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年轻群体的非遗信息视觉化呈现方式探索
2023-09-25李明昱
李明昱
摘 要:非遗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年轻群体是非遗传承的主要力量,如何吸引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人主动参与文化传播,成为非遗创新传承的关键。非遗信息视觉化作为文化传承的新形式,有利于传统文化振兴,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非遗的情感认同。但当前非遗信息视觉化存在生存空间挤压、内容过于形式化、保障机制缺失、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非遗传承人要探寻非遗与时代的关联,关注文化内涵的传达,完善资源整合,丰富文化传播形式,让非遗文化以视觉化形式得到活化传承。
关键词:非遗;信息视觉化;年轻群体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3)03-0077-05
非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文化遗产的呈现载体,兼具人文、艺术、历史等价值。为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关注,非遗传承人需要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并对其进行创新改造,使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当前,多数非遗文化较为抽象,存在着广泛传播的天然屏障。为提升年轻群体对非遗文化的接受度,非遗传承人通过视觉化的呈现手段,将非遗转译为易于理解的视觉符号,以帮助人们快速形成对非遗的整体感知,唤醒人们的文化认同感。非遗信息视觉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传播形式,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理解非遗文化,对于非遗创新传承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一、基于年轻群体的非遗信息视觉化呈现的意义
非遗信息视觉化在保留非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创新非遗文化表达形式,将传统文化进行视觉转化,开拓了非遗传承的新形式,体现了非遗的创造力,能够增进年轻群体对非遗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重视非遗文化振兴,开拓非遗传承新局面
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民族文化振兴的基础。传统非遗传承多为静态呈现,对年轻群体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部分年轻人对非遗文化产生理解偏差,只关注其具象化的呈现效果,忽视了非遗背后的文化价值,很难做到自觉传承非遗文化[1]。信息视觉化对非遗文化进行提炼与梳理,通过简洁明了的视觉符号,强化年轻群体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一方面,非遗文化富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许,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指征意义。非遗信息视觉化将内涵或隐喻转变为易于理解的符号,并以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人们在感叹其视觉震撼力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其隐含的文化内涵。例如,摆茶俗主题的系列海报,以视觉化的内容设计和动作编排,让人们直观了解摆茶俗制作过程的同时,传达出以茶待客、乡邻和睦的传统美德[2]。另一方面,非遗信息视觉化是文化自觉的现实需要。在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年轻群体需要对本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有清晰的认识,要更深刻地体会非遗在艺术和文化方面的价值[3]。年轻群体只有在充分理解非遗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意识到文化振兴发展的迫切性,进而主动探索非遗在时代语境下的发展之路。
(二)助力非遗文化再生,展现非遗文化创造力
当前,“国潮热”方兴未艾,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强大的创造力被激发,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国潮的主要消费者——年輕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攀升。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离不开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非遗传承主体通过信息视觉化,将非遗文化与当代审美相结合,让传统优秀文化重新成为当下潮流,激发年轻群体的文化自豪感[4]。一方面,非遗信息视觉化呈现将传统文化与传播媒介进行融合,是非遗创新发展的现实写照。在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下,非遗视觉化呈现利用生动的视觉语言,让传统在当下焕发新生,促进了传统与现代、外在与内涵的协调统一[3]。例如,非遗鄂尔多斯婚礼为提升人们对非遗的认知,对非遗元素进行创新改造,制成各种Q版形象,以萌系的视觉呈现在年轻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升级,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激增,迫切期待增强精神层面的归属感。此背景下,非遗创新传承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保留本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对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行重构,找到与现代社会的连接点,可以满足年轻群体对非遗文化的情感需求。
(三)保留非遗文化特色,提升非遗文化认同感
非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艺术形式,能够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用艺术语言传达出来。非遗传承主体在秉承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对非遗造型、图案、色彩等元素进行提炼,挖掘出非遗的文脉特色,再借助现代表现手法对其进行重塑,使非遗视觉呈现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5]。一方面,非遗信息视觉化采用加减法并行的设计方法,通过加法融入现代设计手法,通过减法去除繁琐装饰,使非遗文化成为年轻群体青睐的视觉符号。例如,银鳞堂以广东醒狮为设计依据,在保留醒狮色彩鲜明、造型传神的特征基础上,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和卡通呈现方式,设计出非遗韵味十足的可爱造型,备受年轻群体的追捧,以此卡通形象衍生的文创产品在全国多地畅销,非遗醒狮的魅力进一步得到推广。另一方面,非遗信息视觉化呈现,并非对非遗文化全盘否定或墨守成规,而是借助信息视觉化技术,将非遗文化转译成可视化的符号,使人们能快速建立对非遗的认知,进而加速年轻群体对非遗文化的认同[6]。
二、基于年轻群体的非遗信息视觉化呈现存在的问题
传统文化向非遗文化的话语转变,不单单是称呼上的改变,更是对非遗文化价值的肯定。虽然国家重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传承主体也试图通过视觉化等创新手段让年轻群体接纳非遗,但现实中却存在着非遗文化生活空间被挤压、视觉呈现缺乏内涵、传播范围受限的问题。
(一)生存空间被挤压,非遗文化认同感低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遗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不断被挤压,非遗文化呈现出衰败的景象。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非遗文化的价值,采用纪录片等视觉媒介对其进行呈现,但仍无法摆脱固化的传承模式,年轻群体缺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自觉性,非遗文化并未真正实现活态传承[7]。一方面,部分非遗文化开发层次较低,视觉呈现缺乏创意和亮点,无法产生持续的吸引力。特别是人们比较关注视觉冲击的当下,非遗再创作的滞后性降低了非遗文化的影响力。究其原因,设计没能与时俱进,未能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导致非遗文化因缺乏现实意义而被忽视[8]。年轻群体欣赏新奇、有特色的视觉传达,但当前非遗文化呈现视觉冲击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融入创意元素,难以展现非遗文化在当下的风采。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部分技艺类非遗的应用场景缺失,非遗文化发展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匠人和工艺是技艺类非遗必不可少的两大元素,但受到现代工业冲击,非遗技艺的需求不断降低,传统技艺缺少用武之地。虽有保护基地、传习所等专门的传承机构,但与时代渐行渐远的非遗,如何获得年轻群体的认同值得思考[9]。
(二)过度关注形式,非遗文化内涵缺失
信息视觉化为非遗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虽然表面上非遗文化得到广泛应用,但技术外表下信息视觉化的非遗并未真正体现非遗文化内涵,更难以实现非遗的有效传承;部分传承主体过于关注视觉呈现效果,导致部分设计作品内容空有其表。一方面,技术创新与发展本应为非遗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但部分传承主体力求通过技术化手段提升非遗文化视觉影响力,过于依赖技术反而起到反向效果,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削弱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度。例如,非遗影视化或动漫化呈现能拉进人们与非遗文化的距离,促进非遗文化的普及,但部分非遗以事实陈述或场景再现为主,并未进行深度挖掘和内涵输出,年轻受众只能从绚丽多彩的视觉呈现了解非遗文化,甚至会出现因内涵缺失而产生认知偏差[10]。另一方面,部分传承者在未充分考虑非遗本真性的基础上,过度追求视觉的震撼力,导致设计缺乏思想内涵和价值[11]。同时,在非遗潮流驱动下,商业资本不断进入非遗市场,导致文创设计同质化问题突出,不利于非遗文化特色的展现[1]。
(三)保障机制不足,非遗文化发展受限
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而且需要与时俱进地探索非遗文化的发展之路,必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如何在发展中寻求收支平衡,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是传承主体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非遗文化保护不仅仅是申遗成功,而要在各部门的统筹管理下,建立完善的传承队伍,助力非遗旧貌换新颜。但调研非遗市场发现,多数非遗发展缺乏组织化,仅在非遗申报成功初期有相关部分组织参与,一旦风潮消退,只剩下执行部门苦撑,在没有统一规划和方向指引下,非遗文化保护成为空谈[12]。另一方面,非遗信息视觉化离不开资金支持,但政府的专项资金相对有限,难以满足非遗文化的长期发展。加上年轻群体在经济因素制约下,更愿意选择外出务工来维持生计,导致非遗后续力量缺乏,无法保障非遗工作的正常开展[7]。例如,邵阳非遗多为纯手工制作,费时费力且收入微薄,坚守非遗的多为年长者,他们对非遗视觉化呈现的态度相对保守,无法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加上非遗保护资金投入捉襟见肘,给后续工作开展带来诸多不便。
(四)视觉呈现陈旧,非遗传播效果不佳
信息视觉化是非遗文化传承形式的创新,能够借助现代传播载体扩大非遗的受众范围。但部分傳承主体仍采用传统传播方式,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导致非遗文化处在与世隔绝的境地,无法实现文化的广泛传播,更难在视觉冲击影响日益扩大的当下获得广大年轻群体的关注。一方面,传统非遗文化呈现形式过于专业化,与广大群众的认知和需求相距甚远,缺乏传播与发展的群众基础,尤其年轻群体无法对非遗文化进行有效的信息获取,必然导致非遗文化传播渠道受限、受众群体减少等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非遗信息视觉化是年轻群体与非遗文化沟通的桥梁,但部分传承主体机械地照搬非遗元素,并未结合时代变迁进行传播形式的创新。对于年轻群体而言,因所处时代的差异,很难理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传播载体及不同文化脉络下的非遗文化,导致非遗视觉传播效果欠佳[10]。以陕西非遗为例,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陕西省政府虽然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但有限的传播手段使得年轻群体与非遗文化存在隐形的文化鸿沟,影响非遗文化的传播质量。
三、基于年轻群体的非遗信息视觉化呈现方式探索
非遗信息视觉化呈现需要立足当下,对非遗元素进行整合与创新,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再创造,以年轻群体易于接受的视觉形式进行呈现,在展现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民族文化的感染力。
(一)改良非遗元素,实现非遗当代传承
截至2022年8月,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共计1,557项,涵盖音乐、美术、戏曲、文学、技艺等多种类型。不同非遗文化的形态差异明显,既有图像、色彩、造型等具象化的非遗元素,又有民俗、技艺、故事等抽象化的非遗元素。为将非遗文化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其在视觉表达上更有特色,需要传承主体对非遗文化进行概括,并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对非遗元素进行创新转化或应用,使其成为年轻群体易于理解的视觉信息。一方面,在选择非遗元素时,不但要深入挖掘能激发非遗情感共鸣的元素,而且需要作出适当的取舍或重塑,以促成非遗文化的现代化转译[1]。例如,天坛公园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设计的《祈年历》,通过缩放、简化等视觉呈现方式,巧妙地将节气、祈福、礼乐等文化进行融合,既重构了非遗节气的表达形式,也以新奇的设计吸引更多年轻群体的喜欢。另一方面,对于与当下相隔甚远或需求缺失的非遗文化,传承主体要积极寻求非遗再生的途径,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应用,将非遗文化融入当下生活,做到经典与时尚兼具,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9]。
(二)完善视觉元素,展现非遗文化内涵
非遗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而且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传承主体在对非遗元素进行视觉转化时,要充分理解其形象背后隐含的内涵,将其转译为符合现代语境的视觉元素,让更多的年轻群体知晓其内涵。一方面,非遗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非遗信息视觉化不仅仅是非遗形象的表征,更要将非遗文化内涵与当下需求相契合,使非遗在年轻群体中得到有效传承。例如,泰山文创团队与岱宗旅游公司合力研发的敢当品牌,以“泰山石敢当”文化为原型,设计了国潮文创“敢当娃娃”。石敢当文化的核心是镇宅保平安,“敢当娃娃”的品牌形象不只继承了原有内涵,更结合当地年轻群体的个性需求,增添坚毅果敢、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随着非遗文化关注度的激增,人们不断从非遗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了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兼具的作品。例如,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的爆火,不再以教化的形式进行非遗传承,而是以视觉呈现直接赋予年轻群体传承的责任[11]。
(三)加强资源整合,扩大非遗普及范围
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需要构建起完善的文化保护生态圈,以促进多元文化的广泛传播。这期间除了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尤其要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并提升非遗的经济价值,使其能为自身发展提供源动力。其一,政府要重视非遗文化的视觉传达,除给予必要资金支持外,还要结合时代发展制定非遗保护的长远规划。作为非遗传承的实践者,非遗传承主体掌握着非遗的核心内涵和技艺,其若能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便能盘活非遗,加快非遗视觉化转译的进程,进而提升非遗文化影响力。其二,文化主管部门要与教育部门紧密合作,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鼓励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非遗传承。新生力量的加入会为非遗视觉化呈现带来更多的创意,也让非遗文化经久不衰[4]。其三,非遗视觉化可适当增加商业属性,为非遗设计和产品带来一定的资金输入,保障非遗传承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非遗文化经济效益的提升会反过来刺激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非遗传承,从而形成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丰富传播形式,绽放非遗视觉魅力
随着网络技术、社交媒体、数字媒介的发展,信息沟通和共享渠道不断扩增,年轻群体作为信息的主要接收者,会自觉承担信息传播的使命。因此,非遗文化需要借助多元媒介,提高非遗视觉传播的效果。一方面,非遗文化迫切需要借助多元传播平台,通过简洁明了的视觉呈现提升年轻群体的认可度[8]。例如,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海报是新媒体传播的代表,实现了非遗元素与时下流行传播媒介的结合。设计者提取出非遗文化的代表元素,然后将其与抖音标识完美融合,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觉效果,既有新意,又令人过目不忘,非遗传承与品牌推广实现了共赢。另一方面,信息视觉化能以直观的手法进行文化传播。无论是电视、电影还是短视频,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和情境的直观复刻都能抓住人們的好奇心,为非遗传播提供新的契机。同时,视觉化也让非遗文化得到完整复制,更有利于非遗文化的长久保存[12]。
四、结语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当前,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是其活态传承的关键,虽然部分传承主体积极探索创新方向,但由于年轻群体传承意识不足,难以深刻认识到非遗发展的迫切性,加上非遗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传播渠道相对单一,限制了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年轻群体需要主动承担传承使命,通过非遗信息视觉化技术深度挖掘非遗文化与时代的契合点,并借助现代技术对非遗元素进行视觉化转译,优化受众视觉观感,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为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带来新的转机。
参考文献:
[1]孙鋆.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探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5): 9-12.
[2]魏攀,李建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茶俗”的视觉化符号转译[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0,28(6):32-37.
[3]王芳雷,徐微.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表达的时代话语[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0,17(2):5-10.
[4]章莉莉,朱艺芸.国潮背景下的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J].装饰,2021(10):30-35.
[5]齐海涛.符号学语意下非遗视觉元素创新衍生设计探析[J].包装工程,2020,41(20):195-199.
[6]张爱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转译探究[J].包装工程,2018,39(20):121-125.
[7]毛文丽.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化设计与开发[J].时尚设计与工程,2022(3):44-47.
[8]于晓平,李云涛.“乡村振兴”中民族文化审美视觉化呈现研究:以红水河流域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6):44-48.
[9]王春娇,许传宏,吴文治.设计驱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探索:以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设计,2020,33(22):102-104.
[10]陈泉如.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融合传播路径研究[J].中国报业,2022(12):22-24.
[11]许思悦.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途径的探索:以中国动画电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东岳论丛,2019,40(2):115-124.
[12]牛光夏.“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基于泰山东岳庙会的考察[J].民俗研究,2020 (2):109-115.