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有效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2023-09-26胡志山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胡志山 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
引言
近年来,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108号)《政府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等相继颁布实施,新一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尽快适应政府会计改革的新要求,事业单位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严格按照《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从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入手,稳步推进会计法制化、数字化进程,充分发挥会计基础性服务功能。同时,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全面提高会计核算整体水平,推动事业单位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一)会计信息质量内涵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并指导相关利益主体制定经营决策和发展战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各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在解决事业发展遇到的各类问题时提供有益帮助。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财务报告或其他文件资料展示会计信息,真实反映事业单位不同阶段的财务会计状况,满足不同主体的信息使用需求,指导他们作出科学决策。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与信息质量息息相关,只有符合这些特征和满足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才能有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二)会计信息质量作用
事业单位是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时代,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仍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单位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会计信息具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管理情况,指导事业单位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第二,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规范预算资金的使用,不断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健全完善现代财政预算制度。第三,上级主管部门和人大、审计等外部机关以及社会公众对于事业单位履行受托责任情况进行评价提供信息,促进纠错问责机制的落实与完善。第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资金安全使用,有效防范化解财务风险和廉政风险,促进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一)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个人素养,会计工作人员既要掌握基础的会计知识、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信息系统操作技巧,同时还要了解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当前,有的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表现出的专业素养不尽如人意。同时,有些年龄大的会计人员虽然拥有丰富工作经验,但接受新事务比较慢,在短时间内无法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相关会计核算系统,特别是有些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功能嵌入财政一体化平台后,更显得不适应。对于年轻的财务人员,虽然学习能力很强,但实践工作经验较少,遇到困难韧性不足,缺乏“不达顶峰誓不还”的刻苦钻研和敬业精神,也不能完全胜任会计信息质量提升需求。此外,在一些事业单位中仍有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并非专职人员,因其不掌握专业的财务知识,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因此,也很难熟练掌握各项信息系统的操作技巧并娴熟处理软件运行出现的各类问题,不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普遍缺少高素质、专业化的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为此,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会计团队,科学合理配置优质的人力资源,才能有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二)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将直接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具体表现在:有的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涵盖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六大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制度,表面上看,各项制度健全,但由于有些制度的内容条款与单位实际严重脱节,实质上无从执行,只能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无法落实到行动上。有的事业单位“重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将制度建设和执行当成两回事,各项制度形同虚设、缺乏实用性,不能充分发挥内控制度作用。还有的事业单位职工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不强,不认真学习相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对业务活动中容易发生的风险认识不到位,把相关制度约束抛在脑后,造成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比如,不严格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关键岗位人员职责分工不清、财务报销审批管理不严、预算执行不规范等问题,极易造成会计核算混乱,根本无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三)会计监督作用有待增强
会计监督作用有所弱化,也是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一是内部监督。当前,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普遍未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内审机构,但未配备专业的内审人员,无法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二是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其中政府监督主要是财政和审计部门组织开展的预算执行审计,监督重点是预算执行情况,几乎很少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而社会监督大多数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中介机构组织实施的,一般是有偿服务,常常是“拿钱办事”,监督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另外,由于各监督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也无法提前沟通确定每次审计的监督重点,存在重复监督、多重监督等现象,未达到预期的监督效果,使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
(四)信息系统安全亟待加强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国事业单位早已进入会计电算化阶段,使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核算,但是在会计核算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不能满足事业单位个性化的核算要求,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并未全部实现。按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要求,各事业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统一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情况。如果出现安全信息泄露或丢失,不仅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资产损失,还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公信力。现阶段,有的事业单位没有对会计人员的岗位权限和操作流程进行清晰的界定,不同岗位之间的操作权限存在交叉现象,并且由于部分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并不重视保护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使得其他岗位人员可以随意登录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篡改会计信息的风险,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甚至造成重要会计信息的泄露。
三、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策略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尤为突出,由此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造成管理决策出现重大失误,酿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2023 年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对“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财经纪律和市场经济秩序”进行部署落实。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统计数据表明,经济信息总量的70%为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此,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核心任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一)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会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一是注重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准确把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及具体要求,使其成为会计人员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自觉抵御各种利益诱惑,做到恪尽职守、心无旁骛履职尽责;二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制度,根据会计人员自身需求和财务管理需要,采用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方式,如在职培训和拓展训练等,提供多样化的业务培训内容,如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会计理论课程培训、信息技术知识培训等。同时,充分利用座谈会、集中学习等形式,为广大会计人员创造交流心得、传授经验的机会,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实操能力;三是锻造年轻化、专业化的会计队伍。按照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有关决策部署和《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不断健全完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彻底解决高端会计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创新继续教育培养模式,推进会计学科与管理学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会计队伍向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国际化发展。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保障。一是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财务管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业务工作流程等进行明确规范。通过制度引领,规范各项业务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章必循。二是构建内部控制制度评估与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内控运行环境,使每一位职工成为内控体系的建设者和参与者,自上而下提高全体职工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参与内控管理与执行;通过不断堵塞管理漏洞,有效解决各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和廉洁风险;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
(三)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会计监督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首先,要突出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推动事业单位逐步健全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科学合理配备专业技术力量,采取财务检查、内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常态化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从源头促进会计基础工作提档升级。其次,加强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纠正错误、规范管理和严肃处理相结合,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使其得不偿失、无利可图。同时,建立人大监督、财政监督与纪检、司法等部门联合办案机制,既要对违法违纪单位进行处罚,也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情节严重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让违法违纪行为付出代价,充分发挥外部会计监督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四)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维护信息系统安全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定海神针。各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第一,高度重视保护会计数据安全,严防泄露机密信息。全面解决系统稳定性差、兼容性低等问题,不断增强会计信息系统的纠错能力,及时恢复丢失数据和纠正错误,主动拒绝违法违规操作。第二,认真管理各项软件信息,审查不同软件信息的输入输出情况,对重要数据和核心资料进行跟踪备份保存,并指定专人负责监控和记录数据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第三,严格档案管理,定期审查备份数据和检查安全系统,准确掌握不同数据库的数据储存情况和输出输入情况,并及时删减冗余数据。第四,根据不同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确定不同数据的安全等级和安全级别,采用不同的安全技术和防火墙技术,防止黑客和不法分子盗取重要财务信息。
结语
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以来,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会计信息质量饱受诟病,这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整体形象,也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因此,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持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