力。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化发展正当其时。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乘“数”而上,为建设富强、文明、智慧、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数字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教师研修网

编   辑:王晓波

猜你喜欢

校本研修融合创新国培计划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E-learning: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最美“乡下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