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的困境及对策

2023-09-26韩丹丹

职业技术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职业

邓 飞 邓 雪 韩丹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这为推进教育数字化、塑造新的教育形态指明了方向。教育数字化是基于数字中国建设快速推进的基础上,在教育领域提出的改革新理念、新思路,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新举措。职业教育与市场结合最紧密,是最能反映行业变革的教育类型。与时俱进地重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生态,加强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是适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转型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自身成长、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的必然选择。作为教育数字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高职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数字化生存状态,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从技术层面向人才培养层面的落地,更关乎着我国未来职业教育数字化教育的价值走向。

一、教育数字化与数字化学习能力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正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其影响之广、之深、之大,前所未有,教育也被卷入其中,在技术驱动下,正在悄然发生着形态变化与结构重塑,呈现出偏向智慧、科技的新特点,在形式、内容、结构等方面更加复杂。从简单的信息检索到多媒体教学工具,再到虚实互联的直观体验平台以及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教育数字化不仅注重解决效率问题,还促成了教育效益的实现。数字化学习能力是适应教育数字化变革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是学习者为了能够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要求和提升学习效果,在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工具的过程中生成与发展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判断人们是否能够学会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的重要标准。具体来说,数字化学习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一)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思维能力

当前,智慧阅读笔、智慧书法桌、智能体验穿戴等各种智能化、信息化学习设备、平台等层出不穷。它们所展现出的多媒体特征更直观、更具有技术性,营造出了智慧的、虚实互联的学习环境。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环境改变,个体需要重新建构自身的学习思维,包括学会用“焦点思维”,即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者学习困惑上,全身心完成学习;学会用“台阶思维”,即在学习中区分好学习的重点、主次、难易,从简单到复杂递进式开展学习;学会用“搜索思维”,即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发现并挖掘更优质的学习资料。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挖掘能力

教育大数据是教育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美国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发布了与教育数字化相关的报告——《提升教与学: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报告》,旨在“通过提升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实现教与学的提升与发展”[2]。教育数据挖掘的实质是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完成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础是教学网络,平台是各类学习应用系统,方式是采用人机交互创造出模拟的学习环境,结果是数据的采集和应用,目的是发现自己如何学习并为后期学习改进提供必要的依据。教育数据挖掘掀起了一场学习革命,改变的不仅仅是师生主体之间的教学和学习行为,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具备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挖掘能力。

(三)数字化学习方式的运用能力

未来数字化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创造出新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会在虚拟与现实中交替出现,呈现出数字与现实融合的新特征。对于未来学习者来说,深化技术应用是必然趋势,包括对新形态数字教材的掌握、对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新样态的适应、对动态的智慧的教育评价的接受、对交互式合作学习的关注等。总体来说,学习者就是要掌握数字化学习方式,在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地提升学习效果。以数字化教材为例,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更新速度上,数字化教材都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体验,为此,学习者除了要关注常规的阅读和练习,还要学会利用学习平台或终端开展包括倾听、观察、对话、交流、分享等在内的多维度、多层次的高效互动。

二、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条件

“创造性地使用数字技术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备技能之一。”[3]随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升级,职业教育的精准对接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需要的智慧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网络视频课等资源层出不穷,“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育人理念在“人人、时时、处处”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走进职业教育的现实。

(一)学习平台的多样性为培养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当前,中国在线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中国MOOC、华文慕课、学堂在线、网易公开课、超星学习平台、学银在线、网易云课堂、TED、大学资源网、腾讯课堂、BiliBili、知乎等各大平台不断推陈出新,从2012年至2022年,中国慕课数量已经达到6.19万门,慕课数量增加了上万倍;注册用户超过3.7亿人,注册用户增加了上百万倍[4]。网络学习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基于微信、QQ等即时通讯平台所组建的学习社群、群组等学习共同体也正在成为新的数字化学习形式。在这些群组中,具有共同理念、行为规范和学习愿景的一群人被组织在一起,参与设定的主题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讨论研习、分享资源,有效促进学习任务和目标的达成。各类网络学习平台、群组、社群为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

(二)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为培养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内容支持

在现有的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资源更新是分裂式的,即每一门在线课程或者每一个社区学习群组都可以视为一个分裂点,向周边扩散。根据现有数据统计,平均每个平台的课程资源都在千门以上,比如清华的学堂在线就有3500门课程之多,网易公开课涵盖约6000门课程,BiliBili网站学习视频点击量最多的能够超过百万,资源涉及北京大学演讲及公开课、耶鲁大学演讲及公开课、哈佛大学演讲及公开课、编程、语言、考试、高数、哲学、TED、人工智能等16个大类。除了上述综合类学习平台之外,我国职业教育也有着专属的在线学习课程资源,如2022年先后上线了首个成人职业教育APP“知学堂”、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汇集了大量优质线上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各大职业院校也承担起先行先试的重任,在建设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或者专业教学资源库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的一体化网络教学大平台——深职i学习,为高职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学习资源,助力其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学习过程的可重复性为培养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职业教育中大部分专业都需要与数字化结合,这是由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所决定的,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智能化生产学习操作系统、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工厂”等实践平台都是促进高职学生直接对接工作岗位、熟悉工作真实环境的新型教学途径,能够解决传统实体空间教学场地、资源、条件、时间、效果等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限制,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此外,网络教学平台等可以存储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且基于元数据的搜索、定位、存储等功能可以让学习变得可重复,学生可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对知识点进行复习;平台所具备的收藏、下载、笔记、课程、小组、云盘等功能让学生获得知识更方便、更快捷、更随时、更完整;资源共享云服务、私人化读书空间可以突破传统学习碎片化和时空条件的限制;个性化订阅体验、智慧虚拟空间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学习基础制订辅助性、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的困境

当代的青年学生普遍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他们更乐意接受图文快餐式的网络文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20~39岁的网民群体占比总和达到了37.5%,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可见,青年群体已成为参与网络活动和网络空间建设的主力军。虽然他们人数众多,但并不代表这些群体都具备数字化学习思维以及运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2022年9月,以“数字化时代高职学生学习方式及效果”为主题,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2116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12份。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数字化学习方面存在诸多困境。

(一)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适应性相对不足

高职学生学习是以职业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数字化学习让高职学生选择职业类型学习的途径更为广泛,但目前来看,数字化学习还并不能被称之为正式学习,它们多被视为常规课堂学习的辅助或补充。正因为如此,多数高职学生内心并未认可数字化学习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作用。例如,在高职学生投入数字化学习时间方面,68.6%的学生认为自己课外投入到网络在线学习或者社群学习的时间不足1小时;在学习的内容上,88.9%的学生认为自己使用在线学习工具主要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项目,而为了通过学习平台等使自己有额外学习收获的仅有3.9%的学生。从上述调研结果来看,大多数高职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是以完成任务为主,发展或成长式学习相对缺失,整体数字化学习的适应性不足。

(二)高职学生对数字化学习工具掌握不全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学习工具层出不穷,其高效率、易使用、虚实结合等特点正在促使学习过程从单向度转为多维度、多媒介、多层次、多形态[5],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场景环境、人机协同等方面。以数字化教材为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二维的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动画、图像构成的三维甚至四维的教材,教材更加立体。根据学生个人学习情况,人工智能可以自动且多路径向学生推送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但是,从调研实际情况来看,高达94.3%的高职学生使用的数字化学习工具比较单一,主要为超星学习通、学银在线、智慧树等平台。调研数据还显示,高职学生对智能解析、职业数字化教材、虚拟仿真实训、数字孪生实训、虚实融合、体感交互等类型的学习工具,在接触程度以及使用时间方面,也均不足。

(三)高职学生参与数字化学习积极性不高

面对不同功能、类型多样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或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学习工具是当前困扰高职学生的首要问题。在调研中,6.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对数字化学习工具的评价选择能力,在面对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形形色色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时无从下手,最终会根据教学安排,只选择某一个或者某一类型的学习平台。此外,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上网课”一度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上网课”难以实现动手操作,高职学生用“一味地看或者听”取代了亲身参与和实践,教师也难以“声行并茂”传授专业技能,严重影响高职学生参与数字化学习的积极性。

(四)高职学生运用网络自控能力相对不强

学生在购买了平板电脑等数字化学习设备之后,最开始是将这些设备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生产力工具,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执行力也不强,最终便可能把这些数字化设备作为看电影、看电视剧、刷视频的工具。在调研中,83.9%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在使用平板、电脑等设备时,存在类似的想法和行为,且超过50%的学生认为这与自我管控能力缺乏相关,并认为自己的学习获得感较低。

四、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主流趋势,社会进入到数字经济时代已成定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 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6]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重点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2021年,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指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7],明确了我国公民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基本内容,为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第一,要充分发挥好第二课堂以及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面向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数字化素养与技能培训,如组织开展数字教育大讲堂活动等;第二,要依托已有的校园易班工作站、网络工作室、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吸收学生作为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数字参与和锻炼的机会;第三,创设数字素养竞赛活动,通过比赛提高学生对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认识;第四,合理利用社区、企业、行业等数字化教育资源,拓宽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场域。

(二)强化数字化学习资源支撑

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为学生数字化学习提供优质的环境。除了要完善必要的数字化硬件设施和智能化系统之外,还要用好、用活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丰富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场景,厚植职业教育数字化土壤。要发挥图书馆在聚合数字化学习资源中的作用,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整合校内外优质学习资源,建立大学生愿意选择的校内数字资源中心平台,并努力使之成为“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和智慧空间的结合体”[8]。积极与抖音、快手等学生活跃度较高的网站开展合作,引入或联合开发既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又能契合价值引导和技能培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三)加强数字化相关课程建设

将数字素养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对于帮助学生能够自信地使用数字技术,掌握批判性地检索和利用数字资源的技能、自由且安全地参与数字社会活动意义重大,这一过程中开发和建设数字化相关课程是关键。高职院校要构建以数字化素养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课程,尤其要开发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场景化数字专业课程和数字孪生专业课程,围绕数字的应用来实施教学,让学生进入到沉浸式的学习状态,用实践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9]。

(四)提高教师数字化教学素养

高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支具备较高数字化教学素养的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加强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夯实包括数字化教学意愿、数字化教学思维、数字化教学安全、数字化教学策略等在内的基础性素养;另一方面,要提高高职教师运用数字化软件或平台开展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能力,鼓励高职教师积极开展数字化教学应用,为学生接触数字化学习、感知数字化学习、接受数字化学习、融入数字化学习创造教学相长的条件。

(五)构建数字化学习评价体系

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积极探索个性化评价模式,依托具备数据自动采集的数字化系统,构建以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数字化学习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将高职学生自主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时间、在线话题讨论情况、线上任务完成情况、学习进度调整情况、数字化资源收集情况、数字化学习平台注册和使用情况、学习体验情况等逐一进行记录,并形成能够反映学生数字化学习过程的多源数据,检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职业写作
答数字
我爱的职业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