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及防范

2023-09-26李蕊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21期
关键词:校企财务院校

□文/ 李蕊君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汉中)

[提要] 随着新时代经济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输送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责任,校企合作日益频繁。由于高等职业院校财政拨款有限、筹资渠道固定且单一、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财务风险较高,不利于长远发展。本文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类型,解释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并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研究问题。现有相关研究主要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黄建新等解释了高校财务风险的内涵,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防范措施。葛佩雯等通过对高校财务风险类型的识别,针对缺少风险管控意识、内控管理等问题,提出财务风险评估体系。赵丹妮等通过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从精细化控制业务活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建立了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内控体系。蒋业香等提出通过创立债务风险防范机制、严控资本结构、深化校办产业体制改革等方式,提出新阶段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对策。另一类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耿振等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从降低融资成本、精细预算管理等方面降低财务风险。刘兰等以校企合作办学中的独立院校为例,分别提出独立院校和企业的风险防范措施。吴双双提出在财政拨款有限情况下,通过校企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拓宽筹资渠道,实现校企双赢。

现有研究并没有考虑校企合作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因此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对高等职业院校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涵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指导下,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输送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责任,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培养,采用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推进双方可持续发展。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导致财务状况存在偏离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风险的货币化表现。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因借款而产生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高职院校作为非营利组织,依靠财政拨款,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财务风险是指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由于资金活动所导致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类型

公立高等职业院校是非营利组织,不产生收益分配,因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主要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本运营风险。

(一)筹资风险。高职院校为了吸引优质生源,更新教学设施和设备、引进先进教学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师资力量等措施都需要资金支持。高职院校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财政拨款资金依法专款专用于日常运转支出。事业收入如学费收入,是依据收费政策标准收取学费并上缴财政。为满足资金需求,高职院校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其风险是由于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造成日常运营不稳定的可能性。过度举债是负债规模远超出实际偿债能力,还本付息的财务负担较重。不良举债是以借款维持日常运转。过度举债和不良举债易造成资金链断裂,产生筹资风险。

(二)投资风险。高职院校投资按照投资方向分为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内部投资包含基础设施兴建和修缮、教学科研设备更新和购置等。高职院校由于招生规模、教学管理等发生改变,一些昂贵设备利用率低甚至闲置,资金使用效率低。外部投资是高职院校对校办企业的投资。校办企业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在市场中竞争力较弱,校办企业产权不明、责任不清、效益低下,因经营不善亏损或者破产清算时学校承担连带责任,形成投资风险。

(三)资本运营风险。高职院校依据财政收支两条线,在日常运营中会发生收入和支出不匹配、时间有差异等情况。通常高职院校先按照政策标准收取学费并上缴财政,再由财政将非税收入返还,需要经过用款计划、请款申请、审核等环节。高职院校的支出取决于业务发生,当某时段大额支出较多而收入欠缺时,便会影响资金的流动性,产生财务风险。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成因

高职院校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财政拨款较少,因而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财务风险管理意识。高职院校作为事业单位是非营利组织,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在政府资金支持下,高职院校虽具备独立法人主体,但在日常管理中把财政支持作为兜底保障,缺乏风险意识。此外,高职学院作为教育单位,更重视教学和科研,领导人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在决策时更注重教科发展,导致财务风险只传递给财务部门。

(二)盲目扩张导致成本较高。2022 年5 月,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提升高职院校的认可度,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许多高职院校抓住契机盲目投资基础建设,使得生均成本增加。此外,高职院校将学生送到企业实习,企业会收取实习费,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使得实习费增加,也导致成本增加。

(三)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高职院校缺少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日常管理和业务支出缺少监控,只关注近期发展,而忽略可持续发展。此外,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形同虚设,忽略资金配置的高效性,虽按要求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但没有具体的内审规章制度,很难将内部审计落实到位,内部审计执行力不强、监督不到位造成财务风险。

(四)缺少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目前高职院校对财务风险管理是事后管理,缺少对新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预警机制,缺少对财务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评,没有高效的财务风险防范对策,无法精准地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降低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四、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

高职院校相较于普通高校具有其特殊性,高职院校更重视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因此需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

(一)拓宽融资渠道,控制融资成本。高职院校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成本较高,因此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是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吸纳校外企业投资,高职院校构建了对接合作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开办订单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利用校外资金降低学校生均成本。此外,每年实习生实习费开支较大,通过校企合作,利用高职院校高层次教师资源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互利中减少实习费,降低生均成本。二是争取政府专项拨款建设区域职业教育中心,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成人继续教育、退役士兵职教中心等培训基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提高社会服务水平。高职院校可为区域职业教育中心提供优质师资,区域职业教育中心的实验实训基地可用于在校生日常教学,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均成本。三是申请政府性基金专项债务,通过长期政府借款完成专项大额建设项目,政府性基金专项债务利率较低,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四是广泛吸收社会捐赠,做好宣传工作,吸引社会上企业或个人为学校提供经济捐赠。

(二)精细预算管理,加强绩效管理。高职院校根据《预算法》要求,预算编制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实现编制规范、执行均衡、公开透明、绩效提升的目标,不断提高资金综合效益。高职院校可以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编制的方法,首先编制各二级学院、部门的预算,然后汇总形成总体预算。严把支出关口,压减非刚性和非重点支出,规范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统筹协调各项资金。将绩效理念融入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全过程,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踪各级部门的预算执行率,及时发现实际与预算之间的差额,推进预算与绩效管理的一体化融合,分阶段绩效考核,根据前阶段考核成绩,确定后阶段资金配置,减少低效益项目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风险。

(三)加强财务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更紧密,与市场更接近,更应适应新模式下的财务活动。通过对高职院校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促使相关人员熟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经济业务事项,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此外,在高职院校经济业务管理过程中,设立追责制,经济业务支出谁批准谁负责,对相关财务人员定期考核,有效提高防范意识。

(四)规范对外投资,深化体制改革。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不仅要吸引企业走进来,还要勇敢走出去。通过合法对外投资,将校内科研成果转换为实际效益,整合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资源,促进政府、学校、企业三赢,降低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高职院校要制定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规范投资行为,委托专业机构对投资项目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估,科学决策投资。学校还应安排计财处、审计处、纪检等部门对投资项目进行监督,及时掌握其经营情况,切实履行职责,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五)健全内控制度,重视内部审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应该先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遵行内控制度的法律法规,结合客观条件,设立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定内部审计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办法、财务报销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促进经济业务流程规范化。构建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设置内控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直接负责,有效设置部门职能,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对大额经济支出制定专项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结果进行评价,提出专项整改方案,监控内控执行情况。加强内部审计,严格监控经费支出情况,谁签字谁负责,常态化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关注支出金额较大项目,监督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确保经济业务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六)建立预警指标,实施风险控制。在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控制中,通过财务风险相关指标可以显示出风险程度,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要求各指标参数相互联系并制约,反映高职院校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可以细化财务风险的分析维度,选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收入费用率、逾期债务率等作为风险预警的量化指标,非财务因素可以选取预算执行率、内部控制有效性等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评估。高职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预警指标的临界值和赋权、预警指数。

(七)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配套制度。应当设置财务风险预警部门,主要负责风险预警信息的监测采集、预警目标的制定、预警方法的选择等工作,该部门由学校领导直接负责。风险预警部门根据风险研判的结果,构建由财务、教科、人事等部门形成的统一指挥、分工协作、权责对等、协同高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综上,本文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问题,考虑到高职院校筹资渠道固定且单一、财政拨款有限、资产负债率较高、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首先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类型,其次解释财务风险形成原因,最后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建议。研究结果可为高等职业院校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校企财务院校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水利财务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