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分析

2023-09-26杨慧青岛市李沧区李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消费导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

杨慧 青岛市李沧区李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引言

基于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内部控制管理逐渐朝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予以重视,针对上级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积极响应,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控制工作,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笔者分别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内部控制现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内部控制改进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可促进卫生机构的有效发展。一方面,内部控制管理可预防机构内部的财务风险,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借助内部控制制度还可对内部员工自身行为有效约束,通过风险评估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对财务风险提前识别,并对风险类型准确地判断,根据实际的风险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案。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的落实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支出严格控制,确保支出费用的合理性,降低财务风险发。与此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内部控制的落实还可确保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确保机构资金的合理使用。内控制度一般包括内部检查、信息反馈、现场监督、审计等环节,为确保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还应对内部控制意识不断强化,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优势的充分体现,促使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的充分树立。在企业管理中,企业领导者还应创造良好的实施条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据研究发现,将内部控制应用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中可确保机构资金使用的效率,同时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是促进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内部控制现状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善,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缺乏合理性,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机制尚未完善,信息化管理尚未实行,内控评估及监督机制缺乏等方面。

(一)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善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基层卫生机构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相关卫生机构应对基础环境的建设引起重视,从部门设置,内部管理结构,职责分配,权限分配等方面入手。现阶段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薄弱,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对内部控制的全面认知,致使内部控制环境难以有效优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内控环境,为后续内控管理的落实提供科学参考。

(二)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完善

从另一方面来看,基层卫生机构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由于部分卫生机构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缺乏全面理解,导致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认为内部控制与财务监督是一回事,对内部控制真正的含义理解不到位,因此无法对相关工作展开严格的管理与约束。另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配置合理性匮乏,在实际工作中未按规范安排相关岗位,致使内部管理混乱发生。

(三)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缺乏合理性

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内部控制监督是一个必要过程,这种监督是指根据相关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的运行情况所采取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许多单位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依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管理中,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是落实的关键。从实际情况来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合理的内控评价与监督机制,尽管部分机构设置了监察部门但由于职责不清,致使监督机制的作用无法真正地发挥出来。

(四)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机制尚未完善

现阶段我国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控制管理中依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思维方法,缺乏科学化,系统化风险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风险问题便无法及时补救。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中,未将内部控制及时融入其中,致使监督与管理发生分离,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进造成严重阻碍。

(五)信息化管理尚未实行

由此可见,基层医疗机构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若得不到及时改善将对医疗机构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相关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内控措施,构建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此外部分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信息传递不及时,在内部管理中未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其中,从而无法及时掌握相关机构的财务运行、生产经营、发展方略等信息,这一举措使内部控制有效性充分降低,对机构的正常发展起到严重影响。

(六)内控评估及监督机制缺乏

据笔者研究,卫生行政主管在下属单位考察当中只重视经济指标与业务指标,未对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情况严格考核。同时由于基层医疗卫生院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导致内部评估与监督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出作用,甚至部分机构受利益驱使,以创收为目的,导致监督效果不理想。

上述问题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的有序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总的来说,内部控制制度是卫生机构的管理的重要基础,只有按规章制度办事才能将内部控制制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提升卫生机构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内部控制改进对策

为提高内部控制实施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有效的改进对策,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建立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内部审计部门加大监控力度,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管理,加强财务队伍人才的建设,加强社会相关部门的监管。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为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推行,还应采取有效手段改善内部控制的环境,对内部控制流程有效梳理,对内部控制目标合理制定。同时,管理人员应对内部控制工作大力支持,强化内部控制的意识,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单独设置,对自身职责有效明确,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开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重视审计在内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建立审计领导班子,具体的人做具体的事。审计工作是复杂的庞大的工作,责任领导人要细化自己的分管工作内容,带领各自的部门完成审计工作。不同的项目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审计,把项目细化、分段,不同部门同步进行工作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其次要有强有力的完善的审计体制,领导班子要遵循统一的指导方针,运用科学的手段,在科学的制度下开展完成审计工作。最后,不同的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积极从其他部门学习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气,争取所有部门都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

(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为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将内部控制管理规范制订成册指导员工深入学习。首先构建有效的支出审批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充分履行“三重一大”原则,确保相关决策的准确性,对每一笔支出认真核对,确保支出的合理性,针对超出预期的支出应及时反馈。其次,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科学完善,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药材,设备,医疗器械等均起到关键的作用,基于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资产管理制度严格制定,同时做好资产的采购,判断工作,对资产流向充分明确。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合理设置内部岗位,对岗位责任进行明确,对内部控制工作程序科学规划,确保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相关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中主要涉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费用支出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对外部管理工作监督加以强化,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落实。

最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对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机构内部的业务活动,管理流程,财务收支等项目均应纳入预算管理范畴中,将其与机构的绩效挂钩,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三)优化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运营过程中为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应从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入手。卫生机构应对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单独设置,对部门的工作内容,职责权限等加以明确,以此增强内部控制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将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对每年的情况展开科学评估,确保内部评价报告的准确性。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卫生机构可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评价的方式,如问卷调查,关键岗位职工专题探讨会议等,及时找出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向有关部门予以反馈。与此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监督中应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重点关注,确保内部管理的正常性,确保卫生机构财务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

(四)树立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为确保业务活动的高效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对内部控制机制予以健全,树立风险防范的意识。领导者应组织员工学习内部控制制度,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对风险等级予以确定,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提升风险控制的效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风险评估机制予以建立,科学设置风险指标体系,将其纳入绩效评估系统中。

(五)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行业中得到普遍应用,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控效率的提升,带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全面发展。据此,基层医疗机构应结合当前的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例如医疗机构可根据系带更新的硬件系统或相应的软件开展必要的信息技术培训,进一步夯实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确保各个核算环节的准确无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HIS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全面对接,增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制增强会计监督职能,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

(六)构建内部审计部门加大监控力度

与此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建立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促进审计效率的全面提高。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可将更多高素质内审人员引入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结论性评价向医院反馈。对于每一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内部监督机制不可缺少,相关机构应予以重视,通过有效的监督与评估方法及时发现风险漏洞,确保内控监督机制作用的全面发挥。为达到这一目的,机构应对风险监督部门进行设立,安排专门人员来督导。当风险出现以后,财务人员应及时将其分级,对风险问题予以重视,确保监督管理效果的提升。

(七)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管理

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医疗机构应对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认知对相关的配套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量科学核定,激发各个部门的工作热情,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全面的,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加大政策宣传引导,使城乡居民感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带来的优势,自主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八)加强财务队伍人才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逐渐增加,同时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内部控制工作中财务部门作为领头部门,只有提高了专业能力才能做好内控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大对财务人才的培训管理,加强对相关制度法规的学习,如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政府采购的相关规范以及合同内部管理制度等,在各项活动中将内部控制贯彻到位,增加财务人才对各方面知识的深入理解,确保医疗卫生机构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人才的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对财务人员的实践能力加以强化,帮助其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与经验,将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起到关键作用。例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构建ERP信息管理平台,综合财务管理、采购、物流等相应模块,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全过程控制,同时有利于信息的共享与及时传达。

(九)加强社会相关部门的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内部控制实施中,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不同社会部门间的合理沟通与交流。社会及政府部门还可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采取信息平台来开展内控工作,以此提高企业信息的公开化与透明化,从而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医疗机构还应对企业稽核审查力度不断增强,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企业通过有计划的、科学有效的培训和辅导,使大家真正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打造人人知内控、人人学内控、事事有内控的良好氛围,让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种习惯。

总的来说,内部控制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在内部控制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解决,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作出贡献。

结语

基于新医改政策推行下,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全面发展,在运营过程中应对医疗行业的变化,相关政策以及内部控制需求密切关注。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对内部控制制度充分优化健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说,内部控制是一项关键环节,相关机构应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北京市某远郊区乡镇卫生机构运行现状研究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与体系医院衔接保障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