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阅读策略,化“难读”为“趣读”
2023-09-27唐永珍
唐永珍
为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入了一些长课文和难课文,如一年级下册的《动物王国开大会》篇幅较长,再如,原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被调整到了三年级,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这些调整和改变,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笔者认为,一线语文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系统研究长课文和难课文要怎么读,然后转化为方法教给学生,边学边教、教学相長,既提升了自己的阅读层次,又能带给学生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在边学边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阅读策略,既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长课文与难课文的重点,实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阅读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阅读由“苦差”变为“乐事”。
一、速读策略激发阅读兴趣
2014年,温儒敏教授在“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发布会上提出,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
教给学生精读以外的读书方法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当前阅读形势给教师提出的要求。其中,跳读、扫读等快速阅读方法的教学迫在眉睫,教师势必要结合课文教学渗透读书方法,帮助学生迅速抓住课文的关键内容,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对局部内容的深度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1.跳读把握整体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动物王国开大会》全文500多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篇较长的课文。教师面对这样的课文非常为难:如果按照常规阅读教学方法逐字逐句地读,学生一节课读不了几遍,还容易疲劳;如果不按常规方法读,教师又担心学生字词不能过关、无法读懂课文。笔者认为,这个时候,可以尝试教给学生跳读的方法。跳读也叫略读,就是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段或篇章,去抓住读物的关键性材料。跳读可以通过省略次要信息来加快大脑对文字的反应速度,使阅读速度与思维过程同步。
《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教师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虽然很长,但并不难读:这篇课文在结构上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相同的情节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既然课文有许多相同的情节,那么教师在整体把握环节不妨先让学生关注反复出现的情节,待学生厘清脉络后,再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处理可以让学生快速抓住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整体,为接下来的理解课文主旨打好基础。
2.扫读分清主次
扫读法是一种面式阅读法,它要求一眼要看几行文字,抓住所读文章的系统和脉络,我国古人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阅读法。
《红楼春趣》是公认的“难课文”,这篇课文之所以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中人物众多、事件庞杂,学生读得眼花缭乱,抓不住主角与配角,弄不清主要事件和次要事件。这个时候,纠结于细节反而容易迷失方向,不如先采用扫读的方法,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待学生分清主次后,再分析其他活动,学生的思路就会变得清晰起来。对于《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书,教师想要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就让学生读懂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倒不如引导学生善用扫读、把握整体,然后阶段性地解锁一个个细节。
同样的策略也可以用在《好的故事》这篇“难课文”的初读环节:让学生先从课文中找出“哪些内容是作者的梦境,哪些内容是现实的描述”,再深入文本细细研读,使学生迅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快速阅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把一本很厚的书读薄,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进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预测与推断让阅读妙趣横生
1.预测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预测又叫猜读,就是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先根据前文做出预想猜测,再将后文的实际内容与猜想的内容进行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美国学者古德曼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关于这个游戏,他还提出了一套非常规范的“玩法”:体验—预测—验证—肯定(或修正)。一线教师可以按照这个步骤,在面对“长课文”和“难课文”时让学生先体验、再预测,然后读文验证、对自己的预测进行肯定或修正,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进入文本。
例如,《牛郎织女》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背景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教学的时候不妨让学生边读边预测:哥哥嫂子把牛郎赶出家门后,牛郎怎么生活呢?牛郎听了老牛的话,有没有把握住机会,得到一个妻子?织女被王母娘娘抓回去以后,他们还能见面吗?……充分预测之后再进入文本寻找答案,这样的预测,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克服阅读疲劳,专心致志地读下去。
2.推断促使学生留意课文细节
预测与推断都含有推理的成分,二者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不同。预测偏重于想象,推断则是根据事实或前提进行推论、演算。因为推断是建立在已有线索基础之上的。因此,引导学生推断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注意细节的过程,它可以促使学生留意文中埋下的伏笔、隐藏的细节,提升学生的阅读层次。例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学生读完第五部分,笔者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雨来死了吗?
生:雨来死了。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第五部分写了老人们说的话“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文中也写了雨来的好朋友们都呜呜地哭了。
师:雨来怎么死的呢?
生:被枪打死的,因为鬼子说了要枪毙,而且文中说河沿上传来了枪声……
生(提出异议):并没有人看到雨来被枪毙的过程,所以雨来有可能没死!
师:“百闻不如一见”,没有人看到,那就可能不是真的。除了这一点,还有哪里能证明雨来没有死?
生:河沿上没有尸体。
师:老话讲“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没见着尸体就不能称之为“死了”,鬼子明明带着雨来去了河边,走的时候也没有带尸体走,那么假如雨来没有死,他可能去了哪里?
生:他一定是跳到了水里!
生:我也这么觉得,课文第一部分讲了,雨来水性非常好,可以在水下潜行很远,所以假如雨来跳进水里潜行到远处,鬼子就打不着他啦!
师:你们说得很有道理!不过,我们需要证实一下各名小侦探的猜测。来,我们接着往下读。
这样的推断过程,对于学生把握类似《小英雄雨来》这样的长课文是很有好处的,名著无闲笔,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往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品味长课文里的这些细节,阅读的过程将会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三、联结、图像化使阅读趣味无穷
1.联结实现主动建构
阅读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历程。所谓主动建构,就是读者必须能够适度提取,联系其他文本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文本,这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就要用到“联结”这种阅读策略。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就很让一线教师头疼:要使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学生去理解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最底层的小女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通篇读下来,可能会嘴上说着:“卖火柴的小女孩真可怜!”内心深处可能并无波澜。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试着为学生建立现实生活与文章写作背景之间的联结:“圣诞节前夜,是西方人的大年夜,你还记得自己的大年夜是怎么度过的吗?”谈起这个话题,学生的话多了起来,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忆起那些总也吃不完的美食、不用写作业的快乐、一群人游戏的乐趣和来自长辈的各种新年礼物……回忆完这些,再去看“小女孩的大年夜是怎样度过的”,学生的理解就会由表面深入内心,对小女孩由衷地产生怜悯。如果教师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假如你是小女孩,在大年夜被父亲赶出家门,光着脚走在大雪纷飞的大街上,你会有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的联结,学生的感受又会深切得多。
当学生学会了用联结的方式阅读,他们就可以走进不同的文本,经历不同的人生,体会别人的喜怒哀乐,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枯燥的文字也会在这样的联结中变得生动起来。
2.图像化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白鹭》,全文只有400多字,却被划入“难课文”的行列,究其原因,首先是这篇课文的写作时间距今较远,用语习惯与现代文有差异,既不好读也不容易理解;其次,通篇写景的课文读起来是很容易走神的;最后,这篇课文除了描绘白鹭的生态特征,还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这层含义,五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这三个问题,教材编委显然也意识到了,所以在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里提出了“借助关键词,感受白鹭的外形美”和“想象画面,感受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这样一些非常具体的教学建议,教师按照这些建议展开教学,前两个问题往往能迎刃而解。
虽然编者已经尽全力地帮助一线教师破解这些难题,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问题。如“想象画面”这一要求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种能力,学生并不是说“想象画面”就能“想象画面”的——这里涉及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策略,那就是“图像化”。所谓“图像化”,就是在阅读描述性文字时,调动起自己的感官,在头脑里形成画面,借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图像化”能力,不妨采用“大声思维”的方式:“读到这里,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景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问题,它可以让学生把头脑里的画面通过语言展现出来,这个时候,表达不单是表达,还是思维的外显。“图像化”的妙处还在于:同样一段话,每个学生阅读时想到的画面却是不同的。这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能使学生的阅读过程变得趣味无穷。此外,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提出的“难文浅教”的建议,直接解决了这篇课文的第三个教学难题:既然学生暂时理解不了这层意思,那教师可以暂时不讲那么深,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講到什么程度。
笔者看来,语文教学的关键是阅读,只有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兴趣、习惯甚至生活方式,语文教学才算落到了实处。教给学生更多的阅读策略与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新时代背景下一线教师面临的挑战,也是每位语文教师应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九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