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综合评价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2023-09-27李林英陈明霞柏任俊杨文珺
李林英 陈明霞 柏任俊 杨文珺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在校内建设教考综合评价系统,促进信息化手段赋能教育教学,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该系统支撑学校全学科、多场景的全过程伴随式数据采集,全面进行数据分析,形成面向各个维度的学情分析报告,指导教师进行精准教学,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教考综合评价系统;个性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9-017-04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关于“实施行动”部分指出“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1]
2022年3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充分利用市大数据平台赋能,使用其共性组件服务,研发教育数据大脑,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三类全息画像,促进数据应用,服务于学校评价、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2]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通过校本化的教考综合评价系统的建设,利用更加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分析学生掌握程度,合理给出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实现精准提升。
教考综合评价系统及基本功能
教考综合评价系统是由西城区考试中心为学校提供的,由一起教育科技开发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考阅平台,它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对日常的作业、周练、测试、考试、联考等过程性和结果性数据进行伴随式采集,完成对学校、年级、班级、学科、学生的多模块动态行为数据分析与评价,形成校级学业数据,并将题库资源与教学工具系统充分融合,对校本资源进行持续共建与充分共享,从而实现学校出题组卷、考试阅卷、学情分析、试卷讲评、教学评价、个性化学习等板块功能的综合性评价分析系统。其基本功能如下。
1.出题组卷
学校依托校本资源题库和平台资源库,进行选题、组卷工作。同时,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类学业诊断性、评估性试卷、试题及其分析结果自动收录,建立适合学生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试题库,实现资源数字化,便于资源使用、共享及统一管理,满足教师循环备课和不同情境下考试组卷的需求。
2.考试阅卷
使用先阅后扫、在线批改、单评、多评等多种阅卷形式,实现阅卷及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提高教师批改效率,满足了不同考试情境下多种阅卷模式和阅卷任务分配规则的要求。此外,系统可保存阅卷痕迹,方便学生查阅。
3.学情分析
教考综合评价系统通过大数据算法进行多维度、全方位数据分析统计而形成学情报表,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积极参考:通过单学科学情板块,为各学科教师提供平均分、标准差、四率等多维度数据层面分析和知识点、能力掌握层面的分析结果;通过多学科学情板块,为学校各年级主任提供多学科成绩指标对比及学生多学科总分成绩分析。
4.试卷讲评
阅卷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讲评模式,提前选择优秀作答或典型错题,在试卷讲评课上可以直接展示,不用再拍照制作PPT等。同时可以展示每题每位学生的作答情况、得分率,还可以直接出题举一反三,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试卷讲评。
5.教学评价
教考综合评价系统采用互联网云端数据中心的方式,能够将学校日常的学习、教学数据和学情分析数据定期存储至教育主管部门信息平台,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区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满足教育主管部门随时查看学校的教学规划、教学质量和教学趋势的需求,辅助科学决策。
6.个性化学习
运用教考综合评价系统,能够为每位学生生成个性化分析报告,分析学生的薄弱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学业水平的针对性提高。
教考综合评价系统的校本化建设过程
1.结合现状,找准问题和需求
(1)基于学校师生“教与学”现状的需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校教学管理团队发现教师运用传统依靠板书讲授法为主的授课方式、整齐划一的作业布置方式、批改作业后对学生出现问题的辅导方式、考试后的试卷讲评方式来进行日常教学工作,收效并不明显。
(2)提升教学工作效率与教学针对性,改善整体教学质量的现实诉求。学校于2021年初对全体教师开展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及评价”问卷调查中,89.59%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持积极态度;80.21%的教师能够认可教考综合评价系统等信息手段对于教师课堂教学和整体考试评价的提升作用,并乐于在教学中运用;同时,超过半数教师认为自己目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如何实现在课上关注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实现同一节课内的分层教学”,而在对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中,该趋势则更為显著,体现出教师对于提升教学针对性的现实需要。
(3)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关注知识传授和教师施教为主体的,教师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清晰准确地传授知识,课上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设计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才能保证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准确掌握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薄弱知识点,无法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提高,学生无法精准有效地获取自身知识薄弱环节,无法满足大范围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2.预设目标和计划
(1)学校把教育数字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契机,重视对学校整体硬件、网络、软件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希望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教育数字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契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2)学校对教育数字化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整体设计。以推进建设“智慧校园”为目标,从信息化资源辅助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师的教研和学习、信息化资源辅助课堂教学与评价、信息化资源辅助学生个性化学习等维度设计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3)学校以科研课题作为数字教育引领教育教学改变的抓手,积极推进各项工作。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师转变思想,以教育数字化作为学校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契机,挖掘其辅助教育教学的着力点,探索数字教育提升教育教学的实践途径。
(4)学校每学期会针对教师们提出的困惑和问题,以全体会、教研组专题研讨、主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对教师们进行信息化辅助教育教学的技术培训,促进信息技术手段赋能教育教学,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教考综合评价系统的实施与应用
1.实现校本资源的持续共建与充分共享,满足不同考试场景下的资源需求
学校通过校本题库持续建设,充分收录学校教学过程中各类情境下的学业诊断性、评估性试卷、试题及其分析结果,累计习题总量47 050道,其中数学学科题库上传最高,达到了34 497道,化学、物理、英语、语文、生物等学科在1000~3000道不等。
通過试题作答反馈数据分析,不断修订、完善和积累高质量的能力诊断试题或试卷,一方面成为日常教研的抓手,另一方面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评价工具,同时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有助于落实分层教学工作并有效地检验其效果,充分利用和依托教科研力量,打造学业能力诊断题库的共建共享服务,完善学业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试题库,实现资源数字化,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和统一管理,满足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同考试场景的资源需求,实现教务管理的减负增效。
2.增强教师教学的效率与针对性,为课堂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依托教考综合评价系统,在手阅方面可以实现教师批阅留痕,在网阅方面可以实现流水化阅卷,很大程度上教师阅卷、线上考试可以在应对特殊时间和场景下,完成学校的阶段性测试,有效提升测试效率和应用。截至2023年5月,各学科累计使用600余次,平均使用60余次,各个场景在学校教师中具有很好的使用率和极高的满意度,阅卷系统是学校师生进行考试必不可少的教学平台。
通过数据收集,形成学情分析数据和知识点、能力等多维度分析报告,方便教师通过平台进行查看,了解不同学科及学生间差异,为各学科教师提供全面参考,并将其运用到试卷讲评和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与针对性。
比如,高三(1)班“西城模拟测试”和“西城模拟测试拓展练习”的学情对比见图1。
由“西城模拟测试”考情概览报告得出,高三(1)班在“复数的乘除运算、集合的交、并、补集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对数函数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数列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知识点上掌握较差,经过试卷讲评的强化,在“西城模拟测试拓展练习”中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数据报告分析的支撑,教师利用试卷讲评功能可以进行试题的当堂讲评,对于学生的高频错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指导,当堂及时进行统一的试题订正,对于错题给出类题推荐,通过对试题的讲解和分析,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讲评。
3.提升学校管理智能化水平,改善整体教学质量
通过教考综合评价系统,实现了阅卷及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可实现在作业、课堂练习、单元检测、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试等多情景下的数据采集。在考阅方面,通过系统运用,实现了多种网批及题组分配方式、先批后扫、在线批改、流水阅卷等多种阅卷形式的技术支撑,提高教师批改效率及体验;阅卷质量监控方面,满足了不同考试情境下单评、双评、多评等多种阅卷模式和阅卷任务分配规则的要求;此外,系统可保存阅卷痕迹,方便学生查阅,有效提升学校管理智能化水平。
(1)权限分级是根据用户权限大小配置查看校级报告、班级报告、学科报告、学生报告的权限(表1)。通过对学校日常教学数据和学情分析数据的汇总整理,帮助管理者实时了解各年级、各班级教学质量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便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2)平均分及合格率对比后发现,语文、数学两个学科始终在不同阶段的学科成绩对比中优于其他学科水平,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较以往均有下降,但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较以往的试题难度和区分度逐渐增高,见图2。
(3)可以通过不同维度的数据作为参考,对比不同班级在同一考试中的四率、均分、题目区分度等不同差异,分析学科和学科、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实际差异情况,教师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最后利用标准差分数的“离散状态指标”,反映了考生群体成绩两极分化的程度,群体分数较集中情况,以及学科、班级、学生的高分与低分之间的差距情况。
利用“信度”这一反映考试可靠性的指标,正确评价考生的知识水平与智能素质。一般考卷要求信度在0.8以上,如果“试题区分度低”的题目偏多、各题满分值差异太大、各题之间异质性太强等,都会造成信度值低下,因此需要强调每一学科对于信度数值的把控。
4.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强化薄弱知识点,实现学业提升
通过对教考综合评价系统的运用,实现点对点生成学情分析报告供学生查看,帮助学生更快找到自身在学习当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对自身薄弱知识点和欠缺能力项目进行重点突破,实现自身学业的提升。
首先,每周练习利用教考综评系统出题组卷、阅卷、整理成绩,通过几次练习收集班级练习报告、学生个人学情分析、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其次,根据数据反映出的情况,把学生大体分成三个类型,按照每个类型设置相应的题量,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设置试题的难度,围绕每个人错题对应的知识点,每道错题系统生成1~3道变式训练题。最后,生成每位学生的个性化作业。
这样的作业呈现形式,既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分析薄弱知识点、夯实基础知识,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又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的背景支持,使得作业的设计完全实现了“一生一案”的精准变式训练。
个性化作业的实施不仅能为每名学生分层推送优质学习资源,还能实现错题的举一反三,让学生对未熟练的知识点及时进行巩固,促进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定制提供可能。[3]
总结與反思
一是学校层面,在学校建构了教考综合评价系统后,若想把系统用好、用实,让系统对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真正起到促进的作用,还需要有更加科学合理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激励办法作为保障。学校要在今后进一步优化、调整、制订更加科学化、人本化的评价管理制度,充分激发调动教师的内驱力,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师用好系统,让高效率的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和考试、作业、练习评价,真正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减负增效。
二是区域层面,教考综合评价系统的校本化建设和应用对学校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区域层面可以借助教育信息化2.0建设的契机,为学校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借鉴更多学校的宝贵经验与做法,进一步优化、调整、完善系统,形成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案例样板,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区域内教育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3)[2023-07-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EB/OL].(2022-03-14)[2023-07-25].http://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fgkzcwj/zwgzdt/202203/t20220314_2630121.html.
苏国东. 基于大数据+AI的初中数学精准教学研究——以“一起中学”平台为例[J]. 中学数学研究,2021(8).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
编 辑:仲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